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误解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

近40多年当中,美国中产阶级占人口比例逐年下降。Fotolia
第187期
何清涟
作者为旅美中国经济专家与评论家,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评为「亚洲之星」。其著作《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被推选为「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今年1月,美国中文网博讯总编韦石在中文推特上做了个关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印象调查,给出了收入的四个档次,其中按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提出的中产阶级九条标准「年收入24,042~161,277美元」分设三个档次,加设了一个「20~50万美元」,让网友选择「美国中产阶级的年收入是多少?」结果,62%的受调者认为20~50万美元才算中产阶级。

事实上,美国2016年的人均收入是5.6万美元。美国统计局2016年给出的指导数字是家庭年收入5.9万美元可视作中产。中国2016年的人均收入8,000多美元,为甚么收入低很多的中国人,却会高估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呢?博讯记者张杰专门就这个话题采访,让我解读这一误会的背后是甚么。

这一误会的外部因素当然是美国的富裕形象;内部因素则是中国人对财富的渴望度太高。

美国自身并不重视中产萎缩这一现实

美国是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并且以这一点自傲。美国向全世界推广美式民主时,这是一条主要内容。美国是一个橄榄型结构的社会,中产阶级的壮大是在二战之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数量比二战时翻了一番,到1971年进入全盛时期,占人口比例高达61%,此后40多年当中,美国中产阶级一直处于萎缩状态。

一是中产阶级的绝对数量。近年来美国令人忧虑的变化,就是中产阶级迅速萎缩,占人口比例逐年下降。2015年12月10日,《华盛顿邮报》报导,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所占比例已不到一半,从1971年的61%减少到49.4%,中产阶级已不再是这个国家的大多数。

二是中产阶级在美国国民总收入的所占份额逐渐减少。皮尤报告指出,2014年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3%进入到中产阶级的口袋,大幅低于1970年的62%;同时,2014年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9%流向富裕家庭,1970年这一数字为29%。

三是中等家庭收入水平在下降。2000年到2014年间,中等收入家庭的平均收入下降了4%,他们的平均财富在大萧条中九死一生,在2001至2013年间减少了28%。

四是美国人拥有自住房比率下降。美国梦的传统标志之一是拥有自己的住房,美国人拥有自己房屋的比率,从20世纪90年代中开始稳步上升,由1995年的64.7%一路升至2004年的69.2%,这也是目前为止的最高纪录。2005年后住房拥有率开始下降,历经2008年房地产泡沫破裂,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美国人的住房拥有率为64.4%,跌至1995年水平之下。

研究政治史的人都知道,富人主导的国内政治专注守成,穷人主导的国内政治专注变革,二者都会导致动荡。美国一直以本国中产为主的社会阶层结构自傲,认为中产阶级家庭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推动社会消费,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在,美国中产阶级萎缩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既显示了美国国运走势,也成为美国政治的关键。但民主党欧巴马当政时期,其关心重点是提高非法移民与LGBT(同性恋等非异性恋社群)权益、关心穷人福利,漠视中产阶级问题。于是选民在无奈和绝望中,把眼光转向政治新人,这就是2016年美国大选中,川普能够打败民主、共和党建制派,并打败柯林顿与布什两大政治家族,最终胜选的原因。

中国人为何高估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

2016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8,260美元,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也只相当于1万美元左右。中产阶级人数有多少?中国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多年来一直研究中国的阶层结构,他的研究比较权威。2017年初,他的研究指出:中国社会上层比例为5.62%,中产层为19.12%,下层为75.25%(合计不足100是四舍五入所致)。在中产当中,有4%以上的过渡层和边缘层,与下层群体中的上层收入状态接近,实际上相当于下层。也就是说,即使按最乐观估计,中国的中产也不足20%。

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低,中产比例也不高,为甚么有超过一半的受调者会高估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

