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回馈社会】看见智慧经典语录之四

第100期
编辑部整理

卢文锦(咏春拳传人,李小龙的三师兄,咏春拳宗师叶问的亲传外甥)──

学文的人不用学武,学武的人一定要学文。你的涵养不够,你往往会为了一些小事情,去争执啊,个人学识修养不够就会产生这种问题。(《看》第18期「认真脸谱」)

 

蔡龙雄(石砚雕刻创作家,荣获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工艺之梦银牌奖)──

我把我坚持的地方传承给我的徒弟、我的学生,不让台湾本土艺术流失了,这是个重担,我要一直走下去,走到我最后的一口气。(《看》第31期「认真脸谱」)

 

叶淑蕙(山水米总经理)──

对我来说,不是业绩好就是有成就,作为一个粮商,除了尽其所能制造安全粮食,最大的期望是全台湾的土地能够永续经营,让台湾成为一个有机岛。(《看》第31期「封面故事」)

 

王新笃(「釉里红」瓷艺创作家)──

很多人觉得我太传统了。以前我会怀疑是否还要走这种路线,现在我很确定这种路线是没有错的,因为我发现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不管多久,再拿出来用都是新的!(《看》第34期「认真脸谱」)

 

赖家崧(中天连锁眼镜总经理,追梦乐团发起人)──

有时候我们常因为太忙而说『明年再来』,其实一错过,明年根本就不会来。(《看》第38期「封面故事」)

 

袁红冰(前北京大学法学教授,中国流亡作家,自由主义法学家)──

总结起来是我对不起共产党,不是共产党对不起我。我要是想追求荣华富贵,共产党会给我。那么我为甚么要对不起它呢?因为我要对得起共产党的话,我就没有办法对得起我自己的良心。人生一世啊,良心最重要,自己的心灵最重要。我不能背叛自己的心。(《看》第41期「封面故事」)

 

陈德祥(云林县水林乡「台湾区牧草生产合作社」经理)──

很多人都认为年轻人不可能来从事劳力付出的农业工作,可是我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还有好几位是硕士生。这里工作比预期的多很多。每天接受阳光、汗水洗礼,虽然辛苦,但是看到植物长得好就心满意足。而且与作物、土地的互动,也经常让我们感动。(《看》第52期「封面故事」)

 

Janet(谢怡芬,金钟奖行脚节目「疯台湾」(Fun Taiwan)节目主持人)──

I don't know what's holding me here, but here is something.(我不知道是甚么因素把我留在这里(指台湾),但一定有甚么原因。)(《看》第56期「封面故事」)

 

薛焜中(「冶绿生活服饰」创办人)──

你做对一件事,很多善的资源就会进来。……或许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心的力量是无限的。一辈子,就作一次傻人吧!(《看》第71期「封面故事」)

 

赵宗冠(知名不妊症医师,业余画家)──

诊疗和绘画都是我最喜欢的工作,改变工作就是休息,看诊累了作画、作画累了看诊,所以我觉得一天到晚都在休息。这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看》第87期「认真脸谱」)

 

王伟华(东海大学「博雅书院」副书院长)──

常有人说学生是客户,老师应该满足学生需求;但我觉得不是,学生应该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真正的客户应该是企业和这整个社会。(《看》第89「封面故事」)

 

林昌民(台中新社「安妮公主花园」主人)──

把美好的生活和亲朋好友分享,是我们最原始的想法。……人生不是以赚钱为最后的目的,如果每天都在想赚钱,人生很乏味。(《看》第94期「认真脸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正向思考 有助活得長久健康
身心一體並互為影響幾乎是公認的觀點了。而心理和身體的連繫,也是醫學上努力發掘的領域。其中,心理能影響身體程度究竟有多大,答案未知。…
中國護照為何在海外不管用?
台灣自7月4日正式開放與中國大陸的周末包機直航,將有更多大陸旅客來台,不但國際媒體強烈關注,台灣民眾也是心情複雜。因為在分隔半個世紀後,…
猝然臨之而不驚 無故加之而不怒
秋雨淅瀝,霧氣濛濛。雨夜讀書,也禁不住一絲淡淡的憂鬱湧上心頭。然而,當我偶然在書本上看到了「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句話時,…
中國為何無法步台灣民主化之後塵?
在美國每逢以台灣聽眾為主的演講,我總會遇到這樣的提問:「中國大陸為何不能像台灣那樣走上民主化的道路?」而大陸人也有同樣想法,…
第十二集 舊不如新 邊做邊改
「你上次提案的那份投影片寫得不錯,可以給我嗎?」 「哇,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我找一下。」 兩小時後,「你怎麼這麼久還沒給我啊?…
北韓牡丹峰樂團 北京罷演疑雲重重
中國和北韓早年曾宣稱兩國是鮮血凝成的友誼,近二十年來這鮮血變成了紅色塗料,兩國關係日趨冷淡。12月10日,…
「百元週」流行 年輕人節儉成時尚
「早餐,一包方便麵1.5元。午餐,想起我的百元週活動,算了,還是在家看電視、啃蘋果吧!一個大蘋果0.8元。晚餐,我的冰棍,我的最愛,…
黃媽慶「獎不完」的木雕世界
走進「黃媽慶木雕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件雕功細膩、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在散發著濃濃原木香氣的工作室中,觀賞著刻畫典型農漁村常見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