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利嘉国小梅树下的音乐会

「利卡梦‧梅之宴」,为偏远部落创立音乐奇迹。
「利卡梦‧梅之宴」,为偏远部落创立音乐奇迹。
蓝慧中
第33期
蓝慧中

每年冬天,梅花盛开之际,「利卡梦‧梅之宴」户外音乐会即在台东利嘉国小的梅园浪漫登场。这项结合大自然与古典音乐的户外飨宴,从2000年开始,已经延续了10年,从未间断。

2009年的「利卡梦」,有近四千人从全国各地拥进小小的利嘉部落,车子排满了窄窄的村落巷道。有人带着小板凳,有人席地而坐,聆赏法国钢琴诗人巴佛杰悠扬的琴声,许多人甚至全家出动,盛况犹如音乐嘉年华。

「利卡梦」出自利嘉村旧名「利卡碰」,是卑南族语,意指芋头从泥土中冒出新芽,欣欣向荣,也象征生命充满希望、不断成长。

当初办理「利卡梦」音乐祭,是希望学童及小区居民能有机会欣赏高水平的殿堂音乐,同时学习观赏礼仪。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山城小校梅树下的音乐会,现在已成为乐界盛事,名声越来越响亮。

百年校树成林,大自然中聆乐音

百年老校利嘉国小,全校连幼儿园只有7班,学生数不到100人。校园内有数十棵日据时代种植的老树,加上后来陆续栽种的多种果树,绿树成荫的校园,犹如森林小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园后方大片的梅树,冬季梅花盛开时,雪白的梅花将校园点缀得缤纷灿烂。

「如果能约三五好友,在微风轻拂的树下,听着古典音乐,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1999年,喜爱音乐的张中元校长刚接任利嘉国小时,看到老树成林的校园,不免引发遐想。

心动化为行动,1999年12月,利嘉国小首场露天音乐会真的在老树下登场,台东师院音乐系教授谢元富和学生们,带着钢琴、小提琴、小号及竖笛,演奏一系列国内外古典名曲,还一一介绍各种乐器及曲目。

首度听到与原住民歌谣截然不同的古典音乐,小朋友和家长都觉得十分新鲜,那个下午,风声伴着乐声,大自然与古典音乐共鸣,所有人乐在其中的画面,打动了大人孩子的心。张中元决定,下一场音乐会就订在梅花盛开之时。

「钢琴王子」揭序幕「利卡梦」美梦成真

2000年1月底,在校长的友情邀约下,有「钢琴王子」之称的陈冠宇为「利卡梦‧梅之宴」揭开序幕,第一届梅之宴就在梅花缤纷的默林浪漫登场。当串串音符在默林间穿梭荡漾,现场近千名观众留下了深刻美丽的印象,也从此开展了「利卡梦‧梅之宴」的古典音乐旅程。

梦想的翅膀虽然展开了,但在实际飞行的途中,却也经历层层难关和考验。无论是演出经费的筹措、天气、乐器运送、演出者的邀请,甚至连梅花是否如期开花,都带给张中元和一群义务工作者许多挑战。

在各方支持突破层层难关的同时,「利卡梦•梅之宴」也渐渐在音乐界打开了知名度,平时根本不可能到台东演出的音乐家,在受邀后都欣然赴约。利嘉部落也将「利卡梦」当成地方大事,无不全力以赴;在大家的眼里,这样穷乡僻壤的偏远部落,居然能长期有高水平的殿堂音乐演出,真是奇迹。

名家共襄盛举,听众如痴、梅树动容

张中元回忆2003年初的福尔摩沙弦乐四重奏,四位来自美国著名乐团的华裔青年演奏家林以信、林允白、陈则言和叶儒沛,在扑鼻的花香中奏出年轻热情的生命乐章,令听众如醉如痴,连梅树也为之动容。

在出神入化的弦音中,许多人彷佛听到花苞绽放的声音,片片花瓣随着音符的回旋翩然起舞,那真是一次琴景交融、天人合一的美妙体验。2006年4月,这个乐团得到了英国伦敦国际弦乐四重奏大赛冠军,名扬国际。

同年的10月,国际乐坛知名的美国女钢琴家鲁思.史兰倩斯卡正好应邀来台担任台湾国际钢琴比赛评审,张中元尝试邀请她来利卡梦,竟意外获得史兰倩斯卡的同意,而且仅象征性领取1,000美金的演出酬劳,这是国内乐坛史上一笔珍贵的纪录,也是一次动人的经历。

曾被《纽约时报》誉为「继莫扎特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神童」的史兰倩斯卡,当时已78高龄,风采依旧动人。当她的双手在琴键上跳动时,犹如天籁般的美妙音符,也在细雨霏霏的默林间穿梭跳跃,曲毕,乐迷们同时起身鼓掌,安可声不绝于耳。史兰倩斯卡在演出后也感动地表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演奏,并和热情听众直接互动,是她从未有过的浪漫经验。

晴天雨天、花开花落,不同的感动

其他如2006年的「乐兴之时」弦乐团,表演当天下着雨,但穿着雨衣的观众兴致不减,演出者也卖力回应,指挥江靖波在雨中拉琴,结果小提琴的弦因为受潮,拉着拉着弦竟然断了!台下则持续高喊「安可」,情景令人难忘。

