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带心 班底闯天下

2006年,侯孝贤与李屏宾在法国巴黎拍摄《红气球》。
2006年,侯孝贤与李屏宾在法国巴黎拍摄《红气球》。
关本良提供
第63期
李唐峰

2006年,李安执导的《色,戒》预定在9月开拍。李安属意的摄影师第一人选是——李屏宾。早已走上国际舞台的李屏宾,独缺与李安的合作经验,朋友们纷纷力劝「宾哥」答应这次的拍摄任务,包括李屏宾的老搭档,当年8月将应奥塞美术馆邀请前往巴黎拍摄《红气球》的侯孝贤。

电影圈的「情义相挺」

李屏宾对中国近代史很熟悉,《色,戒》对他而言是得心应手的题材,而跟着不一样的优秀导演合作,又可以产生不一样的火花。但,李屏宾最终放弃了这个天大的好机会。他选择跟着侯孝贤前往法国,再次担纲侯孝贤的「御用摄影师」。

这是李屏宾「情义相挺」的抉择。贴身采访李屏宾3年,也当过侯孝贤副导多次的姜秀琼看出了李屏宾的用心:「那是侯导第一次去法国拍片,拍的是法国的故事,用的语言是法语,演员之一是国际巨星朱丽叶‧毕诺许,侯导有一定的压力。」

李屏宾平常世界各地到处跑,电影圈子就是他的家,电影圈的朋友就是他的家人,而其中最亲近的就是侯孝贤导演的「班底」们。李屏宾当然也想拍《色,戒》,但当他看到侯导可能需要协助,当然就「义不容辞,舍身相挺」了。

侯导是大树,宾哥则像种子

所以,当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乘着光影旅行》时,我们看到的绝对不只是李屏宾一个人。李屏宾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李屏宾,跟那个时代、那时候的电影、那时候的工作伙伴们有绝对的关系,尤其是侯孝贤。也难怪,姜秀琼直指:「李屏宾的纪录片,就几乎是半部侯孝贤纪录片了。」

「我会觉得,侯导是大树,宾哥则像种子、花粉一样。侯导一直在那里,但这些『班底』把侯导的影响扩散出去。或者说,侯导是烛光,他把周围人的影子放大到很巨大,但真正最巨大的,是这个烛光。拍宾哥就等于在侧写侯导,这个魅力与力量更大,也可以完整记录他们两个的关系,呈现台湾电影圈的精神。」

姜秀琼所指的侯导班底,除了演员张震、舒淇外,最主要的幕后班底包括编剧朱天文、剪接师廖庆松、录音师杜笃之、摄影师李屏宾、美术指导黄文英、资深场务王伟六等人。

台湾最高艺术荣誉「国家文艺奖」,从2004年的第8届开始,颁发电影类得主,至今6年。第8届得主是杜笃之、第9届是侯孝贤、第10届是廖庆松、第12届是李屏宾。其中幕后人物的名字,我们不常听说,但其实他们对台湾电影的贡献不会小于侯孝贤、杨德昌。

《乘着光影旅行》另一位导演,来自香港的关本良,小时候还在读书时,就深深被《童年往事》、《恋恋风尘》等等电影里头朴实的台湾情怀、真诚的人物刻画、社会反思所感动,因此他非常喜欢侯孝贤的电影。「这种下我日后对台湾人文精神的向往。」关本良说道。

「我没有跟侯导工作过,但从李屏宾跟他的工作互动中,可以看到他的世界观,是非常有东方的味道,可以说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互动方式吧!不管是跟环境的互动或跟人的互动。他让他旁边的人都可以呈现出来,被别人看到,而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而已,他不会把其他人压下去。这是我最尊敬的地方。」

关本良对侯孝贤、李屏宾等人的尊敬,直接反应在《乘着光影旅行》的开场,当片名出现时火车前进的镜头,就是向拍出《恋恋风尘》的侯导团队致敬。

侯导大格局,带领班底闯天下

侯孝贤带领团队,不止是让班底们发挥所长,更是不断地提拔他们。第一位以电影工作者身分拿下国家文艺奖的杜笃之,就是在侯孝贤的鼓励下,仅仅用三支麦克风、一台录音机,如此简单的设备,完成台湾首部全程同步录音的电影《悲情城市》。

拍完《悲情城市》,侯孝贤告诉杜笃之:「我们那个设备实在太差了,你要走到国际舞台上,你一定要质量跟人家一样。这样好了,你开一张清单给我,我送你一套。」侯孝贤跟邱复生借了一笔钱,买了一套100万的录音设备送给杜笃之。杜笃之回忆这一段,称:「侯导实在是够阿莎力!」

杜笃之为台湾电影立下一个新的里程碑,被喻为「推动国片进入同步录音时代的推手」。如今他在录音上的成就,侯孝贤的鼓励与协助,功不可没。

与侯孝贤一起工作多年的资深场务、人称「六哥」的王伟六,是台湾电影场务组中很有名的人物。「六哥早期做电影,做得很辛苦,想要放弃,收入也很少,侯导就送他一台货车,鼓励他继续,侯导跟他说:『如果你都不拍了,那我也不拍了!』」关本良不断地用故事诉说侯孝贤带人带心的那一面。

被称为台湾新电影「褓母」的廖庆松,几乎是侯孝贤所有电影的剪接师。侯孝贤也鼓励他从剪接,跨足制片、执行制片、监制的工作,更提名他去参加国家文艺奖。

「他看的格局是整个台湾,要把台湾整个电影都弄好才可以,他把旁边的人都提升了,而不是只有自己而已。」关本良以此为侯孝贤的价值观做了最好的批注。

其实,这就是「台湾」电影的可贵之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健腿強膝
人體600條肌肉,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人老腿先老,退化性關節炎最易出現在膝。經由腿膝的保養保健,不但可強筋健骨,…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三)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的系列,由一場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野火作為導火線,阿丹記錄了其中的毀滅與新生。 上一期的畫面中,…
「綏靖政策」與「惠台政策」的反思
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4月,知名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2020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比例續升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
從毒物興奮效應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新機會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地區的醫療體系瞬間瓦解。緊接著,中國各大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世界各國為了防疫,更是下達旅遊禁令,…
電業法三讀通過 日益能源科技打造全台最大商業區太陽能電站
汙染性能源排放加速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對全世界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2016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