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虱目鱼,真好鱼

虱目鱼,真好鱼
高雄盐埕区濑南街的老蔡虱目鱼粥是超过五十年以上,当地人推荐的老店。
李筱昀
第12期
鲁鱼

 

年的寒害,冻死了中南部难以计数的虱目鱼,让渔民红了眼眶,也让家庭主妇好长一段时间见不着这可亲的鱼。一说到虱目鱼,很多人直觉的反应是虱目鱼很多刺,不容易吃,懒人一族更是早把虱目鱼列为拒绝往来户。确实如此,全身布满细长软刺的虱目鱼,好像就是要磨人耐性似地,非得让你仔细地看它,一根根地挑刺,才让你领略细腻甘美。这般让人「非礼勿近」的鱼,只能让人秀气地品尝,若要粗鲁吞嚼,对不起,一嘴吐不出咽不下的鱼刺可让你打退堂鼓。

这么「难剃头」的鱼,行情应该不好吧!那可不,虱目鱼在市场上可受欢迎呢,价廉味美又滋补,晚一点还买不到。有句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区区几十根刺怎么可能轻易难倒懂美食的饕家跟婆婆妈妈?

闽南语叫「麻虱目仔」,虱目鱼学名Chanos chanos,英文Milk fish,从名字就知道这鱼有多营养。关于虱目鱼名字由来的故事挺多,笔者觉得最逗的是跟国姓爷郑成功有关的典故:郑成功抵台登鹿耳门之时,渔民欢迎而献之以鱼,郑成功好奇问此鱼是「甚么鱼」,纯朴的渔民大概听不太懂中国话,还以为国姓爷赐此鱼名「甚么鱼」,而讹音为虱目鱼。

虱目鱼之所以受到喜爱,不是因为它富含胶质与优质蛋白,而是清淡中带着微微草香的甘味,柔和不腥、不油腻的口感,入喉即化,意犹未尽的滋味最是迷人。这么平民的「家鱼」,用最简单的烹调就可以尽显美味,不管煮汤也好,油煎也好,用酱卤也好,都是数百年来传承的地道台式口味,可能也是因为这跨越历史的滋味让人不舍停箸吧。

「没有经过嘉南平原的人,不知虱目鱼的重要;没有住过嘉南平原的人,不知虱目鱼的美味。」这句话道尽了对虱目鱼的感恩。在先民开垦的困苦年代,虱目鱼曾经是家家户户桌上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喂养了几代人的虱目鱼,特殊清甜的味道早就渗进嘉南平原人们的情感与记忆的密码里。直到今日,还是有不少植着虱目鱼基因的人,一早非得来碗虱目鱼粥配油条才觉得喂饱了一夜的饥渴。

其实南部人并不是只有早上吃虱目鱼,午餐、晚餐也都可吃虱目鱼,清淡不腻的口味,甚么时候吃都有淡淡的满足。只是开到晚上的店还真的挺少,没办法,谁叫虱目鱼非得吃新鲜才行,店家清晨四点就得杀鱼煮粥,好应付六点上门吃粥的客人,中午后大概鱼肚、鱼肠、鱼皮卖完了,店家也累了,当然早早打烊补眠去。

虱目鱼不是难料理的鱼,不过好吃的虱目鱼粥可就不容易了。虽然虱目鱼粥的材料做法不变,都是鱼骨高汤、红葱头、芹菜珠、生蚵熬粥,但真要熬到好吃,还真得花上功夫跟时间。高雄盐埕区濑南街的老蔡虱目鱼粥是超过五十年以上,当地人推荐的老店,坚持新鲜的好味道数十年不变。活泼可爱的蔡老板娘,快八十几岁的阿嬷依然笑脸盈盈与客人话家常。一块菠萝豆酱卤得香透的鱼肚,配上一碗粥,佐着老店浓浓人情。台南府城以美食小吃闻名,安平靠海,过去多养殖虱目鱼,因此,味道鲜美虱目鱼粥是府城小吃的特产之一。名闻遐迩的老店如公园南路的阿憨咸粥至今依然是老饕的最爱,一早就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近年在北区民德国中后门的「民德虱目鱼粥」以踏实的脚步,渐渐传出口碑,成为饕客的新宠。

爱吃虱目鱼的人真是福气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毛澤東之孫毛新宇信「上帝」?
近日,中共官媒大量報導了毛澤東之孫毛新宇的部分語錄。毛新宇非常關注毛澤東的形象和人們對毛的評價。談到這一問題,他就滔滔不絕:「…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三):自我評估(上)
在上一期的專欄中,我們初步介紹了加拿大滑鐵盧(Waterloo)大學所提供的職涯規劃模型,其中將完整的職涯規劃流程區分成六個步驟,分別是:…
輔導「真假仙」
我準備瞭解一下事情的始末,才詢問家瑋老師班上的小女生第一句話,卻馬上被她嚴肅地堵了回來。她指出我用詞不當,我試著解釋,但是,…
另一種「進口替代」
過去十幾年,台灣平均「名目工資」(即未考慮物價水準因素的工資)成長十分有限,平均「實質工資」(經物價水準平減後的工資)甚至是下降的。事實上…
我與我的中古車
「啥?你花新車的錢,去買中古車!還是小眾品牌!」 望著共事的表弟與同仁疑惑的眼神,原本雀躍的心情,瞬間跌入谷裡。此時我理智起來,…
名人趣味雋語—作家篇
幽默的語言與文字對我有難以抗拒的魅力。有些人講起話來讓人哈欠連連,頻頻看錶;而有些書寫得像真人在你面前演出,活靈活現,令人看得興味盎然。…
孔子高徒子貢 以儒家思想營商
商人,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總是把利益擺在第一位,不顧人情禮義。過去有句俗話說「十商九奸」,更是直接表明商人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的形象。…
減重新寵? 認識椰子油
近年來食安風波不斷,其中2014年爆發的劣油事件,引起人們對食用油的關注。而長久以來頗受矚目的「椰子油」,一直有著正反兩極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