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捷运喋血》死刑,是最简单的事情

吕秋远(律师)

天(26日)跟同学上课时,我提到了无期徒刑,看到同学对于这四个字很无感,因此我决定要谈一下这个概念。当然,免不了要谈废除死刑与否的议题。坦白说,我没意见。

为什么没意见?因为我很有自信,不论是死刑或无期徒刑,应该都不会落在我身上。

现在支持与反对废除死刑的立场,都很有道理,但是也都像是不同宗教之间的辩论而已。特别是拿生命的价值观来探讨,更是「鬼打墙」。反对死刑的人会说,「我们反对杀人,但是支持国家杀人,这不是一种谬误吗?」;支持死刑的人会说,「他都不尊重生命了,我们干嘛尊重他的生命?」

很好,这两种论调,不就是鸡同鸭讲吗?想用逻辑去说服对方,「你已经吃过早餐,所以你现在不饿」,这种辩论根本不会有结果,毕竟「饿不饿」这件事情,只有自己才知道,逻辑哪里会知道?所以用逻辑来讨论事实,意义不大,只会让我们继续unfriend而已。

事实上,死刑是最容易解决杀人犯的方式,毕竟对于这个杀人犯而言,唯一会发抖的时候,大概就是走向刑场之前的那一剎那,其它时候可能还是雄壮威武、不可一世。只要撑过短暂的刑场步行时间,接下来就是喝酒吃小菜下麻醉药,由检察官指派法警行刑,对于一个杀人犯而言,撑过一点时间就解脱了。然而,对于法警而言,可是一点也不轻松。说实在话,要正常人动手杀人,哪有这么容易?真要法警对准一个犯人的心脏开枪,结束这个杀人犯的生命,对于法警而言,恐怕也是一生中难以抹灭的创伤。不然哪个开口说要杀死郑捷的民众,请不要打嘴炮,认真的站出来替法警行刑。当扣下扳机那一剎那,我想心里一点挣扎也没有的人,应该也有资格当下一位郑捷。

早上教书时,我难得用英文说了一段话,You kill someone for something, the other kills someone for nothing, but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mething and nothing? (你杀了人,因为某个理由;他杀了人,因为没有理由,然而有理由与无理由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

死刑对于死刑犯而言,其实是最便宜他的方式,然而我们之所以赞成死刑,却是因为死亡代表对于人类最严苛的处罚,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症结点就是,死刑到底是满足了谁?从一个混乱的逻辑来看,死刑同时满足了被害人与加害人,就被害人而言,死刑满足了报复的快感,因为一声枪响,结束被害人的生命,而且符合一命还一命的果报思想。就加害人而言,却也是一种满足,也就是再也不必承受无穷无尽的折磨与痛苦。

好死不如歹活,是真的吗?要不要去问问死刑犯,如果自己知道,这一生都将在监狱度过,无任何假释的机会,他愿不愿意接受死刑?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但是至少我自己是愿意的。因为,毫无希望的活着,比起死刑来说,更是一种痛苦。

我们想想,假设郑捷判处死刑,将来大概几年后会行刑,对于他而言,无论有没有转世轮回这件事,他总是解脱了。然而,活着的人压力更大,因为失去了憎恨的目标。如果刑罚的意义在于增加痛苦,死刑是最不痛苦的。当一个人的时间,对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他不可能出狱、没有希望结婚生子、没有机会与别人交谈、只能屈在一间小小的水泥房舍,从二十余岁孤独的活到七十岁、八十岁以上,然后老死于监狱中。这种惩罚,我想到就不寒而栗。

所以,我为什么说这一段话是混乱的逻辑,因为我没有特定立场。

站在被害人的角度,我希望他一辈子关到死,而不是死刑,因为「死」太便宜这个杀人犯了。站在加害人的角度,我宁愿死,因为死是一件太轻松的事情,只有法警不轻松而已。但是站在不要折磨加害人的立场,我又觉得「死刑」这件事情,其实应该是最理想的选择。我只是想提醒阅读者,不要认为死刑是最严酷的惩罚,所有的惩罚,残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一枪毙命,到底有什么正义可言?让一个人一辈子丧失希望、丧失自由、丧失意志,这才是最残忍的行为

我没有强烈的主张必须得废除或支持死刑,总之这种刑罚应该不会落在我身上,我干嘛这么义愤填膺?我认为国家如果真要严刑峻法,应该增设无假释可能的无期徒刑,这才是对于人权最残忍的对待。站在务实而非哲学的角度上,死刑哪里残忍?相较于被害人生前所面临的恐惧与无助、被虐待而死亡的惨状,一枪毙命根本就是一种解脱而已。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吕秋远facebook,作者为宇达经贸法律事务所执行合伙律师,2014年5月26日,http://goo.gl/BO2Xii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牙痛找不到原因
住在鄉下,以做饅頭營生的婦人,今年55歲。一生吃苦耐勞,生病很能忍,不到最後關頭就是捨不得看醫生。她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做人老實,…
中國經濟還能再坐「過山車」嗎?
今年中國通貨膨脹持續,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評估已不像去年那樣樂觀,雖然還會有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樟湖國小 締造「化石」傳奇
擺脫平地的悶熱和喧囂,車子沿著149縣道蜿蜒的山路行駛,一路欣賞著青山綠水,感覺格外神清氣爽。雲林縣古坑鄉的樟湖國小,…
焦點4:北歐福利典範,台灣想學習?
問題1:福利國家,好像共產國家? 在瑞典,有這麼一句話人人會背:「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好、比別人聰明、比別人重要、比別人知道得多。」在丹麥,…
台灣玻璃館 讓透明玻璃綻放璀璨光彩
來到彰化縣鹿港鎮的彰濱工業區,從遠處就能看見一棟猶如航空母艦的建築物,這是由台明將公司所成立的台灣玻璃館,…
中國經濟持續走緩 專家預警「硬著陸」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成長率為7.6%,比第一季8.1%的成長率有所降低,…
壹電視易主 跨媒體壟斷法仍步履蹣跚!
壹電視易主,收購者是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這是一顆投進台灣傳媒業的震撼彈! 壹傳媒老闆黎智英三年前在台灣創立的壹電視,轟動一時。…
現代奴隸 印度最高中國居次
澳州慈善機構「奔向自由基金會」(Walk Free Foundation)近期公布的「2016年全球奴役指數」(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