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風暴來襲!經濟正面臨三大衝擊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文龍

【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世界銀行(World Bank,簡稱世銀) 4月6日表示,經濟面對俄烏戰爭、中國經濟下滑和美國加息三大衝擊,三大衝擊組成的經濟風暴,未來可能會造成低經濟成長率和更多的貧窮人口。

世銀在1月的報告認為,預計2022年全球增長將放緩至4.1%,預計發達經濟體的產出和投資,明年將恢復到大流行到來之前的增長趨勢,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仍將明顯低於疫情前走勢。但是,俄烏戰爭的爆發,更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

4月6日,世銀指出,經濟像是「籠罩在暴風圈中」,三大衝擊組成的經濟風暴,可能會造成低經濟成長率和高貧窮人口,而上海形同封城的「全局靜態管理」,更讓情況雪上加霜。上海不僅為中國經濟中心,更是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口,但自當局進行管制後,除了把全市2500萬人都關在家裡,連帶也讓當地經濟生產停擺,許多工廠被迫停工,港口外的海域也停泊著不能入港的貨船。

世銀表示,俄烏戰爭讓國際糧食和原油價格飆漲,增加各國消費者和經濟成長的負擔;美國加息也讓資金從經濟體外流,造成當地貨幣的壓力。

國際經濟成長下修,也連帶影響中國經濟成長,中國今年目前的經濟成長僅5%,比起去年的8.1%低上不少,也比今年年初北京當局的目標5.5%略低。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稍早之前指出,中南海所說的經濟遭遇「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正在增強。1至2月的數據並未全面反映出最新的一些問題,例如,俄烏戰爭的地緣政治衝突,國際油價和大宗商品飆漲帶給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有,中國國家統計局與財新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服務業PMI中的從業人員指數,均仍處於收縮區間,以及受疫情影響,企業招聘需求下降,疫情之下嚴峻複雜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這些都被官方掩蓋了。

責任編輯:文上砡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中國房企4月危機 恐影響日後經濟發展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4月遇大坎,恐將出現新一波爆雷潮。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李正鑫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樓市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百強房地產開發商銷售大降47%,而債務危機卻如影隨形,上市銀行陸續披露年報,各大銀行在房地產領域的不良貸款情況,也隨之公開。

以素有樓市「風向標」的一線城市情況來看,中國樓市並未回暖。在疫情衝擊下樓市繼續低迷,市場所預期的「陽春三月」消失無蹤。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一季度百強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62.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7%,銷售額超千億房企僅剩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家;超百億房企4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0家。

另據不動產領域數字化服務商克而瑞數據統計,30個重點監測城市,3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48%,同比跌幅擴至47%;一季度百強房企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3月單月業績同比降低52.7%,較2月降幅擴大5.5個百分點,相比1月業績規模降低2.6%。累計業績來看,1至3月百強房企的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也低於2020年的同期水平。

在房地產行業風險仍存的情況下,一季度房企的融資和拿地情況沒有明顯改善。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1至3月百強房企拿地總額2272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59%,百強房企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58.5%。房地產開發商已經債務壓頂,真正考驗房企的時刻正在到來,4月是房企的生死大關,據不完全統計:4月7日,富力19.5億元債券到期;4月8日,華夏幸福3.5億美元債到期;4月11日,恆大14.5億美元債到期;4月12日,萬科10.1億元債券到期;4月13日,綠城4.8億元債券到期;4月13日,正榮2.1億美元債到期;4月14日,新城9.9億元債券到期;4月17日,建發11.5億元債券到期;4月17日,花樣年1.99億美元債到期;4月23日,旭輝14.8億美元債到期;4月24日,綠城26億元債券到期……

從持續的疫情影響來看,樓市的銷售會創下歷史新低,進一步打擊房企的資金回流情況;還債和銷售回款將形成剪刀差,那麼能否堅持過4月的還債高峰期,基本就決定了房地產開發商今後生死的結局。

「深藍財經」表示,樓市已成為經濟下行的重災區。雖然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給房地產鬆綁,試圖救市,以避免史上規模最大的地產公司爆雷狂潮,但中國房地產走到今天這一步,天量鉅額債務壓頂之下,當局已經沒有足夠妥善的方法去處理,也無力處理。

結合現在房地產企業的債務問題來看,恐怕房地產行業大洗牌馬上就要發生了。同時,房地產開發商債務危機已經影響到了銀行等金融機構。

〈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21〉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國上市銀行數量已達54家,包括6家大型國有銀行、10家股份制銀行、28家城市商業銀行、10家農村商業銀行。

