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元石、陳正雄南美館大展 版畫、木雕精品盡出

▲陳正雄〈重圓〉,牛樟,2012。
第226期
文、攝影⊙謝平平

臺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南美館)自成立以來,即相當注重當地藝術家與資深前輩的作品策劃展覽,館長林育淳今年走馬上任,將策展方向精緻化,希望民眾能從展覽細節體察台南的文化品味。近日台南重量級藝術家潘元石、陳正雄也首次在南美館分別舉行「手心的對話─潘元石雕版印刷教學特展」與「凝視的刻線-2021陳正雄個展」,從展品中可見其從年輕到成熟的摸索過程與心路轉變,透過二位藝術家的說明,也讓此二檔展覽的深度能具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台南市美術館舉辦潘元石「手心的對話」展覽現場。

▲台南市美術館舉辦潘元石「手心的對話」展覽現場。

 

潘元石:台灣首屈一指的傳統雕版版畫家

出生於1936年日治時期,從小在台南米街(今新美街)長大的潘元石,對台南文化的豐美與舶來品的精緻耳濡目染,他曾目睹「林百貨」的極盛時期,更受到台灣唯一一家雕版印書坊「松雪軒」的影響,以雕版版畫創作多年。他對台南當地文化保存與規劃有重大貢獻,也帶領台灣藏書票的創作者與收藏家參與國際交流。

 

潘元石「手心的對話」展出作品的印製過程。

▲潘元石「手心的對話」展出作品的印製過程。

 

潘元石從台南師範學校(後改制為台南大學)藝術科畢業後,進入台南盲啞學校(今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任教,教學之餘不忘創作,拿過「南美展」入選、「青年美展」第一名,並以藝術啟迪學生,在日本世界兒童比賽、世界兒童美展中,分獲得銀牌、銅牌,激發孩子的天賦。

退休後,潘元石專心創作版畫,年年受邀參展。但版畫形式多樣,為何直到今日仍使用雕版印刷?他用手比劃了一下,說:「我喜歡用手刻,愛怎麼刻,就怎麼刻。」

 

潘元石〈台南地方法院〉,版印設色,2003。

▲潘元石〈台南地方法院〉,版印設色,2003。

 

潘元石〈台南孔廟〉,版印設色,2011。

▲潘元石〈台南孔廟〉,版印設色,2011。

 

潘元石〈台南名所林百貨〉,版印設色,2017。

▲潘元石〈台南名所林百貨〉,版印設色,2017。

 

剛開始,他會以蠟筆打草稿,後來直接刻在木板上,「台灣的木頭比較小片,後來我改用大的三角板來刻。」展覽現場不但展出潘元石的手繪稿,還有一系列精彩的建築版畫,包括台灣文學館、台南地方法院、台南神學院、台南孔廟、台南車站、陳世興(墾號)古宅、寧南門(大南門)、林百貨等台南代表性建築,線條靈活、布色優美。

 

左為潘元石〈向西川滿致敬〉,版印設色,2016。右為西川滿藏書票(自藏)。

▲左為潘元石〈向西川滿致敬〉,版印設色,2016。右為西川滿藏書票(自藏)。

 

透過前輩介紹,潘元石赴日拜訪著名藝文奇人西川滿(Nishikawa Mitsuru),他堅持手工製作限量書籍,並自己設計書封,直到戰後才從台灣回到日本。1990年,亦即拜訪西川滿的隔年,潘元石立即在台灣舉辦了首屆藏書票聯展,之後並成立藏書票協會,加入「國際藏書票聯盟」,積極推動台灣走上世界舞台。

疫情前幾乎年年參加國際藏書票聯盟的潘元石表示,他曾看過歐洲某國以銅板畫作為藏書票,令他印象深刻;而日本則多採用櫻花木,可雕刻面積比台灣原產木頭更大。

「藏書票」原為西方貴族以家徽加上拉丁語「EX-LIBRIS」作為私家藏書的印記,形式為版畫;而今人藏書票用的是現成的印刷紙張,比較講究的文人雅士則會請專人為自己雕刻專用藏書票。

他的版畫作品精緻小巧,內容散發著台灣古早人情味與文化,適合長輩帶著孫子前來看展,也適合喜愛藝文的朋友相偕前來欣賞,更適合喜愛文藝的讀者用一個時辰的時間細細品味。

 

陳正雄「凝視的刻線」展場中,討海人的肌肉線條非常精實。

▲陳正雄「凝視的刻線」展場中,討海人的肌肉線條非常精實。

 

陳正雄:從木雕師傅走向藝術創作的殿堂

與潘元石的生長環境相反,1942年生的陳正雄成長在台南安平,從小看著討海人在廟口前下棋、聊天,他形容:「討海人的肌肉線條非常精實,台語叫『鐵骨仔生』,跟健身房練出來的那種肌肉完全不同型款。」承繼了母親的藝術天分,陳正雄的觀察力特別敏銳,不需學過解剖學,他只要看過、摸過,就能將人物韻味與身軀線條刻畫得栩栩如生。

台灣早期社會是師徒制,他也在14歲那年出外拜師學習木雕,17歲出師後,開始自己接案,因他剛出師,價格不高能力又強,老師傅都喜歡找他合作。某日,他休息時,被報紙上一位俊秀男星所吸引,忍不住拿起雕刻刀比畫了一下,刻出

 

陳正雄〈亞蘭德倫〉,檜木,1963。

▲陳正雄〈亞蘭德倫〉,檜木,1963。

 

當時舉世聞名的法國影星亞蘭德倫(Alain Delon)。在興趣驅使下,他又刻起其他知名人物,擺在自己的店中。

陳正雄表示,神像需依魯班尺雕刻,不能隨意創作,但一般人物可以。生活與周遭人物是他靈感的來源,造型偶爾會參考神像,如討海人工作辛苦卻個性樂天,即是參考羅漢像。

某日,醫師許嘉煢騎著腳踏車到陳正雄家幫陳母看病,見到陳正雄的作品,大吃一驚,問陳母能否代為報名、參加比賽?「好啦,反正那個也沒有什麼用。」經常叨念兒子的陳母不識字,卻擁有刺繡的好手藝,隨手就能以麵粉捏出惟妙惟肖的動物,但也不覺得「藝術能吃飯」,於是非常乾脆地點頭讓醫師報名聽都沒聽過的美術比賽。

