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岸》香港已成台湾民主的前哨战

图片来源:主场新闻
石修

9月3日,这是史上的第一次,约300位香港市民集资,以〈香港面对严重中国化 请台湾引以为鉴〉为标题,在台湾《自由时报》上刊登了半版的「给台湾政府与人民的公开信」。这些香港市民同步在香港《明报》及《都市日报》上,刊登了另一份港版的公开信。

小市民有个什么话想说,登报是很艰难的选择。原因是费用太高,效果也不知好不好。但这些香港市民还是决定要这么做,甚至加码花钱把他们的诉求跨海告诉了台湾民众。

这是近一年来很显著的转变,香港与台湾史无前例地更加紧密。不仅来台湾自由行的香港民众倍增、从事社会运动的学生来台取经,事实上,两地的各种诉求也极为相似,例如反拆迁、反贪腐、要求媒体自由言论自由、反中国化……有时看两地街头抗议的标语,若不看内文,常常搞混了新闻的发生地点。

任何广告诉求都要集中清晰,这份半版的公开信也有清楚的诉求──要求香港特首梁振英下台

港版的公开信中,指摘梁振英从来没有把「香港优先」放在心上。相反地,梁振英允许大量自由行陆客「肆虐香港」及「破坏了香港的文明和秩序」;在新界东北计划中强征土地,为的是加速赤化香港,搞出一个移民区,完成「中港融合」。

这些忧心香港未来,不满香港现况的市民们认为「换特首是出路 还香港人一个家」,他们要「抗融合 拒赤化 反盲抢地」,他们不满大量单程证人士从中国来港,认为港府应取回单程证审批权,减少输入人口。

台版的公开信中,这些香港市民们把「香港中国化」之后,每年数千万自由行陆客「肆虐」香港,破坏香港的文明和秩序,让港人生活空间越见挤逼的困扰,摊开在台湾民众的面前。他们说港府不断要求他们包容,却不断剥削他们基本生活需要,小店及日用品店越来越少(都被昂贵奢侈品与供应陆客购买水货需求的商店占用),生活质量低落「已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

发起这项登报活动的香港市民表示,在台湾《自由时报》刊登这封公开信是为了引起国际关注,希望台湾引以为鉴,不要步香港后尘。

「各位台湾朋友,勿让台北、台中、日月潭及高雄被中国旅客攻陷,请引以为鉴,勿重蹈香港的覆辙。」

广告最后说,中国大陆当局曾经承诺香港在回归后50年不变,但现在很多重大政策都并非优先考虑港人利益,令港人不满。「香港应是以港人为主轴的国际都市,而不是中国的一个省市」,为了香港的未来,特首下台是一条出路。

与此同时,和香港市民一起生活在香港,但却是生活在云端的「超人」也是香港与亚洲的首富李嘉诚,继高调售卖百佳超市、售卖上海商业大楼之后,闪电脱手广州地产,套现港币32.68亿元。

香港商界的反应是,目前中港投资环境恶劣,「如果我是李嘉诚,我也撤资」。但我们都不是李嘉诚。真是李嘉诚,那就好办了。

李嘉诚不仅出脱在中国与香港的资产,同时加码投资欧洲市场──这个媒体老爱说她「经济不景气」的市场。但正因如此,可以想见李嘉诚是在低价区进入欧洲市场。

有媒体分析指出,李嘉诚对目前香港的政治经济环境感到失望,宣布出售香港大型超市连锁店百佳,是商业考虑,也是在对香港特首梁振英的许多施政表示不满。

于是没有双普选权利的香港市民李嘉诚用脚投票。假如香港市民都是李嘉诚,那么,世上海阔天空,何必独恋香港?更何必去中国花钱找罪受?更何必容忍超过香港居民总数6倍以上的中国旅客涌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迫使香港市民跑到台湾自由行,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享受相对宽敞的空间、小巷里的美食、乡间的民宿?

假如我是李嘉诚?这也就是空想罢了。李嘉诚只有一个,所以这些香港市民必须集资才能刊个半版广告,还是靠着报社对这封公开信的认可,主动将他们本来只下在台北与台中的广告,无偿升级到其它台湾县市。

台湾民众应该感谢这些香港市民提前敲醒台湾的警钟。因为他们不是李嘉诚可以轻易地选择用脚投票,他们也不是失败主义者,把移民当目标,因为那叫未战先逃。他们尽一切努力要保住他们的家,他们的香港。

他们善意地提醒台湾,还来得及,不要步上香港的后尘。

这些香港市民所做的,是中共最怕的,但却是最难阻止的。香港的「一国两治」本来是统战台湾的样板,如今样板走了样,香港的问题比台湾的问题让中共更加头疼。

台湾民众能为香港民众做些什么?关注与支持!雪中送炭之情,那是一世之情。而且,关注香港与支持香港,也就是在支持台湾的民主自由。如果中共连香港这一关都过不了,又如何扣开台湾的大门?

让台湾成为香港民主自由之战的大后方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天母興蓬萊,不失傳的總統級台菜
陳春蘭忙進忙出,店內大小事一手包辦。   位於天母的興蓬萊餐廳,中午營業時間結束後,員工正圍在一起吃午餐。一位熟客走進來…
政府不該強制放長假
今年過年9天連假剛過,228紀念日又有4天連假,但天氣都濕冷,很多人並未能享受到假期的樂趣。我們該不該有這麼多和這麼長的長假,…
川普效應 新興市場掀資產拋售潮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投資者正在世界各地新興市場拋售資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導,新一輪拋售從亞洲蔓延至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
揭開神祕「大外宣」計畫的面紗
從今年1、2月間開始,關於中國「大外宣」的新聞不絕於縷。這條消息的最早報導者是1月13日香港的《南華早報》。該消息稱,「…
新內閣不可重奏錯誤的七部曲
馬政府和劉內閣去年上任不久即犯了不少錯誤,當時我曾指出他們許多錯誤都是由七個問題所產生,即方向偏差、目標誇大、死守政見、草率行動、理論錯誤…
龜兔又賽跑了
小琦和美櫻是國中的同班同學也是好朋友,兩個人的學業成績都非常優異,常常不是分列前二名,便是並列第一。但巧妙的競爭,…
溫情滿人間
 1.    婚禮告吹 華裔女子改邀貧困孩童享宴席一場完美的婚禮是許多女孩的夢想,當夢想破碎時,…
宋祖英「國母」的國罵,誰聽?
攀著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才能在中國的演藝圈占上一席之地的宋祖英,被中國老百姓諷稱為「國母」(可不是宋慶齡那正經國母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