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鲷鱼苗大王邱益华 小三学历写传奇

邱益华说要养出健康好鱼,用我的鱼苗就对啦!
邱益华说要养出健康好鱼,用我的鱼苗就对啦!
岳翔云
第62期
岳翔云

面对ECFA(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来势汹汹,农产品开放与否吵得沸沸扬扬。台南县学甲镇的台湾鲷鱼苗大王邱益华说:「早嘛来、晚嘛来,我早就毋惊(不怕)。我的鱼苗比别人贵,还卖到缺货。」如此信心满满地喊话,可是,你可能没想到,夸下海口的邱益华只有国小三年级的学历。

近年来,台湾鲷一直是农委会极力推动的外销四大旗舰作物之一(其余为芒果、蝴蝶兰及乌龙茶)。由于台湾鲷肉质鲜美、质量稳定,已成为欧美国家的高级食材,甚至是日本人最爱的生鱼片新鲜货。当您在台湾生鲜超市看到「潮鲷」鱼片时,可能还以为是日本来的「舶来品」呢。在海外扬眉吐气的台湾鲷,堪称是台湾养殖鱼业的国宝鱼。

当年送鱼苗连岳父都不敢要

但是这亮丽成绩的幕后推手以及掌握75%鱼苗来源的邱益华,由于只有国小三年级学历,当初养鱼时,他连公鱼、母鱼都分不清,更不要说看得懂资料了。但今天,「台湾鲷鱼苗大王」的名号,邱益华当之无愧。

「孩子,我不要你输在起跑点。」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邱益华则说:「要养出体质肥硕、肉质鲜美的台湾鲷,鱼苗的品种、体质就很重要,用我的鱼苗就对了。」

30多年前,邱益华就看准这条鱼有前途:「以后海资源会缺乏,海洋渔获会枯竭,全世界都要吃这条鱼。我1969年投入做研究,很困难,但我也很喜欢。我读到小学三年级而已,我没有老师,也不会看数据,这鱼我连公的、母的都不知道,我自己解剖,不断尝试,失败再做、失败再做。」

邱益华用土法炼钢的方式一再摸索研究,虽然有信心,却不保证一切顺心:「当年人家都不敢要我的鱼苗。我岳父敢将女儿嫁给我,我想把鱼苗给他,他不要,他不敢放。那时候,我都是送人家,全台湾送,花莲我都送,送到经济差点垮掉。」连岳父大人都不肯尝试接受邱益华的鱼苗,可见情况有多惨。有一段时间邱益华还「借酒浇愁」。「我比别人卡认真、我比别人卡打拚,为怎样、为怎样那ㄟ贾歹命……」这首闽南语歌曲「命运的吉他」,道出了邱益华的心声。

邱益华退伍之后曾经靠「电鱼」(以前一种抓鱼方式)卖鱼维生。他也曾带着12块钱,全台「流浪」打拚,为的是寻找合适养殖地。有时好几天没饭吃,有时靠抓水沟里的吴郭鱼餬口,就这样撑过来。邱益华回忆说:「因为这样,注定我这一辈子就是要做这条鱼。」

虽然曾经「送人搁呼嫌占地(台语)」,然而,或许是「天公疼憨人」,一路吃苦过来却从不放弃的邱益华,终于十年有成。到了1979年,情况就改变了。邱益华如此形容:「后来大家渐渐知道养我的鱼,收成率高,就买我的。这时鱼苗开始不够了,大家抢着要,天下是我的。」

雄性繁殖建立邱益华市场地位

撑过无人闻问的撞墙期,邱益华继续研究改良吴郭鱼品种,利用杂交方式让「雄性繁殖」──也就是培养俗称的「单性吴郭鱼」,结果成功率达90%以上。因为雄吴郭鱼不需要担负照顾幼鱼的责任,可以长得肥硕壮大。台湾鲷生鱼片的切片率,也因此从28%提升到40%,大大提高了台湾鲷的价值。