看似沒用的雕像卻在「南美展」上獲獎,也讓陳正雄踏上了藝術創作之路。他表示,自己從沒因創作而耽誤工作,「不要一心就想做自己愛做的事情,要誠心誠意地去做,我自己都是順其自然。」言下之意,因為無負於他人,陳正雄之後才能沒有壓力的全心投入創作,雖然沒有「成名要趁早」,但他的作品更能以同理心打動觀者。

「凝視的刻線」展場從一開始的肖像,再到受到西方影響的作品,如「奔月」;其後一系列除了委託創作,更多的是他對人物、社會的觀察。

 

陳正雄,〈鄉愁〉,檜木,2018。

▲陳正雄,〈鄉愁〉,檜木,2018。

 

陳正雄父親六十歲辭世,母親落寞的身影與許多老夫老妻牽手聊天形成對比,他因此創作「老伴系列」。許多親友在兩岸開放後,準備回鄉的雀躍、擔心、惆悵的心情,從〈鄉愁〉到〈重圓〉,人物的悲喜也感染了民眾對他們思鄉的情懷。

 

陳正雄,〈愉〉,牛樟,2000。左後方為作品〈安平金小姐〉。

▲陳正雄,〈愉〉,牛樟,2000。左後方為作品〈安平金小姐〉。

 

〈安平金小姐〉則是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委託創作的作品。許文龍早年就開始收藏陳正雄的作品,陳正雄說:「我三十幾歲,才在他家第一次喝到黑黑的咖啡。」這件作品中的金小姐是台南有名的歷史人物,她的父親是荷蘭船醫,離開後再也沒有回來過;長大後的金小姐竟然也愛上船員,經常與母親徘徊在海邊,等待夫君歸來。

 

陳正雄〈烽火大戰〉32件組,紅銅,1988。

▲陳正雄〈烽火大戰〉32件組,紅銅,1988。

 

陳正雄〈烽火大戰〉的漢王與幕僚。

▲陳正雄〈烽火大戰〉的漢王與幕僚。

 

而頗似西洋棋的〈烽火大戰〉則是受知名媒體人高信譚委託創作,用以推廣象棋。棋盤上的項羽、劉邦改為漢王與番王的形象,陳正雄表示,人物造型都在自己腦中,也不需要畫草稿,如同米開朗基羅說的,「雕像已存在,我只是把多餘的部分去除。」

南美展、吳三連文藝獎、全省美展(現改為全國美術展),都有陳正雄獲獎的身影。1989年,他拿下日本東京美術館「新構造展」的「彫刻大賞」,並受邀成為社員。除私人收藏家外,作品也受到許多博物館的收藏。

潘元石、陳正雄二人互為舊識,學養俱足,謙謙和風卻有若玉璞。當詢問到為何台南藝術家都能有如此強盛的創作力?潘元石表示,台南前身為台灣首府,經濟富庶、文風鼎盛,環境與人文特質互相造就的創作風氣,如同偏甜的台南美食,也是其他城市找不到的風韻。

 

 

 

手心的對話─潘元石雕版印刷教學特展

展期:2021年5月15日至11月14日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1館2樓展覽室H

 

凝視的刻線-2021陳正雄個展

展期:2021年5月8日至10月31日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1館2樓展覽室B-G

《父親》猶如驚悚劇 揭開失智症患者的世界

▲知名老牌演員安東尼‧霍布金斯在2020年的劇情片《父親》中飾演失智老人勇奪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Getty Images
第226期
雲玥

近年來,各國有不少探討失智症的電影,年邁的父母逐漸喪失自理能力,或者曾經親密的伴侶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親人。過去依稀的輪廓日漸模糊,相處的記憶猶如一道道被擦去的筆痕,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否也因此被擦去?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總存在著鴻溝,從不理解、到了解、到最終的接受與包容。一方的眼神逐漸漠然,另一方卻還情感深摯,不光記憶力、認知退化了,還混雜著對外界認知的改變。也許失智症患者正經歷著驚悚的人生體驗,卻說不出、道不明,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所發生的一切為何如此。

 

安東尼‧霍布金斯(Anthony Hopkins)

 

2020年的劇情片《父親》(The Father),在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提名,並勇奪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男主角獎。該片講述了一位由知名老牌演員安東尼‧霍布金斯(Anthony Hopkins)飾演的老年人安東尼,因患有失智症而迷失在虛幻的生活中的故事,被《好萊塢報導者》首席影評人陶德‧麥卡錫(Todd McCarthy)評為:「自八年前《愛‧慕》(Amour)以來,講述老年人境況最出色的電影。」

懸疑性的敘事手法

電影從由奧莉薇亞‧柯爾曼(Olivia Colman)飾演的大女兒安得知父親安東尼又趕走一位看護後,上門看望展開。安告訴父親,她即將離開倫敦,與男友搬到巴黎同住,如果父親再這樣無端趕走看護,她無法安心離開,只好做另外的安排。

罹患失智症的安東尼卻對女兒要聘請看護不以為然,即便自己經常忘事且記不得東西所放的位置,但他認為自己還能照顧自己,而且他因為找不到手錶懷疑是看護偷了,因此對請看護一事極度反對。

然而,隨著不同人物的出場,觀眾隨之陷入謎團。女婿出現了,出現在安東尼家中,並告訴安東尼那是自己的家。女兒不是早已離婚?而原本的女兒回來後,卻是另一張臉孔,之後還告訴父親自己並沒有要搬到巴黎。

隨著鏡頭切換父親的視角與女兒的視角,以及父親的陳述與女兒的陳述彼此矛盾,觀眾也隨之陷入迷霧,因此,雖是簡單的故事與場景,卻能緊緊抓住觀眾的心緒,想要一探究竟:到底這對父女怎麼了?到底真實的現況是什麼?

