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如何俱全?

fotolia
第173期
温嫔容
作者为明慧中医诊所院长

民以食为天,中国有丰富的吃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黄帝内经》提倡「治未病」,从养生中预防疾病,食疗胜药疗。只要把握窍门,人体色身,在物质的色相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品味佳肴,享受人生又健康、轻身及延年。

即使生病了,《内经》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用以加强人体抗病作战能力。并且治病用药适可而止,余邪就用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老天的天机藏在植物的彩色中,《内经》说:「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意即白色食物入肺益气,红色者养心活血,青色养肝藏血,黄色健脾益胃,黑色补肾壮水,现在流行的五行汤即由此而来。

凡物皆有灵性,食物的味道也有它各自独特的风味和归属: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内经》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五味入五藏有个法度,偏好某种口味会出状况,《内经》说:「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絶;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美食当前,还要看体质来品尝,没本钱的人,最好浅尝则止,你吃食物,食物也吃你。《内经》告诫:「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有病的人,要注意避开食物的五行相克,《内经》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味入五藏后,还能诊断疾病,《内经》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并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生活在天地之间,受外在大自然的牵引,要达到天人合一,也要应四季变化而养生:春季以肝为首,万物欣欣向荣,少酸多甘味;夏季以心为首,天气多热,多酸少咸味,此时可冬病夏治;秋季以肺为首,为多事之秋,秋老虎肆虐,多润少辛味;冬季以肾为首,风寒湿气重,少咸多苦味,温热厚味,补心固肾。

养生要按个人体质:阴阳、寒热、虚实、气血、痰及年龄,配合食物、四气、寒热、温凉来选择食物。最后《内经》告诫:「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不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淡。」这可给生机饮食者一个忠告提醒。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香港「股孫」生生不息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國股市與香港股市有如神助,高歌猛進,向大會獻禮。不過號稱「香港股神」的李兆基,卻反常的沉默,沒有發表意見。…
來自加拿大的人權鬥士 兩位大衛的故事
一對老朋友:一高一矮;一個熱情外向、臉上總是笑容燦爛,一個嚴肅深沉、銳利的眼神充滿堅毅;一個是政治家,一個是律師。這對老朋友,…
中國「最美女校長」與「最醜鄉村教育」
最近中國大陸網路流傳一則河南鄭州西郊鄉村小學女校長李靈為孩子買舊書,奔波街頭的故事。這些情景被網友拍成了照片,放到論壇上,感動了無數網友…
中港關係將出現新變化
正當香港市民聚焦菲律賓屠殺香港遊客事件的時候,中國與香港的關係也顯示將出現新的變化。這個變化與菲律賓事件無關,…
課堂偶記
天朗氣清,落地窗外的綠枝嫩芽初抽。 正在上的「魏晉玄學」課程,處處能見傳統文人的風骨。課堂之餘,鄧老師說了則小故事,輕描淡寫地。 某日,…
詩:戀人物語
想念你 在我的每一個呼吸之間   我聽得到 你在我耳際的低語 我聞得到 你那令人神往的氣息 縱然你遠在天際   我感受得到…
從香港困境看台灣
台灣與香港,同樣深刻感受到中共政府對人權的打壓鉗制,無法排除互相的影響。由台灣學界和社運界組成的「守護民主平台」2013年提出《自由人宣言…
讓「媽祖魚」成為台灣品牌代表
目前數量僅剩不到一百隻、被台灣漁民暱稱為「媽祖魚」的白海豚,不但「保佑」不了自己,還需要由台灣保育人士發起運動守護。這一、兩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