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缺人才?不,台湾缺的是环境!

美国硅谷,全世界科技人才的聚集地。
Getty Images
第149期
刘佩绒

专访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前,记者在慧荣公司公告墙上看见了大大的「征才讯息」,里头罗列了数名职位需求,最后则是写着「介绍成功者将有奖金」。早有耳闻慧荣科技员工待遇不薄、奖金名目众多,没想到的是,连介绍新进人员都有奖金可拿!难道目前台湾的科技业,真的那么缺人才吗?

台湾「人才出走」已经是不断被讨论的热门话题,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2012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外移人口中,高教育者(大专毕业)比率达61.1%,是世界第一,远高于第二名印度的50.9%。可见高阶人力外流情形严重。此外,英国牛津研究机构和国际知名人力资源管理顾问韬睿惠悦(Towers Watson)所发表的《全球人才2021》(Global Talent 2021)报告显示,到了2021年,台湾可能是所有调查国家中,人才供需落差最严重的国家。

台湾在过去三十年间,从以中小企业贸易为主体的经济体,逐步变成高科技制造代工的硅岛,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半导体强国,更培育出全球晶圆代工冠军的台积电、全球第二大IC设计的联发科技,靠的就是高科技人才日以继夜的打拚。今日,科技产业各领域的规模已经建立,教育水平、生活环境也比几十年前好,为何人才却因此不见?

 

智研科技总经理锺鼎邦。丹尼尔摄影

 

固守代工 走不出低薪漩涡

台湾的欧洲商会,最近发布一项《2014台湾薪资与就业预估》调查报告指出,受到中国对台湾人才的磁吸效应影响,有四成企业认为台湾今年仍将面临专业人才短缺情况。报告中直指,薪资偏低是台湾人才外流主因。

根据主计处统计,2012年台湾实质平均薪资为44,739元,比起15年前1998年的44,798元还要低。台湾的实际薪资不但冻涨,甚至倒退15年。从名目薪资来看,台湾从2002年至今,平均每月经常性薪资增加约1%,但韩国增加了超过50%,目前韩国大学毕业新鲜人的起薪已经是台湾的2.6倍。

数十年的产业转型效果不彰,是造成薪资低迷的主因之一。早期台湾的产业定位是世界的代工厂,用低廉劳力赚取微薄利润,等到工资上扬、环保意识抬头后,就只能迁移到更廉价的劳力、土地与租税优惠地区。

慧荣科技公司总经理茍嘉章观察指出,台湾企业长期帮大厂代工,已经尝到低风险、高收入的甜头。「所以过去高利润的订单一大堆,这些老板赚得不亦乐乎。」但是今天的PC产业萎缩,利润越来越低,「代工」不再是有赚头的行业。茍嘉章说:「台湾缺乏的是真正国际观和整体布局的视野。」

智研科技经理锺鼎邦认为,台湾人的素质和教育程度都不差,在正常的环境下台湾应该会逐渐进步,但问题就出在当年产业面临转型时,正好中国有现成便宜劳工,于是许多中小企业便放弃升级选择西进,失去了提升的机会。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全球景气至今未能好转,未来电子代工厂毛利率恐怕将会从「毛三到四」(毛利率3%至4%)转为「坐二望一」(毛利率1%至2%)。即便产业重心已从传统产业转向电子业,除部分业者转型成功外,多数仍摆脱不了代工宿命,想的还是如何取得便宜劳力、土地、租税优惠,持续深陷在降低成本的游戏规则中,薪资自然难以上涨。

 

关于台湾大学教育是否有学用落差,各界有不同观点。图为台大校园。Getty Images

 

学用落差 谁的责任?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就曾公开强调,台湾企业需要更多创新人才,但创新人才需求,并非绝对要博士生。他强调,台湾不需要148所大学,也不需要三十多所研究型大学,台湾需要的是技职型学校以及更好的教育文化,而非靠背诵来学习及通过考试的人。对此,苟嘉章抱持相同看法,他也认为政府除了从教育着手外,更应协助产业建立健全的产业链,形成聚落,市场机制自然就会形成,人才交流才会正常。

2013年OECD公布2012年国际学业评比分数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台湾15岁学童平均数学分数在65个国家中排名第四,阅读能力排名第七,《经济学人》杂志将之归功于亚洲人勤奋的特性。这也显示台湾的教育体系,事实上是可以培养出优秀人力。

面对产业界的呼吁,台大资讯工程学系副教授洪士灏认为,应该是企业要主动关心人才的培养,而不是将责任推给政府和学术界。他说:「企业开出来的条件很多,要毕业生态度好、要吃苦耐劳、要有学习能力、要马上可以解决问题,又要他们甘愿领不高的薪水,坦白说学校没有办法训练这种人才。」

