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山寨老外专家」 吃香中国

「山寨老外专家」 吃香中国
「老外」在中国被视为「高人一等」。连「山寨外国专家」也成了热门。
Getty Images
第68期
李文婷

当今中国,「山寨」产品当道,连「山寨外国专家」也成了热门。近日《华尔街日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一些西方媒体,不约而同开始关注「中国对西方的认同危机」现象,颇堪玩味。

中国人有身分认同危机?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5日一篇题为〈中国的身分认同危机〉(China's Identity Crisis)的报导,讲述卡罗琳‧史瓦兹(Caroline Swartz)几年前被北京一家公关公司聘用担任项目经理。除了安静地坐在会议室里,卡罗琳没有任何实质性工作。她不知道会议的主题是甚么,也不知道客户是谁。卡罗琳说:「只要我出现在那里就行,其他的我甚么也不用做。」卡罗琳「坐领高薪」,只因为她是「白人」。

另外,一家中国境内大型跨国工厂的华人经理,本身虽有美国绿卡,但他还是实行「白人」商业策略。当他去小城市时,一定要带着一个白人雇员,因为「如果身边有一个白人雇员,当地人会对我们更加信任」。这个白人通常情况下是技术人员,根本不需要开口讲话。但是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让事情进展得更加顺利,或者说,至少让气氛更加友好。

「租个洋人」表示国际化?

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最近也发表一篇题为〈租个洋人〉(Rent a White Guy)的文章。米屈‧莫克司里(Mitch Moxley)披露他的亲身经历:「不久前,有一家我从没听说过的美国驻华企业请我担任质检专家,不需要专业经验——这太好了,因为我甚么经验都没有。工作一周,报酬是1,000美元。我只需住进东营市一家豪华酒店,吃吃喝喝就行了。唯一的要求是白皮肤和穿西装。」接下来,他讲述6个老外如何练讲演、出席剪彩仪式、与市长合影等等。他还说:「我成了中国的冒牌商人。在这里,外国人往往可以轻松挣大钱。」

无独有偶,BBC英文网也报导,在北京已经住了5年的约翰曾经当过山寨专家,他是经朋友介绍找到这个「山寨饭碗」的。约翰被请到东北地区一家科研机构的成立庆典上发言。他的任务是冒充来自加拿大的企业,谈低碳的好处与前景。约翰表示,一些手头拮据的外国学生把类似的山寨工作当作副业,这些工作通常是通过熟人介绍的。

在中国做了3年生意的美国人班(Ben)说,在中国存在专门找老外充当门面的中介产业。班述说了自己的超搞笑「山寨」经历。他说:「当时我正在上Skype,一个网上中介抛过来一条简讯:『愿意到上海免费旅游吗?』」接着,班开始了历时7天的「山寨」经历。他被送到上海附近参加一个展销会,出席开幕典礼,之后参加VIP的晚宴。

他还被安排去当「山寨听众」。「他们需要在听众中出现老外,这样在录像的时候,就能看到有老外,戴着他们提供的翻译耳机在『听领导发言』。」之后班和他的老外团队被拉到上海附近的一个地区。「我们就在当地那些空空荡荡的楼房外围走一圈,一个人给我们介绍外资企业来这里投资是多么多么好,这时就来了一个电视新闻组,足足对准我们拍了好几分钟。」

曾经当过卧底「山寨专家」的加拿大记者米屈‧莫克司里(Mitch Moxley)说,中国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有「走向世界」的欲望。在中国小一点的城市,「山寨老外专家」越来越流行。

「白人」老大高人一等?

虽然这种做生意的手段看起来有问题,但也折射出中、西方之间一种新的动态。在北京和上海这种大城市,与西方人工作和社交的中国人受到差别对待的情况十分普遍。西方人在一些餐厅消费时可以享受较好的用餐位置和优先服务。西方人,尤其是白种人,获得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因为一些工作公司需要他们展示公司高水平、高素质的形象。

当然,「白人」策略也有不利之处。当合作伙伴第一次见到白人和中国人同行时,总认为白人才是大老板,而真正的老板总被认为是陪同翻译。但中国老板通常并不介意,他们认为生意谈成才是王道。

对于那些被雇用的白人来说,从事这种工作也有难度。卡罗琳感觉,她被当成是摆设或傀儡,或者说是「笼中鸟」。但是她需要挣钱养育刚出生的孩子。

西方媒体评论说,这种现象可能还要追溯到19世纪的鸦片战争。战争触发了民族主义情绪,也触发了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我痛恨和厌恶,而盲目崇拜西方的一切事物。即使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间已经转变成一个经济大国,但这种复杂心理仍然存在。一方面,中国需要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来自西方的尊重;另一方面,却在个人层面上视西方人优人一等。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欧洲人表示,和自己的中国妻子相比,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他被保安视为「高人一等」。他说:「这种做法没有甚么不妥,但保安应当像对待他一样对待任何人。」他也认为,在中国人学会更尊重地对待自己国家的农民工和穷人之前,这种状况将不会得到改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要疫苗還是兄弟?土耳其面臨「維吾爾難題」
武漢肺炎疫情越演越烈,近日又出現變種病毒株擴散全球,專家擔心變種病毒可能影響疫苗效果,在時間壓力下,施打疫苗刻不容緩。…
登山自拍婚紗照 佳偶堅持實現夢想
初見翁溫鴻,她揮手迎面而來,大方打著招呼,親切聊起近日台灣南北部天候的差異,讓人直覺她是位健談、豪爽的人。直到愈聊愈深入,…
美第二大傳統書店吹熄燈號
總部設在密西根州安娜堡(Ann Arbor)、員工總數達一萬零七百多人的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疆界集團」(Borders Group Inc…
棒球與作弊
  如同「考試有多久的歷史、作弊就有多久的歷史」一樣,棒球的歷史跟各種各樣的作弊也分不了家。作弊歷史悠久 名人也不例外?…
歐盟批准首套加密貨幣監管規則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財政部長會議,5月16日最終批准了世界上第一套監管加密資產(Cryptoassets)的綜合規則。…
【北台灣】遊北海岸 欣賞大自然藝術創作
第一站 ──野柳地質公園+龜吼漁港吃海鮮 藍天白雲的女王頭。 龜吼漁港漁船。 趁著早晨太陽還很和善的時候,…
赴台參訪隨筆:台灣人的民主權利來之不易
2022年台灣國慶期間,官方安排參訪台灣的行程在台北,我卻選擇首站自由行在高雄。說來好笑,那是因為我要圓一個高雄愛河夢。…
三鹿之後 還有蒙牛、多美滋
受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重創的中國奶製品業,近日又陷入醜聞漩渦。中國最大乳製品企業之一的「蒙牛」,在未經申請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