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看书

琅琅读书声中, 拉近了与书的距离
第3期
岳玹
琅琅读书声中,
拉近了与书的距离,
书中的世界将不再高深莫测。

说到看书经验,人人都有。可是,看书之道,其道大哉!先写一个偈子再说。

迷时书关我。悟时我观书。会心识密码。图文有玄机。且来张口颂。

或看留白处。寻迹逆流上。看是何人做。若解书中意。无字亦可通。

朱熹教门人读书时曾说:「读书是求学问者的第二事」。那第一事何在呢?这个朱熹不讲。不讲的用意何在?因为,那是凭读者自己去取的,每个人看书的收获,不在字面上的东西,而在每个人的领会。这个领会无法学,古代只教人要诚意、正心、笃敬等心地上下功夫,然后让书本身说话,他要说多少,读者能听懂多少,没有一定的。

朱熹用另一种方式说:「圣贤的言语与意思,须常常拿到眼前过,口头转,心中运;使道理与自家意思互相点头,才算是功夫到了家。一言以蔽之,读书就是要读到自家道理浃洽透彻,才肯罢休。」

这个和我们现代人的读书方式很不同吧!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书

从看的角度来说,一般人都着重在「说了什么」、「写了什么」;可是有几个人留意「没说什么」、「没写什么」。然后再自问:「为什么没说」、「为什么没写」。再思索一下:「没说的是什么」、「没写的是什么」。然后,懂得从已知的「有」去领悟与展现更多藏在「无中的有」,那就是智慧。

从某种角度讲,书像是一种高级智能的能量储存与传递装置。文字就是其使用的密码,读书就是学习解开密码,打开里面的能量与智能,并与之「交通」与「同化」。换句话说,读书的深浅决定了读者可以打开的层次与面向。

读书如同唱歌般

译码的方式没有定法。但是,大抵上可以从「声音」切入,古人叫做「因声求气」,从你读书的音节顿挫,从你的音正不正,你的神气如何,都可以察觉你和书交通的程度。

古代童子启蒙就是背下来每日朗诵。这是读懂古代经书最好的基本功。先生从童子的读书声便可知道这个孩子的领会程度。因为,童子的天性纯、心地澄澈,他们读书跟唱歌没什么两样。他们看字与看画也没什么两样。他们没有成见来障碍自己,因此她们更能贴近书的精神。

当然,有些书是有图像的。古代有什么推背图,当代书中大多有插图插画,讲究编排,这些都是有其独特内涵的。这是从视觉部分切入,让书的别样生命形貌向您说话,你懂了,无妨和他们说声:哈啰!

用心解碼 与书相溶

从根本上来讲,文字是神给人留下来的密码。用另一种语言讲,就是符,透过文字传递神的作用。用另一种语言讲,他就是咒,正念念动咒语可与宇宙共振。古代的童蒙教育让孩子念,然后有特殊使命来投胎的孩子之神念便与经书共振,然后这个孩子植入的就是那个文化的程序。

然后,孩子长大成人,随口而出而行都是「圣人之言」。其中特优者或可透过神的启示,让他留下雪泥鸿爪,更丰富文化的内涵。古代中国的半神文化便是如此在人间生生不息。

书即是符,即是咒。他是不同层次生命浓缩在人间的展现形式。他像是一道门,有人以为开门就是一切了。但是读书是第二义的,第一义都不谈,都靠人自己悟。然而,对于第一义的理解与实践反过来决定了你是不是能够走过不同层次的门。还是反过来被文字障碍了呢?

当没有门的时候,往往设门的都是读者自己。那要如何读懂、悟通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陸客來台旅遊,出了甚麼問題?
在台灣一個旅遊購物站外,一群群中國觀光客從遊覽車上魚貫而下。導遊領著隊一一參觀各種台灣名產與伴手禮,大力說明產品特色。「各位大陸的朋友,…
羊毛氈界的吳寶春 雷曉臻從軍旅走向文創
兩年前的某一天,時任海軍上士的雷曉臻向長官申請退休。長官皺起眉抬頭問道:「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談過了?妳好好把最後四年多做完退休,…
人類的火星夢真能實現嗎?
殖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火星是除了月球外,人類腳步可以到達的最近一顆行星。但如果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
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的瀕死體驗
在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中,據官方資料,有24萬餘人喪生,16萬餘人重傷。1987年有醫務工作者對其中100位倖存者進行了瀕死體驗調查,…
2021年,人類大淘汰的開始?
幾乎所有宗教典籍,都預言了末世的神魔大戰。所有人都必須在這場正邪大戰中選擇自己的位置──成為神的子民或充當撒旦的手下。當一切結束時,…
奇異苗族 演繹現代版「山頂洞人」
  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水塘鎮塔井村,海拔約1,800多公尺的叢山之間,住著一群隱居山林的「穴居人」,…
黑貓經過家門 日本上班族可請假
日本《產經新聞》最近報導指出,「有黑貓從家門前經過」可以作為休假不上班的正當理由。雖然有黑貓經過家門,在日本被視為不吉利的象徵,…
舊埤溪的和興炭坑
「不知道家裡的小孩吃飽沒?」戴著黃色礦工帽、滿臉皺痕的礦工推著採礦車,神情若有所思。這是一座栩栩如生的礦工人像,約半個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