2007年因为适逢暖冬,梅花迟迟没有开花,学校特地每天去买大冰块,放在梅树旁催花,小朋友每节下课会跑去和梅树说说话,努力了两周,终于在表演当天,开了几朵小小的梅花,总算符合了梅之宴的盛名。

细数所有的记忆,张中元说,无论是古典与原味的对话、大提琴与小提琴的雨中携手回旋、长笛与竖琴的织梦、胡乃元与小朋友谈儿时梦想、张正杰与诗人余光中共谱诗与音乐的对话等等,每年的「利卡梦‧梅之宴」,都有不同的故事,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花开还是花落,都让人有不同的感动。

手札绘心得,从小培养艺术品味

十年来,在梅之宴举办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系统完整的音乐教育,将艺术实际融入学生生活,利嘉国小在课程中也规划一系列的「艺术欣赏活动」。除了每天在课余时间播放古典音乐,每周三也定为古典音乐欣赏日,早晨的第一节课,全校学生一起看影片、听音乐、听老师介绍音乐家或画家,随后在人手一本的「利卡梦艺术手札」上,写出或画出心得。

在老师们的用心引导下,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都陆续走进孩子心中,变成小朋友的「心灵之友」,「如果听古典音乐时小朋友睡着了,那就让他睡吧!」全校老师都深信,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境中接触正统音乐,就像在孩子心里种下美好的种子,春天来临时就会萌芽。

「根据研究,古典音乐可以帮助人格发展、纾解情绪,还有利于右脑,促进思考。」张中元认为,艺术的品味需要从小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如果你看到水泥工一边工作一边听古典音乐,有可能是利嘉国小毕业的。」张中元曾经开玩笑地说。

企业赞助,音乐种子深植偏远部落

在张中元心中,利卡梦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让原住民小朋友也有接触欣赏殿堂音乐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在原住民部落洒下古典音乐的种子。

利卡梦走到第6年的时候,为了让原住民部落的音乐之梦可以稳定地延续,张中元开始积极寻求企业认养,他的用心和坚持,感动了台湾大哥大业者,2006年开始正式接手,长期赞助。

台湾大哥大公共事务处处长阮淑祥表示,他们对张校长和利嘉国小有系统地推动音乐教育深为赞赏,事实上近年来台湾大哥大也在默默推动音乐大使下乡、巡演各个偏远地区,双方理念不谋而合。

三年前,张中元校长退休了,新任的校长黄正元接下了校务,也接下了传承利卡梦的任务,而利卡梦在台湾大哥大企业支持下,这两年规模也越做越大,正如其原本的含意,偏远部落的艺术生命因此而发芽、成长、茁壮,而且不断延续、生生不息。

青山为景,绿地为席,在如诗画般的梅园中,看着片片花瓣随风飘落,迎着花香,听着曼妙悠扬的古典乐曲在梅园里回荡,萦绕心头久久不歇的,岂止是美景和旋律,还有那份只能意会的感动与浪漫!

如果您也心动了,别忘了明年梅花含苞时,走一趟小小山城利嘉古典音乐寻梦之旅,品尝部落妇女自酿的梅汁,听部落居民谈他们引以为傲的利卡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第五課 居不易,不易居
如果讓幼兒們畫畫,題目是「家」,我們經常會發現圖面出現一個紅瓦白牆,籬笆花園的家。但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住得起這樣一個夢幻理想的家?有的,…
被拋棄?中國駭客疑轉戰美國勒索
有多家研究美國公司遭受駭客攻擊的安全公司近日表示,一些駭客使用先前由中共政府支援的電腦網路入侵技術,開始加入蓬勃發展的網路勒索犯罪行業。…
「小女孩為清潔工撐傘」的背後
8月1日,一則配有小女孩為中暑倒地清潔工打傘圖片的〈清潔工中暑 小女孩撐傘〉的新聞,經中國廣東《新快報》報導後,馬上感動了無數讀者和網友。…
憶良師
屈指算算,執教鞭已逾二十寒暑,是「資深」老師了。回想起來,奠定自己為人師表基礎的,就是自己以前的老師。許多言行典範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自己…
鹹花生Salt Peanuts 咖啡店 讓大稻埕文化增添香醇風采
百年前,大稻埕曾是台灣最繁榮的港埠,而今日卻成為台北市保留最完整的歷史建築。在老街上,我們發現了一處特色咖啡店。 …
來九族 莫忘安排一趟知性之旅
打開觀光局2011年國內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統計檔案,在民營觀光區的分類中,遊樂園型態的遊憩據點,就以「九族文化村」最受歡迎,…
新婚之夜抄黨章 「抄」出的是啥
中國大陸網上近日熱傳一篇〈新婚之夜抄黨章〉的報導,江西省南昌鐵路局兩職工在新婚之夜的洞房中抄寫中共黨章,並配有多幅照片,新郎一身西裝,…
2012「金星凌日」拍攝實錄
「金星凌日」是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天文奇景。北京時間金星凌日的開始時間是6月6日6時9分41秒,結束時間是在12時49分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