錯亂的是父親還是女兒?大女兒安離婚了嗎?安真的要前往巴黎?安真的是覬覦遺產?父親口中最疼愛的消失的二女兒,到底怎麼了?現在老人是住在自己家裡,還是搬到了女兒家,與女兒及夫婿保羅同住?

觀眾心中一連串的問號,無疑也是失智父親正經歷的。此部影片敘事手法獨特,透過猶如驚悚片的敘事結構,一步步引導觀眾看清整個故事。過程中解開疑惑,同時探究失智症患者的內在,隨著謎團的揭曉,體會到失智症患者崩塌的世界:也許他們正經歷著驚悚、失序的生活。

同理失智者的世界

因為這些錯亂,患者心中惶惶不可終日;因為錯亂,患者無法正常社交與人互動,言行令人難以理解。碎片化的場景,逐漸拼不出完整的生活樣貌,患者也逐漸喪失自我的認知,以及對過往、親人、乃至現實生活的理解。劇中安東尼‧霍布金斯將失智老人多疑、憤怒、悲傷、思念等諸多情緒演得絲絲入扣。

雖然訴求觀眾的理解,但導演與編劇並沒有溫情脈脈的牽引,而是採用懸疑的敘事手法,在抽絲剝繭中逐步釐清父親的處境。隨著劇情發展,當觀眾最終看清父親所處環境時,登場人物稱謂與長相不一致的謎團也隨之被揭開,觀眾也才清晰地看到導演與編劇透過這些布局所想要達到的目的。顯然,驚悚的感覺劇烈地震撼了觀眾的內心。

當代社會失智症日漸普遍,照護者也許可以理解、也許無法理解他們的言行,但即便能理解,也很難感同身受。透過演員精湛的演技以及這部影片的詮釋,無疑更能夠觸動觀看者的同理心:原來失智症患者經歷的不只是遺忘,也不只是認知問題,他們的時間、空間早已交織成一張無序的網,任誰都難以抽絲剝繭而出。而身陷其中的親人,面對的也往往是難以兩全的困境。

神社天主堂

▲新城天主堂入口。
第226期
文⊙劉惠宜 攝影⊙朱孝權
劉惠宜
在山村長大,中學讀音樂班,大學念英語系,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EMBA學位。充滿好奇,勇於嘗試。一雙眼,看著社會百態,直視內心。在典籍與大自然陪伴下,抒寫一篇篇真誠雋永之作。曾任廣播電視記者、主播、節目主持人、業餘音樂演奏者。更重要的是,還燒得一手好菜呢!

日式鳥居牌匾上寫著「天主教會」?沒錯,這裡是花蓮縣新城鄉新城天主堂。

 

參拜道。

▲參拜道。

 

殉難將士瘞骨碑。

▲殉難將士瘞骨碑。

 

潔淨的參拜道、修整的草樹、兩側的石燈籠以及夏日白花花的陽光,直把我拉回數年前參觀日本神社的時空(註)。沿著通道,引向第二座立在盡頭的鳥居。通道右側前半部分原為頗具規模的醫院,現已荒廢。接續映入眼簾的是滿覆藤蔓、方舟造型的教堂,像航行在藍天底下枝葉蔥翠的巨大救生艇。以前神社祭祀前洗滌用的花崗岩水池,現在就放在教堂內。花園裡,一座日軍「殉難將士瘞骨碑」,道出了這裡的身世。

新城鄉,原為泰雅族與南勢阿美族的居住地。1895年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隔年12月,日軍欺侮新城當地婦女,爆發原住民殺死13名日軍的「新城事件」,這裡就是事件發生地,並引發了之後五個月的戰役。它是台灣東部第一次抗日行動,也成為1914年「太魯閣事件」的導火線。

這些軍人生前漂洋過海,告別故土,開始兵馬倥傯的日子,台灣居民的生活也就此天翻地覆。我正身處一個曾經屍首橫陳、空氣中瀰漫著血腥與煙硝味、尖叫嘶吼刺破耳膜的殺戮戰場。換一個時空,我的每一個踏步,都將沾染著濃稠殷紅的血。

 

石燈上的貓。

▲石燈上的貓。

 

守護靈獸。

▲守護靈獸。

 

125年後,看見的是晴朗的天空下,左一隻、右一隻的慵懶貓咪,躺在石燈上、窩在高麗犬靈獸下。我站在聖母園外探探頭,一位穿著褐色短褲、汗流浹背、剛工作完畢的瑞士籍老神父對我招招手,用中文說:

「可以進去。」

 

聖母園區入口。

▲聖母園區入口。

 

中學從天主教女子學校畢業,對神父、修女自有一股親切感,聖母像也是熟悉的景物。站在原為手洗舍的紅頂涼亭底下,望著老黑松圍繞的聖母像柔和守護的靜謐園區,感受著與校園內相似的簡淨、樸素的氛圍。

 

聖母園區。

▲聖母園區。

 

1945年台灣光復,十幾年後花蓮地區天主教會申請進駐新城神社舊址,1966年教堂落成。對照一些台灣史蹟因政治因素遭到破壞或醜化,這裡的神職人員面對不同的宗教與文化,悉心地保存了園內的建築與歷史,才有現在古與今、西方與東方的兼容並存。和平非易事。神社中的天主堂,歷經仇恨與戰爭,也迎來大愛與和解。

註:相關文章請見作者本刊前期文章:〈京都──第一樂章〉、〈古寺奇遇記〉、〈小魚兒探險記〉、〈京都漫步〉。

讓美味加倍!生活中的實用沾醬

第226期
文☉李士霆 圖☉AdobeStock
一帖好醬料,能為習以為常的料理捎來變化。動點小巧思,就能讓美味加倍!即便是單調的食材,或是簡單的烹飪方式,有了美味的沾醬就能令人胃口大開。利用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融入新鮮蔬果,自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風味醬料。

