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范蠡急流勇退,有舍有得

范蠡急流勇退,有舍有得
Getty Images
第98期
倪健哲
范蠡经商重视道德,获得良好商誉,是历史上有名的儒商,与子贡齐名。他一生皆处于钱财与权利的高峰,却不贪恋分毫,因为他知道该做甚么、该得甚么……

在媒体版面上活跃的公众人物中,有不少政商名流。许多经商者富可敌国,紧抓着国家经济命脉,甚至还跨足政治圈,参与国家政策。这些企业富商在关键时刻能否舍弃自身利益,以国家人民利益为先、大局为重呢?

「因为金钱与权势太过诱人,没有人可以禁得起这样的诱惑,这是人的本性。」真是如此吗?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著名商人──范蠡,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聚财散财」的故事,就告诉我们爱国为民、急流勇退才是正道。

忠以为国,助越灭吴

范蠡为春秋时代楚国人,年幼时出身贫寒,但是天生聪敏睿智,年纪轻轻即学富五车,懂天文地理与兵法,满腹经纶,并且是一名优秀的经商者。虽然范蠡一身才能,又是经商天才,但由于行事低调,在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却不曾被重用。日后范蠡移居越国,并投入越王勾践麾下。

周景王二十四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一场「檇李之战」,吴王阖闾阵亡,从此吴越两国结下深怨。两年后,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夫椒与越国决战,此战使越王勾践大败,仅剩五千兵卒逃入会稽山。

在勾践潦倒的这段时间里,范蠡时常告诉勾践:「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之后夫差因为胜仗而日渐骄佚,范蠡便断言「越必兴、吴必败」,建议勾践:「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便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这段时间勾践听取范蠡建言,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为奴三年后,夫差将勾践等人放回越国,范蠡与文种开始积极拟定兴越灭吴的计划。《左传‧哀公元年》记载:「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即是以十年积极生产、以十年强化国力的策略。期间,范蠡为了削弱夫差的意志并确保策略,献上西施、陈娟、郑旦等美女,长达二十年的计划与经营,越国不但力量强盛,也一举消灭了吴国,一雪前耻。

智以保身,急流勇退

范蠡在勾践落魄时即开始辅佐他,到最后兴越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封为上将军。这时的范蠡可说是名与利都达到了顶点,与文种同为复国之功臣,正是开始享受权势的时候;然而此时,范蠡却兴起了离去的念头。

这二十多年来的观察,他知道勾践「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享福。」因此决定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选择退隐。他写了一封信告诉文种,要他也早早离去,因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若是留在勾践身边,恐怕性命不保。

范蠡离去之后,文种如预料中遭到勾践杀害。而范蠡则是移居齐国,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于海边定居,一边垦荒耕作,一边经营商业。由于他做生意讲求商道,又相当有才能,没多久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不贪图于利,将大笔财富用于造福乡里,为社会做事,在民间拥有良好名声。

商以致富,回馈社会

范蠡的才干与名声受到齐王的重视,被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做官到卿相之位,家业累积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普通人来说,已经到了极限。长久处于尊贵的身分,恐怕不是好事。」因此,这个官只当了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归还相印辞职,并散尽家财给予知交与老乡们,回归一身清白。

最后,范蠡迁徙至居于「天下之中」的「陶」,并自号「陶朱公」。陶位于各国交通汇集处,为最佳经商的地点,范蠡以特有的经营手法,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寻得商机,并且以高道德标准与各国做生意,没过几年,又成了巨富,后人尊为财神。

《史记》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范蠡经商重视道德,获得良好商誉,是历史上有名的儒商,与子贡齐名。他一生皆处于钱财与权利的高峰,却不贪恋分毫,因为他知道该做甚么、该得甚么;重要的是,他懂得急流勇退,并且忠君为国、回馈社会。

范蠡善于聚财致富又乐于施财济人,如此美德受到后代许多商人推崇,尊他为「商圣」。然而阅读范蠡的一生,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或许正是他以良心经商、不多偏取的生意之道,加以时机来到随即能够坦然放下名利权位不多恋栈的作为,才得以如此有道取财。

范蠡的知进退、道德经商,堪称古今中外跨足政商界者的典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健腿強膝
人體600條肌肉,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人老腿先老,退化性關節炎最易出現在膝。經由腿膝的保養保健,不但可強筋健骨,…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三)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的系列,由一場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野火作為導火線,阿丹記錄了其中的毀滅與新生。 上一期的畫面中,…
「綏靖政策」與「惠台政策」的反思
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4月,知名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2020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比例續升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
從毒物興奮效應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新機會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地區的醫療體系瞬間瓦解。緊接著,中國各大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世界各國為了防疫,更是下達旅遊禁令,…
電業法三讀通過 日益能源科技打造全台最大商業區太陽能電站
汙染性能源排放加速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對全世界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2016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