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在国家长远发展之重要任务

农业是将生产与生活结合的生活方式,也是台湾很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图为2012年在桃园县新屋举办的千人插秧活动。
Getty Images
第143期
陈博志
作者为前经建会主委、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暨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智库荣誉董事长,为台湾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专家。

农业在环境永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中,有极重要的贡献,本文不是要重述这已是公认的事实。本文要指出,在维护环境和粮食安全之外,农业也将在未来经济长期发展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亦即让生产和生活重新结合,而能在金钱所得不见得能再快速成长的未来世界中,带给人民金钱所得所未能衡量的幸福生活。

开拓新经济路线:生产与生活结合

在农业时代,生产和生活是合而为一的,人们能从生产中得到所得,也得到生活的乐趣、意义以及健康。但进入现代工商业社会之后,生产和生活都分裂开来,大部分人生产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再用赚到的钱去买生活。于是生产变成没有乐趣,没有意义,甚至没有健康和人性,而用钱买来的生活也常缺乏感性。现代人的空虚、竞争、冲突,以及很多生理和心理的疾病也因此产生。很多工作所得只是用来买回因工作而失去的健康和乐趣,但却买不回失去的家庭生活和温情,人们幸福感的增加速度,远低于金钱所得增加的速度,甚至反而因经济成长而减少,子女的教养和人际关系也出现很多问题。所以现在很多人开始主张经济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人民幸福的提升,而非总生产或GDP的成长。

我国百年来的经济主要靠国际贸易来发展,因此生产和生活的分化更甚于其它国家。我国生产很多不只生产者自己不用,国人也用不到的东西,而以把产品卖给外国来赚钱做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模式百年来的确让我们所得快速成长,生活也改善很多。但近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很多我们生产的东西被开发中国家抢去做,我国的工资被往下拉,有些人甚至得不到工作和所得,而全国总生产或GDP也几乎无法成长。如果我们的模式不改变,经济成长率低落、失业、工资下降、所得分配恶化等问题将使我们难以再顺利发展。

要持续经济发展并带给人民更多幸福,我们不能再只走生产和生活分立这条路。我们固然可以有一部分人民和产业继续走生产和生活分立的模式,但有很多人必须改回和国人生活甚至和自己之生活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才能使所有人民都能在国际竞争压力下,仍可享有高的生活质量及幸福。而农业在这新模式中有极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

台湾农业足以建立品牌与规格

首先,农业和其它产业一样可以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机会,借着发展出外国所没有的知识或技术,成为在世界上有特色之产品,而赚全世界的钱。在这方向中,除了和外国硬碰硬的竞争或靠运气之外,更可能成功胜过外国的方法是发挥我国的特色。

我国在很多既有的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中已有特别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我们在这些基础上继续研究时,比一般产品更可能拉大知识领先外国的程度,进而确保国际竞争力。有些产品在我们文化生活中有特殊用途,外国人比较不会在这些产品下工夫,因此也容易研发并取得领先之知识。例如研发出不伤害健康和生态之槟榔,它甚至可成为外销的特产。也可努力改良某些作物以符合我们的生态保育,而不是破坏我们的生态去符合作物的需要,从而降低其生产的社会成本并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已具有竞争力或特色的产品,也可以藉建立品牌和规格而巩固市场地位。国人在制造业产品常说要建立自己的规格,但大部分时候,我国的产品并没有那么高的主导地位,因此建立规格的主张常只是空想。但在农产品和其加工品方面,例如茶叶、饮茶文化、酱油、乃至某些水果,我们其实更有实力设立某些品级规格和消费方式,一方面用来提升和保证我国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形成外国加入竞争的障碍,而使我国产品有更长期的发展机会。

农产品是对环境有利的内需非贸易财

其次,农业产品在内需市场受到的国际竞争压力常可低于工业产品,因此有更多机会可结合国人的生活来保障及扩大市场。工业产品现在可快速在全球流动,因此没有国际竞争力就很难存活。但农产品常和饮食习惯有关,又有新鲜、卫生和有机等需求,因此外国产品较难及时送达,也较难得到消费者的信心。我们若在本国的口味特色、运销系统以及产品履历等质量保证措施上做得够好,就可以拥有更多不受国际竞争的内需市场,以使农业能较稳定生产和发展。

农业本身就是对环境较有利的产业,我们也可以更积极研究能协助环保的农业方法及作物,包括造林和能源作物。山地和低洼地区可朝生态保育的方向做综合规划,使其兼具休闲、教育以及生产特殊产品之功能,进而能提供当地人民更多元的收入。而这种保育功能除了维护国家之生态,也是外国产品抢不走而能让农村永续经营的内需非贸易材。

