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小政府还是大政府?

政府的收入就是税,用小政府的税收去做大政府的事,问题终将一一浮现。
Fotolia
第148期
林茂昌
林茂昌为台湾知名的翻译家,翻译过多本重量级财经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忆录《我们的新世界》、畅销书《黑天鹅效应》、《师父》、《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债时代》等。曾任台证期货总经理、期货商公会理事。自2004年即财务独立从事价值投资。2011年出版第一本着作《我的职业是股东》,广受好评。

上个月应出版社之邀,为书友介绍葛林斯潘的新书,会后和几位老友聊开了,我们谈到台湾一个很显然的财政矛盾:从年度预算或是国民所得会计来看,台湾应该是个「小政府」,因为近年来政府税收只占国内生产毛额的12%左右,与香港相当,甚至于更低。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小政府,大市场」,对市场采取积极的放任政策,不轻易干预。政府只负责一些必要的行政庶务,经费自然有限,税赋也不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放任哲学,成效斐然。

另一方面,台湾政府是个「大政府」。除了中油、台电、台糖、台水、中钢等大型国营企业之外,政府对于科技政策、产业升级、农林渔牧安定辅导等,都视为当然任务。这还没提到中央与地方的各项重大公共工程,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捷运等。对了,我们更有引以为傲的健保制度,农、劳保,老人年金等,解决人民的医疗保险问题。这些建设和福利,已经快要和福利国家差不多了,但标准的福利国家,政府经费经常占国民所得的30%以上。就连美国这样讲究资本主义的国家,也不是小政府,其税收占国民所得的比率约为24%,也在我们的二倍水平左右。

用小政府的税收去做大政府的事,天下真有白吃的午餐,还是我们的政府能为无米之炊?问题终将一一浮现。

 

举债已到尽头,只好另想办法

 

小政府的税收水平,要扮演大政府的角色,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举债。但这条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了,前一阵子,舆论对债留子孙的问题有非常广泛而深入的批判,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台湾近十年来,国债暴增五成,总额5兆多元,平均一人负债约23.8万元。如果加上退休金等潜在负债15兆,合计总负债达20兆以上,约占GDP的150%。我们无意在举债数字上作文章,但明显的事实是,我们已经没有举债空间,必须想办法克服经费不足的问题。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处分国有财产和国营事业股票。尤其是处分国营事业股票还兼有民营化的功能,可谓一石二鸟。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是这方面的先驱,成效卓著并引发世界各国效法。根据2014年1月号《经济学人》上的一篇报导,国营事业民营化的风潮,从1980年代中期一直流行到金融海啸之前,以欧洲国家为主,但其它地区也有不少案例。

台湾当然也搭上了这个世界潮流,从早期的中钢、台肥释股,到后来的二次金改官股释出与中华电信等案,对国库的收支不无小补。但这毕竟是卖祖产,总有卖光的一天。根据今年2月25日中时电子报的一篇社论估计,目前政府所持有的公股市值约1.7兆元,这个数字和国债比起来,子弹已经很有限了,更何况,有些公股不适合全数释出,必须有所保留。总之,公股释出这条路已经渐渐不好走了。

 

山也BOT,海也BOT

 

政府税收有限,重大建设又不能不做,怎么办?答案就是BOT,政府一毛钱都不用出,由民间厂商把建设做好、营运若干年,最后再交回给政府。乍看之下,这真是完美的解答!

高铁、高捷、ETC、台北101、市府转运站、台北大巨蛋、台北双子星、YouBike、新北市合宜住宅等数都数不清的案子都采用BOT方式。当然,每个BOT案的状况不同,执行成效各有千秋,但在民众的心目中,BOT几乎快要和「弊案」画上等号了,就连政府官员也不假辞色地给予负评。根据2013年9月中时电子报的一篇报导,行政院副院长毛治国先生说「台湾BOT都是半吊子」。而厂商则多数是心灰意冷,谈BOT色变。

理由其实也不复杂,重大建设本来就是经费庞大,财务计划困难,施工期间长、工程变量大、营运风险更是难以估计。但厂商再怎么说都是将本求利,立场与政府或民众不尽相符。当主客观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厂商就得应变以求自保。不管厂商使出甚么招数,明的或暗的,最后必然和政府发生违约的问题。

此外,BOT既然是重大建设,就会有外部效应,带动周边房地产的行情水涨船高。于是部分个案便传出不当征收、炒作土地的问题或弊端,让BOT成为过街老鼠,声名狼藉。总之,自从海角七号那句「山也BOT,连海也要给我BOT」台词引起国人的共鸣之后,政府将来的重大建设,BOT这条路恐怕是寸步难行了。

 

请诚实面对问题

 

小政府和大政府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理念,各有优缺点,也各有各的理论哲学。今天,我们用小政府的税赋架构去执行大政府的大政策,必然的结果就是国库耗尽,国债高筑,最后引发世代矛盾。真正的解决方法只有两条路,大幅加税或是大幅删减政府功能!如果政府选择加税这条路,要加哪些税,政府也得坦然告诉人民。这个根本矛盾不摊出来解决,谁执政其实都差不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谷歌、臉書遭美國反壟斷調查
來自美國48個州、哥倫比亞特區以及波多黎各自治區的50位總檢察長,9月上旬聯合簽署了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主要集中在谷歌的廣告和搜尋業務。…
奧運火把,香港掀波
5月2日,奧運火把在香港傳送,雖然整個過程只有7個小時,但是引發的風波不但長達幾個月,其「後續」也值得長期思考。 爭當火把手,醜態百出…
「小光」林弘全 回首「無名小站」來時路
說起台灣的網路創業,網誌與相簿平台「無名小站」,絕對是令人津津樂道的一筆。 「無名小站」由六個研究生創辦,以校園網路看板BBS起家,…
《海邊的曼徹斯特》 愛在悲傷裡滲透而出
▲《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主角凱西.艾佛列克因該劇榮獲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Getty Images   《…
奇人異事
西班牙前修士 憑藉信仰手建大教堂53年91歲的西班牙老爺爺加列戈(Justo Gallego)有著堅定的信念。voicer網路擷圖…
土耳其 中東世界新寵兒
您知道口中品嚐的堅果,生產自哪一個國家?您知道人人都愛吃的知名高級巧克力品牌GODIVA,是屬於哪一個國家的集團所擁有?…
糧食短缺 全球20億人口受影響
最近世界糧食價格飆升、糧食短缺日益嚴重,已在很多地方引發騷亂和抗議。全球氣候暖化異常、人口增長、孟加拉水災、澳洲連年旱災、…
共同辦公 美國新型工作方式風靡全球
共同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又叫「眾創空間」,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工作的地方。這種新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