1. 基本醬油調料

醬油,是東方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舉凡鍋貼、水餃、蛋餅、白切肉片、雞肉冷盤、滷味切盤等,都少不了那黑沉沉的一碟子醬油。

談到「水餃沾醬」,會驚訝地發現幾乎人人都有自己鍾愛的黃金比例,以醬油為基底,再添加辣椒醬、青蔥、蒜頭、食醋等調味品,讓風味更加多元。以下就介紹一款層次豐富、又非常簡單調配的醬油調料。

 

基本醬油調料

 

★酸甜版本醬油調料

食材:醬油、糖、辣椒/辣椒醬、檸檬。

作法:在3大匙的醬油中加入2至3小匙的糖,再放入一隻切碎的辣椒,沒有辣椒可改用辣椒醬。此醬料的關鍵在於加入新鮮的檸檬汁,可大膽地放入半顆至一顆量的檸檬汁。

醬料中的酸味雖然也可以用醋代替,但檸檬果酸自然的芳香,不只賦予一種清新感,更能豐富沾醬的層次。鹹鹹的醬油交織絲絲酸甜,淡淡的辣味刺激味蕾、勾起食慾。

 

適合炸物的經典沾醬

 

2. 適合炸物的經典沾醬

金黃酥脆、熱氣蒸騰的薯條與炸雞,是許多人週末假日想放鬆心情、解解嘴饞的美食選擇。你也是炸物小點心的愛好者嗎?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兩款經典醬料。

★蜂蜜芥末醬

食材:黃芥末醬、蜂蜜、檸檬、美乃滋、黑胡椒。

作法:黃芥末醬與美乃滋各2大匙均勻混合,再加入半顆檸檬汁與適量蜂蜜,最後灑上黑胡椒即完成。

美乃滋可改用無糖優格代替,味道更健康清爽。此款醬料不但能緩解炸物的油膩,黃芥末醬微微的嗆辣,襯上滋味香甜的蜂蜜,可讓人對所配炸物一口接一口!

★塔塔醬

食材:水煮蛋、洋蔥、小黃瓜、檸檬、優格、美乃滋、鹽、黑胡椒。

作法:將半顆洋蔥、1條小黃瓜切成小丁後,加入半顆的檸檬汁與少許鹽巴,稍稍靜置片刻待食材釋出水分後,擠乾水分備用。將水煮蛋去殼後壓碎,混和洋蔥丁與小黃瓜丁。再分別加入4大匙的美乃滋與優格,充分混和後,灑上黑胡椒即完成。

可依個人口味調整食材比例,喜歡酸一點的人,可以多加些優格;想要甜一點,則多加美奶滋。

塔塔醬除了搭配炸物之外,濃郁的口感與柔和的酸甜,塗抹於麵包、吐司,或是淋在魚排、肉排料理上,都是不錯的吃法。

 

中秋柚香烤肉醬

 

3. 中秋柚香烤肉醬

每逢中秋,賞月之餘,嚐月餅、品柚子,再烤烤肉,可謂度過佳節的一大樂事!今年中秋你也準備好要大快朵頤一番了嗎?面對一年一度的「烤肉盛事」,別再買市售現成的烤肉醬了,不妨應景地結合柚子,製作清爽的「柚香烤肉醬」吧!

 

烤肉醬

柚香烤肉醬

 

★柚香烤肉醬

食材:柚子、檸檬、蜂蜜、醬油、醬油膏、蒜末。

作法:將柚子剝皮去膜,取出3至4瓣的果肉,以食物調理機打成泥狀。加入1小匙醬油膏、2大匙醬油、2小匙蜂蜜與半顆檸檬汁,再將2瓣蒜頭切末後加入,攪拌均勻即完成。

以新鮮柚子果肉為基底,並加入檸檬汁提味解膩,讓原先味道較為單調甜膩的烤肉醬,散發出清爽宜人的水果香氣,溫和鹹甜的醬汁比例,爽口舒暢,更多了一份健康!

無神論藝術家的人生轉折

▲霍華德.斯托姆經歷了一場生死,自此他的一生被徹底改變。Adobe Stock
第226期
青蓮

世上有一些人,他們曾經被上天賜予過一種特殊的經歷——瀕死體驗,並藉此讓他們得以窺視生命的奧祕,了解人活在世間的真正目的,懂得學習如何在人間生活並完成神賦予的使命。

一場瀕死經歷顛覆人生

霍華德.斯托姆(Howard Storm)生於1947年,曾為美國北肯塔基州大學藝術系主任。1985年他經歷了一場生死,自此他的一生被徹底改變。在2000年出版的著作《墜入死亡》(My Descent Into Death)中,他講述了這場瀕死經歷:

1985年6月,霍華德.斯托姆帶領學生到法國參觀藝術博物館。就在活動快要結束的一天早上,他忽然感到腹部劇痛,被送進巴黎一家醫院後,病情持續惡化,但醫護員卻沒有察覺他的病況有多嚴重,他當時覺得自己將要死了。

在昏迷中,他感到自己離開了身體。他聽到有聲音呼喚他的名字,就跟著那個聲音過去,進入一片黑暗之中,隨即一大群的生物聚集起來粗暴地襲擊他。這些生物將他撕碎,但他仍有意識,感到劇烈痛楚。此時,他的內心有個聲音告訴他:「快向神禱告!」他起初拒絕,因為他一生都不相信神,不屑談論鬼神靈魂,不過劇痛讓他妥協了,他開始試著背誦一些有關宗教的零碎語句。雖然僅僅是背誦了幾句,但那些生物卻都被驅開了,然後一道強烈的光將他救出,並有其他發光的靈體迎接他。他的直覺告訴自己,這道大光就是耶穌。

