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舉辦智慧製造策略論壇,加速提升製造業供應鏈韌性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地緣政治的變化對製造業影響深遠。面對貿易衝突和政策變動,工業4.0和智慧製造的重要性日益突顯。資誠創新諮詢公司日前舉辦「2024智慧製造策略論壇」,以供應鏈韌性為題,邀請各領域專家一同探討智慧製造如何使企業保持靈活、提升效率,並優化供應鏈。透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的先進技術,智慧製造不僅幫助企業緩解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更是推動轉型和永續發展的關鍵,引領企業走向更穩固、高效的未來。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陳世祥表示,從2018年開始,美中貿易衝突、COVID-19疫情、全球通膨及地緣政治等問題,帶來了供應鏈重組的挑戰、數位轉型價值根源的驅動以及淨零碳排價值意識的提高。而製造業在面臨China+1或Taiwan+1產能移動過程中供應鏈重組以及從Race to Rebalance的壓力,其中供應鏈數位化平台建置和智慧工廠成為提高供應鏈韌性和營運效率的關鍵,需求預測與產能的計劃和排程將更精確、庫存週轉更有效率、料況的掌握將更透明。另外,企業也開始更重視ESG議題,碳稅或碳費這將直接衝擊企業之成本和盈利。因此,企業在制定有效的供應鏈韌性策略中,包括加速供應鏈產銷平台數位化和重塑供應鏈結構在地化,以實施智慧工廠為基石的同時,應該同時考量ESG數位化碳帳本的建立。建立財帳、工廠成本帳、產銷的精確性與效率性及碳帳的及時性,這些措施的數位轉型將有助於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提高永續競爭力和企業韌性。
打造供應鏈韌性:數位化與協作的關鍵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協理莊博翔表示,供應鏈韌性對企業日常運作至關重要,尤其面對地緣政治、貿易緊張和競爭壓力等挑戰時,數位化、分析力、決策力、協同力和持續力等能力的加強是關鍵。資訊安全和備份恢復等資訊韌性策略也不可忽視。另外,提升供應鏈韌性的關鍵議題包括資料收集與分析、智慧生產與運營,以及即時資訊與可視化。強化分析力可驅動從供應商選擇到生產規劃的決策價值。持續力則關注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與風險管理。透過數位化、共享與協作,企業可提高供應鏈的可視度與效率,應對變化並提升整體運營韌性。
工業4.0:演進、數位轉型與競爭力提升
台灣西門子軟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深顧問沈家恩指出,工業界演進至今日的工業4.0,標誌著一場演化,而非一次性革命。技術如數位孿生、資料分析、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已成為重要元素。企業進行數位轉型以提升競爭力、提高效率,因應全球化供應鏈、市場變化和地緣政治影響壓力。成功關鍵在於確立清晰目標、整合數位技術並建立閉環回饋機制,以持續改善運營效能。數據在數位轉型中的關鍵地位,強調數據流動的重要性。以電子製造業為例,深入探討數位轉型過程。產品正確性、團隊經驗豐富度及高效實施方法論是成功執行數位轉型的關鍵。數位轉型之旅對每家公司獨一無二,期待與資誠攜手共度挑戰和機遇。
台灣電子業智慧製造的轉型與挑戰
智偌德科技有限公司資深經理徐大森表示,「智慧製造演進至工業4.0」— 電子行業成為智慧製造的典型代表,應用遍及航空航太、醫療等領域。近年來,遠距醫療技術的普及突顯了電子產品在醫療中的重要性。汽車行業也因電動車興起,電子元件需求急增。供應鏈全球化和生產周期縮短帶來挑戰,但智慧製造引領業界迎接挑戰。通過虛實整合、仿真和流程優化,電子製造業實現高效操作。台灣電子業面臨變革挑戰,也蘊藏著發展潛力。工廠智能化轉型關鍵在於數據收集和應用。利用MVS系統收集數據,再透過AI分析可提升效率。電子行業已開始應用AI,如利用AOI設備取代人工判斷。制造執行系統(MES)提高設備效率、生產效率和品質。EMS廠商通過快速報價工具應對客戶需求變化。最後,通過IoT解決方案整合設備,實現智能調度和管控。這些技術結合使工廠更高效,應對市場變化,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
強化數位轉型成功關鍵 分散式供應鏈決策行動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協理余文指出,70%的數位轉型計畫缺乏成功案例,主要是因為在系統建置前未充分梳理基礎事項。為解決此問題,建議企業需強化數位力、分析力和決策力。其中,資料標準化被視為首要任務,例如商機定義,有助於業務進展更有依據。分析力方面,則包括容量計畫和排產時間軸,可提高生產效率。而在決策力方面,動態儀表板的應用能使異常處理更即時。為此,可利用AI知識圖譜系統自動分析資料關聯性,解決命名不同但意義相同的欄位問題。此外,可使用RPA工具實現低代碼開發。最後,透過效果追蹤和差異比較,以實現情境管理和決策能力的提升。
外貿協會食品全球GO計畫籌組5團前往13國拓銷,即刻開放報名!

