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國際十大新聞

10.「苹果」专利战 打三星挡谷歌

面对三星的进逼,苹果将加快反击行动,双方未来将继续对簿公堂。Getty Images
面对三星的进逼,苹果将加快反击行动,双方未来将继续对簿公堂。Getty Images
第128期
郭惠洁

自行动通讯市场大爆发以来,谷歌Android系统手机一向是苹果iPhone与iPad的最大敌人。偏偏Android阵营的三星却是苹果的重要供货商,苹果这个严师过去教出了三星这个高徒,如今却成为最大的威胁。

苹果、三星专利缠斗不休

2011年4月15日,苹果便对三星发动侵权的诉讼。苹果指控三星剽窃了专利与商标。苹果指控,三星的Galaxy S 4G、Epic 4G、Nexus S智能型手机和Galaxy Tab平板计算机等,无论接口、外观与设计皆和iPad以及iPad2近似,于是提出三星停止销售平板类产品之要求,并索赔25亿美元。

接下来,在2012年8月24日,美国加州圣荷西地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三星应赔偿苹果10.5亿美元。随后三星也反告苹果抄袭,表示苹果侵犯了多项三星的专利,如3G的技术等,而陪审团却宣判苹果没有侵权,三星针对苹果提出的专利权控诉一概遭驳回。

但苹果并非大获全胜,诉讼一度延烧十国。在南韩,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作出裁决,宣判苹果侵犯三星两项专利,须赔偿1.765万美元;三星侵犯苹果一项专利,得赔偿2.2万美元。在日本与英国的法庭,苹果也吞了败仗。在这之前,苹果对三星、摩托罗拉行动使用的触控屏幕软件的专利诉讼也在德国吞败。

2012年7月,英国法院判定三星并无侵权,且要求苹果在网站上声明此事并道歉。苹果确实刊登了致歉信,但内容诚意不足,语带讽刺表示「(三星)没有我们酷」,被英国法院要求于48小时之内重新道歉。

官司就这样结束了吗?尚未。

苹果预期要再新增「禁售清单」Galaxy SIII(两种版本)、Galaxy Note以及Galaxy Note 10.1之际,三星同时也表示,苹果若在iPhone 5上使用LTE,也将提告。这场官司将在2014年开庭审理,而预计双方在2014年也会为更多专利技术在法院大兴诉讼。

苹果「舞剑」 意在「谷歌」

那么,苹果为何对三星如此严加防范呢?苹果是将目标对准三星的合作伙伴──谷歌(Google)为主的Android平台,抑制其市场的成长。谷歌Android系统的市占率大幅领先苹果的iOS系统。在美国,Android的市占率有52.5%,iOS为35.9%;而在中国,2012年第一季,Android系统的市占率是67.4%,iOS系统仅达16.7%。

坊间也有一种说法:苹果只针对手机厂商打击,其背后有策略。Google现任执行长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曾公开表示疑惑:「苹果控告了所有Google Android系统的伙伴,但为何不直接告Google?」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相较于主要营收来源为在线广告的谷歌,对制造硬件的手机厂商索赔容易得多。再者,判决三星侵权,影响层面也包括其他采用Android系统的手机品牌。

而自2010年起,苹果与台湾hTC手机制造商宏达电之间的专利诉讼,已在2012年11月10日达成和解,双方同意为期10年的专利授权条款,细节未公开。三星已向美国法院要求得知这项授权书的细节,而法院也裁定苹果必须提供协议书供三星参考。

这场世纪官司是苹果对三星,或苹果对谷歌之间的市场保卫战,表面上是单纯针对产品,但不难看出,专利技术才是他们最在意的部分。也许,回归产业本身才是最基本的永续经营之道,研发与收购专利同样重要。

消费者希望自己才是赢家

广泛讨论苹果相关产品话题的AppleLife网站站长许明元表示,以革新的角度来看,苹果领先其他竞争者,因此专利诉讼已经成为苹果与其他公司不可避免的状况,尤其是贾伯斯时代,Apple几乎无法容忍任何类似iPhone、iPad设计的商品。现在的执行长库克虽然风格较为平和,但是仍然对于许多诉讼有着必赢的决心。

许明元认为,科技商品其实很容易有仿效或功能重迭之处,三星在许多商品上的确都有苹果的痕迹,但是这不代表苹果就完全没有仿效其他品牌的地方。两大公司之间的专利诉讼已经让欧美许多国家对于现有的专利法律开始检讨,让标准必备技术以更圆融的方式授权给他人使用。对消费者来说,应该都希望两家公司会因为在乎专利而投入更多心血在新功能上,而非把钱全部都砸在律师费用上。

 

纽约《看中国》报纸评论作家万厚德观点:

做贼的总是会喊捉贼,久了,就分不清楚谁是贼了,一场场「罗生门」的戏码就此拉开。苹果摸不清韩国「甚么都可以是韩国人的」习性,也不像台湾LCD产业遭受过「抓耙仔」之苦的下场。养虎为患莫甚于此,相较之下,郭台铭鸿海集团的忠心耿耿,苹果内心该是寒天饮水了,这回毛利总该让一让了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千禧世代的接班與管理革命
千禧世代,泛指1982年至2004年間出生的年輕人。這群世代已逐漸晉身成為各種企業、組織、團體的領導階級。他們成長於社群力量越來越大的時代…
中國面臨10大最嚴峻挑戰
美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10月10日前發布了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題為《中國處在十字路口:…
記錄國寶級攝影大師──李屏賓
他為電影工作超過25年,持續拍攝電影超過60部。作品的人文精神,促進理念交流。他的個人哲學,以開放態度,尋找新的視覺,永遠追求最好的影像。…
是誰阻擋習近平握住台灣的手
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和馬英九在新加坡雙手緊握長達一分多鐘。這是習近平在權力不斷鞏固後一次突破中共體制之舉,顯示出他對台灣民眾的尊重…
退學美國人的大成功
前微軟中國區總裁唐駿學歷造假,成為網上熱門新聞。但唐駿造假並不是孤立現象,近年中國名人的假學歷不斷被揭出,像前新浪網共同主席吳征,…
觀樹教育基金會 善款成就好事
走進位於台中市的「觀樹教育基金會」,樸實的空間設計與工作人員親切的招呼,讓訪客感覺十分溫馨。 這個由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以私人捐款方式,…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十一):求職與自我行銷(中)
近兩個月以來,一波接著一波的金融風暴震撼世界經濟,而對於這半年以來,表現一直不符社會預期的台灣經濟而言,這些國際衝擊無異於雪上加霜。…
爭逐大螢幕 蘋果智慧電視呼之欲出
「電子時報」網站(Digitimes.com)2月17日援引台灣業內人士的消息指出,蘋果(Apple)已經決定與新世紀光電(Gen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