在這期間,他經歷了生命的回顧,看到他的自私傷害了他人,自覺愧疚,但他感覺,那道大光讓他一直被無條件的愛著。除了在那道光中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以外,那道光還告知了霍華德.斯托姆關於未來的一些資訊。

關於美國的預言

自法國歸來後,他的整個人生都被改變了。他辭去大學教職,進神學院修讀,後來成了錫安基督聯合教會(Zion United Church Of Christ)牧師。他曾數次在著名的電視和廣播節目上談論他的瀕死經歷。包括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Today Show、歐普拉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CBS的48 Hours、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和Coast to Coast AM等。在《墜入死亡》這本書中,他記述了經歷死亡時所收到的資訊,那個發光的靈體告訴他返回世界後會遇到的事情:

1. 1985年,美國和蘇聯冷戰將會結束,蘇聯會解體成為俄羅斯。而在解體這件事情中,很少有流血事件發生。這件事已經應驗了。

2. 埃及政權將會改變。2012年6月24日,大學教授、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罕默德‧穆希(Mohamed Morsi)當選,成為首位代表伊斯蘭勢力、沒有軍方背景的總統。

3. 美國將會墮落。美國是被給予了很多的機會,成為世界的教師。但是神是向誰多給,便向誰多要。美國相比其它國家擁有更多,只是美國並不慷慨地把這禮物(恩典)與別人分享。如果美國仍然貪婪地開發其他國家的資源,神便會把施予美國的祝福取回。美國會出現經濟崩潰,社會暴亂。

2003年8月18日,在接受《聖靈日報》(Spirit Daily)訪問時,他又補充了一些當年所見有關美國的異象。那道光告知他,美國一直以來受著神很大的恩賜,比其它的國家更多。本來,美國可成為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成為神發光的工具。然而,現今的美國卻不斷傳播色情,開發他人的資源供自己奢華享用,與神創造美國的原意完全違背。

從1985年到現在,三十多年過去了,今日的美國果然已不是當初的美國。一個以基督立國的國家,已經離神越來越遠。霍華德.斯托姆說,他當時曾問過神,要如何潔淨美國。神回答說,美國相當依賴一些容易破碎和容易壞的科技,例如交通,供電系統等等。但若這些系統崩潰,供應就完全消失。這是來自神的審判。

奇門遁甲祕術之科學新解

▲三國時,諸葛亮布下了一個以奇門遁甲為基礎的八陣圖法擊退吳軍。Adobe Stock
第226期
青蓮

中華文化自古有「神傳文化」之稱,很多都超出人類現有的認知。當科學慢慢揭開這些古老的奧祕時,人們也許終將明白,原來科學發展的真正目的,正是引導人類回歸生命的本源。

《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術數著作,也是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祕寶中的第一大祕術。據說掌握了《奇門遁甲》,上可知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下可曉山川河流的分布走向,中可定人間的吉凶禍福。在中國歷史上,精通《奇門遁甲》的大多是修道的高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姜子牙、鬼谷子、黃石公、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流傳最廣的就是諸葛亮曾用奇門遁甲祕法困住十萬東吳大軍的故事。

諸葛亮施展奇門遁甲祕法退敵

三國時,劉備征討東吳,在夷陵被火燒連營後,敗退到了白帝城。劉備擔心東吳大將陸遜會乘勝追擊,使蜀漢的基業毀於一旦。諸葛亮卻胸有成竹地說,陸遜絕對不敢追擊,因為已經在魚腹浦設下了十萬伏兵。當時蜀軍潰敗,眾人都以為諸葛亮只是在安慰大家。

當陸遜帶領追兵到達魚腹浦時,面前出現了一個由石頭組成的規模極為宏大的陣法。陸遜不以為意,下令軍隊繼續追擊。結果,當軍隊進入了陣法後,突然捲起了漫天風沙,差一點把所有人埋葬在裡面,陸遜慌忙之下匆匆退兵。原來諸葛亮所說的十萬伏兵並不是真的軍隊,而是布下了一個以奇門遁甲為基礎的陣法,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八陣圖。

八陣圖的遺址位於成都市青白江的彌牟鎮,這裡的地勢十分平坦,周圍又有群山圍繞,經常出現大霧。現代科學證明,地球上的磁場不是一成不變,如該地離磁場很近,加上大霧天氣,就會對人們辨別方向造成嚴重的干擾。諸葛亮就是利用這個自然現象布下石頭陣法,阻斷了軍隊標記方向的可能,從而困住敵方十萬大軍。由此可知,奇門遁甲的玄奇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很多都是能說得通的。

《奇門遁甲》源自黃帝大戰蚩尤

「奇門遁甲」包括了三奇、八門、六甲。三奇指乙、丙、丁三奇;八門指的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六甲指的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就是隱藏,意為「甲」是在十干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顯,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奇門遁甲根據具體時日,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可以預測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關於《奇門遁甲》的起源,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是在四千六百多年前,當時黃帝與蚩尤正在涿鹿,展開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決戰。蚩尤身高七尺,鐵頭銅身,刀槍不入,而且會呼風喚雨,他在戰場上製造迷霧,使得黃帝的軍隊迷失方向而屢戰屢敗。無計可施之時,上天派九天玄女下凡助陣,送給黃帝一本《龍甲神章》。裡面除了記載兵器的打造方法,還記載了很多行軍打仗、調兵遣將的兵法。黃帝根據書中記載,製造了指南車,又重新排兵布陣,終於打敗蚩尤。

後來黃帝就把《龍甲神章》演繹成兵法十三章、孤虛法十二章、奇門遁甲一千零八十局,並在後世由姜子牙、鬼谷子、黃石公等道家高人不斷精煉,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知的《奇門遁甲》,並由此繁衍出很多奇門異術,諸如三國時諸葛亮的《馬前神課》、唐朝時李淳風、袁天罡的《推背圖》等等。在歷代王朝,《奇門遁甲》不僅是跟隨帝王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高人窺探天機的奇書,也是排兵布陣、出奇制勝的法寶。

