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春末夏初韩国行

春末夏初韩国行
位于首尔北部的景福宫是观光客必访之地。Getty Images
第89期
李佳鸿
韩国真的处处充满文化和历史的痕迹,甚至连机场都有身着传统服饰的「王族」们在穿梭,也难怪《大长今》能展现深厚的文化伦理底蕴。

提到韩国,很多人首先就想到经典韩剧《大长今》。剧中主角长今历经失去父母、恩师的曲折遭遇,但仍旧坚持正直、善良的信念,最终成了韩国首位女御医与掌管御膳厨房的最高尚宫。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韩国的国家形象因此也成功营销到全世界。这也令我更加好奇,究竟是甚么样的国度、甚么样的人群能拍出《大长今》这样的影集呢?

4月底,《看杂志》记者和国内几位媒体前辈、朋友们受韩国交流基金会(korea Foundation)之邀,走访首尔一个星期。与韩国的初次会面充满新奇,尤其是来到了「景福宫」,更是感到置身在历史场景之中。

景福宫 李朝五大宫阙之首

景福宫建于1394年,是韩国李朝太祖李成桂迁移首都时所建造的新宫殿,也是李朝时期五大宫阙之中规模最大者。它位于首尔北部,因而也称为「北阙」。景福宫占地面积达15万坪(约50公顷),呈正方形,建春门、光化门、迎秋门、神武门分别为东南西北向的四个大门。宫内有勤政殿、交泰殿、慈庆殿、庆会楼、香远亭等建筑,古意盎然。据了解,韩国史上最成功的女政治家──明成皇后执掌大权卅年,最后就是被日军刺杀于景福宫内,使景福宫更添动荡的大时代气氛。

壬辰倭乱(1592~1598)期间,景福宫内大多数的建筑物皆被烧毁,高宗(1852~1919)时期在兴宣大院君的主导下,重新修建了约7,700间建筑物,但在日本占领朝鲜后,又遭到多次破坏,在1990年代才又慢慢修复。现在的景福宫只有约15%是原貌。

走到景福宫门口,首先看到的是身着传统服装的守卫,他们还有守卫交换仪式!再往内走,看到的是景福宫的正殿──勤政殿。勤政殿建于1395年,是韩国古代最大的木造建筑物,这是朝鲜君王举行登基大典、接见使节的地方。

勤政殿前广场上,有一座座的「品阶石」位在东西两侧,上面写着官名──文官居东、武官居西,并依照阶级高低排列。

勤政殿中君王的宝座在正中央,后面屏风上红色及白色的圆代表日月,山水代表江山。殿前铺石板的两侧是大臣的座位。和《大长今》君王议事的场景好像!

有文化的韩国美食

走着走着,体力消耗得特别快,就来看看韩国著名的美食吧!

位于景福宫附近的「土俗村」蔘鸡汤,是韩国蔘鸡汤的第一品牌!我们很幸运地不用排队长驱直入,整个土俗村同样充满了历史文化的感觉。大家入境随俗学习席地盘坐,据说最标准的盘腿坐法是「双盘」呢!

著名的人蔘鸡汤,咬开中间的鸡肉,里面居然还有浸满了蔘汤的饭,整碗蔘汤十分清淡又有鸡肉汁液的口感,连挑食的我都忍不住把它吃了个盘底朝天。

再来看看韩国顶级的宫廷料理餐宴场地──位于江南区水西洞的必敬斋。必敬斋是首尔一级保护文物,已有五百年历史,是朝鲜世宗的后人所建,据说从这儿出了五位丞相。

看到一个请侍者来的小石钟,据说只有宴会主人可以敲。我不知道,问了财团理事韩荣熙之后试敲了一下,结果被全桌的人笑说要付钱请大家,哇!会破产啦!

和韩国代表们餐叙

这次旅程中,我们有机会和韩国外交部、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等韩国代表们餐叙。宴会厅的墙上挂着韩国前总统李承晚题的字〈天下第一江山〉。整个宴会进行过程中还有韩国古丝竹乐伴耳,真是名符其实的「文化飨宴」。

餐叙言谈过程中,感觉韩国人真的十分率直,很敢于表达真正的立场,同时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连在各国都一向被认为是「鸽派」的外交部门也是如此。例如韩国外交通商部中国课课长崔泳杉就再三跟我们讲到「李白、孙中山是韩国人」等传言是百分之百的不是真的,而且还直言,希望台湾媒体要查证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谣言。当场我的感受是,真希望我们台湾的外交部有朝一日也能摆脱中共的制约,在国际间正大光明地表述中华民国的立场。

造访军事分界线 紧张!