外貿協會受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將於本(113)年下半年籌組5項食品業商機媒合團,自8月起分別前往日韓、新馬中東、美加、泰越菲、英西法等13個重點市場拓銷,積極推廣臺灣優質食品搶攻國際商機,每站點僅收取分攤費新臺幣5,000元,誠摯歡迎加工食品中小企業業者即刻加入全球拓銷行列。
2023年貿協再度於韓國首爾現代百貨展出臺灣食品專櫃。貿協提供
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及疫後消費需求回升,各國食品市場商機蓬勃發展,臺灣食品以高品質、多元風味及創新特色深受國際消費者喜愛,2023年我國農產食品出口值達48.9億美元。為加強協助業者前進海外市場,外貿協會睽違多年再次籌組5個食品產業商機媒合團,深入鎖定我國重要農產食品出口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加拿大、泰國、越南、菲律賓、英國、西班牙及法國等13個國家,除了與當地重要進口商進行一對一媒合洽談之外,更加碼於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或超市等通路辦理產品快閃展示活動,實地了解消費者喜好及需求,另安排前往當地市場考察與國際性展覽參訪活動,全面性了解食品業發展趨勢,期為臺灣食品業者提供加速進入該市場之途徑。
外貿協會本年度受經濟部貿易署委託辦理協助加工食品業者全球布局系列專案,除了籌組5團商機媒合團外,也將以「臺灣好食品專館」形式參加泰國、首爾、菲律賓及美國等地舉辦的國際食品展活動,並提供「海外通路行銷輔導」服務,相關活動資訊已於Taiwan Foods 網站上公告,聯絡窗口:外貿協會行銷處食品組 02-27255200轉分機#1381,歡迎有興趣的業者報名參加,一同向全球展示臺灣好食力。
烏俄戰爭的經濟學分析

烏俄戰爭已持續半年,這是一場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現代戰爭。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輿論普遍認為在全世界軍力排名第二的俄羅斯軍隊攻擊下,烏克蘭撐不了多久,甚至於撐不過幾天,戰爭就會以烏克蘭投降告終。也有很多傳聞說演員出身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選擇逃亡,然後俄羅斯會扶植一個親俄政權掌控烏克蘭政局,戰爭不會延長。
結果,上述這些預測都沒有發生,反而到了5月,俄軍在各地失利後撤軍「轉進」去烏東戰場,輿論那時完全轉向,不但預測戰爭會延長,且可能延長很久。而現在,輿論上討論的問題是俄羅斯何時會失敗,烏克蘭何時會收復克里米亞,取得戰爭的全面勝利。
如果當初普丁能預料到今天的結果,他一定會三思而後行。那為何當初他會錯得那麼離譜呢?