在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神傳文化孕育了無數璀璨的明珠,其中很多都超出人類現有的認知。現在越來越多祕密終將被揭開,也許有一天人們會突然領悟,原來科學發展的真正目的,正是引導人類回歸生命本源,就像愛因斯坦說的:「當科學發展到盡頭,發現神在那已等了幾千年。」

推特和WhatsApp成為塔利班宣傳工具

▲2019年2月6日,喀布爾Maiwand電視台新聞編輯室的電腦上顯示出塔利班發言人扎比胡拉. 穆賈希德的推特頁面。Getty Images
第226期
程雯

塔利班在8月中旬占領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時,使用了推特和臉書旗下的WhatsApp做宣傳、發命令。

塔利班發言人扎比胡拉.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8月16日在推特貼文說,「(喀布爾)居民歡迎塔利班」、「喀布爾的局勢已得到控制」。這個被國際公認的恐怖組織在進入喀布爾時還使用WhatsApp向喀布爾居民傳播類似資訊。隨後塔利班領導人分發了WhatsApp號碼,讓阿富汗政府官員或士兵可以撥打這些號碼來商量投降事宜。塔利班多年來一直在使用WhatsApp和Twitter來發布其聲明,8月更提升了使用率,用WhatsApp對喀布爾居民發布新規定。

推特的一名女發言人說,「正在主動刪除違反我們(推特)政策的內容」,並提及了一項禁止「仇恨行為」的政策和另一項禁止「威脅或促進恐怖主義」的政策,但是並沒有表明是否將塔利班視為恐怖組織。

在塔利班攻下阿富汗首都後,臉書表示,已禁止塔利班以及任何從臉書主要平台、Instagram和WhatsApp宣傳塔利班的內容。因為「根據美國法律,塔利班被視為恐怖組織,根據我們的危險組織政策,他們被禁止使用我們的服務。」

多名塔利班的發言人多年來一直利用推特帳戶,定期發布有關談判和地區戰鬥的最新消息,包含前線照片和影片。據悉,阿富汗只有15%的人口可以上網,但是塔利班在社交媒體的自我宣傳則可以傳播到世界各地。

1月6日的美國國會山莊事件,推特和臉書以「煽動暴力」為由,永久關閉了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帳號,但是,對於塔利班利用其平台卻表現得無動於衷。美國社交平台Parler的執行長喬治‧法瑪爾(George Farmer)指責推特至今仍允許塔利班用戶活躍於社群,對照今年初火速封鎖川普帳戶的做法,根本是雙重標準。

美國CDC:Delta如水痘 或出現新變種

▲美國CDC內部文件顯示,Delta變異株的傳染力堪比水痘,恐引發重症。Adobe Stock
第226期
文⊙成容、萬厚德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最新研究發現,Delta變異株傳染力驚人,7月麻州染疫者中有74%已打完疫苗,且體內病毒量與未接種疫苗者相當。美國CDC內部文件顯示,Delta變異株的傳染力堪比水痘,恐引發重症,但打完疫苗者罹患重症的人數較少。英國當局警告,一種可能導致三分之一死亡率的末日新變種病毒,在現實中可能出現。

Delta變種堪比水痘

美國CDC 7月30日公布一份與麻州衛生局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類似「突破性感染」,即打過兩針疫苗後仍被變種病毒感染者,發生機率其實頗高。麻州巴恩斯特伯郡7月發生多起群聚感染事件,共有469例確診個案。專家完成133例病毒基因定序,其中90%感染的是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病毒株。研究還發現,確診病例中有346人已打完疫苗,比例高達74%,其餘不是沒打疫苗就是尚未完成2劑接種或接種情況不明。

CDC另一份內部文件形容,Delta變異株的傳染力堪比水痘,恐引發重症。引發的症狀很可能比其他變異株更嚴重,且「突破性感染」(指施打疫苗後仍確診)的傳播力可能和沒接種疫苗者差不多。不過,CDC的數據也顯示,對完成接種疫苗的人來說,疫苗在預防重症、住院與死亡方面仍然高度有效。

以色列啟動第三劑

被列為施打疫苗模範生的以色列,目前也深受Delta變種病毒之害,原本趨緩的染疫率正逐漸攀升。該國衛生單位指出,這是因為疫苗對抗Delta變種病毒的保護力下降,兩劑疫苗對以色列Delta病毒只有39%效力,但對預防重症病患仍非常有效,對預防住院有效性為88%、防重症有效性91%,與CDC觀點吻合。

以色列新任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接受輝瑞(Pfizer)公司的建議,宣布自8月1日起為60歲以上長者提供第三劑輝瑞BNT加強針疫苗。不過,美國CDC、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世界衛生組織(WHO)都表示,因為缺乏數據,不建議施打第三劑加強針。美國和世衛正在留意以色列的施打結果。

Delta變異株的高傳染力超越了目前已知的許多高傳染性病毒,包括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伊波拉病毒(Ebola)、一般感冒、季節流感及天花病毒等,在致命性上則大致相同。美國CDC基於Delta變種病毒的疫情又逐漸升溫,7月下旬政策大轉彎地建議民眾,就算已打完疫苗,在疫情熱區室內仍應戴上口罩,因為最新研究顯示,已接種疫苗仍感染Delta變異株的人,在鼻子與喉嚨仍帶有大量病毒。

 

疫情期間民眾外出時,口罩已是基本配備。美國CDC政策大轉彎,要求打完疫苗者,在疫情熱區室內仍應戴上口罩。Adobe Stock

▲疫情期間民眾外出時,口罩已是基本配備。美國CDC政策大轉彎,要求打完疫苗者,在疫情熱區室內仍應戴上口罩。Adobe Stock

 

傳染途徑為空氣

COVID-19病毒快速傳播的原因,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為,「幾十年的艱苦研究」已經揭示了,許多曾經被認為是由飛沫傳播的疾病,亦可藉由空氣傳播,COVID-19病毒病毒的傳播途徑正是如此。

