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筆寫真

奇哉!《北京日报》要求骆家辉公布财产

第113期
石修

就在美国和中共还搞不定陈光诚去留之际,不少中共官媒集中火力抨击陈光诚、怒骂美国不该干预中国内政,其中不乏对于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个人的攻击。例如《北京日报》与《新京报》在5月4日分别发表评论文章,前者称骆家辉乘飞机坐经济舱等行为是要搅起中国官民矛盾的「平民生活秀」;后者则批评骆家辉「外交官不能逾越自己的本分」。

不同的是,5日凌晨,《新京报》在新浪微博发表蹊跷的道歉文:「在夜深人寂时,卸下言不由衷的面具,对真实的自己说声对不起。」这篇博文随后被疯狂转载上万次,直到次日被删。而《北京日报》却再接再厉,于5月14日要求骆家辉公布财产。瞬间点燃了中国网民的热情,许多知名博主纷纷冒出头来要求该报社长率先公布财产。

引网民之言自己作球上篮

《北京日报》这个奇怪的要求是怎么来的?该报先引用一名自称为「wood-bell魏志奇」的网民对骆家辉的批评。这位「网民」指控「骆家辉住的是耗资上亿美元修建的美国大使官邸。出行代步的是特制防弹豪华专车。家人和佣人开销由美国纳税人支付。这样的奢侈岂能算简朴?请问骆大使这些为何不发布?只公布喝咖啡,坐经济舱,不是摆拍作秀是甚么!」

看起来颇有一番歪理。但有另一家媒体观察到「wood-bell魏志奇」的网文发布后,《北京日报》首先迅速转发并作成评论。这种自己作球自己上篮的事在中共官媒日常言行中不过是一碟小菜,本文不想多费篇幅去评论它。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日报》这种公开与胡温对着干的行动代表甚么意义?还有《北京日报》对骆家辉的评论正不正确?

先从简单容易处理的开始。《北京日报》要骆家辉公布私人财产,其实骆家辉早就公布了自己的财产,而且从骆家辉担任华盛顿州州长开始,他家的财产就一直摊在阳光下。《北京日报》的要求实在欠缺常识。

拿己之短攻人之长脑子进水

这家由中共北京市党部直辖的官媒,在中国官员密度浓度最高的地方,身为北京发行量最多的报纸,竟然不知道骆家辉是在京官员中(把在北京的美国和中共高官们都加起来算)唯一公布财产的!拿自己的短处攻人家的长处,难怪被中国网民讥为脑子进水。

接着往下看,骆家辉身为美国驻华大使,住的固然是耗资上亿美元修建的美国大使官邸,出行代步的是特制防弹专车,官邸的水电开销由美国纳税人支付,但美国驻华大使一直是这个待遇。而且美国大使官邸和防弹专车是美国政府的财产,至于美国在中国大使官邸为何花了大钱?花到哪里去?为何美国驻华大使须要防弹车?究竟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奢侈,其实大家心里有数。再问下去,应该觉得尴尬的恐怕是中共。

西谚有云「住在玻璃屋里的人不要丢石头」。《北京日报》何不先监督中国官员,让中国官员公布财产?或者《北京日报》自己以身作则也行,从社长开始带头公布财产,如果有官舍、公务车、司机佣人,不妨顺便公布一下。

看看骆家辉怎么做!已经公布的骆家辉财产仅数百万美元,却已排在美国官员前20名,排名第一的是资深律师希拉里,如今的美国国务卿,财产总额高达3,000万美元。骆家辉的财产和许多富裕的美国人甚至资深律师来比,实在不算甚么。不过骆家辉是官员,不是商人或律师,钱财不是他的人生目标,比较钱财多寡一点意义都没有。

如果硬要拿来比,也只能拿骆家辉和中共的官员来比。举例来说,陕北这种穷地方的一个小县官,就能比得过骆家辉,更别提山西的「煤老板」们或其他沿海一线城市的大小党官们。在他们眼里,骆家辉就一贫户罢了。