代理人問題
當然,普丁犯錯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學稱為「代理人問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所形成的困境。
代理人問題會出現,是因為「委託人」( Principal)跟「受委託人或代理人」( Agent)之間的利益不一致所導致的。典型的例子是一個公司的股東(委託人)與經理人(代理人)的目標不一致:股東希望極大化公司的利潤,自己就能得到最多的股利;但經理人則希望極大化自己的薪水以及自己未來升遷的機會。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老闆(委託人)與員工(代理人)之間的利益不一致:老闆希望員工努力工作替公司賺錢;員工則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
除了兩者利益不一致之外,代理人問題的出現還必須有一個必要條件:委託人很難有效監控代理人,取得完整訊息的成本很高。如果老闆可以很輕易監控員工是否努力工作,員工就不敢偷懶,那麼雖然兩者偏好不同,但代理人問題也不會出現。
歷史不斷重演
代理人問題是極權者最大的障礙。由於缺乏法治基礎,專制政府都由掌權者與他的親信形成一個小圈圈來運作,重大的決策都在小圈圈裡拍板。小圈圈運作的結果就是掌權者的資訊來源封閉,而在這個資訊封閉的環境裡,親信們可以過濾資訊,只對掌權者傳達對自己有利的訊息,這就是典型的代理人問題。
類似的問題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而且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南陳後主陳叔寶寵信身邊的江總、孔范、沈客卿等佞臣,當隋國大軍進攻時,這些親信將所有的告急戰報扣押下來,只為討後主歡心。最後隋軍輕鬆度過長江,僅僅十天就滅了陳國。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國家發生危難對這些佞臣也沒有好處啊,為何要隱瞞軍情?這主要是因為皇帝與佞臣之間特殊的溝通方式所致,當戰事剛剛開始的時候,危機還不明顯,佞臣們當然會跟皇帝講好聽的話,說本國軍力強盛、敵人都是草包等等胡話讓皇帝放心。然後,當軍情進一步危急的時候,原本撒了小謊的佞臣們當然不敢認錯負責,就用更大的謊言來圓謊,反正皇帝愛聽。然後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直到亡國那一天來臨,這正是代理人問題的極致表現。
普丁與中共的困境
跟陳後主一樣,普丁跟他的親信之間也無法免除代理人問題。
早在今年4月,俄軍的閃電戰攻勢在戰爭進行了5週後已經明顯失敗,俄軍的表現之差讓人咋舌,裝備陳舊、補給不足、士氣低落,讓大家看到這個號稱全球排名第二軍力的不堪真相。
當時美國白宮發言人貝丁菲爾德(Kate Bedingfield)公開表示,美國的情報顯示普丁的親信對他隱瞞了俄軍的慘況。這些親信們隱瞞真相的理由跟後主身邊的佞臣完全一樣:他們之前都隱瞞了軍情的不利消息,現在說出真相會倒大楣。親信最大的利益是自保,跟普丁希望的戰勝目標不一致,這正是典型的代理人問題。
於是,普丁就從戰爭一開始就不斷做出錯誤決策,直到今天深陷在戰爭的泥沼裡,即將面臨失敗的命運。
中共當權者當然也無法逃離這個詛咒,習近平過去幾年在外交、內政上的重大失誤,雖然有政治內鬥的考量,但也可能是代理人問題導致的暴衝結果。
- Read more about 烏俄戰爭的經濟學分析
- 請登入 或 註冊 發表留言
被騙了!等不到中共金援 諾魯向三星求助

諾魯在今年1月15日,台灣總統大選剛結束的時候突然宣布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共建交。當時就有傳言說,諾魯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向台灣索取一筆巨額金援,數字之大讓台灣覺得有點吃不消,據說光是難民中心一年就需要26億元!
在台灣還在為這個要求頭疼的時候,北京趁虛而入開口說要給諾魯31.5億元,條件是諾魯要和台灣說再見,和中共搭上線。諾魯毫不猶豫答應了。
諾魯,實在是好傻好天真。
故事的發展並不如諾魯期待的那樣美好。他們始終沒有等到中共承諾的錢錢。之前我曾寫過,諾魯曾經靠著鳥糞發家致富,但是卻沒有好好把握機會,成了一個典型的「家道中落」的太平洋島國。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諾魯只能依靠「進口澳洲難民」來維持生計。原本以為找到中共這個新的金主,卻沒想到最終成為了詐騙的受害者。三個月過去了,那筆說好的31.5億元依然杳無音信。
為了自救,看來諾魯決定另謀出路,轉向韓國。諾魯官員最近訪問三星在越南的辦公室,與三星高層會面,希望能夠通過合作開採和出口「磷酸鹽」來振興經濟。
早點看清中共真面目,找到自己的出路也不算太遲,只能跟諾魯說:自己選的,自己承擔喔!
而宏都拉斯,這個曾經和諾魯一樣,選擇與台灣斷交的前友邦,也遭遇類似的命運。
去年3月,宏都拉斯和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被中共擺了一道,失去了台灣市場,國內的白蝦無法出口,也找不到新的市場,中共開出的低價讓宏都拉斯蝦農連回本都沒辦法。
據說目前已經有60%的白蝦養殖廠關門大吉,養蝦業正處於崩潰的邊緣,蝦農紛紛痛批宏都拉斯政府選擇放棄台灣「是錯誤決定」!
