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抓学生作弊

爱作弊的学生要小心了,经济学家已经开发出强而有力的抓作弊方法。
Thinkstock
第161期
樊家忠
作者为台湾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

爱作弊的学生要小心了,经济学家已经开发出强而有力的抓作弊方法!

自从人类社会有考试以来,就有考生作弊。而且随着时间演进,作弊的方法也日新月异。2012年纽约的史蒂文森高中爆发一起由80名学生参与的作弊事件,当时学生们就是利用手机短信传递试题的答案。随着愈来愈精巧的穿戴装置问世,以后学生入场考试不但不能带手机,连眼镜、手表、手环都不能带了。

 

作弊难、抓作弊更难

老师要找到学生作弊,往往需要付出不少功夫。首先,作弊一定要现场抓到,只有现场的直接证据才能让作弊成立。其次,有很多作弊的手法很细致,例如偷看别人的答案这种动作可以做的若有似无,作弊的学生大可否认自己有瞄到别人的答案,老师也无法证实「瞄到」的程度有多大。

因此,为了防范作弊,老师必须要安排更多的人监考,并且设计座位表让考生随机入座。

另外也曾听说有老师在考试前将考题的草稿丢弃在废纸回收箱中,然后被「有心人士」捡走的故事。更惊悚的还有出题老师的计算机疑似被黑客入侵偷走考题的听闻,吓得某些老师在出大型考试的考题时,还必须离线作业,考题必须用纸本面交,并且严禁复制。

 

经济学家出手抓作弊

芝加哥经济系教授利瓦伊特(Steven D. Levitt,是的,就是《苹果橘子经济学》的作者)与台大经济系林明仁教授最近完成了一篇论文,目的就是设计出一个抓学生作弊的方法,并且做了现场实验。

两人所设计出来的方法,其特色在于不需要现场抓到作弊行为,而是利用考卷上的答案互相比对的结果来辨识出作弊者。这对老师而言无疑是个福音,因为现场抓作弊很费工,失败率也很高。但如果作弊的「事证」就在考卷的答案里,证据就会永远存在那里,人没有在现场被抓到事后也跑不掉。

这对喜欢作弊的学生来讲真是一个不幸的消息呀!

两位教授到底是用甚么方法把作弊者找出来呢?当然,经济学家最喜欢运用的工具是统计分析,两位教授也不例外。

他们将每一位学生在考试时所坐的位置记录下来,于是能够辨别出每位学生坐的位置旁边是哪些学生。如果一个学生抄袭了旁人的答案,要辨识这样的作弊行为,需要依靠的并不是两人共同的「正确答案」,而是两人共同的「错误答案」。如果两个坐隔壁的学生有着相同正确的答案,这可能只是因为两人认识,并且一起读书学习,最后又坐在一起考试的自然结果。但是错误的答案具有一定的随机的,两个坐在一起的学生如果错误的答案高度类似,就有作弊的嫌疑。

于是,两位作者估计了每位学生的错误答案跟身旁学生的错误答案在统计上的关联性。这个关联性对于作弊的学生会比其它人来得高。而当这种关联性超过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该名学生就被列为作弊的「嫌疑犯」。

 

罪犯往往是心虚的

跟所有的罪犯一样,作弊者往往很心虚。当作弊嫌疑犯被老师叫来质问时,当然都不能解释自己的错误答案和身旁学生的错误答案之间「异常」的关联性为何会出现。语塞之余,往往就会承认自己作弊。

根据CBC的报导,两位教授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实际在一个美国名校大学的课堂上实验过,他们最后在一个242人的大班级中找出了12个嫌疑犯,并且将名单交给了院长来处置,院长随即展开了调查的工作。在查证的过程中,这12个嫌疑犯学生当中有4个人承认自己作弊。但可惜的是,该项调查最后在家长的压力下结束。

不过,该班的老师最后将这12人都当掉,不论他们承认与否。有趣的是,这些学生都没有抗议不公或者要求重新调查。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司徒華的「反共愛國」
司徒華是香港民主派前輩,被尊稱為「華叔」,於1月2日與世長辭。他甚至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泛民(泛民主派)精神領袖。基於對中共的深刻認識,…
創辦「時間寵愛」 廖妍羚在每一次挑戰中成長
廖妍羚小檔案 現職:雲山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時間寵愛)總監 學歷:東吳大學商學系畢業 經歷: • 2015年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
啟動線上課程 補習班業者逆境求生
疫情導致學校全面停課,老師、家長、學生不得不面對全新的生活型態。兵荒馬亂的還有補教界,業者急需尋找生存之道,思考後疫情時代的變化。…
秋意上心頭
阿丹說,秋天是北美最美麗的季節了。樹葉漸次染紅,秋意上心頭,同時宣告著冬天即將來臨。 阿丹喜歡這張宛如風景畫的照片,…
你吃食物 食物也吃你!
中國吃的文化隨處可見,如謀生叫「糊口」,受人重用叫「吃香」,愛管閒事叫「吃飽了撐著」,美好的東西叫「秀色可餐」,其他還有吃力、吃驚、吃虧、…
中國爆發手足口病 隱瞞怪圈重演
高度傳染的手足口病疫情在中國提前爆發。媒體相繼報導多個省、市的手足口病疫情後,中國衛生部受迫於壓力下,…
體驗!實體通路無可取代的利器
網路時代,電商盛行、線上交易大行其道,實體店面關門、空店面待租的新聞時有所聞,許多人將此現象歸因於「房東貪得無厭」。但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