2003年,邱益华面临另一考验。当时台湾鲷出现链球菌的感染问题,造成渔农养殖收成率下降2成。而且鱼一旦生病,渔民就会用药,容易产生药物残留,导致外销受阻。当年出口欧盟遭到拒绝就是最好例子。

自费开发期待养殖不用抗生素

为此,邱益华开始与嘉义大学生物农业科技学系张文兴教授合作研究「高抗病力种鱼」。邱益华说:「我向渔业署申请补助,结果说这没经济价值。所以,我花自己的钱做研究。我提供数据、提供场所,每年提供40万给嘉义大学,为的只是要把这条鱼做起来。」

邱益华还语带愧疚地表示,鱼会得病、有药物残留,他也「有责任」。不过,他也呼吁政府「重视这条鱼」,因为做得好,大量外销成功,可以影响百万人的生计。

张文兴教授则表示:「邱益华很用心也很忧心,他希望培育新一代具有高抗病力的台湾鲷。他已经做五、六年做到第四代了,精神让人敬佩。」一般培育抗病种鱼,要经过五代才算成功。张文兴希望能尽快研究出新种鱼,让渔民可以不用抗生素,降低成本又健康。

没有政府补助,不服输的邱益华依然坚持进行研究,目前已成功开发52种品系,鱼苗年产量达1.5亿尾以上。除了供应内销之用,也外销东南亚等地。邱益华表示,他是「惦惦ㄟ」」(静静地)做:「我养鱼苗,政府一开始也不知道,前几年会冒出名,都是因为出口太多,人家才慢慢找到。」

西进中国缴了5亿台币学费

单打独斗的邱益华,鱼苗质量、研发能力都已获得国内外肯定。在传统产业纷纷外移的情况下,邱益华是否也会考虑海外投资?台湾传统产业曾经流行的一句话是:「去大陆找死、在台湾等死。」邱益华决定冒险。他认为中国有13亿人口,市场一定大。所以毅然前往投资鱼塭,承租了50年。

只不过情况出乎预料:「村民来偷抓鱼还告我们,结果都是我们输,被没收,只好给钱。我们告到北京也是输。刚要赚钱他们就没收,他们说得很好听,可是讲一套、做一套。我们没办法,只好摸鼻子回来,损失超过5亿。我也没欠他们政府任何税金,一毛钱都没欠。」

原本以为前往中国可以好好发挥赚大钱,未料打下基础的事业却被迫拱手让人。30年前看准这条鱼的邱益华,这次看错投资市场了。西进数年的心血,一夕间化为乌有。

「台湾投资中国受害协会」理事长高为邦曾经表示:「在中国投资受害的台商,没有一个讨回公道的。」邱益华也无法例外。

这几年政府鼓励台商「鲑鱼返乡」回台投资,非但不见成效,倒是前往投资者铩羽而归者不在少数。邱益华表示,去大陆真正死路一条,幸好在台南县学甲镇还保有逾30几甲鱼塭,还是父子两代镇守台湾小本经营「卡实在」(台语)。

研究台湾鲷长达30余年的邱益华,是台湾鲷鱼苗最大供应者,也是品种改良的推手。布吉纳法索、索罗门、马拉威及墨西哥等国渔业团,都曾经跨海而来向他「请益」。看来邱益华不仅是渔业之光,也是打响台湾知名度的台湾之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健腿強膝
人體600條肌肉,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人老腿先老,退化性關節炎最易出現在膝。經由腿膝的保養保健,不但可強筋健骨,…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三)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的系列,由一場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野火作為導火線,阿丹記錄了其中的毀滅與新生。 上一期的畫面中,…
「綏靖政策」與「惠台政策」的反思
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4月,知名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2020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比例續升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
從毒物興奮效應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新機會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地區的醫療體系瞬間瓦解。緊接著,中國各大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世界各國為了防疫,更是下達旅遊禁令,…
電業法三讀通過 日益能源科技打造全台最大商業區太陽能電站
汙染性能源排放加速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對全世界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2016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