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香港民主派面对更困难一年

香港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对参加五区公投最大的忧虑,是泛民一旦在公投中落败,失去部分议席,泛民势将失去对政府政改方案的否决权,也令泛民输去争取双普选的道德号召力。
香港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对参加五区公投最大的忧虑,是泛民一旦在公投中落败,失去部分议席,泛民势将失去对政府政改方案的否决权,也令泛民输去争取双普选的道德号召力。
Getty Images
第53期
林保华

2009年即将过去。在年尾,值得关注的事件,是泛民主派分歧的扩大。那就是体现在对五区总辞的立场,社民连与公民党坚持去做,而民主党在12月13日召开党员特别大会,以229票反对,54票赞成及1票弃权,否决「五区辞职,变相公投」以争取2012双普选的议案。在这以前,创党主席李柱铭呼吁,参加五区公投,才能为争普选杀出血路,否则只会令市民对香港民主运动死心,打击民主运动。

五区总辞后全面补选,变相实质公投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中心14日公布他们在11月28日至12月4日访问了1,017人所作的调查显示,超过5成港民反对五区总辞,支持的不足3成,更甚者,自称民主派的支持者中,3成7人反对总辞,支持的才4成。如此,可见民主党的决定,还是符合主流民意。虽然民主派中,支持的比反对的稍多一些。然而问题是,在总辞后的补选,不是民主派的支持者才去投票,而是全体选民投票,因此必然要考虑全体选民的意向。

为何要考虑补选时能否全体补上,这不是贪恋席位的问题。民主党主席何俊仁表示,他个人对参加五区公投最大的忧虑,是泛民一旦在公投中落败,失去部分议席,泛民势将失去对政府政改方案的否决权,也令泛民输去争取双普选的道德号召力;事实也证明,泛民在2005年否决政改方案后,结果迫使政府交出现时的普选时间表(当然这个时间表还很空洞),显示坚持否决权十分重要。

民主党做出决定当晚,公民党核心成员随即紧急商讨最新形势。虽然有党员认为欠缺民主党撑场,公投仍然「有得做」,但部分原本支持公投的核心成员,也不免担心民主党拒绝以党名义为五区公投造势及拉票,会使计划失败的风险大增;不但失去议席机会大增,更可能影响泛民投票率,因为支持民主党的选民未必会主动投票。为此公民党特别发出新闻稿,表明知悉民主党的决定,并指要待执委会开会作最后决定。但社民连态度还非常强硬,副主席陶君行对民主党的决定未感失望,「因为从来都没有期望过」,他强调该党会继续推动五区公投,对香港市民支持民主的立场信心十足。

民主党放弃总辞,公民、社民党难为

香港《苹果日报》在14日发表〈争取市民支比争取民主党更重要〉的社论,特别提出:「最重要的是泛民主派不同政团、不同议员不应因总辞公投问题而互相攻讦,互相指摘,令彼此的裂痕加深。」

的确,这次泛民出现重大分歧,但是这个分歧仅仅是争取普选共同目标上,策略与手段的分歧。既然目标还是一致的,就不要像对付敌人那样相互攻击,否则只能是亲痛仇快。

如果公民党回心转意,不参加五区总辞,则社民联的实力,不足扛上变相公投的大任,因为凑不足五区的议员来总辞,这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重新思考新的策略。然而如果公民党继续与社民连合作总辞,民主党也应该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来助选,不应该采取消极的态度。虽然不必以党的名义助选,但还是应该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出来投票,并且为兄弟党的补选积极助选。到底,他们的胜利或失败,都是密切关系到整个香港的民主运动。

台湾倾中,弱化香港「垂范」地位

除此而外,如果反对或取消五区总辞,还必须找出新的政改策略。固然游行之类的街头行动展示争取普选的民意还有必要,但是应该通过脑力激荡寻找新的话题与策略。不妨寻找一些战术上的薄弱环节来突破。例如上一期提出过的扩大功能组别的基础,把「变相公投」改为「变相普选」,干脆打正彭定康的当年的政改旗号,指责共产党还不如英国人,否则如何体现香港「回归」后,香港市民成为真正的主人呢?

「攘外必先安内。」香港的未来,取决于代表自由、民主理念的香港泛民,然而在强大的对手面前,这个泛民必须是团结的泛民,否则形成不了强大的力量。香港市民在英国人一百五十多年的熏陶下,有比较坚定的自由民主理念,有比较健全的人权法治观念,也占有相当的道德高地;他们不同于中国人的山头主义与狭隘心胸,不同于中国人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因此相信泛民的分歧不会扩大到「分裂」,他们会顾全大局,让泛民重新出发。在这个问题上,还要防止共产党对泛民的挑拨离间与分化瓦解,所以要特别当心一些煽动性的言论。

在政治上,中国要以「第二管治力量」直接插手统治香港,中共地下党员梁振英为争取2012年特首的提前暖身是其中的一个警讯。因此泛民要加强与公务员队伍的团结,甚至要「统战」某些高官,争取他们与香港市民站在一起,保卫香港的主体价值,即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尤其在台湾日益倒向中共的时候,香港将失去「一国两制」的垂范作用而加速「中国」化,失去香港的「高度自治」地位。

中国支撑的香港经济,贫富加剧

除此以外,泛民在新的一年,还应多多关心民生问题。因为随着「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对香港的冲击,尤其是中国偏向财团利益的政策,香港的贫富两极分化还会更加扩大,中国富豪来香港推高楼价就是明显的例子。为此必须加强对政府政策的监督,及对官商勾结的揭发。为此要加强参与社会运动的能力,这样,才能扩大支持者的基础,并且深入到基层。

(林保华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南州糖廠鐵道行
春日乍現,這個時節涼風習習、陽光溫煦。如果旅行可以暫時忘憂,那可以懷舊的糖廠,就是驛站了。台灣貫穿東西部的鐵道從日治時期開始,…
高中課綱是否有洗腦效果?
去年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引起極大的爭議,並且引發近年來首次的高中生集體抗議風潮。這個課綱修改的緣由,…
網紅經濟當道 如何搭配KOL讓行銷起飛?
網紅經濟起飛,越來越多廣告主尋找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進行業配。品牌如何與KOL合作,…
宋祖英「國母」的國罵,誰聽?
攀著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才能在中國的演藝圈占上一席之地的宋祖英,被中國老百姓諷稱為「國母」(可不是宋慶齡那正經國母的頭銜,…
中國爭奪資源 國際社會面臨「非傳統安全」
現階段,中國與不少國家的一系列摩擦,越來越凸顯出「資源爭奪戰」的特色。由於中國這隻「吞食資源的巨獸」的表現,…
強拆趨勢驚人 中國百姓慘烈護家園
中國大陸的民怨四起,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強拆問題。有人甚至戲稱China為「拆那」。 此現象最近引發國際媒體關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
黃姿學以打狗餅守護單親家庭孩子
高雄市的古名「打狗」流傳已久,從平埔族原住民馬卡道族的發音語沿用至日據時代,被日人認為發音不佳才修改為日本漢字音譯「高雄」二字。…
古代也有裴勇俊?
講起古代美男子,大概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潘安。「貌比潘安」也成為讚美男子容貌的一句成語。但是潘安除了相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