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子伟 从哈佛到Hello Kitty到台湾媒体

关键评论网创办人──锺子伟(左)与杨士范(右)。
丹尼爾
第142期
李唐峰
锺子伟,日商三丽鸥(Sanrio,设计生产Hello Kitty的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经理,放弃令人称羡的生活,从上海回台湾创办关键评论网,打造新闻整合网站。他说,30岁不敢创的业不相信40岁会敢,不要浪费时间,不赶快其它人会马上追上来……

他,刚满30岁,台湾出生,美国长大。20岁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累计六本;24岁成为有史以来哈佛商学院最年轻的台湾学生;28岁又成为日商三丽鸥(Sanrio,设计生产Hello Kitty的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经理。

对许多人来说,「而立之年」是人生正要开始的时候,他却已经在旧金山、洛杉矶、上海的外商担任过高阶主管,曾挽救过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频繁往返于香港、上海、台北、东京和美国之间,也常杯觥交错于万贯家财的企业家之间。

他的名字叫锺子伟,英文名字叫Joey,「关键评论网」执行长。两年多前,鲜少人认识他,即使是现在,认识他的人依然不多。但在数字媒体、社群网站上,您或许读过他的文章。

在上海担任三丽鸥中国区总经理时,锺子伟拥有一位司机,卖的是无人不爱的Hello Kitty;如今在台北街头,他骑着脚踏车上班,从事的是早已让人心灰意冷的媒体业。

在哈佛期间除了念书,锺子伟的生活也相当丰富,他还考到帆船的执照。锺子伟提供

关键选择1》

30岁不敢创的业 不相信40岁会敢!

高薪、来往各国旅行、与各国人才宴会、常住高级饭店……过着令人称羡的生活,锺子伟却选择在刚满30岁的2013年辞职。

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吗?「头衔光鲜亮丽,薪水优渥,当然很棒,但不应该根据这个决定我要做甚么。」锺子伟说道:「如果因为这样,就决定我不创业,这逻辑不通吧?」

在锺子伟的价值观中,「喜不喜欢」跟「要不要做」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他认为理性与感性是不能混在一起谈的。

喜欢台湾吗?喜欢做媒体吗?这都无关乎他回台湾创业的原因。

锺子伟回想去年的情况,他认为是命运的安排。当时,他有三种选择,一个选择是留在三丽鸥,第二个选择是跳槽到其它大公司,第三个选项则是回台湾创办新媒体。

「其实我的思考逻辑、做决定的标准都很简单一致,在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哪个选项是我此时此刻放弃掉就永远不会再有机会的、会终生遗憾的?」在大公司工作,他已经做过三、四年;去其它大公司工作,以后也有机会,就算创业失败再找都可以;而回台湾与合伙人一起创办新媒体,却是难能可贵、可遇不可求的选项:有好的构想、好的合作伙伴、好的时机点。「我30岁不敢创的业,我不相信40岁会敢,而且那机会也可能没了。」锺子伟说道。

「照这样的逻辑,无论哪间公司给我多少钱、多少福利,我都应该选第三个选项。」他强调:「创业会有多辛苦、成功率有多低……这都不是问题,方向正确的话,技术性问题也不会干扰我太多。」

关键评论网小小的办公室大约只容得下20名员工。

关键选择2》
打造新闻整合网站 把严肃新闻到你想看

那么究竟是怎样「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计划,让锺子伟愿意在八卦、腥膻、蓝绿政治色彩充斥的新闻环境里创办新媒体呢?

锺子伟认为大家都对现有媒体感到不满,但在美国却兴起了新的媒体商业模式,如2005年在美国创办的《哈芬登邮报》(Huffington Post)。《哈芬登邮报》利用大量编辑整理非常混乱的各种新闻来源,将它们统整在同一篇文章,平衡所有意见和观点,让真正对读者重要的议题被看见。

锺子伟相信这样的模式,在台湾一定可行,而且迟早会发生。

他更认为,目前华文地区只有台湾有条件做媒体。不论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都没有台湾这样自由的言论与新闻环境。「现在的国情、现在的需求,刚好在台湾是天时地利人和,只有现在趁早做,将来就有机会影响出去,有更大影响力。」

就在这样的时空条件下,2013年8月1日,锺子伟(Joey)与合伙人杨士范(Mario)(前《商业周刊》数字内容编辑部资深编辑)所创办的新网络媒体──关键评论网(The News Lens,简称TNL)正式上线。

不同于传统媒体,TNL没有记者,只仰赖编辑,为读者筛选「值得知道」的新闻,并将它整理得「好看」;TNL也邀集许多外稿作者,为读者提供更多元的观点。这就是它们聚集力量的方式。

