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彼得的葬列》 探讨良知问题

Thinkstock
第155期
艾艾子

有没有一种东西叫作「良心」?他长得甚么样?甚么颜色的?谁曾经看过他?如果你是艺术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现他?你如何以良心为主题,写一本动人的小说?

我想过。但是迟迟未曾落笔。前几天看了一部日剧《彼得的葬列》,个人以为,编剧是以两极化的方式来探讨良心的议题。也就是,一个人的良心只在忏悔时展现,人终究得面对自我的良心。

 

刻画一群现世的忏悔者群像

该剧的题目援引自《圣经》故事。原作是日本人气国民作家宫部美幸。个人以为,作者用彼得这个使徒的故事来当主轴,构成这个故事的核心精神。如众所知,彼得是耶稣的门徒,当耶稣受难时,彼得三次不认耶稣。而且,耶稣早有预言。后来耶稣复活,彼得宛如重生。他建立教会,最后罗马皇帝尼罗迫害基督徒时,彼得在罗马以身殉道。他要求行刑者把自己倒挂在十字架上,因为他自觉与耶稣不配。

彼得二字被当成忏悔者的代名词。一个人在犯错后,终究抵不住良心的谴责,最终试图弥补罪过。作者传递的主要讯息在于这个。《彼得的葬列》,用意就是在刻画一群现世的忏悔者群像。他们被恶所感染,如同恶性传染病一般,一个传一个,终究变成一艘犯罪者的列车。车上人人都有罪,这个罪不是法律上的crime,更多来自于宗教上的sin。作者主要探讨的就是这个宗教上的罪恶感,也就是我们说的良知问题。

 

故事由一场劫巴士事件开始

本剧的第一集由一场劫巴士事件开始。这个劫车的犯人很奇特,他是个看起来温和的中老年大叔,言词都用敬语,既不要求赎金,也没有真正动用暴力。要不是他以手枪鸣空示警,乘客们还以为他在开玩笑。车上的乘客与他交谈了起来,人们不自觉地被他引导,随着他的节奏走,不知不觉把自己的生活都聊了开来。这个大叔不仅不要求赎金,相反地竟然说要赔偿每位乘客的损失,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这么巨大的劫车案,透露着这么不寻常。中年大叔要求警方,带来他名单上的三个人。就在等待之时,他继续与乘客闲话家常。不料,忽然一阵浓烟,原来警方攻坚了。等到浓烟散去,人质全被救出,这个劫车犯竟在混乱中举枪自尽。

被劫的乘客是无辜的,但真的是无辜的吗?人的心思是不定的,特别是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原来是好人,可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好人会不会变坏?这个人原来很贪财,可是在良心的驱使下,也许他放下了那个贪念。巴士上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作者试图将他谱写成一幅忏悔者的群像。怎么呈现呢?

事件落幕后,乘客各自反应不同。有出现创伤症候群的,有躲起来不见人的,有出现类似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他们原以为生活该回归平静,想不到不久后,他们都收到了一笔钱,从三百万到七百万不等。这个不知名者所寄来的巨款,一下子又把他们拉回那个事件中。

剧中男主角主张交还给警方,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精神抚慰金。每个人对于金钱的纠葛不同,不过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怀疑乘客中是不是有绑匪的共犯?不然他怎么把钱如实地寄给每个人?并且,如果不告诉警方,他们自己是不是有法律上的问题。这笔款项,就是作者用来铺陈以下故事的利器。

 

用画铺陈 直指内心恐惧

小泉孝太郎演男主角杉村三郎,很有悲情的感觉。这部《彼得的葬列》是三部曲的第二部,各个故事互相独立,但是又有延续性。小泉孝太郎在上一部《无名毒》中同样担纲男主角。这回他演出一个富豪家族──今多集团的女婿。太太是今多集团的会长的千金,不过是姨太太生的。他这个女婿自然不好当。他结婚前便与老丈人约法三章,自己得辞去原先在出版社的工作,转任到公司内的编辑部门。这份工作注定是没前途可言,不过身为会长的女婿,他所承受的压力可不小。