截至4月4日,已有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在內的六大國有銀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銀行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報告,11家銀行涉及房地產不良貸款1471.38億元。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在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餘額均超過300億元,分別為346.94億元和338.2億元,其次為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分別有281.72億元和135.36億元。

4月4日,據《時代周報》(The Time Weekly)報導,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房地產不良貸款的提升會降低銀行的資產質量,影響銀行的流動性,在影響銀行盈利的同時,還會對銀行正常經營帶來壓力。

滙生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總裁黃立沖持相同觀點,一旦房地產出現問題,整個銀行體系將出現鉅額的不良貸款,其他行業和企業也會相繼受到影響。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創始人戴金花表示,銀行不良貸款金額增多或貸款無法追回,都會對銀行業持續的經濟發展及銀行自身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和傷害。

責任編輯:文上砡

(轉載自看中國報紙)

驚險連任後 馬克宏有辦法重新團結法國嗎?

LUDOVIC MARIN/AFP via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法國24日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現任總統馬克宏以58.55% 得票數,擊敗極右派對手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的41.45%,守住總統大位,同時也打破法國20年來總統無法連任的歷史紀錄。(法國總統到底多難當)。

馬克宏在發表勝選感言時說,他聽到了法國深處的吶喊,他不會忘記任何一個人的聲音,他會是法國所有人的總統。

「我們的國家充滿這麼多的疑慮」,馬克宏說:「我們必須更加強大,但沒有人會被甩在一邊。」短短幾句話可看出馬克宏雖然保住下一個執政5年,但是他要面對的,將是充滿憤怒、怨懟的人民。

法國這次的投票率破紀錄創下50年來的新低 71.99%,而且被投下的選票中,空白票和廢票更是多達300萬張,可見選民對這次的選舉、對法國的政治現況有非常多不滿。

極右派崛起 法國漸向右轉

那些確實投給馬克宏的人,就很滿意馬克宏的執政表現嗎?答案是:「不」。

在選戰開打初期,多數法國人對本屆大選興趣缺缺,一方面是疫情影響,候選人端不出什麼誘人菜色。二方面是烏俄戰爭危機重重,就連馬克宏也沒放太多心思在選戰身上,忙著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中間擔任協調人。

直到他的對手、極右派的「國民聯盟」候選人瑪琳勒龐民調急速上升,甚至在第一輪投票後僅輸給馬克宏4.2% 票數。不僅讓極右派士氣大振,也令馬克宏和左派人士,甚至歐盟都嚇壞了。

瑪琳勒龐是「國民聯盟」創辦人老勒龐的小女兒,「國民聯盟」的前身是「民族陣線」,主張反墮胎、反同性、反全球、反移民等極右民粹思想。瑪琳勒龐接班後,致力於撕下國民聯盟的極右標籤,除了改黨名、調整方向,主打以藍、白領階級為主的國家政策,吸引那些覺得「被馬克宏拋棄」的選民。勒龐甚至為了淡化極右標籤,不惜開除父親的黨籍。

總總破釜沈舟的作法,讓部分法國人開始考慮或許該「換人做做看」。

雖然法國人想給勒龐機會,但歐盟可不這麼想。因為瑪琳勒龐直到2017年第二次參選總統時,仍強力反對歐盟、主張法國應脫離歐元區,甚至一度傳出她要退出北約。

加上她先前多次到俄羅斯與普丁會面,與克林姆林宮關係密切,親俄形象始終揮之不去。即使勒龐後來積極轉型,特意淡化並避免這些話題,也強調選上後不會退出歐盟。然而在烏俄戰爭爆發、國際局勢動盪的現況,國際盟友自然會對這位候選人抱持疑慮,甚至反對。

這也是為何馬克宏雖不受多數法國人喜愛,但為了阻擋勒龐上位,有很大部分的選民在通盤考量後,最終是顧全大局、含淚投給馬克宏的。

這點,馬克宏心知肚明,他說:「我們的許多同胞投票給我,不是因為支持我的想法,而是為了阻止極右派的想法。 我要感謝他們,我知道我在未來的歲月裡對他們有責任。」

至於已經第三次參選總統的馬琳勒龐,雖然這次再度敗選,但外界多認為勒龐和極右派這次「沒有輸」,勒龐不僅打破極右派得票數紀錄,在部分議題上甚至獲得比馬克宏還高的支持度。

