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从震灾应对看中国与「世界领导者」的距离

512四川大地震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大批学校楼房倒塌,近万名学生和教师死亡。
512四川大地震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大批学校楼房倒塌,近万名学生和教师死亡。
Getty Images
第14期
何清涟

从2001年中国申办奥运成功以来,北京政府一直以新晋「世界领导者」自居。但四川汶川地震以后,中国政府的应对举措却让国际社会看清楚一点,中国离世界领导者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安内乏策,政治高压封堵民意

当汶川地震的紧急救援告一段落之后,只要对民众生存状态有所关怀的中国人,这时都开始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地震之前,中国当局接到了地震预测,为何不发布预报?第二,对地震中坍塌的公共工程中小学校舍问责,追查豆腐渣工程的制造者;第三,希望政府将救灾捐助透明化,追查救灾中的腐败问题。

但正是在这几个有可能导致政府信誉崩盘的问题上,中国当局严禁国内媒体(含网络)讨论。人们原来认为最有可能引起政府反省与核查的学校校舍问题也被当局搁置。

这次四川大地震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大批学校楼房倒塌,近万名学生和教师死亡。这一悲惨景象不仅激起中国公众的震惊和义愤,还引起国际舆论的追问与谴责。为了向政府讨公道,一些家长行动起来,要求彻底严查那些倒塌教学楼的质量问题和相关责任人。

但在过去十余天里,四川有关部门的官员以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级官员分别表示,地震中倒塌的学校建筑质量没有问题,不是所谓的「豆腐渣工程」。6月3日,都江堰聚源中学150多名遇难学生家长到当地法院兴诉索赔,负责此案的律师因当地政府施压而未能来到法院,6位家长被当地警方拘留。聚集在法院门前的家长则被警察架走,在现场采访的两名日本共同社记者亦被警察带到法院。多家西方媒体报导,近日来,在地震灾区采访的外国记者受到阻拦,有的被短时间拘留。地方当局警告居民以及失去孩子的家长不要跟外国记者交谈。中共的新闻媒体则普遍对学生家长的抗议保持沉默。而作家余秋雨一篇劝告失去子女的家长不要兴诉,以免被外国反华势力利用的文章,则被当局下令放置各网站头条,广为流传。

捐款排行,道德侏儒本相毕露

在政府的纵容与鼓励下,各种名目不同、意在逼捐的「捐款排行榜」出炉。

其实,这次对中国震灾,无论是本国民众还是国际社会,参与救灾的反应都算很快。但中国硬是创造出一个其它国家没有的「奇迹」,即「为了展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心」,编制了各类捐款排行榜。相继出来的有「富豪震灾捐款排行」、「明星名人赈灾捐款排行榜」、「商界慈善英雄榜」、「国际社会对华赈灾援助排行榜」,最让一些跨国公司接受不了的是带有道德贬义的「国际铁公鸡排行榜」。5月20日四川南充市麦当劳曾被大群人冲击,围攻者声讨麦当劳赈灾捐款太少。不少已经捐巨款的跨国公司在压力下,纷纷找商务部诉苦,最后只好由商务部出面弄了一个「跨国公司港澳台企业捐款详情」,以证明它们并非铁公鸡。言称「不要让慈善事业成为压力」的万科董事长王石成为网民的众矢之的。

这种以「民意」形式出现、以勒索为实的排行榜实在有失大国尊严,国内也有人称这种捐款排行榜形同「道德勒索」,不少积极参与救灾捐款的人士,如李连杰等认为编排此类排行榜的做法不妥。

问题在于,严格控制网络言论的中国当局为甚么让这类排行榜问世?为甚么这些「民意」乖觉地漏掉了中国一个巨富群体──那些借着父辈政治地位捞取巨额财富的高干子弟群体?他们的钱财一丝一毫均取之于民,只有用之于民才算实现一种道德救赎。当然,「民意」也不会质疑中国政府拨出的救灾款为何只有230余亿,这与花费在奥运上的巨额金流颇不相称:从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之日起,算到今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保守预计北京奥运平均每天将花费2亿元人民币。

因此,我只能说,如果这是当局导演的一场戏剧,这类以道德逼捐为目标的戏剧表明中国是道德侏儒;如果这是「民意」,只能说这「民意」透露了一种对强权的畏惧与乖巧的配合。

制造敌人,引导民众怒火外泄

捐款排行榜的闹剧曲终人散之后,另一个「侮蔑中国地震的黑名单」问世。但这个「黑名单」无法装扮成「民意」,因为「民」无法得到如此之多的境外信息,所以只能由新华社旗下的《环球时报》出面。

上了这黑名单上的共有六位,依次为美国电影演员莎朗.史东、德国《明镜》周刊、法国《解放报》驻北京女记者Pascale Nivelle,英国《卫报》、韩国网民留言,贝塔斯曼旗下的《明星》周刊。

除了韩国网民留言之外,其余的报导并非《环球时报》指控的那样幸灾乐祸。莎朗.史东的言论译成中文有断章取义、夸大曲解之嫌,而其余几份报导也非幸灾乐祸之论。如5月14日德国《明镜》周刊在线刊登头条评论文章,说中国政府「把灾难变成公关行动」。《环球时报》所引评述如下:中国领导层对地震做出的反应是:总理像一个消防队员一样急切地赶往地震灾区;共产党想要利用这次灾难的危机处理结束在西藏危机之后的国际孤立;从来不无的放矢的中国官方媒体充分利用了这次地震,用习以为常的政治口号把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如今的中国太复杂了,不可能用过时的手段来统治占世界1/4的人口了。只能实现更多的参政议政和透明度,才能长久地保障和谐。

将这些话都当作是幸灾乐祸之论,只能说长期被本国媒体的阿谀奉承捧得昏昏然的中国当局,很希望全世界的媒体都效仿中国媒体,全体加入称颂中国政府英明的行列。谁敢不颂扬,就让「中国人民」对其口诛笔伐。

可以说,对四川地震的应对,再次证明对内剥夺民众人权、专以压制民众为务,对外毫无正面道德影响力的中国共产党政府,根本不配成为「世界领导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元區 一個美麗的錯誤?
希臘債務紓困計畫,在德國總理梅克爾「下不為例」條件下暫時落幕。但緊接著西、葡、義三國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問題,豈是一句「下不為例」就可以擺脫?…
朝核危機「第一季」謝幕
4月15日是北韓的「太陽節」(即金正恩祖父金日成的生日)。先前幾週,北韓一直宣稱要在當天核爆,…
甚麼是鎖國和意識型態
鎖國和意識型態是台灣統派人士對非統派人士慣用的批評,但這批評卻並不正確,批評者的講法也常扭曲事實或自相矛盾。…
監視器新聞當道 有畫面就有真相?
新聞報導的首要目的之一,不外乎是「呈現真相」。但,「真相」是甚麼?容易取得嗎? 探討1:韓劇《皮諾丘》的啟示 …
華夏大歷史 : 億萬年重複 只為照見山河萬朵
曾經有一個孩子問我:「老師,如果地球不在了,神還在嗎?」我對著他笑了笑。 如果地球不在了一個人,包括孩子,…
2-19. 肺腑之言(上)
本期登場人物:l   王子光(蟬翼多媒體營運企劃部專員) 隱士型(MP) 年輕有幹勁的八年級生。堅持個人的原則理念。…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陳由豪的眼淚 曹興誠的笑容
  陳由豪流淚了,而且是「傷心」的眼淚;自稱是「小民」的曹興誠笑了,而且是「開心」的笑。在台灣留下數百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