04/22-04/28 【國際一週大事】

04/22-04/28 【國際一週大事】
布林肯與習近平會面 認同要繼續溝通但分歧仍在
布林肯4月24至26日訪問中國,與習近平、外交部長王毅見面。此次會面討論的重點在於如何增加美中合作範圍,但從雙方會後的新聞稿來看,雖然互動和平,但在例如台海局勢、貿易戰、俄羅斯問題等關鍵問題上,雙方皆互相指責,彼此仍然存在分歧。
美校園挺巴勒斯坦示威蔓延 超過500人被捕
美國大學校園的挺巴反戰示威潮蔓延,各大學都出現大規模示威潮,學生在校園紮營抗議,如果警察前往清場便發生抗議衝突,一週內因示威被捕的總人數超過500人,其中南加大的衝突最激烈,南加大26日宣布取消主舞台畢業典禮,避免衝突擴大。
索羅門群島國會大選 親中總理恐失去領導力
索羅門群島4月22日進行國會改選,與中國友好的總理蘇嘉瓦瑞領導的政黨「我們的黨」無法取得過半席位,蘇嘉瓦瑞勉強維持席次,但未來若是無法爭取小黨支持,將會失去國會領導力,讓最大在野黨「關懷聯盟」主導國政。
威尼斯試辦入城費 市長遊客表贊同 居民反對
義大利威尼斯於25日開始,試辦對一日遊旅客收取入城費,旅客必須購買5歐門票,並主要世界遺產門口接受抽查,今年預計試辦29天。威尼斯市長布魯納羅大力贊同這項政策,但是不少居民反對,認為城市不是商品。
日本極東正露丸報告造假 台灣食藥署:前年就下架
日本製藥公司「極東」生產知名胃腸藥「正露丸」,遭爆成分不足並造假檢測報告出貨,目前藥廠遭富山縣政府政府勒令停業,已知造假數據超過30年。台灣食藥署表示已在2022年9月接獲政府通報並下架停售該產品。
【開店計畫】損益表怎麼看?用減法觀念來看

損益表是企業主首先會看的財務報表,用於顯示一家公司在特定期間內的銷貨收入、成本和淨利(或淨損失),反映了公司在該期間內經營活動的績效,是評估公司盈利能力和業務運營效率的指標。不過在損益表上企業主常常把重點放在一開始的銷貨收入以及最後的本期淨利,但實際上並非這麼簡單,利用分段減法的方式,可以知道公司在營業活動中收取的收入分配給誰以及明確解說在哪些方面花了多少費用,透過減少費用或提高收入等方式來增加公司淨利。
損益表該怎麼看?
一、銷貨收入
銷貨收入簡單說明是指公司透過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從客戶賺取的錢,若以分解公式計算,「銷貨收入 = 單價 × 數量」,分解之後我們要提高收入的方式就是 (1) 提高單價;(2) 增加銷貨數量(客數),透過這方式分別思考因應對策。
圖/銷貨收入計算公式。財報雲提供
要提升銷貨收入一定要分解跟分析,即使是糢糊的目標,也要透過分解原因,以落實到具體的行動當中。例如:便利商店並非所有行人都會進入購買,因此客數就變成了「行人人數 × 入店率 × 購買率」,從這分析去落實如何增加客數以提高收入。
二、成本、費用
公司為了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需支付的金額,即使公司收入為零也需要花費的金額。把成本、費用簡單來區分,「費用 =變動成本(費用)+固定成本(費用)」,想要降低費用分別思考因應對策:
- 變動成本:減少隨營業額變化的費用,例如:原料費、包材費等。
- 固定成本:減少不隨營業額變化的費用,例如:減少人事費、租金等。
圖/公司成本、費用區分。財報雲提供
假設創業開餐廳,從購買餐飲設備、裝潢、招募員工、支付薪資而這些就是固定成本,營業開始購買食材、外帶包材、刷卡手續費等隨營業額增加而產生的費用就是變動成本,透過判斷區分視營運性質來降低費用,這對公司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三、淨利
淨利即銷貨收入扣除成本、費用而來,因此公司想要獲利必需從提高銷貨收入降低成本、費用這兩個角度出發。在思考這問題之前,可以先認識"收支平衡點",亦即銷貨收入多少大於成本及費用,根據成本、費用種類的不同,產生淨利的難度也隨之變化:
- 變動成本較大的商業活動:相比之下較容易獲利,但如果銷售不足的話,利潤就相當微薄,可以說是低風險、低報酬的生意。
- 固定成本較高的商業活動:雖不容易馬上創造淨利,但如果超過收支平衡點,利潤就會相當可觀,可說是高風險、高報酬。
