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洒扫应对大学问

「洗面洗耳空,扫地扫壁角」的寓意,不只是养成其勤劳的好品行,也要培养认真与负责的态度。
「洗面洗耳空,扫地扫壁角」的寓意,不只是养成其勤劳的好品行,也要培养认真与负责的态度。
Getty Images
第38期
唐风书

闽南语有句俗谚「洗面洗耳空,扫地扫壁角」,意思是说做事要有认真与负责的态度。草率地洗脸,洗过「表面」后,很可能就没有清洗耳朵;而用同样的心态扫地,也是「大概」扫过之后,常常会忽略了不起眼的角落。洗耳朵、扫壁角,说的不只是勤与懒的问题,也关乎一个人做事的态度。 

现代的孩子大都懒散惯了。可是一面埋怨孩子太懒,却又不让他们负责家事,恐怕也是当今父母普遍的现象。教导孩子们勤劳不能只是说教,让孩子们在做家事时,了解「洗面洗耳空,扫地扫壁角」的寓意,不只是养成其勤劳的好品行,也给予孩子更好的机会教育,培养其认真与负责的态度。

古代小学教育的重点

古代的儒家教育分为大学和小学。15岁前的小学教育,所学的大部分是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宋朝理学家朱熹在他所写的《大学章句.序》中写道:「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可见洒扫应对是中华教育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真可谓洒扫应对学问大。

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非常重视这点,在一封给四位弟弟的信中,他提到:「弟弟们不爱收拾,不喜欢干净,比我还厉害,这是败家的气象。今后务必要细心收拾,就是一张纸、一根线或是竹头、木屑,都要捡拾起来,为儿侄辈树个榜样。第一代人如果疏懒,第二代就会奢淫,那么就会渐渐出现白天睡觉、晚上打牌、吃鸦片烟这些坏事!四弟、九弟比较勤快,六弟、季弟比较懒散,以后要勤快的更勤快,懒散的下决心痛改,不要让子孙学坏样子,至关重要啊!子侄除了读书,还要教他们打扫房屋、抹桌椅、拾粪锄草,这些都是好事,切不可以为这有损架子而不愿去做。」

曾国藩写这封信时,他的长子曾纪泽就要满18岁了,四位弟弟早已成家,在地方上更具名声,而常年在外身兼国家重任的曾国藩家书里依然如此嘱咐,可以想见这些事情在他内心是多重要。

商汤、尧舜是洒扫应对的典范

洒扫应对的学问当然不是说扫地需要多高深的技巧与技术,其内涵很深。古代的读书人常胸怀大志,因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意思是说家中洒扫与治理天下的道理是相通、连系的。

传说郑成功有这样一个故事──郑成功小时候上学,私塾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按现在的理解这是一篇论说文,论说「洒扫应对进退」的重要性。那时郑成功才11岁,他没有长篇大论,寥寥几句就让老师惊为天人。他是这么说的:「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应对也。」商汤讨伐纣王,是天下间的洒扫,扫除无道的周纣王,换来家国的新气象;尧、舜禅让帝位的美谈,就是一件流传千古应对进退的典范。

在洒扫应对中观微知着

中国自古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止内在的道理相通,其实也是一套完整的实践的教育系统。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可以说明一二。

东汉梁鸿有一回引起火灾,他挨家挨户询问他人的损失,并以自己养的猪只作为赔偿。其中有户人家嫌赔偿少,梁鸿又答应替他工作以弥补。梁鸿在这家干活时不懈朝夕,勤勤恳恳,绝无怨言。邻人见梁鸿的行为非同一般,都联合起来指责这家人。

之后,梁鸿贤名日播,娶妻后他为了躲避朝廷的征召隐姓埋名,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他每天回到家中,妻子孟光总是备好了食物,柔婉谦卑地低着头不敢仰视丈夫,举案齐眉请梁鸿进食。有一天,皋伯通偶然看见这个情形,不禁大吃一惊,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有加,这个人一定不是一个平凡人。于是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入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因此梁鸿就有了机会著书立说。

一个有才德之士,即便隐居,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看出端倪。梁鸿对于别人过分的要求,依然能够无怨无恨、勤勤恳恳,丝毫不懈怠的工作态度不正是从小处培养而来的负责的表现吗?也才有日后娶贤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只是梁鸿不愿做官,齐家之后便走上了立言之路。

洒扫中扫除内心之弊

现代父母通常比较忙碌,孩子的品德、习惯更需要费心教育,而洒扫就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洒扫不只是让孩子帮忙做家事,更是观察孩子个性、习惯与态度的好机会,在点滴小事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好的习性与态度,是古代教育的精华与奥妙。比方教导孩子扫地该注意墙脚这些地方,得先改变孩子因为墙角不好扫而畏难的想法,才不会在无意间养成了敷衍、做表面功夫的心态。试想,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有多大啊。最重要的是,这是孩子在身体力行中养成的习惯,不会三两下考完试就遗忘了。

据说民国初年军阀孙传芳部队有个将军,丢下部队到庙里出家去了,他拜师的一个老和尚就只是扫地,每天天还灰蒙蒙时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到离城十多里,日日,月月,年年。这位将军也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身后扫地。

这个年纪已经很老却不显老态的老和尚对这位将军唱了一道偈子: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现在想来可能就不难理解了,真正的问题不一定在技巧与技术,而是那些看不见的习惯、态度、观念与意志……

小小洒扫,大大学问,您是否也该安排一下孩子在生活家事中的教育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科技創新值萬金 馬斯克或成首位兆元富翁
馬斯克(Elon Musk)的龐大商業帝國涵蓋電動汽車、社交媒體、太空火箭以及腦植入技術,或許將讓他成為全球首位兆元(美金)富翁。…
漫畫迷任日相 麻生肩負自民黨成敗
有漫畫宅男稱號的日本自民黨總裁麻生太郎,9月24日在眾院的首相提名選舉當選為第92任、第59位日本首相。…
陳鴛鴦巧手妝點生活
去年,在宜蘭民間藝師陳鴛鴦的蠟燭藝術個展上,第一次看到用冰蝕成幻夢奇景的冰蠟;燒熔海沙,散發亮麗光澤的沙蠟;以貝殼、…
中國羊年搞瘋西方媒體
羊年到來,在這個全球華人喜氣洋洋慶賀羊年的時刻,卻不小心搞昏了外國人,逼瘋了西方媒體。華人在大啖涮羊肉火鍋時,很少人會問那個「羊」…
「鳳姐」逛紐約大觀園 引爆熱議
在中國擁有550多萬微博粉絲的網路紅人「鳳姐」羅玉鳳,日前接受了美國之音專訪,談論了她在美國和中國的生活體驗和對比思考。…
美駐伊最高指揮官:預防ISIS 2.0出現
據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領導人說,雖然從「伊斯蘭國」(ISIS)手中解放摩蘇爾(…
全球化是死了還是將得到新生命?
全球化是過去幾十年描述世界趨勢最重要的用語,但近年來各界對全球化有很多反思和批評,過去領導全球化的美國更採行了不少好像違反全球化的政策,…
大陸漢人為何支持中共對西藏的鎮壓?
3月10日以來,吸引全世界眼球的大事件莫過於中國當局對西藏騷亂的鎮壓。國際人權組織與媒體對中國一片譴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