勒龐:「今晚的結果本身就代表了一個巨大的勝利。」勒龐笑得自信,神情甚至不像一位戰敗者,她說:「遊戲還沒有完全結束,因為幾周後將舉行立法選舉。」

無論如何,這場選舉證明了極右派勢力在法國已經正式抬頭,往後也將成為法國主流政治裡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馬克宏連任後,要面對的不僅是該如何在左派、中間、極右派勢力間取得平衡,達成「共治」,還要團結已嚴重分裂的法國群體,

因為就在24日晚,馬克宏發表當選感言的當下,巴黎街頭已出現不滿馬克宏的抗議人潮,抗議者多數為年輕人或極左派人士。最誇張的是這場抗議活動,最後演變成流血衝突,場面失控到警方開槍制止,有兩人當場被擊斃。

明明是勝選卻搞得好像政變,移民問題、勞工制度、恐怖主義、能源危機,有太多太多的議題在撕裂法國,族群、階級衝突問題亟待解決。

然而馬克宏到底有沒有能力處理這些問題?接下來的五年,或許會是法國近代政治發展中,最重要的關鍵五年。  

上海隔離兩樣情 可口可樂或成最大贏家?

微博
哨子先生

 

上海封城持續進行中,整座城市變成一個壓力鍋,隨時可能炸開。壓力鍋裡頭各種辛香料,甜酸苦鹹辣混雜在一起,滋味隨人嚐。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封城,上海市已經發展出新的貨幣制度,根據網友整理的資料表示,目前上海最值錢的是「可口可樂」。然後是雞蛋跟菸、廁紙,政府蔬菜大禮包常出現的紅蘿蔔、馬鈴薯也因為人人都有而不值錢,不過再怎樣都比不過「人民幣」毫無價值,因為啥都買不到。

封城前誰能想得到,當大家都無法出門時,最受歡迎的物資居然會是可口可樂。

就有一位被隔離在飯店的網友實在太想喝可樂,但廠商表示團購最低得訂50箱,原PO心一橫硬著頭皮下單後上微博發文自嘲。結果同一飯店的住客聽聞消息後,紛紛拿出自己的物資向原PO以物換可樂,原PO瞬間成為食品富翁,連火鍋都有了。

原PO手拿可樂,感動地說:「上海病了,但人民是可愛的。」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長期困於家中,懼怕明天不知會被政府帶去哪裡的焦慮和恐懼,使得上海最近人人自危、互相猜忌,甚至出現所謂的「新冠仇恨」。

有位住在上海的外國人向《德國之聲》分享自己的故事,表示當他的檢測結果沒成功上傳到手機的健康app時,鄰居開始懷疑他是陽性確診者。隨後居委會開始試圖阻止他的家人訂外送,除非他們對外公開自己的檢測結果,但在外籍人士眼中,公開自己的健康狀態是非常侵犯隱私的行為。

不過這名外籍居民的經歷不是個案。

另外有位網友抱怨她在解除隔離,從方艙返回家中的時候,被小區禁止回家,要求必須在外面旅館繼續隔離。

路透社報導,有名檢測呈陽性的外籍居民基於某些原因,沒有被送到方艙醫院,而是被限制待在自己的公寓裡,這讓她的鄰居們很不高興。他們要求她離開,並試圖排擠她,不讓她加入小區團購,甚至要求她「道歉」。(???)還有鄰居罵她是「外國垃圾」,並到處散佈關於她精神健康狀態的謠言。

現在這個對立不僅在上海市內發生,上海與其他城市也正因為疫情陷入仇恨對立。很多縣市指責上海防疫不力、拖垮全國,這部分當然有長期對上海人「養尊處優」、享受政治經濟紅利用鼻子看人的不滿,但更多的是對疫情肆虐下,政府防疫政策粗暴無能的焦慮。

眼看上海從全國天花板一下摔到成為樓地板,其他城市難道不怕嗎?

沒有人想成為下一個上海。

諷刺的是,前天上海市政府終於願意公佈疫情死亡案例:3人。昨天則是再增加7人死亡,也就是這波疫情從封城到現在有10人死亡。如果死亡人數比例這麼低,那大家到底是了甚麼在封城?官方公布的數據無論是真是假,都重重地賞了所有上海人一個巴掌。

 

快篩試劑需求驟增,黃偉哲視察快篩試劑原料廠

台南市長黃偉哲至偉喬生醫關切快篩試劑原料供貨是否穩定。記者李嘉祥攝影
編輯部

本土疫情急遽升溫,快篩試劑需求量隨之提高,台南市永康區「偉喬生醫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檢測試劑上游原料供應廠,市長黃偉哲20日下午專程前往訪視關切原料供貨是否穩定。偉喬生醫董事長莊詠鈞表示,供貨量從四月初開始倍增,目前訂單已排到六月份,已加派人力增加產能,穩定出貨沒問題。

