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从中共十八大再看苏联解体

前苏联总统、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20周年时接受英国《卫报》独家专访表示,他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当年「应该早点离开共产党」。图为1991年8月24日的戈巴
前苏联总统、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20周年时接受英国《卫报》独家专访表示,他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当年「应该早点离开共产党」。图为1991年8月24日的戈尔巴乔夫,当日他建议苏共中央解散。Getty Images
第127期
长河一水

据大陆官方人民网报导,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Gennady Zyuganov)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之际发出贺信。在目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日趋激化,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面临巨大挑战之际,俄共的贺信让人从时下的中国社会联想到当年苏共解体时苏联的社会状况。

苏联因社会生态体系崩溃而解体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也就是苏共的建立与解体,都是二十世纪的世界大事。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原来和俄罗斯在经济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这个联盟的建立,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并没有给各加盟共和国带来利益,还造成了社会生态体系的崩溃,最后解体也就顺理成章了。

苏联最强盛的时候,号称超级大国、世界老二。但没有战争、没有战败,它却解体了,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体制造成了社会生态体系崩溃。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个生态体系。人类社会的各阶层、各行业、各人群,如同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一样,通过市场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体系。各人群、各行业在这套生态体系中各有其作用,某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业人群,如果他们的生存空间得不到保障、无法延续,那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体系的崩溃。

提起苏联,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强大的重工业以及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其实,它的重工业也是围绕着军事工业而展开的。可以说,苏联只有一种工业,就是军事工业,其他都是附属的。

当年苏联攻打阿富汗的时候,它的米格24直升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直升机,按苏联国内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只相当于九吨半猪肉。一般人一定认为,这简直太便宜了。然而,其实不是飞机便宜,是猪肉太贵。制造一架那样的飞机需要投入上百万个工时,而这上百万的工时只能换来九吨半猪肉。参与这上百万工时劳动的人分吃这九吨半猪肉怎么可能够吃?这就是严重的社会生态失衡。

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一切都在苏共政府的控制之下,苏共对经济管控的细致也是空前绝后的。但是这细密的计划之外,苏联还有俗称为地下经济的黑市经济。所谓的九吨半猪肉换一架直升机,就是按地下经济的价格换算。苏联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基本就靠地下经济维持。

制造一架直升机需要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但它只相当于九吨半猪肉。这说明由苏共政府主导生产的军事工业产品已经大大的过剩,而日常生活所需则是严重不足,两者间失去了平衡。换言之,就是生产飞机的工人是社会不需要的,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是应该进入灭绝的物种,而这样的物种在苏联却是数量庞大。社会生态体系被破坏,苏联也就只有解体一条路可走。

苏联与苏共解体后,俄罗斯人欢呼,他们甩掉了那些落后的包袱;而被称为包袱的其他加盟国也欢呼,他们再也不用把粮食、猪肉送给莫斯科了。

中国社会生态平衡尽失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依靠的是各物种间的制约,生物链一环扣一环,没有哪一个物种拥有绝对的生存优势,各有天敌,从而使得没有一个物种能够无限制的发展。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有一些物种没有天敌,这个物种哪怕是一种蚂蚁那些微小的生物,它都将没有限制的发展,最后吃掉整个森林,从而造成整个生态体系的崩溃。

前苏联,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制约苏共政府,它就成了一个不受限制的物种,无限的发展壮大,最后把整个国家拖垮。

美国及西方世界,不要看他们现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们的社会已经形成健康的生态体系,没有谁是没有天敌制约的物种,所以社会不可能崩溃,那些盼望着美国崩溃的共产国家,最后必定梦想落空。

相反,目前的中国,正面对社会生态平衡尽失的苦果。那些垄断的国营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无限制地挤压其他物种──个体、私营与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得许多物种失去了再生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那么,那些物种就只有消亡,而这些物种却是社会需要的,比如城市清洁工,他们的工资低得不能再低,而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在他们无力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退出这个行业。这个物种就死了,但是,城市需要他们,没有他们城市只能垃圾堵城。

更为严重的是,中共当局引以为傲的所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几乎所有的党内高官及其亲属都已成为超级富豪与企业家,权贵集团与普通百姓的贫富差距已远超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不难看出,当全社会的所有政治资源、社会财富与国家公权力都不受约束地集中于中共权贵集团、被中共权贵所垄断,普通百姓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时,就像前苏联一样,中国社会生态体系的崩溃也就难以避免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牙痛找不到原因
住在鄉下,以做饅頭營生的婦人,今年55歲。一生吃苦耐勞,生病很能忍,不到最後關頭就是捨不得看醫生。她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做人老實,…
中國經濟還能再坐「過山車」嗎?
今年中國通貨膨脹持續,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評估已不像去年那樣樂觀,雖然還會有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樟湖國小 締造「化石」傳奇
擺脫平地的悶熱和喧囂,車子沿著149縣道蜿蜒的山路行駛,一路欣賞著青山綠水,感覺格外神清氣爽。雲林縣古坑鄉的樟湖國小,…
焦點4:北歐福利典範,台灣想學習?
問題1:福利國家,好像共產國家? 在瑞典,有這麼一句話人人會背:「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好、比別人聰明、比別人重要、比別人知道得多。」在丹麥,…
台灣玻璃館 讓透明玻璃綻放璀璨光彩
來到彰化縣鹿港鎮的彰濱工業區,從遠處就能看見一棟猶如航空母艦的建築物,這是由台明將公司所成立的台灣玻璃館,…
中國經濟持續走緩 專家預警「硬著陸」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成長率為7.6%,比第一季8.1%的成長率有所降低,…
壹電視易主 跨媒體壟斷法仍步履蹣跚!
壹電視易主,收購者是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這是一顆投進台灣傳媒業的震撼彈! 壹傳媒老闆黎智英三年前在台灣創立的壹電視,轟動一時。…
現代奴隸 印度最高中國居次
澳州慈善機構「奔向自由基金會」(Walk Free Foundation)近期公布的「2016年全球奴役指數」(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