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觀點

走好一生的路,一个人需要几双鞋?

走好一生的路,一个人需要几双鞋?
Getting Images
第16期
石修
在物资比较缺乏的年代,
我们总是要等到过年时才会添双新鞋、买几件新衣。
可是那时我们的溪河是干净的,我们可以在溪河里捞虾抓蟹……

一天,我在咖啡厅和朋友喝下午茶,听到邻桌二位女子的对话。其中一位说:「哇,妳今天买了多少双鞋啊?」另一位提了两大袋百货公司纸袋的女子好容易安顿自己坐定下来,立刻开心地回答道:「便宜嘛!虽然是大陆货,但样子都很好看,能够穿一季就行。所以我就买了六双。」

我不禁想象着这位女士的鞋柜里究竟有多少双鞋,会不会像马可仕的遗孀伊美黛一样,得有一个房间专门放置她的鞋?不过既然她都说了,这些鞋子的质量大概只能穿一季,所以她收藏鞋子的困扰可能不大。只不过,我那不受控制的脑袋又接着想了:这些被丢弃的鞋子最后会去哪里?

面临制鞋业的寒冬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鞋类产量占全球的63%。制鞋业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中国的几大制鞋区域的环境都承受了严重的污染。但是这些污染成本却没有被加到鞋子的价格上。中国制鞋厂在2007年的利润早已薄于8%,加上出口税则变动、劳动合同法的冲击、人民币升值、物价提高、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鞋厂不仅毫无利润,而且还流失大量订单。于是在珠三角与福建的制鞋厂纷纷停产或倒闭,进入2008年之后,更可以用关厂潮来形容中国制鞋业面临的严冬。

关心环保议题的朋友告诉我,这是好事。「一个人需要那么多鞋吗?用不符成本的价格、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向世界倾销样式美丽诱人的鞋子,然后在半年之后这些鞋子又被丢弃,让地球承载更多的污染。人类为甚么要这么愚蠢?」

取决于质量或数量

我同意这位加入「绿党」的朋友的高见。但坐在我们隔桌的那位女士不一定会同意就是了。对于鞋子,我一向以功能为取向,而且惯买知名品牌。冬天我穿皮靴,是皮件老牌子Cole Haan制。这双皮靴已经跟着我十年,到现在只要薄薄上个鞋油,就能保我双脚一个冬天。很多朋友都称赞过我这双鞋质量好。依照目前这双鞋子还是非常崭新的状况来判断,我再穿上个十年都没有问题。虽然这双鞋的价格超过邻桌那位女士所买的所有鞋子的总和,但我的Cole Haan皮靴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却比她所有的鞋子都优。

快二十年了,我只有一只表。那只表是Rolex的入门款,用了这么久了,表面还是崭新光亮,毫无刮痕。这款带有日期的表只需要上发条,就能够忠实地履行责任。这只表毫无疑问可以再跟着我另一个二十年,将来我若把它送人,还是会有很多人乐于接受。所以,我的Rolex表也是环保的。虽然,这只表曾花掉我三千美金的代价,但我再没有为了知道时间而消耗这个星球的物资去拥有另一只表。

物资多了就快乐吗

在物资比较缺乏的年代,我们总是要等到过年时才会添双新鞋、买几件新衣。可是那时我们的溪河是干净的,我们可以在溪河里捞虾抓蟹;后来物资丰富了,我们随时可以上街买双流行的新鞋、买件永远缺少的衣服,可是我们的溪河却失色了。现在,台湾像世界各国一样,NGO组织推动着河流的净化与复育。不过,所有的污染却往中国集中。我听一位广西的十六岁小姑娘说:「十年前我家门前的一条清溪,现在已经臭到我得掩鼻而过。」

今昔相比,我们似乎拥有更多的物资,但是我们拥有更多的快乐吗?