智研科技经理锺鼎邦的见解和此相呼应,他认为台湾的学用落差现象并不严重,「以公司的角度来讲,还是要花公司的资源训练人才,对企业主来讲这是必须要付出的基本成本,要得到员工的反馈,就必须要先付出。」

洪士灏以微软、Google这些知名科技公司为例解释:「他们知道在这个科技业里面,只要放松一阵子没有回到领先的地位,很可能就万劫不复,所以他们知道要好好利用人才,要去抢人才。所以美国很重视人才的培育,而且企业是集体性地去这样做,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可以为产业所用。」

目前亚洲公司大规模培养人才,以韩国三星最为知名,洪士灏说:「有位在IBM研究中心工作的朋友告诉我,韩国三星一直希望能够由他们出钱,送一些工程师到IBM实习几个月。但是台湾的学术界是问IBM研究中心要不要出一些钱,让我们能够送一些学生去学习,作法完全不同。」

慧荣科技设计协理钱昱玮也提到在与韩国三星开会时,发现十个韩国人当中有六个会说中文,「而且光从口音就分辨得出这些员工之前是被派到哪个地区,结果他听得懂我们的话,我们听不懂他们的。」竞争力落差,显而易见。因此苟嘉章也强烈建议新鲜人应「多出去闯闯,增加视野」。

 

新竹科学园区面临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强力竞争,近期陆续传出陆资IC设计公司以二到五倍的薪资挖角的消息。Getty Images

 

台湾人才 全球抢着要

今年6月底,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指出,未来将成立1,200亿人民币(约5,900亿台币)的投资基金,扶持中国半导体产业。其中台湾人才成为大陆企业最优先争取的对象。随后,新竹科学园区便陆续传出陆资IC设计公司以二到五倍的薪资挖角的消息。面对抢人如抢钱的陆资,洪士灏警告,台湾企业如果还不转型,未来将会失去产业主导能力。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目前台湾每年移出约三万名人口,绝大多数是专业领域的白领。这些人才流失到哪里去呢?不外乎是薪水更好、市场更大、升迁发展弹性更大的中国;或者是所得税率更低的香港,以及移民政策与环境对外国人更友善的新加坡;又或是所得税率虽重,但生活质量比台湾好的美国、加拿大跟欧洲等。

谁说台湾人才没有竞争力?这些国家正极力向台湾人才招手,只要有心克服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几乎都找得到机会。

然而面对低薪环境与恶性竞争的产业,我们可以怎么做?前清大教授彭明辉认为,在学界被论文绑架、政府官商勾结的情况下,民间的力量此时格外重要。「现在台湾非营利组织要有能力做政策研究,没有的话,只有呼口号要求政府,哪能落实?不能只有要求、主张,却看不到未来的政策。」他强调社会环境应培养不同非营利组织(NGO),有各种主张、政策,才有可能促成改变。

「政府的美跟丑,是企业与公民团体在较劲。如果公民团体赢,才有办法把政府法律制度纠正过来,让财团跟雇员之间得到平衡。」如何将NGO成功组织化以对抗组织化的企业体,则是要仰赖台湾目前正在萌芽、发展的公民力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春末夏初韓國行
提到韓國,很多人首先就想到經典韓劇《大長今》。劇中主角長今歷經失去父母、恩師的曲折遭遇,但仍舊堅持正直、善良的信念,…
牛津辯論:是否要向共產中國開啟新冷戰?
今年2月初,正當全世界還對中共下令武漢封城感到錯愕,歐洲疫情尚未全面擴散之際,遠在英國的牛津大學黑夜裡上演了一場精采的辯論──「我們(西方…
饗琳琅 沁心房
意外獲贈台北國家音樂廳貴賓席的票,我與好友一同前往。 這個來自西方的絃樂團推出多樣的曲目與演出型態,我印象最深的是鐵琴(…
眷村雜記完結篇 眷村過年
走進村子,看見家家戶戶都在院子裡掛上香腸、臘肉時,就知道快要過年了。 自製香腸臘肉好過年 除了做年菜、親手縫製新年穿的新衣,…
全球鬧水荒 水戰爭即將引爆
全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水資源危機!水權爭奪與國家衝突,是水資源短缺帶來的另一個人類問題!布洛克(John Bulloch)與達維斯(Adel…
倒跑達人的叮嚀
倒跑除了帶來身體的正面收穫外,最大的成效是,讓人更自信。他說,沒自信的人對眼前看到的東西沒把握,但如果對看不到的境界都能勇往直前,…
勾癮?行銷大師破解「品牌幻想」
為甚麼蒂芬妮(Tiffany)的藍綠色盒子,可以讓不計其數的女性產生憧憬?香奈兒(Chanel)…
走!泡湯去! 2013~2014台灣溫泉行事曆
2013-10-28~2014-01-20 / 金山萬里溫泉   2013溫泉美食嘉年華: 北海岸溫泉美食套券。 201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