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蒜头糖厂蜕变展风华

蒜头糖厂蜕变展风华
新世代披上彩衣的五分车,曾是往昔载客载糖的重要交通工具。
曾汉东
第97期
曾允盈
蒜头糖厂转型成为蔗埕文化园区后,
依然日复一日让大家重游记忆里的纯朴时光,
并充分展现其深耕地方蜕变之后的风华。
走进幅员辽阔的厂区,已停驶的火车头色彩缤纷地映入眼帘,
随即召唤游人对过往时序的想象……

午后的嘉南平原,天朗气清,蒸溽的热气伴随我们来到嘉义的蒜头糖厂。因此地早年聚集很多有钱人家,算来是头,即称「算头」;后这个村落通称蒜头村,有趣好记。

凭吊百年历史遗迹

曾经是台湾三大糖厂之一的蒜头糖厂,成立于日治的1906年,当时隶属日本明治制糖株式会社,曾是见证繁荣的农工业,如今产业结构改变,制糖机械不再运转,留下百年的历史遗迹仅供凭吊。

走进幅员辽阔的厂区,好几辆已停驶的火车头色彩缤纷地映入眼帘,随即召唤游人对过往时序的想象。低矮木制的日式桧木车站高挂着「蒜头车站」,斑驳油漆与窗棂上凋落的木屑,尚能承载坚持几十年仅剩的少数工作人员的热情。

解说员黄哲永是地方著名的文史工作者,长年致力保存在地歌谣、重整地方文史,对嘉义地区的文化发展如数家珍。他卖力介绍几十年来相互完成的自己与蒜头糖厂,我抬望办公室天花板锈蚀的风扇叶片与满处陈迹的旧型电话、黑板与杂物,时间彷佛在日治时期就停下了脚步一般。阳光从窗明几净的落地窗台洒落,我喜欢空气里点点灰尘的味道,那是时间的味道。

五分车旅行旧日风华

糖厂独具特色的五分车,至今仍于早上10点与下午3点准时发车。「五分车」以轨距不同划分,现今世界标准轨1435mm,五分车约为标准轨的一半,如同阿里山森林铁路因而得名。民国七十年代前,五分车是嘉义六脚乡重要的交通工具;现今的五分车则成为带领游人旅行怀旧的时光机器,沿途经过的景致让人怀想起从前。

五分车前后都有驾驶室,出发与回程路线相同,由两端火车头操控。五分车缓慢驶经许多历史遗迹,因经历过二次大战,壁角楼上的弹痕、防空洞的壕沟与百年充满日式风味的员工宿舍,都成为厂内保存完善、让人停留感怀的景点。糖厂尚有一座「蒜南国小」,原为日治时期开办的小学校,如今已不再招生,徒留尚未改建的校区。

五分车缓缓驶出糖厂,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甘蔗园向远处无尽延伸,清风吹散燠热,那片望不穿的制糖原料,曾是多数云嘉地区人们的幼时记忆。高铁在高架桥上飞驶,解说员打趣称这是场铁路的竞速,然而,缓慢、摇晃、炎热看似被现代科技屏弃的五分车,滋味却更是满溢。

换个方向,五分车倒行回到糖厂,并在旧时的厂房前暂作停留。步下五分车,解说员带大家参观百年前制糖的厂房。厂房内贴满「安全优先」、「零灾害是经营的基础」等标语,多年前工厂运转的景象如在眼前。机组因2001年纳莉台风损毁,也随制糖业萧条被迫走入历史,游人只能透过恍若亲身经历的解说,感受台湾曾经因而繁荣的制糖业魅力。

解说员挥汗如雨熟练地用各种套语笑料串起典故故事,让游人不枉走此一遭。他们坚守岗位,糖厂转型成为蔗埕文化园区后,依然日复一日让大家重游记忆里的纯朴时光,并充分展现其深耕地方蜕变之后的风华。

朴子溪自行车道起点

亲友相偕前来,可以玩上整日。除搭乘五分车,蒜头糖厂是朴子溪自行车道的起点,糖厂内即可租借自行车。作为嘉义县第一条自行车道,朴子溪车道可向西骑到东石渔人码头,全程达25公里,沿途经过桥身相当纤细优雅的六家佃长寿桥,渔村风貌与乡村景色尽收眼底,一览云嘉平原之美。园区的小板车也同具特色,轻踩踏板就可以推动铁轨上的小板车前进,合家玩耍笑声不断。另外,无论前去哪个糖厂,别忘品尝各式冰品,炎夏消暑的滋味令人难忘。

蒜头糖厂即使假日游人也不算多。对我而言,仅剩的几位解说员,倒成为糖厂的最佳风貌,他们融入在地,印证着曾经繁华与时间逝去。在随处堆积着不被注意的种种岁月痕迹的厂区里,并未逝去的,彷佛是往日的朴实气息与生活面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南海爭端,北京終現紙老虎原形
中國堅持在南海造島,其咄咄逼人的強勢行動折騰得四鄰不安。但10月17日中共軍委副主席范長龍的公開發言,又讓人看到一件讓北京很不高興的真相:…
克里夫.李是真神還是假仙?
王建民今年的連勝紀錄在5月7日遇到印地安人隊(Indians)時被打斷,不管是老球迷或新球迷,…
14個奇怪但管用的健康祕訣
身心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很奇怪的小舉動,看似平常但是卻非常管用: 1、綠蘋果緩解焦慮:如果在地鐵、…
川普與媒體戰爭是真假之戰
美國8月16日有多達350家報紙同一天刊登社論批川普總統,創了紀錄。當然,媒體監督權力者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慣例,也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蘇菲的抉擇》警示魔鬼的陷阱
「Making a Sophie's choice.」是近些年美國新出現的片語,意思是在兩個艱難選擇之間被迫進行的可怕選擇。…
香港主權轉移11週年
正當台灣因為馬英九當選總統加速兩岸統合步伐,中國觀光客在7月4日駕臨台灣,是福還是禍引發激烈爭議時,7月1日,…
人類的火星夢真能實現嗎?
殖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火星是除了月球外,人類腳步可以到達的最近一顆行星。但如果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
「小巨人」餐廳的成功啟示
美國《企業》(Inc.)雜誌的總編輯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在2003年發現企業界有一股很特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