故事的支线就是杉村和妻子的故事,中间杀入了一个迷人的女性间野京子。间野本来是美穗子的按摩师,因为婚姻破裂,过着半逃亡的生活。为了避开前夫,她几度更换地点,最终还是躲不开纠缠。演出杉村的妻子美穗子的是国仲凉子;演出心灵外遇对象间野的则是长谷川京子。两位都是当红的一线女星,杉村在爱情中扮演忏悔者,不过最终以离婚收场。他隐藏了自己对于间野的感情,事实上已经是一种背叛。相对于后来妻子背叛了自己,他无力挽回,也无话可说。这个感情的部分,个人觉得说服力不够,白白浪费了两位女星的精湛演技。

编剧安排了好几幅画作,作为该集的次题,从〈圣彼得不认主〉、〈作弊者〉到〈红龙与缠日之女〉。这些画的涵义被巧妙地运用到该故事中,我觉得是很高明的作法。譬如,〈作弊者〉画的就是一个牌局,其中有人出老千。如果那些乘客都是牌桌上的人,是不是背后有个出老千的作弊者?又譬如,〈红龙与缠日之女〉是描写圣母玛利亚生产时,红龙正张开口想吃掉婴儿。作者用这幅画来铺陈间野的恐惧,直指内心的深层恐惧。

 

表达「不认神的人对罪恶没抵抗力」

从戏剧的手法上来看,本剧借用宗教故事来表现人内心深层的罪恶。那是甚么呢?就是不认主,也就是不信神。作者将之演化成一个画面,不认神的人对于罪恶是没有抵抗力的。该剧的劫车犯暮木老人就是代表人物。他擅长洗脑群众,并以此心灵控制的方法获得庞大的财富,可是他骨子里知道这是罪恶,他内心深处有个回归的渴望。一次濒死经验中,他看见了已经逝去的父母,他知道自己的罪孽。于是,他认为「夺走别人生命的人,也该以自己的性命偿还」,暮木老人自己扮演了忏悔者队伍的先行者。

遗憾的是,本人认为作者虽然借用了《圣经》故事,却没有更深刻地说服读者:暮木的确忏悔了。他在劫巴士的犯罪行为,以及其后的自戕并不能证明他是彼得那样的忏悔者。充其量,他只是想用死来洗净罪孽而已。

该剧最后以一句话结尾:「我现在幸福吗?当然幸福。不能过度奢望。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由恶毒、苦涩、不合理和一小撮的美好事物所组成。」

我觉得这是好看的电视剧,不过看完后的感觉却不是太舒服。问题应该不是出在故事本身,而是故事背后彷佛有一个黑手,它在廉价推销一种叫做「忏悔」的精神。圣彼得的忏悔不是那么泛泛的,也许戏里戏外都必须重新认识一下人与神的关系,我觉得那才是忏悔的核心精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台港澳多民族 齊聲反共爭人權
2018年3月24日至25日,來自香港、新疆、西藏、南蒙古、台灣等地,深受中共政權不公正對待的反共人士齊聚台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暢談經歷、…
走過八十餘國 梁丹丰畫出生命奇蹟
初見梁丹丰,在學校裡她的個人畫展上,年輕後輩正圍著她聽故事。我遠遠看著她,八十餘歲身體微恙卻依然神采飛揚,說話字正腔圓,氣質出眾。…
美國國防授權法7大看點
美國參議院於2019年12月17日通過2020財年的《國防授權法案》,12月20日法案送達白宮,川普立即簽署。2020年,…
2011國際十大新聞 - 4. 地震風災水患 全球天災頻傳
地球生態變遷導致更多水災和極端天氣型態。2011年,天災、水災、風災、地震、乾旱在世界各地頻傳,除了日本311強震和海嘯之外,…
七大國右傾和全球民主
人類跨入2011年,走完21世紀的頭十年。回顧過去十年,無論是全球民主化,還是經濟全球化,以及人類的整體富有程度,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局面…
為何女性科學家這麼少?
自從哈佛前校長勞倫斯‧薩默斯(Laurence Summers)因為提出性別差異的看法而被迫辭職之後,…
美國人致富之道 高科技嶄露頭角
想成為億萬富翁嗎?如果你一直關注《富比士》(Forbes)雜誌的世界億萬富豪榜,你就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所言不虛,因為在歐美國家中…
入侵喬治亞 俄羅斯陷空前孤立
俄羅斯和喬治亞於8月7日北京奧運開幕前爆發衝突,原因是喬治亞派兵試圖重新收回境內自1990年代就企圖獨立的南奧塞提亞和阿布哈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