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邓丽华押花 创造自然永恒之美

邓丽华的作品「阿里山古道」以枯枝落叶淋漓尽致表现出古道的层次。
邓丽华的作品「阿里山古道」以枯枝落叶淋漓尽致表现出古道的层次。
岳翔云
第41期
岳翔云

年少时,是否曾经捡拾飘落的枫叶压在书里,做成书签?或者在骊歌轻唱时,以凤凰花制成蝴蝶,夹在卡片里送给同学?其实,「押花」早就在我们生活记忆中……

2009年6月14日,彰化市华阳市场成立「华阳小区妇女学苑」,提供民众多功能的学习场所,当天的重头戏便是举办邓丽华老师的「押花和丽干花联展」。

远看似幅画近看是草花

许多人观赏后总忍不住想好奇地触摸一下;有人一时间难以置信,不免怀疑:真的是用「花草」画成的吗?

不用怀疑!「远看似幅画、近看是草花」,每一幅押花画就是这么令人啧啧称奇。

邓丽华表示:「睁大眼睛仔细看就是欣赏押花画的第一步,这也是押花的魅力与吸引人之处。」

目前于彰化小区大学教授押花的邓丽华老师,年幼时生长于乡下,对大自然、花草植物充满兴趣,经常与小朋友利用花草来办家家酒。然而,那份大自然带来的悸动,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忘。

直到十多年前,因为偶然的机缘接触押花名师高凤禧的作品,对于身边习以为常的花花草草,竟能创作出一幅幅动人艺术品还能永久保存,邓丽华惊讶之余也深受感动,决定北上拜师学艺。

从没接触过押花的邓丽华,在高凤禧的启蒙下逐渐认识押花创作的特性,也发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点艺术天分,于是在先生的鼓励下一头栽进押花艺术的天地中。

花草是画笔大自然是调色盘

邓丽华表示,会走入押花艺术,实在是感动于那份自然而又永恒的美。各式各样的花材就是画笔,整个大自然就是调色盘,让人尽情挥洒。邓丽华认为,不是科班出身没关系,只要用心观赏大自然,就能体会万物生长的奥妙与千变万化,从中得到感动以及创作灵感。

花、草、枯叶等唾手可得的素材,便在邓丽华的巧手下,重新组合成风景、静物、人物,让花花草草以另一种美丽之姿延续生命。

展场上的「甘第亚渔村一隅」引起众人的瞩目,这是邓丽华2008年底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获得「日本押花创造展」特选的作品。

邓丽华娓娓道出创作的原由:「在瑞士旅游时,无意间发现这个小渔村的老街宁静又有生命力,如同一幅世界名画呈现在眼前,那种剎那间的感动令人难以忘怀!」由于再度造访的机会很小了,邓丽华决定要留住这美丽的记忆。

巧思妙手斑驳岁月悄然入画

回台湾之后,对于如何才能把建筑物历经岁月后的斑驳呈现出来,让她伤透脑筋。后来,邓丽华选择了白千层树皮做为墙壁素材,自然的纹路与深浅的光影效果,搭配右上角墙壁上攀藤的细根,浑然天成的斑驳意境,让人彷佛真的看到岁月的痕迹。至于左上角的小白花与生机盎然的盆栽,邓丽华说,那是老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展现。

原本这幅创作预计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完成,可是当灵感一来也找到素材时,邓丽华每天超过12小时不断地工作,大约经过一个多月,终于完成心目中的画作。由于创作时历程的美妙与结局的圆满,因此邓丽华决定以此做为第一次参赛的作品。

另一幅「鹿鸣居」表现的则是鹿港在地古迹特色。「当我要拍照时,正好有位小女孩在玩耍,我就请她走开一下让我拍照。想不到小女孩竟俏皮地说:『你拍甚么?等一下要让我看!』」

这句话触动了邓丽华对父母的怀念与儿时的记忆,因此作品中除了主体建筑的呈现外,当年的「三轮车」与「人力拖车」也同时进入画中。

「车上的小花是献给父母的祝福与感恩。」邓丽华也很感谢小女孩激起她创作的灵感。

展场上一件件的创作,都是邓丽华精心构思后,从大自然取材,以植物的原本色彩入画,让「自然表现自然」。尽管素材只是路边不起眼的小花小草,但就是因为自然,让她的创作与众不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巧思」,也许就是邓丽华的心情写照。

