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贫富不均化」下的通膨与通货紧缩

行政院副院长邱正雄7月14日到台北一家超市视察民生物价上涨情况,因6月份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97%。
Getty Images
第18期
凌平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经济名词。通货膨胀指的是整体物价水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上涨,而通货紧缩恰恰相反,指整体物价持续下跌的现象。通常我们会藉由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即一般民生用品物价指数)或趸售物价指数(WPI,即批发品物价指数)等指标,来判断整体物价上涨还是下跌的状况。

同时出现物价上升与下跌?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整体经济」现象的一种表现。但是现在经常看到在某些「个别」交易市场,同时出现物价上升或是物价下跌的现象持续发生。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百货公司举办特卖会,下杀一折,引起大批民众抢购的新闻报导。另一方面,也经常看到豪宅、名画等高价物品成交数量与金额不断创新高。

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有严格的定义。局部性的物价上涨或者是物价下跌,未必代表总体经济中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现象。

不过在此笔者想尝试以「贫富不均化」的架构,来说明社会上同时出现物价上升与物价下跌的现象。最近坊间流行的所得分配日趋恶化,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另一典型说法叫「M型社会」,是日本管理学者大前研一所提出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指中产阶级缩减,所得上层阶级以及所得下层阶级人数增加的社会现象。本杂志第9期「经济经验」专栏作家,台大经济系陈博志教授曾在〈M型社会是造假的!〉一文中说明,「M型」社会在统计分配上是不成立的(一个社会所得分配不至于是「双峰」型,而是「L」型),但一个社会中,确实有可能出现「所得分配两极化」的趋势,如台湾目前的情况。

「贫富不均化」之下的物价上升

从「所得分配两极化」或「贫富不均化」的观点进一步延伸,所得上层阶级,由于人数增加,整个阶层处于一种所得相对较多,而商品相对较少的情形。也就是这个阶层所偏好购买的商品,例如:高级汽车、豪宅、贵重物品、收藏品等在社会上相对稀少,所以会出现较多通货竞逐较少商品的现象,因此商品的价格就容易处在上升的情况。

就像这一两年,台湾的豪宅市场兴起,每坪动辄百万、每户总价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豪宅,即使价格不菲,但仍吸引许多富豪阶级的抢购,价格也不断创新高。这就是由于较多的通货吸引较少的商品,因此商品价格不断上升。除非未来商品的供给增加或是需求变少,商品的价格才会降低。

「贫富不均化」之下的物价下跌

在「贫富不均化」的社会中,所得下层阶级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个阶层的人所得较低,购买力也较低,整个阶层处于一种通货相对不足的情形。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个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生产者跟卖方只好不断降低商品的价格,以吸引这个阶层的人来购买。因此整个阶层处于一种通货紧缩的情况,呈现物价越趋下降的情况。

例如:每当商店推出一元起标的商品,总是引起民众大排长龙。十元商店、百元商店总是生意兴隆。百货公司的总是需要折扣再折扣才能吸引民众前来购买。因为对这个阶层的人来说,消费相对保守,因此厂商必须设法将价格压得更低,才能吸引这个阶层的人来消费。

「贫富不均化」下政府的挑战

笔者认为,「贫富不均化」社会下所呈现的局部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现象,乃是所得分配两极化发展以及供需失衡所带来的结果。但是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下,「贫富不均」的状况又更趋复杂:某一国家下的低所得阶层,在另一个国家中可能是高所得阶层。在全球化商品、劳动力、人口的流通情况下,物价、所得等问题也更加复杂。

就目前全球经济而言,是处在一个原物料以及油价高涨的状况,这种影响是全面性的,无论是所得高、低阶层都会受到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不一。「贫富不均化」社会的中、下阶层民众,所面对的将会是:所得未能提高,但是物价不断上涨的双重压力。政府在致力于经济成长同时,如何兼顾所得分配的问题,将是施政最大的挑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香港回歸14週年前夕 民調重創一國兩制
就在香港主權回歸中國滿14週年的前夕,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個別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港人認為,目前的情況比回歸前還要差。無疑對中國當局「…
2011國際十大新聞 - 6. 占領華爾街運動 99%的人反對貪婪
源自於「阿拉伯之春」的靈感,「占領華爾街」集會運動最初由加拿大反消費主義組織Adbusters在美國紐約市發起,提議舉行和平集會,…
哇!中了10億樂透,該怎麼花呢?
5億、7億、9億……破10億了!看著樂透頭彩的獎金金額不斷攀高,就算平常不怎麼買樂透的人,經過投注站,還是難免心生羨慕,「…
「薄熙來」與「薄谷開來」親密無間
日前因涉嫌殺害英國人尼爾‧伍德而淪為「階下囚」的谷開來,是薄熙來的第二任妻子,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為一名職業律師。…
澳洲總理陸克文的「滿清困惑」
最近澳洲政壇上發生了兩件被稱為「醜聞」的大事,一是澳洲國防部長接受華裔商人劉海燕的祕密資助;…
台灣品牌前進越南 靈活作戰打國際盃
台灣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除因應東協國家的逐漸崛起,也為分散過度仰賴中國單一市場所導致的經濟與政治風險,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
清晨第一杯水 您喝對了嗎?
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水有益健康,因為人體在睡眠中會從呼吸、皮膚、尿液中消耗大量水分,第一杯水可以補充水分,並能洗滌清潔腸胃、幫助排毒、…
一部憲法 各自表述
《憲法》號稱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地位崇高而重要。不過「憲法」在台灣的地位卻一直有爭議,大家只拿它合自己意的地方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