黃偉哲表示,若進入後疫情時期,快篩試劑可能會成為民生必須品,需求量必將大增,而新冠病毒在國內爆發初期,一度發生口罩原料不足而影響口罩供應,他因而專程到偉喬生醫關切試劑上游貨源的生產情況。

黃偉哲指出,台南市快篩試劑數量目前還有1萬支,衛生局已向中央申請10萬劑,同時自行採購 20萬劑, 14個公費篩檢站每天約可以提供篩檢3,000位,篩檢量能目前沒有問題。近日市府已派員至四大超商及藥妝店訪視試劑銷售價格及供貨狀況,均無異常波動,目前所有防疫物資供應都屬正常,民眾可適量採買,市府也會持續嚴密注意各類防疫物資供需情況。

偉喬生醫由董事長詠鈞與執行長鄭又瑋向市長黃偉哲進行簡報,鄭又瑋指出,偉喬生醫於2013年成立, 2018年在永康啟用營運研發總部。疫情爆發後,全球檢測試劑與疫苗製程原物料需求大增,偉喬生醫除供應國內多家上市櫃生技大廠快篩試劑主原料,供貨量約佔國產試劑原料所需的六成。偉喬生醫也投入大量研發量能,滾動式研發能應對病毒變異的檢測原料。

莊詠鈞表示,偉喬生醫的試劑原料供貨量從四月初開始倍增,目前配合試劑製造商討論配合的出貨量已經排定到六月,不論是偉喬生醫或是試劑製造商全都加配人力在趕工出貨。

黃偉哲特別感謝偉喬生醫發揮企業公益精神,全力配合及協助市府在防疫措施上的執行,疫情期間累計捐贈本市社會局及公共運處輸處累計1500劑新冠肺炎快篩試劑,讓市府妥善將快篩劑分配給本市大眾運輸工具駕駛、長照與身障服務單位、兒少機構與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及志工使用,與公部門合力提升社區防疫量能。同時希望偉喬能和試劑製造商共同合力,讓快篩試劑價格降低,減輕民眾的負擔。

黃偉哲呼籲民眾要維持好的防疫習慣,並鼓勵市民踴躍施打疫苗,並特別呼籲市民應全天佩戴口罩,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共同嚴守社區防線,後續市府將隨時因應疫情變化,滾動式檢討各項防疫對策。

Hahow 好學校攜手臺師大提供數位轉型解方,線上課程抵學分!

Hahow好學校共同創辦人江前緯分享數位轉型重三特點。Hahow好學校提供
編輯部

本土疫情擴大,全台百間學校停課、企業重啟分流上班,再度考驗企業人資如何深化數位學習,引領教育創新儼然成為數位轉型的必然趨勢。然而解決數位轉型痛點的關鍵在於注入數位思維,培養運用新趨勢或新工具的快速應變能力。全台最大線上學習平台龍頭 Hahow 好學校,宣布與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簽署長期 MOU 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高等教育課程數位化,結合雙方資源從人才培育的角度加速企業升級,帶動企業數位轉型,共同推動高品質的線上教學。

此次策略合作聚焦於共創產學雙贏,共同開發與企業人資相關議題的數位課程,為台灣的企業培訓生態創造嶄新的里程碑。成為臺師大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唯一的合作夥伴,Hahow 旗下專為企業端服務的 Hahow for Business,透過其領先的內容轉譯技術,為既有研究所實體課程「雲端」數位化,協助臺師大推動線上學習,提供單門課程最多二分之一課程時數可透過線上學習完成,雙方也將因應產業脈動需求與系上教授共同設計線上獨家課程,降低學習時空限制、強化 HR 實戰力。同時,未來專屬課程也將提供Hahow for Business 上百家企業用戶學習,促進知識流動與產學合作最大化。

數位轉型重三特點 近九成企業人資敲碗需求

Hahow 好學校共同創辦人江前緯透露,企業數位轉型需求加劇,Hahow for Business 在第一線觀察到企業數位轉型仰賴三大特點:高彈性-組織結構的彈性有利於將舊思維轉向新趨勢;快速度-新工具與趨勢的上手速度取決於主管與員工的反應和學習能力;重領導-面對數位轉型衝擊,第三方客觀視角及產業數位引路人扮演了關鍵角色。為迎擊企業轉型衝擊,Hahow for Business與臺師大策略合作首波主題課程便以九成企業人資都敲碗的超熱門課程「組織數位轉型」作為開端,串聯科技時代下的發展趨勢開設 AI 人資、管理心理學等相關課程,提前部署迎接未來科技時代的變局與挑戰。 