《刺胳針》(The Lancet)的論文警告,有證據證明,住在隔離酒店的人們在相鄰房間裡相互感染COVID-19病毒,「在隔離酒店中,SARS-CoV-2(COVID-19病毒的學名)在相鄰房間的人之間進行遠距離傳播,但彼此從未接觸過。」該論文聲稱,空氣傳播被低估了,「酒店走廊的封閉和不通風的空間可能促進了這一事件的發生」。

除了隔離酒店傳播案例外,還有其它九個原因,其中包括該病毒在室內更容易傳播,因為室內的通風條件較差;在治療COVID-19患者的醫院的空氣過濾器和建築管道中發現了該病毒以及經由空氣管道連接的籠子裡的動物相互傳播了該病毒。

英:新變種或讓疫苗失效

Delta變種病毒肯定不是最後一個變異病毒株,7月下旬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for Emergencies,簡稱SAGE)的論文指出,「幾乎可以肯定」會出現更新的變種病毒,足以導致目前所有的疫苗都失效。

SAGE的專家們寫道,人類「不太可能」根除COVID-19病毒,他們「非常有把握」的認為,新的病毒變種將繼續出現,並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變異病毒會通過逐漸或間斷地抗原變異,最終導致目前的疫苗失敗。

SAGE的文件警告說,未來的病毒株可能與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一樣致命,而且可能即將出現。中東呼吸症候群的病例死亡率為35%。

文件指出,當病毒最流行時,病毒變異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在英國就是這種情況。英國極為成功的疫苗運動的一個缺點是,英國更高的免疫水平已導致戒心降低,似乎會因此加速這一過程。

專家們說,如果未來的變異株是由抗疫苗性的南非Beta變異株與傳播性更強的肯特Alpha或印度Delta變異株相結合而產生,它可能對疫苗具有抗性。這一過程被稱為重組,可能導致一種「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毒株。

研究小組承認,疫苗是有效的,除非有一種額外的突變使疫苗在阻止嚴重疾病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但許多專家說這不可能。不過,額外的致命性是可以預期的,「即使面對疫苗接種,因為疫苗不提供絕對的消毒免疫力」。

SAGE的專家們結論指出,出現更致命的變種是一種「現實的可能性」,並將對英國未來的死亡人數產生巨大影響。在英國正走出當前第三波大流行的當下,專家和政治家們警告說,這份令人震驚的報告表明政府決不能自滿,更不能逃避現實,「邊境管制與擴大全球疫苗技術交流與產能是必要手段,否則它將有可能使我們在過去18個月裡取得的進展付諸東流」。

長期變異後將減弱毒性

SAGE發現的另一個潛在問題是,一旦病人已經被感染,就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治療COVID-19。英國對新技術進行大量投資,去年美國前總統川普在感染病毒時使用了這些技術,但科學家說,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更多的變異株,並警告醫生只在最嚴重的病例中開出這些藥物。

不過,SAGE專家小組的預測仍不乏樂觀且更具希望的消息。隨著COVID-19繼續變異,它將減少嚴重疾病的發生,這是一種「長期的現實可能性」。該小組寫道:「換句話說,這種病毒將變得像其它引起普通感冒的人類傳染性肺炎一樣,嚴重程度要低得多,但主要對老年人或臨床上脆弱的人有風險。」畢竟病毒變異的最終目的是學著如何與宿體共生,而不是殺死賴以維生的宿體。

杜拜設「黑牢」 中共跨海綁架本國公民

▲26歲的中國女子吳歡今年5月在杜拜被中國當局祕密關押8天,引發國際對中共「祕密監獄」的討論。Adobe Stock
第226期
哨子先生

《美聯社》8月16日報導,一名中國女子吳歡指控中國政府在杜拜綁架她,並把她關押進一間被改造成「祕密監獄」的郊區別墅內數日,目的是要羅織罪名懲罰她的未婚夫王靖渝。吳歡的指控可能是多年來對中國在海外建立祕密監獄,也就是俗稱「黑牢」的第一個實證案例。她透露,黑牢內還關了至少兩名維族女性。

中國公民「杜拜驚魂」

現年26歲的吳歡表示,她的未婚夫王靖渝因為曾在網上貼文質疑中國官媒對2019年香港抗議的報導以及今年中印邊界衝突,被認定為異議人士而遭到中國官方通緝。4月初,王靖渝從杜拜打算轉機至美國時,被當地警方逮補關押數週,直到外媒關切此事才被釋放,那一天是5月27日。

吳歡說,就在同一天5月27日,她在自己入住的杜拜飯店遭到中國官員訊問,並被杜拜警方帶到警局關押三天,期間個人手機和財物暫時遭到沒收。一名自稱是中國領事館的人員來訪,詢問她是否接受外國資金來反對中國,她則回應她非常愛國。

隨後吳歡被使館人員上銬並帶到一棟有三層樓的別墅,那裡的房間都被改造成監獄,房內只有一扇重金屬門和一張小床,房門在送飯時才會打開。關押期間,她被帶去另一個小房間訊問多次,並被要求打電話給王靖渝或曾經幫助他們逃亡的人權組織成員,詢問其所在地。

吳歡說,有一次她在等待使用洗手間時看到了另一名囚犯,是一名維吾爾族婦女。第二次,她聽到一名維吾爾族婦女用中文喊道:「我不想回中國,我想回土耳其。」吳歡根據這些婦女的外表和口音,判斷她們應是維吾爾人。

最後她被迫簽下一份阿拉伯文與英文的文件,聲稱王靖渝騷擾她。吳歡:「我真的很害怕。我被迫簽署了這些文件。」6月8日吳歡被釋放出來,她立刻前往烏克蘭與未婚夫團聚,並前往荷蘭尋求庇護。

中國當局海外設「黑牢」

這是首次有人提出證詞,證明中國當局在海外設立「黑牢」。這類的場所通常被官方用來請「喝茶」,也就是透過非正式手段進行訊問逼供,不會留下任何紀錄,中國常用這種方式恐嚇威脅海外異議人士。

