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捷运喋血》死刑,是最简单的事情

吕秋远(律师)

天(26日)跟同学上课时,我提到了无期徒刑,看到同学对于这四个字很无感,因此我决定要谈一下这个概念。当然,免不了要谈废除死刑与否的议题。坦白说,我没意见。

为什么没意见?因为我很有自信,不论是死刑或无期徒刑,应该都不会落在我身上。

现在支持与反对废除死刑的立场,都很有道理,但是也都像是不同宗教之间的辩论而已。特别是拿生命的价值观来探讨,更是「鬼打墙」。反对死刑的人会说,「我们反对杀人,但是支持国家杀人,这不是一种谬误吗?」;支持死刑的人会说,「他都不尊重生命了,我们干嘛尊重他的生命?」

很好,这两种论调,不就是鸡同鸭讲吗?想用逻辑去说服对方,「你已经吃过早餐,所以你现在不饿」,这种辩论根本不会有结果,毕竟「饿不饿」这件事情,只有自己才知道,逻辑哪里会知道?所以用逻辑来讨论事实,意义不大,只会让我们继续unfriend而已。

事实上,死刑是最容易解决杀人犯的方式,毕竟对于这个杀人犯而言,唯一会发抖的时候,大概就是走向刑场之前的那一剎那,其它时候可能还是雄壮威武、不可一世。只要撑过短暂的刑场步行时间,接下来就是喝酒吃小菜下麻醉药,由检察官指派法警行刑,对于一个杀人犯而言,撑过一点时间就解脱了。然而,对于法警而言,可是一点也不轻松。说实在话,要正常人动手杀人,哪有这么容易?真要法警对准一个犯人的心脏开枪,结束这个杀人犯的生命,对于法警而言,恐怕也是一生中难以抹灭的创伤。不然哪个开口说要杀死郑捷的民众,请不要打嘴炮,认真的站出来替法警行刑。当扣下扳机那一剎那,我想心里一点挣扎也没有的人,应该也有资格当下一位郑捷。

早上教书时,我难得用英文说了一段话,You kill someone for something, the other kills someone for nothing, but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mething and nothing? (你杀了人,因为某个理由;他杀了人,因为没有理由,然而有理由与无理由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

死刑对于死刑犯而言,其实是最便宜他的方式,然而我们之所以赞成死刑,却是因为死亡代表对于人类最严苛的处罚,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症结点就是,死刑到底是满足了谁?从一个混乱的逻辑来看,死刑同时满足了被害人与加害人,就被害人而言,死刑满足了报复的快感,因为一声枪响,结束被害人的生命,而且符合一命还一命的果报思想。就加害人而言,却也是一种满足,也就是再也不必承受无穷无尽的折磨与痛苦。

好死不如歹活,是真的吗?要不要去问问死刑犯,如果自己知道,这一生都将在监狱度过,无任何假释的机会,他愿不愿意接受死刑?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但是至少我自己是愿意的。因为,毫无希望的活着,比起死刑来说,更是一种痛苦。

我们想想,假设郑捷判处死刑,将来大概几年后会行刑,对于他而言,无论有没有转世轮回这件事,他总是解脱了。然而,活着的人压力更大,因为失去了憎恨的目标。如果刑罚的意义在于增加痛苦,死刑是最不痛苦的。当一个人的时间,对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他不可能出狱、没有希望结婚生子、没有机会与别人交谈、只能屈在一间小小的水泥房舍,从二十余岁孤独的活到七十岁、八十岁以上,然后老死于监狱中。这种惩罚,我想到就不寒而栗。

所以,我为什么说这一段话是混乱的逻辑,因为我没有特定立场。

站在被害人的角度,我希望他一辈子关到死,而不是死刑,因为「死」太便宜这个杀人犯了。站在加害人的角度,我宁愿死,因为死是一件太轻松的事情,只有法警不轻松而已。但是站在不要折磨加害人的立场,我又觉得「死刑」这件事情,其实应该是最理想的选择。我只是想提醒阅读者,不要认为死刑是最严酷的惩罚,所有的惩罚,残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一枪毙命,到底有什么正义可言?让一个人一辈子丧失希望、丧失自由、丧失意志,这才是最残忍的行为

我没有强烈的主张必须得废除或支持死刑,总之这种刑罚应该不会落在我身上,我干嘛这么义愤填膺?我认为国家如果真要严刑峻法,应该增设无假释可能的无期徒刑,这才是对于人权最残忍的对待。站在务实而非哲学的角度上,死刑哪里残忍?相较于被害人生前所面临的恐惧与无助、被虐待而死亡的惨状,一枪毙命根本就是一种解脱而已。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吕秋远facebook,作者为宇达经贸法律事务所执行合伙律师,2014年5月26日,http://goo.gl/BO2Xii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青少年「性」趣盎然
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讓人臉紅心跳的文字、照片或視頻隨手可得。據中國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抗SARS英雄在中國的遭遇
正當世人對新流感的後續態勢如何、是否會席捲全球感到惶惑之際,2003年SARS大流行的「前車之鑑」馬上映入人們腦海。…
從週期看中共政治生命
股票市場漲跌的背後,有週期循環的運作;手機銷售成長與衰退的背後,有產品生命週期的運作;經濟景氣擴張與收縮的背後,有景氣循環的運作。那麼,…
免驚!法律原來很生活
許多人眼中,就讀於台大研究所的方勝新律師,非常和藹可親;但只要見過他在法庭上認真專注又嚴肅的神情,馬上會對他肅然起敬。…
四川震前有徵兆 萬餘蟾蜍大遷徙
四川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左右發生規模7.8強震。有消息稱,地震前四川綿竹曾出現了特別徵兆,大規模的蟾蜍在10日遷徙,…
柏林巴黎全面禁菸 吞雲吐霧難再
想要赴德、法旅行的癮君子們要注意了,歐洲部分國家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措施,有更多國家與城市陸續跟進,從2008年元月起,柏林、…
2013年世局喜憂參半
新的一年開始,世界更平安,還是更多災難?從政治和安全角度,全球可能更趨穩定,或者說危機爆發點減少,可控性增高。但從經濟角度,…
春天好「起家」
春天該做甚麼?賞花、郊遊、讀書?對阿丹來說,紐約的春天不熱不冷、無風無雨,正好加緊趕工「起家」,蓋房子!   關注阿丹動態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