圖/收支平衡點。財報雲提供
結論
損益表提供了對公司盈利狀況和業務經營情況的全面洞察,投資者和營運者可以通過損益表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經營效率,從而做出投資和經營決策。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藥妝藥局與美妝雜貨」產業地圖

💡 藥妝藥局業商品結構多元化:掌握一站式購足&全齡化商機,企業進軍自有品牌提升利基優勢
💡 第三波藥局產業併購浪潮:大型集團參戰,開啟資本化、連鎖化、大型化產業競爭戰局
💡 數位科技&門店AI自動化:加速展店同時提升全通路銷售效益、迎戰勞動力不足危機
2023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比例達18.4%,推估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此外,2022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NHE)達新台幣1兆6,951億元,年增6.82%,高於當年度GDP成長幅度。2022年NHE佔GDP比例達7.47%、藥品消費支出占GDP比例達1.27%,均創下歷史新高。
為迎戰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除公部門持續整備相關醫療&長照服務量能及基礎環境設施外,企業亦積極展開相關布局以掌握商機。2013至2023年間,台灣美妝藥局零售業規模自新台幣1,178.6億增至2,305.0億元,成長幅度達95.6%。單店營業額亦同步自719.5萬增至1,302.3萬元,產業成長趨勢相當明確。在大型流通企業、製造&科技巨擘、海外連鎖品牌的積極參戰下,台灣藥妝藥局產業已正式邁入資本化、連鎖化、大型化的競爭階段。
未來流通研究所彙整藥妝藥局&美妝雜貨業關聯情報與企業動向,繪製台灣「藥妝藥局&美妝雜貨」產業地圖,應用圖像化方式呈現主要業者經營數據及競合關聯,同時結合日本藥妝藥局產業在應對高齡化社會方面的策略佈局,做為台灣產業參照標竿,提供觀測整體市場脈絡與產業發展趨勢的參考基礎。
藥妝藥局業商品結構多元化:掌握一站式購足&全齡化商機,企業進軍自有品牌提升利基優勢
①日本產業趨勢&企業動向:產業規模持續擴張,商品結構多元化&自有品牌戰略強化競爭優勢
2023年日本藥妝藥局產業銷售額年增8.2%至8.34兆日圓(約新台幣1.75兆)新高。在藥妝藥局企業普遍採用「以平價食品吸引顧客進店採購、再利用定價藥品賺取利潤」的營運方程式推進下,食品已成為目前日本藥妝藥局產業銷售規模最高的商品類別。2023年一般食品與健康食品合計佔藥妝藥局業整體銷售額比例達35.5%,較2014年成長7.7個百分點,為所有品類中成長幅度最大的商品類別;處方藥與OTC藥品合計佔比達21.4%,位居第二;家庭用品/日用品/寵物用品銷售佔比達14.5%,名列第三;美妝保養品則以12.6%的銷售佔比排名第四。
多樣化的商品構成不僅反映出日本藥妝藥局產業持續朝向綜合零售通路的方向邁進,亦成為業者在高度競爭的產業版圖中塑造差異化優勢的競爭利基。例如以「食品特化」為獨特營運方略的Cosmos,2023年食品佔Cosmos營業額比例近60%,但毛利率僅約14%,反映出Cosmos藉由廉宜食品販售服務擴大客戶基礎的經營方向。此外,亦有部分業者以自有商品(PB)做為競爭優勢。例如擁有matsukiyo、matsukiyo LAB、nake、Exstrong等知名自有品牌的松本清,目前PB商品項目數已逾1,900項,佔整體營收比例約12.7%(2026年目標增至15%),為日本藥妝藥局產業中PB銷售佔比最高的企業。
②台灣產業趨勢&企業動向:產業規模穩健成長,TOP 2商品銷售佔比自82.7%降至66.9%