问题是,明面上这些中共党官的月薪根本不够一次酒店作乐,可是「业外收入」却可以让他们把妻子儿女送去当美国富翁、住豪宅、开名车,过着奢华生活。

刘周谋夺权恶斗无休止

凡此种种,中国民众哪个不明白?所以《北京日报》追打骆家辉的行动,被中国网民批为「脑残」。其实《北京日报》哪里不明白呢?但上头的主子,也就是北京市委刘淇,是所谓的「血债派」,刘淇和周永康这伙人没有退路,不想被清算就得和胡温拚命,否则这么多年的敛聚都会成为泡影。前头有一个王立军跑进美领馆,后头又来一个陈光诚进入美使馆,再下去美国使馆直接改成中国信访办得了。偏偏美国大使骆家辉又是个形象好,得中国民心的。《北京日报》无处下箸,只有拿篇网文来做文章。

《新京报》在同样的上级压力下附从了,但却还知道拐弯抹角地在新浪微博发表道歉文,虽然这样的道歉对于《新京报》失去的媒体清白没有一点帮助。《新京报》前任主编程益中评论道:「不宽恕受压者,更不饶恕施害者。一个都不放过。」(程益中在《南方都市报》主编期间因报导SARS真相,后来虽调任《新京报》,仍被中共当局设词入狱。程益中被抓的时候就是《新京报》的主编。)

在陈光诚事件上,明明胡温已经跟美国达成协议,《北京日报》和《新京报》却要与胡温对着干,也就是与中共下一任接班人习近平对着干。自古以来和掌权者与王储对着干的京官,没有一个能够安然无恙,这个道理每个正常的人都懂。《北京日报》和《新京报》何以欠缺正常人的思惟?无非它背后的主子还在谋划着夺权窜位,并以《北京日报》这些报纸为马前卒。这场不死不休的恶斗,透过骆家辉这个「受害者」可见一斑。

话说回来,骆家辉不管是好是坏,人家美国纳税义务人都没意见,《北京日报》和那位中国网民急甚么?除非这几篇批骆的背后的写手是美国公民!或许这才是真相。那么,《北京日报》对骆家辉的呼吁就能够得到一个完美的解答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王長清堅忍不拔 養殖香魚苦盡甘來
蘭陽地區水質佳、污染少、氣候適宜,是香魚最理想的生長環境。台灣的香魚養殖業八成以上集中在宜蘭,尤以冬山鄉的產量最大。 日前和「…
台、日、韓「銀髮風暴」,下一步怎麼走?
提到亞洲高齡化國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與台灣平時互動密切的「老人之國」日本,但其實近年來南韓也在老人相關指標上屢創新高,加上台灣,…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一)
本專欄此前連載9期「阿丹的養雞實錄」,記錄了100隻蛋雞出生、成長、下蛋的過程。阿丹說,養雞系列是關於生命的創造,本期的新系列,…
小餅攤的清晨即景
無論冬夏,每個早晨鍋爐都冒著騰騰熱氣。 小巷弄裡排了一列長長的隊伍,摩托車整齊地停放在一旁,形成一幅頗為別緻的清晨即景。 攤位上,…
導入數位轉型之前 企業自評方案
首先要先讓各位中小企業老闆知道一件事,不是每一家企業都需要馬上做「數位轉型」。有時在不對的時間點,積極去做反而對公司是個災難。…
香港占中:為了不淪為大陸
香港特區政府與占中運動代表在10月21日的談判,並未取得實質成果。因此,中國大陸一些力主激烈對抗的異議人士與維權者,認為占中活動太軟弱,…
職場上的禮儀
商場上,「禮儀」一直是許多成功的企業人士非常重視的一環。無論是交換名片、穿著、開會、宴會、乘車等,這些看似簡單的應對方式,…
劉燈徽 打造全世界最薄的宜蘭餅
民國58年的某一日,宜蘭一家糕餅鋪中,學徒劉燈徽在爐灶前看顧著炭火。此刻的他,內心是焦慮惶恐的,深怕一有個閃失,餅就烤焦了。 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