奥地利的育婴「连假」

如果连生两胎,奥地利的妇女最长可以请到四年的育婴假。
Thinkstock
第162期
樊家忠
作者为台湾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

近年来台湾流行小确幸。政府也学会了从善如流,常常端出一些小确幸让民众快乐一下。政府最常提供的小确幸就是连续假期,制造几个长周末让上班族可以在连日辛苦上班后好好休息一下。

不过,政府设计的这种周末连假,如果跟奥地利长达四年的育婴「连」假比起来,台湾人大概就不会觉得那么幸福了。

近几年来,台湾政府与民间开始认真实施育婴假,民众方才开始对于这项劳动政策熟悉。跟产假比起来,各国规定的育婴假期间长短不一,从数周到三年不等。各国育婴假期间的支薪标准差异也很大,有的完全不支薪,有的由企业或者政府负担全部或者部分薪水。

各国政府设计育婴假的目的,无非是想要提高在职女性的生育动机。但是女性在生产后利用育婴假自己照顾小孩一、两年后,往往不容易再回到职场,所以育婴假的副作用就是会提高在职女性的离职率。这两个效果到底孰轻孰重,则是经济学家以及劳动政策制订者都非常关切的。
 


图一:1990年6月与7月生育的女性请育婴假的平均长度(月)。图取自Lalive and Zweimuller(2009)

 

两个育婴假连起来

现在,我们来谈谈奥地利的育婴假政策。

在1990年之前,奥地利的育婴假只有一年,而且每次请育婴假之前,女性必须工作满一年。在1990年,奥地利将育婴假政策做了一个重大而且特殊的改变,除了将育婴假期间从一年延长到两年之外,如果在育婴假期间又生了第二个小孩,妈妈可以选择将两个育婴假连起来放。换句话说,最长可以请到四年的育婴假,变成所谓的育婴「连」假。

这种大幅度的政策改变,给予了经济学家估计政策效果的机会,是经济学家的最爱。由于奥地利的新政策是在1990年7月1日开始实施,也就是说7月生小孩的妈妈可以享受比较优惠的新政策,但是6月生小孩的妈妈就没有这样的优惠。
图一显示了6月跟7月生育的妈妈请育婴假的平均长度,很清楚地从政策改变的第一天开始,妈妈请育婴假的平均长度就跳升为两倍,可见政策的影响确实很大。

因此,比较6月和7月的妈妈在未来生育以及劳动参与等决定之间的差异,就可以估计出新的政策的效果,这正是Rafael Lalive和Josef Zweimuller两位经济学家的估计方法。

 

图二:1990年6月与7月生育的女性在三年内再度生育的机率。图取自Lalive and Zweimuller(2009)

 

图三:1990年6月与7月生育的女性十年内再度生育的累积机率。图取自Lalive and Zweimuller(2009)

 

育婴「连」假提高生育率

两位学者第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这个政策改革竟然有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图二显示的是女性在请育婴假后三年内再生一个小孩的机率,在新的制度实施后从大约32%增加到38%。会出现这个效果,当然是因为新的制度允许将前后两个育婴假连起来请,不再受到第一次请假完后必须工作满一年才能够再请第二次育婴假所产生的效果。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些被新制度「催生」出来的小孩,原本就是会在比较晚的时间点出生,只是因为妈妈想要连续请育婴假而「提前」出生。针对这个质疑,作者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证据。

图三显示的是1990年6月与7月生育的妈妈,在未来十年(120个月)内会再生小孩的「累积机率」。这个图很清楚地显示,7月妈妈的机率一直都保持比6月妈妈的机率高,6月妈妈在整个十年内都赶不上。

 

长假后妈妈还会复职吗?

行文到这里,大家应该会想到的问题是:女性如果请了长达四年的育婴假,还会回到职场工作吗?针对这一点,两位教授同样追踪比较了6月妈妈与7月妈妈在未来十年的工作状况,结果发现新政策确实使得妈妈回到原来同一份工作的比例降低了,但这个效果在短期比较明显。长期而言,7月妈妈的「回工率」会慢慢接近6月妈妈。换句话说,大家原本担忧的副作用并没有太强的长期效果。

这个现象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7月妈妈生下一个小孩的比例增加了。跟6月妈妈比起来,比较多的7月妈妈需要照顾两个幼儿,因此比较会选择离开工作。但随着小孩长大到上学的年龄,逐渐地就有比较多的妈妈重回劳动市场。

 

故事还没有结束

这个在1990年实施的改革,在1996年又进行了一次修改,这次是将育婴连假的总长度从四年缩短为三年半。这个改变又提供了一个估计政策效果的机会,而且方向是相反的。

Lalive和Zweimuller同样估计了这个缩短的效果。很神奇的是,他们发现这个改变增加了妈妈在育婴假结束后重新就业的机率,同时并未减少多生一个小孩的机率。

低生育率是近二十年来各国政府都关心的问题,尤其在台湾这个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如何提高生育率是政府的难题之一。之所以是个难题,是因为根据多数经济学的估计结果显示,常用的鼓励生育政策,例如生育补助、托婴服务补助等政策的效果,似乎都有限。这份关于奥地利育婴假的研究,则提供了我们另一个考虑的方向。

*参考文献:Rafael Lalive & Josef Zweimüller, 2009. "How does Parental Leave Affect Fertility and Return to Work? Evidence from Two Natural Experiment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4(3): 1363-1402.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8個變調的中國詞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文字和詞語方面。某些中文詞語的來歷、含義特別耐人尋味。遺憾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詞語,…
《2012》電影的奧義
談到2012這個特殊的年份,就不能不提起流傳千年的瑪雅預言;但即使沒有瑪雅預言,2012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對國際社會來說,…
普印通做好「內容」,指標性客戶主動上門
「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向來被認為是2C(to Customer,對消費者)的一大利器,但2B(to…
聊出天氣之外的精采對話
有人說,不會聊天氣,就不會聊天;還有人說,只會聊天氣,也不會聊天。寒暄式的閒聊向來褒貶不一,有些人如魚得水,有些人認為只是無意義的蠢話。…
年近60 無資源可用,但想工作一輩子?
問:戴顧問您好,您關於「TPD」(Thinking Process Dynamics)的每篇文章,我大概全部讀過。對於一個明年即將60歲的…
名廚領路 年菜健康煮
對於喜歡下廚、樂於做菜的廚師來說,通過這樣彷彿遊戲的過程,就能讓吃的人獲得滿足,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過年期間,年菜也可以在家料理。…
搭配聊天機器人減少客訴 「起士公爵」業績倍增
臉書使用者都有以下經驗:當出現各類廣告,使用者感興趣進而點擊連結時,很多時候並非連上產品的官網,而是跳出一個對話式的頁面詢問你的需求。…
政府須積極改善聯結產業和機制
國家經濟成長和發展主要決定於兩件事:資源的累積及資源的有效運用。各種經濟理論和政策可說都是在處理這兩件事。 個體經濟學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