台灣藥妝藥局產業近年規模持續穩定增長,銷售商品結構亦同步走向多元化。根據主管機關調查,2022年藥妝藥局產業以彩妝保養品為佔比最高的銷售品類,佔比達45.6%;藥品&醫材銷售佔比達21.3%,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食品飲料銷售佔比達13.6%。若與2014年相較可以看到,TOP 2商品銷售佔比已自82.7%大幅降至66.9%,其中以藥品醫材銷售佔比下滑12.6個百分點最為顯著。與此相對的則是其他品類銷售佔比的顯著攀升,例如食品飲料與家庭器具/用品類銷售佔比增長7.1及6.7個百分點,服飾配件類增長4.5個百分點等,顯示台灣藥妝藥局企業在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足需求、掌握全齡化商機等因素驅動下,持續調整商品銷售結構並朝向綜合零售通路發展的策略方向。
指標性業者中,統一集團旗下康是美近年以「生活的店」為定位,突破過往以美妝保健商品為主的銷售定位,強化成人照護、婦嬰&寵物商品、處方箋領藥等服務。並於2022年啟動藥局複合店布局,目前據點數約百家,聖德科斯有機食品店中店逾20家;藥妝龍頭業者屈臣氏銷售商品結構包括美麗、健康及個人用品3大類型,銷售佔比分別為40%、40%及20%。2023年屈臣氏亦啟動全齡化健康策略,陸續推出長照店型並跨足處方籤市場;大樹藥局近年持續強化毛利率較高的保健藥品及健康照護用品銷售,與2019年相較,2023Q3婦嬰用品銷售佔比降低12.5個百分點至36.3%、保健藥品及健康照護用品佔比分別提升5.9及5.4個百分點至26.9%及16.7%,帶動毛利率自24%增至逾27%。此外,大樹藥局亦於超過130家門市中設立SUGI自有品牌專區,銷售日本SUGI藥局自有商品;2022年後積極跨足自有品牌領域的寶雅,目前PB商品營收貢獻度達1.7%。
第三波藥局產業併購浪潮:大型集團參戰,開啟資本化、連鎖化、大型化產業競爭戰局
①日本產業趨勢&企業動向:企業藉由併購及加速海外布局突破經營困境,藥妝藥局業新外需戰略啟動
雖然日本藥妝藥局產業穩定增長,但受到人口規模持續縮減影響,新增展店空間受到壓縮。根據瑞銀證券估算,2025年日本每家藥妝藥局店鋪服務人數為5,993人,較2014年減少約40%。為突破市場困境,不少企業開始採取加速海外版圖擴張以及藉由併購達成高效率營運與規模經濟等方式進行應對。例如松本清與Cocokara Fine於2021年10月合併,2024年日本規模最大的Welcia(永旺集團旗下)與排名第二的鶴羽藥妝店亦正式進入經營合併協議階段。兩大藥妝集團合併不僅將衝擊日本國內藥妝藥局產業,Welcia-鶴羽聯盟更將目標瞄準以中國與東南亞為主的亞洲市場。
②台灣產業趨勢&企業動向:2009年後整併潮持續翻湧,產業朝向大型化、連鎖化、集團化發展
台灣藥妝藥局產業亦於2009年後啟動整併潮,朝大型化、連鎖化、集團化的方向發展,目標藉由擴大採購與物流規模、系統化管理、資源共享等方式提高營運效能。例如2019年大樹藥局與美吾華旗下博登藥局策略聯盟;2021年佳世達集團透過子公司明基健康生活入股正光藥局、承業醫取得富康活力藥局51%股權;2022年日本藥妝店SUGI藥局策略投資大樹藥局、台安藥局併購盛康藥局、健喬子公司優良生醫併購順儷藥局;2023年佳世達取得丁丁藥局(諾貝兒)28.54%股權、康是美與屈臣氏正式進軍處方藥局市場;2024年諾貝兒與佑全藥品相繼掛牌上櫃等。目前台灣藥局連鎖化比例僅約20%,遠低於日本與歐美國家約55%-65%的水準,顯示產業仍存在持續併購與擴張成長的空間。
此外,企業積極的拓點擴張計劃亦反映出熱絡蓬勃的產業景氣,例如屈臣氏計劃在台展店至600家,2023年推出長照店型並鎖定住宅社區&醫療機構周邊設立藥局門市,2024年規劃設立8-10家藥局門市,長期目標設立200家;寶雅2027年展店目標近600家,長期門市目標達800家,包含500家一般寶雅店、200家美妝店以及100家寶雅寶家複合店等。
數位科技&門店AI自動化:加速展店同時提升全通路銷售效益、迎戰勞動力不足危機
①日本產業趨勢&企業動向:企業加速導入技術解決方案,應對勞動力不足困境並開拓嶄新營收來源