书店里有很多的心灵丛书协助人们处理那个永不知足的习惯,无论我们不知足的是物质面(新车、豪宅、衣服、鞋子)还是心灵面(更多的朋友、知识、名声、旅行);但也有更多的广告在刺激着我们永远不能满足,让我们无止尽地追求着新款的车子、更大的房子、新一季的时尚,到更多的城市观光。

难以抗拒欲望的无底洞

表面上我们得到了物质与心灵的双重满足,可是抗忧郁症的药物却更多了。这又是为甚么?

最近因为通货膨胀的因素,物价齐扬,所以「平价商品」被抬举为新潮流。我们还是被鼓励着继续大量消费着我们或许不需要的东西,只是产品的价格被压低了,产品质量也不能保证。「反正便宜嘛!」人们不会对平价商品的质量有多少期待。但这些平价商品对地球物资的耗损以及对环境的伤害力,却不像它的价格一样可以被低估。

我的这位绿党朋友常被嘲笑是想要把人类拉回到「茹毛饮血」的山顶洞人时代才甘心。其实我很清楚他并不反商,他只是希望人们可以为了后代着想,不要在这个世代就把天然资源破坏殆尽。他还有一个更高的期待,就是人人都能有一颗富足而快乐的心。这可真是个难题!

为心灵枯寂的人找出路

「那位女士买那么多鞋,表面上是在追求着时尚与美丽,但往下追索原因,她很可能真正需要的是周遭亲友对她的肯定与爱,而不是那些多余的鞋子。所以也许是几句鼓励的话,或者一个温暖的拥抱,就能给她的心灵带来快乐与满足。」我的绿党朋友解释着。

我可以领会到他真心关怀着每一个心灵枯寂的人,同时努力着要为人类找一个出路。但是人们因为后天的观念影响,带着种种的执着不放,要如何认清楚自己的心灵,破除种种幻想与迷惑呢?这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破除人的执着一直是神佛度人时最难的、也是首要的目标。以抗拒再买一双鞋为例吧,不但要让人先看清真相(想要不是需要),还要启发人的善念(减少对大自然的伤害),最后还要激励人坚定正念(忍得住诱惑)。

因此,环保工作的推动其实就是心性的修炼。走好一生的路,一个人需要几双鞋?答案不在鞋子,而在一颗兼具真善忍的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什麼是大國的價值觀?
法國一位外交部長曾經說過:「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國……」這句話已成經典,…
找到生命信念,黃玉華推動永續旅行
在松山菸廠初見黃玉華時,她從生態池旁大步走來,黑直髮和俐落的牛仔褲裝扮讓人印象深刻。她直率開朗,朝我們大聲招呼,隨後親切地擁抱。…
他給自己父母選了大兇的「五虎擒羊地」
風水之事無影無形,有人嗤之以鼻,因為認為它不科學,但是相信的人卻仍大有人在。以前聽一位風水大師說,人的命運有所謂「一德、二命、三風水」…
橫越撒哈拉 讓世界看見台灣
「我們該出去走一走了!」電影《陣頭》中,男主角阿泰在苦思如何帶團闖出名氣時,靈機一動,決定率領全團背著大鼓,用行腳的方式環島,…
不用出門 你也能體會旅行的美好!
常有人說,踏上旅途只需要一股衝動,拿起收拾好的行李,不管你是不是文藝青年,都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現實才不是這樣!…
最後一次諮商
「這會是我最後一次的諮商了!」初次與周老師見面是在8年前的某個嚴冬午後,她由先生陪著到辦公室來,互相招呼後便瑟縮地趺坐在沙發椅上,…
古早的時代印記 三峽老街
來到三峽老街,好似走進時光隧道。幾經翻修的老街,一次次蛻變樣貌,其中蘊藏的歷史與藝術地位,卻是難以抹滅。三峽如今已成觀光勝地,我帶著期盼,…
真快樂掌中劇團 將傳統偶戲之美推向國際
初秋的傍晚,涼風徐徐吹來,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的戶外廣場上,架起了一座雕工精緻、金光亮眼的彩樓。高亢熱鬧的北管樂夾雜著四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