选材是喜悦的开始创作是美丽的延续

邓丽华表示,押花创作不同于绘画有画笔、水彩,随手一挥即可成就一幅创作。押花画需要寻找素材,先做「押花」动作来保存素材,然后从「零零乱乱」的素材中选择适合表达画作意境的材料。不过,也因为这样,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了乐趣。例如:寻找材料时,在芬多精的森林里享受洗礼;在培育花草中,享受拈花惹草之乐;在制作干燥押花素材时,沉浸在花香的氛围中……

「押花画的特别之处,就是过程中无时无刻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乐趣;最终也最令人喜悦的,则是留住了花叶的永恒之美。」邓丽华喜形于色地诉说押花之乐,似乎也同时呼唤着:「不要犹豫,现在就加入押花行列吧!」

一直跟着邓丽华学习押花的杨雅晴表示,自家有个大花园,美丽的花儿虽然赏心悦目,可是总有那么一份留不住的遗憾。直到接触押花之后,惊喜于美丽花朵也能化作永恒记忆,于是先生负责栽花,她负责摘花、押花,一起将美丽留住。喜爱自然生活的杨雅晴说,押花是他们「最甜蜜的负担」。

接触押花是幸运投入是幸福

邓丽华因为押花认识了很多爱花人,彼此找到了共同兴趣而成为好友。很多朋友舍不得把节日庆典的美丽花朵舍弃,将花材提供给她;还有一位养兰业者,也因为欣赏她的作品而长期提供兰花。

长期接送邓丽华往返台中、彰化上课的先生王条明说:「因为押花,我们一起爬山、散步,除了欣赏大自然之美,也有共同话题。押花给我们夫妻生活增添许多情趣,这也是当初意想不到的。」

邓丽华感谢先生的支持,让她无后顾之忧地创作,更感谢朋友的鼓励让她推广押花艺术。邓丽华真诚地表示:「能踏入花草世界,是一件幸运、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珍惜与分享推广路上不寂寞

因为珍惜、因为每一幅创作都有她的心情故事,邓丽华一直把自己的创作视为宝贝,舍不得「出卖」。后来台明将公司总经理林肇睢鼓励她将作品与大众分享,让原本「敝帚自珍」的她逐渐突破心防,在爱好者的「拜托」下「割爱」作品。一位朋友在收藏了「维多利亚捧花」作品后表示「这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传家之宝」,让邓丽华感动不已,也才体会到自己的割舍竟能换来如此多的喜悦与赞赏。

喜欢艺术也擅于绘画的「日初云来渡假庄园」庄主曾锵贤,收藏许多邓丽华的押花作品来装饰庄园,他认为邓丽华跳脱一般工艺手法,以天然媒材来创作,纯朴自然的艺术作品,到哪里都能令人感动。

从门外汉到忘我的投入,邓丽华期待爱花人一起进入缤纷的花花世界,为自己的生活创造幸福与惊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紐約市將成為胖子城市
繁華的紐約市愈來愈重了。但不過這個「重」不是來自於摩天大樓,而是紐約人的體重愈來愈驚人,從2002到2004年,全市增加了1,000萬磅,…
唯美是從
海邊,寧靜的午後。我取下掛在牆上的古琴,一邊彈一邊吟唱出自《事林廣記》的〈黃鶯吟〉:「黃鶯,黃鶯,金衣簇,雙雙語。桃杏花深處處。隨煙外,…
大湖公園的錦帶橋
  台灣有許多美麗的地標,大湖公園內這座古典幽雅的拱橋──錦帶橋,絕對是其中之一。由於地處台北近郊,山明水秀的丰姿常常被戲劇節目選為場景…
輝煌一時 被毀滅的人類文明
人類的文明經過多次毀滅與重生。宗教中都認為,當人類道德無法與文明相匹配,墮落到一定的程度,就走到盡頭了。此時,…
武陵農場 染遍山野的紅
2012年冬季最熱門的旅遊景點,就屬台灣各地盛開的櫻花美景了。今年的武陵農場櫻花遍布,讓遊人趨之若鶩。待天氣放晴,我們決定起個大早趨車前往…
銀髮寶貝
朋友的母親在醫院當了四年的植物人後,最近辭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聽到這個消息,媽媽在參加一個營隊後的第四天,因為聯絡不到,我就很想念她,…
士官長的白手杖
蔡老師站在校門口導盲磚的起點上,非常專注地聽著我向他做的校園環境簡報:學校建築坐南朝北,我們所站處前行30公尺淺黃色二丁掛鋪面的三層樓校舍…
學術靠槍手 中國人難獲諾貝爾獎?
中國大陸《南方周末》報紙近期揭露了由中國學者「承包」為大陸醫院和公司代寫論文到海外期刊發表的跨國產業。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