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堅持「台灣味」的冶綠生活服飾
有機棉服飾目前在台灣還屬新興、小眾市場,業者約有五家,加上小的個人工作室,不超過十家。從市場需求來看,一般要切入有機棉服飾的兩個區塊是嬰幼兒和貼身衣物,「冶綠生活服飾」選擇做T-shirt,…
一輩子做一次傻人 - 科技人的綠色服飾創業夢
幸島的一百隻猴子「幸島的一百隻猴子」出自船井幸雄的《第一百隻猴子》一書。據說在日本宮崎縣有座非常迷你的島嶼:幸島(Koshima)。幸島上甚麼都沒有,只有一條快要乾枯、要死不活的小溪與一群日本猿猴。…
生態綠賣你「沒有價格」的咖啡
生態綠的「頭家娘」余宛如在跳下來和徐文彥一起創業之前,是知名保養品公司的行銷經理。她強調自己是以「專家」之姿投入這個產業、是看到市場存在、用對方法,絕不是「紙上談兵」,說說而已。 專業經營「理念」…
集結消費力量 爭取公平貿易 - 一杯咖啡開始 改造台灣農業
 生態綠的成長與得獎事記2007.05  生態綠成立2007.12  取得國際公平貿易標籤認證與授權2008.04  公平貿易認證咖啡上市2008.09…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好的農友以好產品去吸引消費者。有時農友很多、消費者很少,…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2007年特赦出獄後,楊儒門改用溫和方式,悄悄展開了讓「台北綠市集」…
台灣都市 吹起綠色消費風
小辭典>> 綠色消費:  根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的定義,「綠色消費」係指消費者選購產品時,考量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衝擊,而選擇對環境傷害較少、…
只此一家 - 台灣氣球博物館製造歡樂
要不是2008年在經濟部與工研院的輔導下,大倫氣球成立了台灣第一座氣球觀光工廠及博物館,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台灣氣球生產工廠已經「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了。 只剩一家,一定要相挺 「加油、加油!」…
蛻變案例3──爭氣: 你吹氣 我爭氣, 大倫氣球吹出繽紛未來
氣球總是帶給人歡笑與快樂,無論是小丑跑龍套、魔術師表演,還是婚禮、PARTY,總是看到它繽紛多彩的蹤影。可是,曾是全球氣球生產重鎮的台灣,現在竟然只剩大倫氣球公司一家存活下來。這是怎麼回事?…
濃濃苑裡情 - 灣麗磚瓦文物館把紅磚藝術化
位於大安溪沖積扇平原上的苗栗苑裡,擁有綠意盎然的田園風光,當地除了盛產優質稻米與藺草編織外,紅磚產業在台灣亦是首屈一指,甚至有「紅磚故鄉」的美譽。 紅磚引發思古幽情 台灣早期生活中紅磚隨處可見,…
蛻變案例2──淬鍊: 金良興「窯」身一變, 從紅磚廠到磚瓦文物館
遙想當年,易榮昌臨危受命接下金良興的經營。這時他才發現公司已經負債兩千多萬,還天真地以為這就是最壞的了。一位門外漢面對如此困境,除了拚命賺錢外,如何讓搖搖欲墜的金良興起死回生?…
創意樂園 - 老樹根魔法木工坊驚奇之旅
行經都會區的台中市復興路,轉進樹義巷,一小段的沉寂後,來到「老樹根魔法木工坊」大門時,卻又突然熱鬧起來。穿過進進出出的遊覽車後,進到廠內,五花八門、創意十足的木雕作品陳列其間。數十名國小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