我认为首先是缘于信息不畅,这些人不了解美国社会状态,以及中产的划分标准,对美国中产的家庭收入估计过高。二是对美国的家庭支出不了解,美国家庭支出中,纳税之后的净收入,食品支出在30%以下,但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教育支出都占很大比例。最近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乔木来美定居,经常在网上抱怨美国收取的停车费、公路费以及各种收费、包括消费税,觉得负担很重,就是缘于过去不了解所致。三是中美两国人民在家庭拥有住房这一点上理解很不一样,美国的中产主要按收入来划分,未考虑住房因素,因此美国人的住房拥有率为64.4%,有不少中产就没有住房,一些贫困者虽然失去收入却拥有住房。中国住房拥有率城市里高达89.68%,农村中高达96%以上。加上中国近15年来房价一直飙升,中国人的家庭财富中,房产价值约占80%左右,因此,中国人无法想象没有住房也能算「中产」。

除上述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社会压力导致的重要心理因素,美国中产阶层的压力很大,但中国社会压力远远高于美国。中国的中产阶层,主要是由党政事业机关的工作人员及外资企业员工构成,近年来这些人各群体的工作环境变化很大,比如传统媒体的记者,收入逐年下降,很多人已经离开媒体开网店了。从2010年开始,随着外资撤出中国,外资企业中的白领失业率日渐增高。以竞争性最强的深圳为例,早在2007年,该地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高于交通死亡人数。一个多月前(2017年12月10日)IT业精英欧建新在中兴通讯楼跳楼身亡,年方42岁。在很多人眼里,以欧建新为代表的职场精英们无疑是很多年轻人争相学习的榜样,他的自杀引发很多评论,认为这群职场精英们正一步步陷入「光环陷阱」:企业前景不明、负担过重、预期家庭消费太高。因此,担忧失去工作、担心经济收入下降,中产普遍得了焦虑症。

中美中产阶级标准的差异

中国社会学界划分阶层的标准,其实就是从美国学过去的。这标准由三项指标构成:经济地位、职业声望和受教育程度。

经济地位,一般由收入标准测定;受教育程度主要按受教育年度测定,也算硬指标,比如在美国,一般定为13年。小学至高中12年,为甚么不是加上大学四年而是一年?这是因为小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一般为一年。只有职业声望,在中国与美国有很大的区别。

早就有研究指出,由于有工会保护等原因,美国蓝领工资不低,在社会阶层上有高看自身的倾向。我曾做过一个测试,问过上门修理下水道、门窗的工人,以及护理老人、病残的护工,他们认为自己属于甚么阶层,结果异口同声地称自己是中产,而且认为自己这份工作是其他社会成员非常需要的。但在中国,无论是工人本身还是社会对他们的职业声望的评价,都不会认为他们是中产,潜意识里认为,这是服务行业里侍候人的工作——这一差别应该是社会性质决定的:美国是平民社会,而中国是个等级社会。

如果还要寻找更深层的原因,只能说是时下的中国社会,对金钱的追逐与不安全感,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平常心,因而过高估算美国中产阶层的收入标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台灣律師界「鐵四角」的故事
在台灣社會,抗議司法不公的事件,時有所聞。距離全國第一次司改會議至今10年,台灣的司法改革是成功?還是失敗?有人將這10年視為關鍵的時期,…
譴責北韓人權 南韓日趨強硬
南韓號稱將以CEO治國的新總統李明博的對北韓政策愈趨明確。據稱南韓將對聯合國譴責北韓迫害人權的草案投下近幾年來首次的贊同票。…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人民網記者澳洲投誠 兩大黑收入曝光
澳洲特別廣播服務公司SBS網站9月6日報導,正在澳洲尋求政治庇護的前人民網湖北記者吳君梅,日前揭露人民網輿情監控、黑箱操作的內幕。…
固執的人情味
台客愛美食,所以我們有著舉世最高密度的餐飲業,不管是大宴小酌、輕食小酌或地方小吃,選擇多到可以一年都不重複。不是只有電視上的美食節目,…
兩會看點:抓「周老虎」保「公務員飯碗」
一年一度的中共「兩會」(中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政治協商會議)3月初在北京召開,圍繞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案及民生問題成了兩會看點。…
黃明全創辦熱門手搖「一沐日」,發掘台灣飲料經濟中的藍海
初見手搖飲料品牌「一沐日」創辦人黃明全,一般人多半會略感驚訝。 黃明全是個80後的年輕小夥子,完全顛覆一般人對於連鎖企業老闆的想像。…
金融危機衝擊 美律師業前景堪慮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眾多美國律師事務所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合併、裁員浪潮。為此,紐約市律師協會破天荒為失業律師再次就業提供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