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博弈 是「外患」还是「内忧」?

中共对外的军事对抗,常来自国内政局不稳的压力。图为2017年8月13日中国八一特技飞行队在吉林长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开放日的空中飞行表演。Getty Images
第191期
李文隆

就在美中两国因贸易和朝核问题而博弈不断的同时,双方的军事对抗也逐步升级。但外界有评论认为,习近平目前面临的其实主要是「内忧」而非「外患」。

 

民族主义登场

中共军方2018年以来加强了对台湾的军事压力,屡派军机、军舰围绕台湾海峡航行。美国则除在南中国海持续「自由航行」外,路透社6月5日援引美国官员的话说,美国正考虑派遣一艘战舰穿越台湾海峡。美国还取消了邀请中共军方参加2018年「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

对于北京在军事对抗上的真实考虑,中国问题专家横河在《美国之音》焦点对话访谈中表示,习近平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而不是国际,他的所有对外政策都反映国内的麻烦,比如经济金融、房地产泡沫、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长期积累,似有总爆发的趋势。

横河表示,因为上述原因,习对外必须保持强硬,这与民选政府不一样。因为中共极权必须通过对外强硬来掩盖内部问题,稳定民心以稳定统治。而中共现在要利用民族主义稳定民心。

横河说,「中共的对外扩张由其本性和国内的危机两个层面而决定。中共现在其实是寄希望于不与美国开战,因为军事实力无法跟美军相媲美。中共的实际军力比我们看到的更弱。军舰是建了,但是作战力值得怀疑。」

 

中共劣势明显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5月底进入大连船厂码头,用来对空警戒的雷达已被拆除。改自前苏联的辽宁舰被外界称为「山寨航母」,其实战能力一直被外界质疑,而最近海试的国产航母也不获看好。

近日中兴通讯遭美国制裁事件,则直接暴露出中国科技业核心技术的短缺。习近平六度在公开讲话中敦促国内加快核心科技发展。但中国科技创新仍受专制体制等问题制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6月6日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债务居高不下且继续攀升,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劳动力不断萎缩、收入差距巨大,以及僵化的、受控制的社会,这些都导致中国长期缺乏创新。佩蒂斯特别指出,由于中共当局惧怕改革的代价,中国不会做出重大创新。

华府专家分析说,除了中兴事件,令习近平难以入睡的「三座大山」,包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

自由亚洲电台援引国际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马青(Gene Ma)的看法称,中兴被美国封杀对北京当局来说只是小事件。真正难的,比如「精准脱贫」(即中共中央要求精准摆脱贫困),因为花了多少钱、有多少的效果等,都缺乏有效的数据。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大幅度成长,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的昂贵,包括环境污染、严重的贫富悬殊。由于效率低,消耗大量能源、材料,制造出来的产品低劣,浪费巨大;同时,高杠杆产生了过剩的产能和库存,国企和地方债务也非常严重。

 

内忧困扰当局

美国《纽约时报》报导认为,近期出版的一本新书《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评论了让习夜不能寐的五个大问题。

一是科技上的劣势。这从近期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可见。中共盗窃技术、黑客攻击和间谍渗透、对国际秩序的威胁等等一系严重问题,均受到批评。

二是军事劣势。尽管中共已经在升级军队方面花费了巨额资金,但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共的军事武器装备至少落后美国半个世纪。

三是政局暗藏的金融风险。在中共畸形经济体制下,不良资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因特网金融风险等正在累积,金融市场上乱象丛生。这是中共垄断经济和权贵资本揉合在一起,制造出的混乱状况。

四是因特网对中共政权的威胁。一直以来,中共为了维护统治合法,不断以谎言掩盖自己不光彩的历史、抹杀中国人对中共恶政的反思,但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正在一一被揭穿。

五是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动荡。中共「大跃进式」不计后果的「发展模式」,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雾霾、土地污染及水源污染等,引发的公众愤怒和大型群体维权事件此伏彼起,成为中共体制的一大威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在讨论中国是否会陷入动乱时指出,「我们也要研究这个问题,要注意四大系统,即军队、政党、官员和知识分子。」他确信只要这四个系统不发生问题,中国就能稳定发展。然而,中国面临的一切问题,其实都是中共政治体制的问题,不解决专制体制,一切问题都难以得到实质的解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司徒華的「反共愛國」
司徒華是香港民主派前輩,被尊稱為「華叔」,於1月2日與世長辭。他甚至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泛民(泛民主派)精神領袖。基於對中共的深刻認識,…
創辦「時間寵愛」 廖妍羚在每一次挑戰中成長
廖妍羚小檔案 現職:雲山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時間寵愛)總監 學歷:東吳大學商學系畢業 經歷: • 2015年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
啟動線上課程 補習班業者逆境求生
疫情導致學校全面停課,老師、家長、學生不得不面對全新的生活型態。兵荒馬亂的還有補教界,業者急需尋找生存之道,思考後疫情時代的變化。…
秋意上心頭
阿丹說,秋天是北美最美麗的季節了。樹葉漸次染紅,秋意上心頭,同時宣告著冬天即將來臨。 阿丹喜歡這張宛如風景畫的照片,…
你吃食物 食物也吃你!
中國吃的文化隨處可見,如謀生叫「糊口」,受人重用叫「吃香」,愛管閒事叫「吃飽了撐著」,美好的東西叫「秀色可餐」,其他還有吃力、吃驚、吃虧、…
中國爆發手足口病 隱瞞怪圈重演
高度傳染的手足口病疫情在中國提前爆發。媒體相繼報導多個省、市的手足口病疫情後,中國衛生部受迫於壓力下,…
體驗!實體通路無可取代的利器
網路時代,電商盛行、線上交易大行其道,實體店面關門、空店面待租的新聞時有所聞,許多人將此現象歸因於「房東貪得無厭」。但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