最后一天,我们造访南北韩国界的北纬38度线「军事分界线」(Military Demarcation Line,MDL),而沿着MDL各往南北退后2公里,就是「非军事区」或称「非武装地带」(Demilitary Zone,DMZ)。我们被通知要带护照,而且有多处不可照相,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隔天早上七点半大家准时出发,不久到达「非军事区」的「共同警备区」(JSA,Joint Security Area)。在这个区域,有南北韩双方的警备岗哨。接着果真有军人上车要检查证件,我还因为太紧张,一时找不到好好躺在包包里的护照,结果军人也没有说甚么就从我身边走过去。呼,好险!

第三地道 体验当突击士兵

接下来我们来到神秘的「第三地道」。这个地道距离南韩首都首尔只有约44公里,在1978年被发现,是北韩挖掘的秘密军事通道,一个小时内就可以输送三万多步兵。在南韩发现第三地道后,北韩宣称这个地道是矿坑,而且还人工在地道内涂上煤矿(这儿的岩层都是花岗岩)。

听完解说,就要实际体验当突击士兵了!我们一行人头戴施工用的安全帽,坐着电动车深入地道,越往地底越觉得呼吸困难;下电车之后,大家还沿着地道、弯腰走了一长段路,又黑又湿又冷的环境,加上周围以假乱真的「煤味」,很像在探险。而在地道中走着走着,我还几次撞到「天花板」,这时才庆幸有载安全帽。至于为何地道挖得这么低矮,有此一说是北韩人民营养不良,所以普遍长得较矮。最后我们还在地道中与「正港的」美国和南韩军事演习队伍相遇,还与军人聊了几句呢!

都罗山眺望台 远眺北韩

出了地道后来到都罗山眺望台,在此可看到都罗山火车站。都罗山火车站是位于南韩最北边的车站,若两韩统一,将是前往北韩的第一站。用望远镜可以清楚看到北韩的城市和山岳,有趣的是,这些楼房都没有住人,是北韩用来「宣示国力」的象征。

最后我们来到临津阁。这里是1972年为了祈愿两韩统一而修建的景点,也是最靠近北韩的自由区域。在这儿处处可见韩国人对统一的期望。

处处充满文化和历史痕迹

最后的最后,我们要回家啰!在韩国的这几天,我的感触很深。韩国真的处处充满文化和历史的痕迹,甚至连机场都有身着传统服饰的「王族」们在穿梭,也难怪《大长今》能展现深厚的文化伦理底蕴;人们性格坦率又坚守原则,也有一致的国家认同和价值观,「统一」是全国上下的目标。对比台湾,我们连国族认同的基本问题都还意见纷纭,想来也有些羡慕韩国人的团结。但耿直的韩国人的确比较容易冲动,若能多添一些为他方考虑的温暖性格,也许在国际间能赢得更多善意。对比台湾人的友善温和,两国的「国情」比较,趣味横生。

这次旅程中,我们针对许多韩国政经文化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收获满满。不过,下次若再有机会到韩国,就是私人行程了,我立志要好好去逛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盟食品計價 「重量」替代「數量」
人們購買東西通常會按數量計價,但歐盟議會日前正在探討一個新的立法草案,希望統一27個成員國的食品販賣方式,一律按「重量」販賣,不再按「數量…
大長今風靡十年 韓服深入人心
還記得那年造成全台轟動的韓國古裝劇《大長今》嗎?這部以經過嚴謹考究的朝鮮歷史背景為基礎,描述命運多舛的小醫女,在經過層層考驗後,…
我在前往跳阿根廷探戈的路上
一個人懂得越多的語言,就能在越多的國家通行無阻。我今天想介紹的語言,可以讓你輕易地橫行亞、歐、美、非洲甚至南半球!這麼威的語言不是用嘴巴說…
乾隆最愛「三希寶帖」 天下第四行書〈伯遠帖〉為王氏真跡
說起中國書法史上大名鼎鼎、家學淵源的琅琊王氏家族,書法高手輩出,在東晉就有約20位書法家,尤以王羲之、王獻之「二王」為代表。…
香港回憶錄之「人大校友」
(續前期)文革後期與結束後,大批僑生回流,滯留香港,當然也包括人大校友。我到香港不久,接觸到的就有卓寶琴、薛瑞珍、李紹基、黃華榮、饒由基(…
天際旅者黑面琵鷺 Happy南台灣
台灣西海岸的沖積沙洲、海埔新生地、鹽灘、魚塭、潟湖、防風林與紅樹林,形成豐富的生態體系,吸引無數的野鳥聚集。…
為何中共淪為世界公敵?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9月初在微博上寫了一篇長文,回應中國網友抱怨:「怎麼全世界都是中國的敵人啊?」…
江澤民高調北京看戲 高層迴避 黨媒噤聲
中國高層內鬥加劇。就在薄熙來妻谷開來被判、王立軍被審一系列削弱以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為首的江派勢力之際,被傳為植物人、久未露面的江澤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