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不着 泰国米价栽跟斗

泰国稻米典押计划失败,导致泰国米价失去竞争力。
Getty Images
第141期
万厚德

泰国总理盈拉的「稻米典押计划」再度成为泰国政争的焦点。由于典押计划失败,迫使原本支持盈拉的农民因为破产压力而走上街头,反对阵营领袖苏德也号召农民加入示威行列,并呼吁捐款挽救农民生计。加上可能被判无效的选举结果,农民生计不保让泰国政局陷入更严重的对峙僵局。泰国市场分析师表示,长期看来,这样的政治对峙恐为常态。

保护政策「偷鸡不着」

在2012年之前,泰国稻米输出位居全球第一,质量也深受市场肯定,泰国米价因此成为全球稻米报价基准。2008年,因为埃及稻米禁止输出6个月,导致全球米价涨幅近50%,来到每公吨1,000美元。其后,随着各大稻米生产国产能快速增加,价格日趋滑落,至2011年,泰国白米米价已跌至每公吨约500美元。

盈拉为兑现选举时对农民的承诺,自2011年10月起,展开「大米保证价格收购政策」的典押计划,普通白米最低保证价格是每吨500美元,优质茉莉香米为每吨667美元,由政府负责收购囤积,以哄抬国际米价,再伺机高价出脱以赚取差价。一时之间,农村收入大增,但一夕暴富的农民开始消费、贷款、购物,全国家庭负债金额因此快速飙升,甚至超过国内生产毛额80%。随着国际米价持续下探,不依市场机制的典押计划让泰国米在国际市场丧失价格竞争力。

国际农粮机构分析指出,以盈拉当局的收购价格计算,其离岸出口价格必须达每吨700至800美元才不会亏损。然而,越南白米当时的平均出口价只有400至450美元。数据显示,2011年泰国输出大米1,000万公吨,2012年锐减300万公吨,并首次失去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地位,落后于印度和越南,越南甚至成为全球米价新指标。2013年,泰国大米输出持续下降至650万公吨。

内外失据「蚀把米」

典押计划的囤积策略也造成泰国米仓「米满为患」。根据统计,2013年全球前五大稻米输出国外销总量为3,800万吨,前五大稻米进口国输入总量约为3,550万吨,目前泰国的库存已超过1,800万吨,一旦释出,足以让原本就供过于求并已跌破每吨400美元吨(普通米)的国际米市一夕崩盘。

最让盈拉雪上加霜的是,中国买主因为盈拉的典押计划涉贪遭弹劾,为了避嫌取消向泰国购米120万吨的计划,数量占泰米2013年外销总量的18.5%。中国2013年输入325万吨米,为全球第一大稻米输入国。

分析指出,由于中国耕地面积锐减,美国农业部推测,2013年中国稻米需求应会短缺100万公吨;同时,北京当局订出的稻米收购价格又远高于国际市场,造成农民卖米给政府,粮商则是低价进口高价卖予消费者赚差价的现象。因此,中国稻米输入已从2011年的60万吨快速窜升至2013年的325万吨,2012年自越南输入量占总输入的50%,对泰米输入则呈现下滑趋势。

盈拉的典押计划初步估计损失高达120亿美元,拿不到钱的农民只能借贷度日,最近还传出有农民因此而陷入绝境走上自杀一途的悲剧,让这些死忠的基本盘开始松动。

曾担任过两任总理的阿南指出,政治僵局若持续下去,可能导致国家经济衰退,得不偿失的是将让政治与民主改革的推动更加困难。他悲观地认为,这场风暴不会很快结束。官方与国际金融界对于泰国今年的经济成长率预测已自4.5%至5%下调到2.5%至2.8%。一位分析师无奈地表示,这将会是一场反复无休的政治对峙,只能将其视为一种常态去面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世界冠軍選手 腳踏MIT自行車
自2005年起,美利達自行車首度入選「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前20大,至2007年,美利達品牌價值已經高達台幣30億元。單靠兩個輪子、…
農村時代的印記 雲林北港的牛墟市集
北港大橋下的「牛墟市集」聞名全台,文獻記載從清末年間即聚市,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以前牛墟是交易牛隻的場所,天未亮時,…
從預熱到交貨 時程規劃決定群眾募資成敗
群眾募資在台灣風行多年,如何執行,時機點很重要。提案人要思考預熱期、專案推出前期、專案發表後的平坦期、出貨期等四個期程,要完成哪些事。…
台灣人發深夜文想回台工作
隨著這幾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持續下跌、中美貿易戰不斷延燒、外資出走中國大陸,台商逐漸回流,不少到大陸工作的台灣人紛紛回台工作。  …
那一天早晨在眷村
近日「眷村」成為熱門話題,這得歸功於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把早年眷村生活的甘苦及濃濃的人情味刻畫入微,鮮明了許多人模糊的記憶。…
鍥而不捨,金石可虧
這幾天朋友們都在討論著,想要捐款給四川大地震的災民,但是又懷疑這些捐款與物資能否到達災民的手中,因此進退兩難,心裡很難受。…
俄羅斯焚燒中國貨 中商孤立無援
俄羅斯近日開始銷毀莫斯科切爾基佐沃大市場在2009年夏天關閉時查抄扣押的中國商人貨物。俄官方稱,這些商品質量低劣,污染生態。據悉,…
溫家寶造訪信訪局 成「麻煩製造者」
每年的重要節日,中共領導人都要到基層和民間進行所謂的走訪、慰問,以示體恤民情。今年1月底中國傳統新年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