日本藥妝藥局業者近年積極導入數位技術解決方案應用。例如SUGI藥局採用AI技術服務商ExaWizards的商品組合最佳化AI解決方案,能夠自龐大的商品數量中自動計算出可提高銷售表現的最佳化商品組合、以及在不影響銷售額前提下降低商品種類的解決方案;鶴羽藥妝店與廣告技術開發商AdInte合作推出Tsuruha Group Ads服務,提供品牌商於鶴羽藥妝平台上的廣告投放服務。2021年鶴羽旗下廣告營收已突破1億日圓,成功開拓出非傳統藥妝店的營收來源;Sundrug與Welcia均與Criteo合作,於線上銷售網站推出零售媒體服務,品牌合作夥伴可使用第一方數據進行更高效率的行銷活動。不僅如此,2024年Welcia宣布全資併購資訊科技公司Xchange,此舉為Welcia首度併購IT類型企業,目標做為加速推動集團內數位轉型的關鍵。
日本藥妝藥局業蓬勃的數位轉型趨勢亦孵育出知名藥局特化型SaaS新創業者Kakehashi(カケハシ)。Kakehashi旗下主要產品藥局軟體Musubi提供庫存與訂購、經營數據紀錄等功能,目前已獲得日本境內逾7,000家藥局使用,市佔率超過10%,不僅為日本藥局產業邁向數位化奠定基礎,也成為新創界的亮眼指標案例。
②台灣產業趨勢&企業動向:指標性企業領軍導入,藥妝藥局產業成為數位科技新戰場
台灣藥妝藥局業者近年亦著手導入多元化數位技術解決方案,以應對勞動力不足挑戰及提升營運效益。例如無印良品、唐吉軻德、大創、屈臣氏等業者均已導入無人結帳機技術;2022年屈臣氏於官方APP中推出行動藥師線上諮詢服務,提供真人藥師一對一線上回應藥品、保健食品及醫療器材等諮詢問題外,亦結合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尖端技術,推出AI肌膚檢測、AI粉底配對、AR虛擬試妝等APP功能,目標藉由科技服務帶動商品銷售。
佳士達旗下丁丁藥局預計2024年將線上虛擬藥局及AI藥師導入旗艦店型;日藥本舖與群創光電合作,於2022年推出藥妝科技示範店外,亦與阿物科技合作,於自有電商平台導入awoo AMP服務,運用AI技術即時掌握消費者意圖;杏一則於2022年啟動OMO醫療零售模式,藉由大數據分析顧客行為同時辨識客戶價值,再藉由分眾分群精準行銷與客戶溝通。預期在門市快速擴張、藥師短缺、消費者購買管道多元化、大型集團入股參戰等趨勢下,藥妝藥局產業將成為綜合零售與餐飲服務外,數位服務科技下一個關鍵戰場。
全臺重量級權威醫師齊聚,偉喬聯手標準生技,開啟慢性腎臟病精準醫療的新樂章

臺灣之光偉喬生醫與標準生技攜手打造的精準醫療模式,為腎臟病防治和預後帶來曙光,從腎病惡化風險診斷評估到腎(尿)毒素治療成效追蹤,都可應用〝偉喬生醫〞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來達成,並搭配標準生技次世代乳酸菌益朵清調節腸道菌生態,雙管齊下突破過去30年腎(尿)毒對策瓶頸,創建新型精準醫療與保健模式。本月27日於台中全國大飯店舉行上市學術研討會Launch Symposium,重量級腎臟領域的權威醫師齊聚,為交流技術發展及臨床見解的重要殿堂。
偉喬生醫董事長莊詠鈞表示,過往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對於親蛋白小分子類的腎(尿)毒素檢測並不普及,難以全面評估,而親蛋白腎毒素之一的硫酸吲哚酚在血液中積聚,碳吸附劑和透析僅能移除少部分的親蛋白腎(尿)毒素,因此親蛋白腎(尿)毒素治療對策成為目前臨床治療上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偉喬生醫〞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Leadgene〞Indoxyl Sulfate (IS) ELISA Kit)突破高技術門檻,已通過歐盟CE-IVD認證,並獲得臺灣、日本、美國、中國等多國專利,同時也在新加坡、越南等亞太地區進行查驗登記申請,更於今年1月通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第三等級體外診斷試劑(IVD)查驗登記核准(衛部醫器製字第007625號),為全球首家、也是全臺首款通過查驗登記的技術專利。
