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拚经济独厚财团 韩国人民没幸福感

韩国政府全力支持财团冲第一,国民幸福指数却属「后段班」。Getty Images
韩国政府全力支持财团冲第一,国民幸福指数却属「后段班」。Getty Images
第121期
方清月

韩国经济历经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后,不但快速重生,更有令人惊艳的成绩。在十大财团的支撑下,韩国2011年的贸易额超过1兆美元,位居全球第9,并成为第7个人均GDP达2万美金、人口超过5,000万的经济大国。

根据数据显示,韩国十大财团2011年的总销售额占全国GDP的76.5%,单是三星一家就占了21.9%,其次为现代汽车的12.6%、SK集团的11.7%、LG的9%、GS集团5.4%、现代重工业5%、乐天集团4.5%、韩华集团2.8%、韩进集团1.9%、斗山集团1.7%。这都是韩国政府在亚洲金融风暴后大刀阔斧整并国内各大企业的成果。

大财团富而无德

然而,炫目的经济成长虽然让企业受益,但是韩国人民却似乎无感。傲人的经济成就背后却存在着一张脆弱的社会安全网,韩国社会依旧存在着高达45%的贫困老人,达富裕国家的3倍。此外,十大财团雇用的人力却不及总劳动人口的5%,远不及小企业的27.5%。因此,74%的韩国民众认为,韩国财阀未善尽回馈社会的义务与责任,根本「不知道德为何物」。

韩国财阀的崛起始于朴正熙时代,并持续发酵延伸。企业家李明博选上韩国总统当政后,更致力解除对大企业的管制,导致财阀业务范围扩张,让中小企业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此外,由于专业职缺不足,导致大批渴望进入大企业的高等教育青年陷入失业困境。据统计,韩国青年的失业率高达20%,让韩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穷人口增加的情况日渐严重。

再者,经济高峰期房价和地产价格的飙升,让家庭负债急速攀升,达到可支配所得的164%,占GDP的81%,高居全球第5位,远高于美国次贷风暴初期的水平。韩国民众的消费意愿因此锐减,使得今年的消费成长仅达1.4%。今年首季,百货业的业绩增幅从去年同期的11.3%锐减为0.3%,拉抬内需提振经济的政策濒临破功边缘。家庭负债攀升也让不少打算读大学的青年面临付不起高额学费的困境,这些费用往往是靠父母借贷而来。据统计,韩国有八成青年有意愿接受大学教育。

更糟糕的是债务与收支的严重失衡,迫使许多家庭贱卖住房还债,不但让近两年来的房地产泡沫化,大量的地产坏帐更导致20家地产放贷金融机构宣告破产。

贫富差距扩大

讽刺的是,近3年韩国富裕人口(年收入达80万美元)的年增率却高达20%,但仍有68%的高收入者认为「不够富有」。韩国统计厅的《2011年社会普查》报告显示,有45%的韩国民众自认为存在于「社会底层」,高于去年的36.9%。

严重的贫富差距与高额的负债让韩国人民对未来普遍存在着悲观看法。超过九成的民众认为,10年后的贫富差距将更加扩大。社会生存压力加剧,使得20至29岁青年的死因中,自杀比重达到44.6%。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每10万人中有42.2人轻生,自杀率高居全球第一(第二名的立陶宛为10万分之34.1人);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也显示,韩国在接受调查的36个国家中,国民幸福指数排名为24,排不上「中等班」,几乎属于「后段班」。

韩国政府力拚经济的结果,创造出企业的高度成长与惊人获利,不若韩剧盛大且光鲜亮丽的场景,背后反而潜藏着人民的幸福无感。放任韩元贬值、放宽炒房管制,藉以拉抬经济成长的政策,其实是今日韩国债台高筑、经济危机的元凶。因为勇于反省而度过1997金融风暴的韩国,是否能再次安然化解这场经济与社会的巨大矛盾,就要看执政者的智慧。而韩国所面临的困境,也值得台湾警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台灣工業行腳
今年全球油價高漲,新一波的能源危機已然成型。台灣在過去歷經兩次能源危機,所幸兩次都安然度過。1973年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機爆發後,…
追求高挑美 避免傷害身與腿
穿上美麗的高跟鞋,窈窕淑女蓮步輕移,不但姿態優雅動人,也更添自信。然而,在亮麗丰采背後,足部健康卻悄悄被犧牲了,…
英澳將立法禁危害國安外資收購
英國與中共的關係日益緊張,為遏止中共的擴張,英國首相強生準備立法,嚴厲阻止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外國企業收購行徑。 按規定,…
陸民年度感受調查:累累累
最近一首被稱為「音樂版蝸居」的歌曲〈累啊累〉在中國網路上熱傳,其歌詞「房價越來越高累啊累啊累、鈔票越來越少累啊累啊累、…
台大新聞E論壇 堅持真實報導
當社會發生受到大眾關注的重大歷史事件,通常會造就一些明星人物。例如太陽花學運造就了林飛帆、陳為廷、黃國昌等社運明星。與此同時,…
什麼是大國的價值觀?
法國一位外交部長曾經說過:「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國……」這句話已成經典,…
惠風文集 - 評審席上
在巨大的家庭與親友期待下從媒體工作回任教職。說「回任」是因為我已經千辛萬苦、想方設法離開過一次,但離開得不夠徹底,結果當然是「斬草不除根,…
罷工的合理原因及限制
台灣近年發生了幾次航空事業的罷工,社會對其是非對錯有不同的看法,而不少消費者則覺得無辜受害。要減少爭議並降低對社會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