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中国内忧甚于外患

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Fotolia
第194期
李正鑫

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8月份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物价涨幅已连续扩大、上涨的预期也更强烈,令人产生中国经济会出现「停滞性通货膨胀」的担忧。

美国总统川普9月17日拍板定案,宣布自9月2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税率为10%的关税,明年1月1日税率将调升至25%。川普在发布新一轮关税声明中警告,若中国对美国农户或产业采取报复行动,将立即诉诸第三个阶段,另外对约2,67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中国忧心「停滞性通货膨胀」

面对贸易战步步紧逼,中国国内持悲观态度者也日趋增多,官方正在研究对中国境内的美国公司展开新的报复。种种迹象表明,中美贸易战将再度升级,其结果却无法预料。

中美贸易战升级,对相关行业投资前景、产业链,以及上、下游行业的影响难以估算。目前中国股市表现低迷,沪指行情不如十年前,恶梦般的走势再度重现,这些都与投资者的悲观情绪有关。相比之下,美国三大股指今年未跌反涨。

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3%,1至8月CPI累计上涨2.0%。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对媒体表示,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猪肉和蔬菜价格上涨比较多。但是他强调,停滞性通货膨胀是不存在的。

停滞性通货膨胀简称「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在总体经济学中,指高通货膨胀与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消费疲软、投资下滑,一旦外贸出口受到冲击,那么拉动经济成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将失去动力,中国经济发生停滞性通胀的机率并非杞人忧天。

9月15日,《搜狐财经》发表专文〈滞胀来临,普通民众如何应对?〉,认为2018年中国实体经济,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现实截然不同。大企业受惠于行业垄断、低成本融资等优势,依然在扩张兼并;而中小企业则还在遭遇严格环保、收紧信用、规范税收和社保等多重打击,越发没有经营活力。而上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有典型的滞胀表现了,这是很麻烦的。

经济发展停滞,伴随通胀压力和失业率的增加,这就是经济滞胀。通常所指的严重的通胀,即CPI同比增长持续较长时间保持在5%以上。但现实中,当社会总体物价高涨,私营部门(个人及家庭)日常支出和信用负债增加,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或停滞时,就已经是陷入私营部门实际资产价值收缩的泥潭了。日本就一度陷入这类滞胀泥潭之中长达近30年之久,如今也没有彻底摆脱。

中国经济陷入滞胀泥潭,总体政策的干预将变得异常艰难。如果继续积极减税放宽货币流动性,很容易会加剧通胀的进一步发生。如果中国跟随美国加息抑制通胀,又会对本来已经低迷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可谓左右两难。

 

 

贸易战升级 中国前首富喊话

9月17日,中国前首富、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演讲,发表了对现下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同时他还表示,个人所得税5,000人民币的起征点依然太低,工薪阶层基本不征个税消费才拉动得起来。「下一步必须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拉动经济的发展。」

综合中国内地媒体报导,宗庆后认为,政府不应该再去扩大基建规模,现在机场越建越大,有的房子拆了再建、挖了再修,就在创造GDP,把钱都浪费掉了。要减少基建投资,把财政的收入用在老百姓上、民生上。

宗庆后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加班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消费不足,在国内的市场无法消化,最后低价出口到发达国家。宗庆后说:「政府(应该)反思一下,如果把员工、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大家都有钱消费自己的产品,也不用过度出口来拉动经济,也不会在世界上发生贸易摩擦。」

中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4%,税收总的增幅为10.74%,企业所得税增长11.3%,个人所得税总的增幅18.6%,今年1到7月份个人所得税征收9,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

宗庆后说:「老百姓的收入确实在提高,但提高的相当一部分变成税收又交给国家了,实际上收入并没有增加……政府要过紧日子,少征点税,多分给老百姓一点,让老百姓消费。表面看,国家税收有点减少,但实际上税基扩大了,税收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加。」

复旦大学教授韦森也呼吁政府要重视企业和个人的税负问题。韦森提出,在目前的中国经济格局中,真正减税要考虑降低增值税税率、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的税率。他说:「不降税率,光喊口号,又有多大作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匯益集團 HUI YI GROUP
集團介紹匯益集團成立於2007年,結合各領域之資深專業人士,如境外註冊代理人、台灣會計師、稽核師、大陸註冊會計師、台灣律師、大陸律師、…
吟唱阿美族母親的「鈴鐺」
阿美族歌手舒米恩(Suming),曾寫過一首母語歌曲〈鈴鐺〉,曲調輕快,清脆響亮的鈴鐺聲貫穿整首歌曲。   歌詞這樣簡單唱著:「…
嗷嗷待哺
本期登場人物:周大衛(《東科時報》廣告業務經理)王子/公主型(EP)認同歐美文化的留美高材生。擅長業務資源分配。Angel(…
神祕的巨石文化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地區,存在著令現代人感到疑惑的巨型石造建築物或是巨型遺跡,它們被認為是遠古時代的民族所建立的「巨石文化」。英國的「巨石陣…
香港割地?「一地兩檢」的爭議
香港,連同九龍、新界,面積共一千平方公里,目前卻傳說要割讓部分土地給中國之說。這也並非香港特首梁振英上台後,要開發新界東北部接連深圳的地區…
小龍的時光寶盒
這是一個奇妙的下午。我和張先生夫婦及被強押來的小龍,晤談了近2個鐘頭至結束談話,我與15歲的小男主角小龍自始至終未交一語。但是,…
有機路上快樂行 綠園成就十大青農黃王杰
幾次拜訪宜蘭縣壯圍鄉「綠園有機蔬菜農場」,總見主人黃王杰忙忙碌碌。等待的同時,隨意走走逛逛,只見清澈見底的農田排水溝,魚蝦優遊、…
Big Data 熱潮,科學還是迷信?
首先,甚麼是Big Data?甚麼不是Big Data?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各家有各家的說法,但大同小異。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席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