不過這些指控都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否認,杜拜警方也否認曾協助中國政府抓捕異議人士。然而《美聯社》聲稱手上握有相關通聯紀錄和求救簡訊,證明關押行為確實存在。

近年來,國際上傳出不少中國政府試圖把維吾爾族人抓回國的案例,包括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等維吾爾族人逃難的目的地國。根據維吾爾人權組織統計,1997到2007年之間的公開資料顯示,有89名維吾爾人從9個國家遭到遣返回中國;從2014年至今,則攀升到了20個國家1,327人。

《美聯社》還訪問了台灣中研院法律研所的陳玉潔助教,她表示儘管她未曾聽說過中國政府把類似場所設立在另一國家,但這符合中國政府常用各種官方或非官方手段把特定人士抓回國的企圖。只不過這一次不是針對維吾爾人,而是一對漢人情侶,顯見中國政府對於海外異議人士的魔掌越來越擴散深入,甚至直接與外國官方合作,陳玉潔:「這個趨勢變得越來越顯著。」

杜拜也有多次的中共祕密囚禁異議人士紀錄,人權組織「杜拜關押」(Detained in Dubai)的史特林(Radha Stirling)接受訪問時表示,「杜拜關押」曾協助來自加拿大、印度和約旦等在杜拜被祕密拘禁的公民。雖然史特林說她沒遇過來自中國的受害者,但她相信這類行為一定存在。

史特林說:「阿聯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毫無疑問曾代表結盟的外國政府在當地拘留了一些人。我不認為他們會無視像中國這樣一個強大的盟友的要求。」

停發護照鎖國 中共隱藏政治謀算

▲從去年開始,官方就開始暗中減少護照核發數量,引發許多民眾上網抱怨護照核發被拒或是海關拒絕民眾出境。Adobe Stock
第226期
金雨森

中共近期利用停發護照和海關控制民眾出境等手段行「鎖國」之實。從去年開始,官方就開始暗中減少護照核發數量,引發許多民眾上網抱怨護照核發被拒或是海關拒絕民眾出境。一直到今年7月30日,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才公開表示,為嚴控疫情透過出入境管道傳播,實施一系列緊縮措施,包括暫不簽發普通護照等出入境證件,建議中國大陸民眾如非緊急必要,應取消或延後出國計畫等。國家移民管理局並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國簽發普通護照共33.5萬本,僅為2019年同期的2%,整整縮減98%。此消息一出,震驚國內外。

中共高層呼籲「永不叛黨」

中國官方檯面上的說法是為了嚴控疫情,但檯面下可能有更大的政治謀算。近年美中衝突不斷加高,中共逐漸被全世界圍堵,習近平明年又要召開20大會議,將重新安排中共最高層領導班子,並決定習近平能否繼續坐穩主席的位置。因此,對於反習派或投機分子可能藉此機會利用政治祕密來換取外國政府協助其出逃,習近平不得不加以防範。

今年6月,中國國家安全部副部長董經緯被傳帶著女兒從香港逃亡美國,消息一出鬧得海外華人圈沸沸揚揚。如果屬實,董經緯將是最高級別的叛逃官員。雖然中共否認此一消息,但習近平居然在6月18日親率李克強、王岐山等領導班子,在中共歷史展覽館演了一場行動劇,十幾個政治局常委站在一起「重溫入黨誓詞」,朗誦「保守黨的祕密,對黨忠誠,永不叛黨」。19日中紀委官網接著出招,發布〈永不叛黨不僅僅是一句誓言〉一文。中共高層此番喊話「永不叛黨」,反倒是應證了中共確實存在嚴重的「叛黨」問題。

流亡美國的反共富豪郭文貴6月22日就爆料,上半年有好幾位中共高官叛逃,其中一位是某省安全廳的情報處處長,挾帶著阿里巴巴數據中心及軍事設施等情報離境。還有一名福建對台作戰部門的高官,帶走中共對台作戰計畫訊息。美國《福克斯新聞》(Fox News)當家主播塔克‧卡森(Tucker Carlson)也在6月引述美國情報人士的消息表示,中共最高級別官員已叛逃至美國,並向美國透露「生物武器計畫」和「冠狀病毒」內幕等。如果那名高官握有武漢肺炎起源於武漢實驗室等關鍵性證據並加以公開,全世界將問責中共罪刑。

「鎖國」不得人心

不只叛逃的中共高官級別變高,中國底層民眾逃離的數量也逐年變多,10年來暴增快14倍。根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數據顯示,中國尋求外國庇護的人數從2010年的7,732人,增至2020年107,864人。其中,在2020年有七成的難民是持旅遊或商務簽證入境美國,然後提出庇護申請。這無疑是給習近平鼓吹的「中國夢」打臉。對這些難民而言,在中共鐵腕統治下,「夢碎」成了他們出逃的動力,包括遭打壓的維權人士、人權律師、香港人、維吾爾族及因信仰遭迫害的民眾。

停發護照真正的受害者是中國百姓。歐美以及全球大多數國家即使國內疫情再嚴重,也頂多是禁止外國人士入境國土,而非禁止國人離境。中國停發護照禁止人民出國,無疑體現出共產黨對人身的完全控制。一名中國網友「希爾」在推特上就批評習近平「開倒車學北朝鮮」。這名網友分享了他歷經中共海關百般刁難,終於逃到香港並離開中國的慘痛經驗。他說他被海關攔了兩次,給了海關員警機票、證件,什麼都給了,還被要求查看他的手機,也挑不出什麼問題,海關員警就開始勸說他不要出國。希爾最後說,「隱忍共產黨暴政20多年,我不知道我會到哪裡,但我知道,我會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反抗共產黨。」

習近平也許可以用停發護照「鎖國」,防止高官叛逃、民眾逃難,但卻鎖不住民眾棄黨的心。中共對中國社會的控制越加嚴密,只會適得其反,越加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