目前TNL作者群达140人,每天可以产出约40篇文章,包括新闻、影音与各种多元的评论。上线短短半年多,就已经损益两平。在内容方面,不仅只有文字,还增加了影音。未来更预计增加股市、运动、旅游,甚至上到电视或MOD。

锺子伟与杨士范,一人主外一人主内。杨士范担任总编辑,负责内容,协调编辑与外稿,而剩下的人事、财务、业务、营销都由执行长锺子伟一肩扛起。

「严肃的新闻从来不是很好看的东西,而我们就是要努力把内容做到你想看。」杨士范这么说:「TNL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我们做了很好的内容,你来看』,而是『我们希望把很好的内容,让你想看。』」

外表严谨、做事积极的锺子伟一语道破:「不要浪费时间,不赶快的话其它人会马上追上来。」

关键选择3》

现在的台湾 非常适合创业

《哈芬登邮报》的创新模式,在创办6年之后超越了《纽约时报》的流量。学习《哈芬登邮报》的关键评论网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损益两平,每月吸引将近200万的不重复访客。

锺子伟认为,现在这个时代是最适合「敢去破坏、敢去反抗、敢去证明你的梦想」的人,他尤其认为:「现在的台湾是非常、非常适合创业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机会成本」。目前在台湾,年轻人的起薪与实质薪资都在倒退中,「十年前,我的大学同学毕业时,平均薪水可能有三万五,但现在可能是二万五,这意味着你要做『非传统』决定的机会成本都比十年前低,不管你是要自助旅行也好、出国念书也好,或是创业也好。」

锺子伟认为,同样一个创业的构想,要去上海做可能要400万,在香港做可能要花到500万,但在台湾你可能只需要200万就能做,就能验证到底可不可行。他深深觉得:「风险已经很低了,年轻人不要一味屈服、一味与现实妥协。」

「台湾法治较中国健全,整体人民的素质、教育也不差。台湾经济不好、环境不好,反倒是一个很棒的平台,让你在台湾尝试,接着再进军亚洲。」这是锺子伟给年轻世代衷心的建议。

28岁就成为日商三丽鸥有史以来最年轻总经理的锺子伟,去年从上海回台湾创办全新的新闻整合媒体──关键评论网。

锺子伟小档案

1983年出生

现职:

关键评论网执行长

学历:

2005年台大外文系毕业、辅修经济系

2009年取得哈佛商学院MBA

经历:

2006年瑞士银行证券研究部门

2008年知名服装品牌Ralph Lauren实习

2009年台湾模拟联合国推展协会创会理事长

2009~2011年三丽鸥美国事业开发部

2011~2013年三丽鸥中国区总经理

著作:

2004年《前进台大》

2010年《哈佛商学院教我的成功关键:世界顶尖商学院的学习经验》

2012年《人生不是只有步骤一二三》

2012年《记得你22岁的眼神》

2012年《十八岁起,你的格局不一样:想象十年后的自己,做出最聪明的选择》

2013年《放胆去闯:上海职活的故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房價暴漲 中國官方為房市降溫
中國房地產價格去年11月份創下16個月以來的新高,中國政府近日出台新政策,試圖抑制投機性購房。但有業內人士指出,根據以往經驗,…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談:金融海嘯下的台灣經濟
總統府右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大樓在冬日的暖洋照射下,光彩熠熠。如同它的辦公大樓位置緊緊座落在總統府一側般,…
唐高駿渾身是勁 搶救宜蘭「大病院」
在十年前,從台北到宜蘭,不論是搭二個小時的火車走北迴線,或是開三個小時的車走濱海公路,抑或穿越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都不是件舒坦的事。…
重慶火拚兩主角 薄熙來、王立軍何許人也?
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2月6日因擔心被滅口夜奔美國駐成都領事館;薄熙來隨即派重慶市長黃奇帆出動裝甲車、警車等70多輛越界追截,…
冬至香港
到香港轉了一圈,掐頭去尾,只有冬至一整天是在香港。廣東人很講究「做冬」,也就是冬至這天要好好吃一頓進補。因此有的單位甚至那天下午就放假,…
紫斑蝶、岩雕、黑米祭 探索高雄茂林魯凱部落
每年入冬之際,台灣各地百萬隻紫斑蝶飛往以高雄茂林為主的「紫蝶幽谷」過冬,隔年3、4月再展開新生命旅程,…
台灣學生反服貿背後的深層原因
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的反服貿抗爭,表面是反對一個經濟協議,但背後則有更深層原因,那就是近年來引起重大爭議的「統獨」問題,它涉及的是台灣的「…
《封神演義》中生動的姜子牙
▲明戴進《渭濱垂釣圖》描繪周文王拜訪在渭水邊隱居垂釣的姜太公,邀請他入朝輔政的故事(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公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