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制笛师傅张志名不悔的身影

「陶笛外科医生」张志名正在为陶笛调音。曾汉东摄影
「陶笛外科医生」张志名正在为陶笛调音。曾汉东摄影
第100期
文⊙刘惠宜 整理⊙赖宛琳
在台湾,陶笛在不少人眼中只是小朋友的玩具。这大概是为甚么张志名的产品包装盒上要印着醒目的八个字「我是乐器,不是玩具」的原因。

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样倒贴式做生意的人,他就是素有「陶笛外科医生」的张志名。在淡水码头附近与张志名道别,看着他渐渐远去,我不禁暗叹道。

顷囊相授 数十年心得一次报告完毕

今年1月,未曾谋面的张志名将我订购的四把陶笛邮寄给我。在家自学一个月后,我前往他的工作室拜访他,主要是想请他看看我吹奏的方法正确与否。

早上9点半一踏入张志名的工作室,他马上检测笛子本身的音色与音准,并仔细观察我的运舌、运气、吹口的含笛位置等,将必须改正处一一指出。在我吹完一首曲子时,他就会谈谈对此曲的诠释、音符间气量与握笛角度的转换,以及舌头位置如何改变了音乐表现。我看他比手画脚地说明音乐线条该如何流动,颇有艺术指导的架式。彷佛想把这十几年来的心得,通通一次向我「报告」完毕似地欲罢不能。

他热忱忘我地分享至将近中午1点,在我催促下才一块儿进餐。吃完饭回来,一进门他连椅子都没有坐下,就开始调整笛子。走到好像手术台的工作桌前,他拿起其中一支修刀继续解释:「功能愈强的陶笛,音色愈不容易完美,反而功能单纯些,音色纯度愈佳。能感动我的音色,就是最佳音色。它跟人、跟物一样,没有无用之人,也没有无用之物,只是没有摆对地方。」

看见他一头栽在工作里的模样,想象当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实验时的那种傻劲,大概就是如此。

以一位入门者而言,老实说,我没想到陶笛可以「玩」得这么认真。在台湾,陶笛在不少人眼中只是小朋友的玩具。这大概是为甚么张志名的产品包装盒上要印着醒目的八个字「我是乐器,不是玩具」的原因。

最有良心的卖家 持续不懈进步

「以前踏入专业制笛不久,有些高价位的笛子,客人可以把笛子带回家试吹三个月,不适合再拿来换,不买也没关系。」我手上此刻也拿了他一把五千块的5G新笛,还没付钱,他要我带回去练肺活量的。而在现在这个社会,要搞失踪太容易了,移动电话、email改一下或根本不回应,就可以让旧识觉得你已从人间蒸发。

「你不怕客人卷笛而逃吗?」

「不会ㄝ。因为我不相信人那么坏,难道一个人的价值就只值那几千块而已吗?为那一点钱就出卖自己吗?」

「记得曾经卖出五把单价一万的笛子。等到下一批笛子出厂时,觉得上次那批笛子只值五千块。我愈想愈不安,觉得很对不起那些跟我买的人。于是我一个一个打电话给他们,跟他们说有一批音色更好的笛子,想要的话可以拿来换,不加价。」

世风日下,黑心商品多得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无不戒慎恐惧。我认为如果有「最有良心的卖家」这种奖项,张志名肯定是其中一位得奖者。

其实在台湾的手工笛师傅生存大不易,虽然张志名在台湾的制笛界已占有一席之地,但回首自己年轻的岁月,他心中不少感怀。

「往往回顾自己前一阶段的作品,都会被自己吓着,很难接受自己怎么会做出这样的笛子。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沉淀、厘清,才得以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之后我再也不敢轻易地批评任何一个产品,因为那都是生产者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了。」

「以前不懂事,听见别人称赞我,觉得很开心。现在有一点懂事,觉得很惭愧,因为我发现看不到顶端。以往认定是登峰造极的产品,现在已不是,而且不知道高处在哪儿。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懈地观察思考、思考观察。」

挥别时,我想到今天发生的一切──他恳切的神情与言语、他工作室窗前的那片翠绿与鸟鸣,以及他飘荡在林间的笛声──看来先前的苦如今已都变成了甘。而那对于陶笛奉献一生的不悔身影亦将永远刻印在我心中。

(本文整理自《看》2010年第63期「认真脸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正向思考 有助活得長久健康
身心一體並互為影響幾乎是公認的觀點了。而心理和身體的連繫,也是醫學上努力發掘的領域。其中,心理能影響身體程度究竟有多大,答案未知。…
中國護照為何在海外不管用?
台灣自7月4日正式開放與中國大陸的周末包機直航,將有更多大陸旅客來台,不但國際媒體強烈關注,台灣民眾也是心情複雜。因為在分隔半個世紀後,…
猝然臨之而不驚 無故加之而不怒
秋雨淅瀝,霧氣濛濛。雨夜讀書,也禁不住一絲淡淡的憂鬱湧上心頭。然而,當我偶然在書本上看到了「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句話時,…
中國為何無法步台灣民主化之後塵?
在美國每逢以台灣聽眾為主的演講,我總會遇到這樣的提問:「中國大陸為何不能像台灣那樣走上民主化的道路?」而大陸人也有同樣想法,…
第十二集 舊不如新 邊做邊改
「你上次提案的那份投影片寫得不錯,可以給我嗎?」 「哇,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我找一下。」 兩小時後,「你怎麼這麼久還沒給我啊?…
北韓牡丹峰樂團 北京罷演疑雲重重
中國和北韓早年曾宣稱兩國是鮮血凝成的友誼,近二十年來這鮮血變成了紅色塗料,兩國關係日趨冷淡。12月10日,…
「百元週」流行 年輕人節儉成時尚
「早餐,一包方便麵1.5元。午餐,想起我的百元週活動,算了,還是在家看電視、啃蘋果吧!一個大蘋果0.8元。晚餐,我的冰棍,我的最愛,…
黃媽慶「獎不完」的木雕世界
走進「黃媽慶木雕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件雕功細膩、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在散發著濃濃原木香氣的工作室中,觀賞著刻畫典型農漁村常見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