休闲农业是另一个我国已甚有发展的农业方向,但它仍有极大改善和发展的空间。当新鲜或有机产品,以及有文化历史或地方特色的产品发展得更好,农村的生态保育工作也做得更好时,到农村渡假将不再只是缅怀过去,或只是到此一游并顺便采购一些便宜产品,而是去享受农村健康的产品及生活。更多人都会愿意更常去农村,甚至去做更长时间的居住。这样的休闲农业已不限于观光地区,更多的农村和农民都可能藉此来发展。

农业永续发展 农村、人民全幸福

农业第三个永续发展的方向,是让农业生产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农村环境的改善,可让很多不喜欢甚至无法负担都市高房价及生活成本的文学家、艺术家、设计人才、学者、研究人员、企业主、退休人员,甚至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人到农村居住。

其中有些人可能只是花钱来享受农村生活,另外有些人则可能将部分时间投入农业生产,但不求藉生产来赚钱,只求维生,提供部分生活所需,甚至只求对社会生产有些贡献,而将其余时间用于创作或思考等追求自己理想的工作。

这种所谓半农半X的生活方式,可让很多较不重视金钱所得的人,或无法和外国竞争的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以悠闲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们虽然当前的收入和对GDP的贡献都不大,但也不是游手好闲或单纯依赖社会。他们对理想的追求也不一定能成功,但只要其中一部分人最后能有成就,即可提升国家整体的文化和知识,使国家持续进步。因此这种生活方式将是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生活方式。

国家有各式各样不同能力和性向的人,在全球化的竞争下,只有一部分人能在直接生产上胜过外国的竞争者而取得高薪水和利润,其它人可能落入低薪乃至失业的困境。前述各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式可让这些人不必直接和外国竞争,却可以有幸福的生活,也有发展及成就理想的可能性。而实现这些方向的农村因为有一些非纯农民入住,因此消费量和消费质量都会提高,而使纯农民也可有更高的收入,并得到一些本来得不到的服务。三种方向的同时发展,可相互支持而实现并取得农业、农村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

要实现这样美好的农村愿景,政府必须提供良好的法规条件和建设,以让各地的农村可以走向这种多元发展,也可以寻找成为文学村、画家村、音乐村等等特色聚落。农村不必做成为热闹之市区的梦,政府也不可让建商把农村农地拿来当郊外住宅区来炒作。农业和农村都要长期稳定经营,外国产品一时的低价入侵或倾销,都可能使农业受到永远无法恢复的伤害,使我们失去原来可以长期拥有竞争力、可以长期支持人民及经济发展的农业和农村。因此,政府也不可以轻易让外国农产品来打乱我国的农产品市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希臘財政危及歐元 歐盟要求改革
希臘爆發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在歐盟引發波瀾。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強調,沒有政府或國家可以期待得到特別待遇,歐盟不會提供希臘任何特別待遇,…
我家門前有甚麼?
有一首台灣四、五年級生耳熟能詳的童謠〈我家門前有小河〉如此唱著:…
台灣要落草為寇 還不如守德迎財
前天好友出示一隻蘋果的iphone手機給我看,我問他為甚麼還要再買正版貨?他不是才很得意地告訴我剛從中國輾轉買到二隻山寨版iphone,…
台灣人看不懂的中國國情
號稱中國「西南王」的薄熙來,繼丟掉重慶市委書記的官位後,又從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中被拉下馬,並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
「歐北來」熱情執行「冷門景點復甦計畫」
四個年輕人,平均年齡不到三十,在沒有經濟奧援、沒有獲利的動力下,他們決定用腳踏遍台灣的土地,蒐集那些正在消失的鄉土角落、不起眼的人物故事,…
美啟動減支 專家:增稅傷害更甚
就在美國兩黨縮減財政赤字的爭議不斷下,3月1日的「自動減支措施」終於啟動,但是民主、共和兩黨仍忙著指責對方毫無退讓之意。…
中秋金風送爽 佳禮濃情傳香
中秋節,無疑是華人節慶中,最浪漫多姿、最引人發思古幽情的節日。而今年的中秋節,更是格外讓人「想念」。 今年中秋最「想念」所謂「…
選帳篷就是挑房子
在露營中,帳篷是我們很重要的家,同時也替我們遮風擋雨、避暑禦寒、驅蟲等等,是保護著我們的避風港。在喜歡的時刻、喜歡的地點設置一個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