偉喬生醫執行長鄭又瑋也提到,特別選在台灣腎臟醫學會(TSN)113年度春季學術演講會前一天,舉辦國內產品上市研討會有特別的意義,正式取證後已開始布局檢驗所或醫院的檢驗科,未來臨床上將可以使用此檢測試劑追蹤親蛋白腎(尿)毒素。對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方德昭認為,血清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可以使醫師了解,目前病人腎(尿)毒素的降低是否足夠。如同糖尿病的病人吃降血糖的藥物,也是要測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才知道目前的治療是否恰當。
方德昭更進一步表示,全球改善腎臟病預後組織(KDIGO)於2024年4月發表最新的慢性腎臟病照護準則,提出補充天然膳食纖維對維持腸道益菌生態的重要性,能減少發炎改善預後。此外,臨床文獻也建議,補充足量有通過嚴謹人體實驗的特定益生菌株(例如益朵清),做為膳食補充輔助療法,亦可以改善腸道菌叢生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張志宗教授亦提出,慢性腎臟病會造成的腸內微生菌叢改變,而導致體內腎(尿)毒素的堆積,次世代乳酸菌益朵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調節腸道壞菌衍生的腎(尿)毒素。
標準生技研發的益朵清功能乳酸菌,為臺灣第一也是,全世界唯一針對親蛋白腎(尿)毒素為標靶,菌株完成前瞻隨機對照雙盲設計的嚴謹人體實驗,並發表在國際知名營養醫學期刊的乳酸菌製劑,臨床上可發揮營養保健功能。標準生技董事長鍾仁銘表示,要扭轉腎(尿)毒素治療困境,必須將焦點從腎臟疾病治療轉移到腎臟健康的保健。〝偉喬生醫〞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搭配益朵清功能乳酸菌這兩項突破性創新,能啟發我們制定一條更具臨床意義和成本效益的前進道路。
標準生技推出的「益朵清功能乳酸菌膠囊」,及〝偉喬生醫〞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共同打造了一個劃時代的精準醫療模式,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提供更便利、精準的腎功能指標資訊,更有望降低患者長期的檢驗費用。
東港安泰醫院劉文治醫師強調,硫酸吲哚酚此類親蛋白的腎(尿)毒素,一般血液透析不容易將其透析出來。隨著腎臟病的惡化,在身上累積將更多。所以維持腸道菌的健康,將有助於硫酸吲哚酚減少。〝偉喬生醫〞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將幫助醫師與病患更全面評估親蛋白腎(尿)毒素,協助監控及評估管理治療過程,而益朵清功能乳酸菌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劃時代的科學突破,為腎臟病患者帶來更多的希望與福祉。
清心福全再推Red Bull特調,加碼5/1勞動節折扣

夏日炎炎,氣溫隨時都會飆破30度,又到了人手一杯飲料解暑的季節,清心福全攜手Red Bull新口味,推出兩款特調新品「Red Bull巨峰葡萄能量果醋」以及「Red Bull巨峰葡萄能量優多」,酸甜沁涼滋味,讓你喝過後彷彿裝了翅膀飛上天。不僅如此,五一勞動節再加碼優惠折扣,想要在炎夏中享受涼意,來清心福全就對了!
「Red Bull葡萄風味來襲feat.出清心好滋味」將於5/1登場!首度與Red Bull聯名的手搖飲龍頭清心福全,再次又推出全新特調,將Red Bull Purple Edition巨峰葡萄風味,搭配獨家研發減糖配方的活菌發酵乳,調配出融合葡萄香與清爽氣泡的「Red Bull巨峰葡萄能量優多」,清甜微酸、甜而不膩,多重味覺體驗震撼味蕾,再次突破手搖飲品新境界。
喜愛果酸香甜豐富滋味的朋友,絕不能錯過另一款「Red Bull巨峰葡萄能量果醋」,微酸清爽的清心福全蘋果醋,加入一整罐Red Bull Purple Edition巨峰葡萄風味,淡雅蘋果香、葡萄甜、細緻氣泡,還有酸酸甜甜的果醋,在嘴裡交織出活力沁涼的絕妙口感,無疑在悶熱的季節中畫龍點睛,令人無法抗拒。
特別加碼51勞動節優惠,喝一杯手搖飲犒賞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