企業轉型新解方 產學合作孕育數位時代HR人才

臺師大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在職進修專班,是業界高階主管與專業人資首屈一指的進修選擇,站在第一線為企業培養核心關鍵人資人才,其助理教授孫弘岳憑藉著過去曾在Hahow  for Business 開設 〈數位時代 HR 必懂!靠 AI 搞定人資大小事〉課程的順利經驗,大力推動此次與 Hahow 的獨家合作,讓碩士班的課程有效轉譯至線上,進而提升教學競爭優勢。具豐富金融業人資管理經驗的孫弘岳表示,Hahow 的專業製課能力能協助講師掌握企業用戶的學習痛點並規劃出高品質的線上課程,期待未來所有課程線上化,讓全台人資都能不受時空限制,享受臺師大的資源和知識;系主任林坤誼也認為,實體課程轉為線上學習勢在必行,透過 Hahow 的合作,非同步的影音課程可以讓理論的內容被學生重複使用,傳道、授業交給線上,解惑就進到校園,交給老師。

Hahow 江前緯強調,人才應變及專業的數位學習力,已成為企業領先產業的重要指標,這次和師大共同推動校園課程數位化的合作,將可以成為帶動企業數位轉型的動能,除Hahow for Business 服務的百間知名企業如國泰金控、富邦金控、鴻佰科技等,產業界 急需數位轉型的企業到個人用戶亦將有機會受惠,讓數位知識不僅限於學校與企業內,可不受職業產業限制、適才適性的普及擴散。

布查屠殺是假屍體?小心中共「大外宣」陷阱

哨子先生

 

中共認知作戰無所不在,不是只有少看親中媒體就沒事了。烏俄戰爭爆發後,網路「資訊戰」不僅只在烏克蘭或西方媒體發揮效果,中共也趁這個機會,對台灣進行一波新的認知作戰。⠀⠀

主要研究台灣境內假訊息的「台灣民主實驗室」在月初發表了一篇〈中文資訊環境將烏克蘭“納粹化“的分析〉報告,裡面提到中俄兩國官媒長期合作,2015年還簽訂合作協議,因此在烏俄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官方的宣傳內容很容易在中國網路平台上被刻意大肆宣傳。

例如中共在戰爭開始後,立即引用俄羅斯官媒報導,大張旗鼓地將烏克蘭政府與「納粹」劃上等號,並使用2019年舊的假訊息,把烏克蘭內一支極右派國民警衛隊「亞速營」與香港的反送中運動連結,想要合理化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為。以及更進一步,合理化未來「入侵台灣」的行為。

這樣的論述不僅在中國境內被小粉紅們大肆宣揚,台灣好幾個自媒體、粉專、抖音帳號甚至政治人物,都忽然呼應起這樣的論述,平常台灣人相對不熟悉的俄方言論,也藉這個機會散播到台灣社群平台。

列舉幾個:

俄烏衝突的背景 台灣媒體沒說的三大事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3rng3xsRg

烏克蘭這場台灣人不甚了解的戰爭

https://www.storm.mg/article/4219745?page=1

這邊我就不針對這些媒體或發佈者做評論了,大家自己看。

---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表示俄羅斯官方與中共官媒月蝕在這場戰爭中密切合作,比如當烏克蘭政府公布布查屠殺現場照後,俄羅斯政府立刻在推特發文否認有屠殺平民,隨後中共官媒迅速發文為俄羅斯辯護,還說俄羅斯方已提供「證據」證明布查街上駭人的屍體照片是騙局,說得信誓旦旦。

當然,這些說法後來被西方媒體如BBC、CNN用影音、照片以及透過受害者現身說法一個個打臉。但在西方媒體出來澄清之前,這樣的消息確實在中文世界起到一些效果,我在網上也看到不少人轉載「假屍體」影片,最後直到更多證據出現後,才漸漸失去討論熱度。

不過資訊戰可不是只有中俄會用,烏克蘭軍當然同樣深諳網路情報操作對民心效果。

戰爭一開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堅持天天露臉錄製影片對國民和國際社會喊話,大量曝光戰場現況,把戰爭的慘烈帶到世人面前,成功吸引眾人同情與聲援。

與此同時,烏克蘭也跟美國政府「網路司令部」合作,透過操作戰事情報,來觀察資訊封閉的戰場內,這些經過「修飾」的消息會對戰局造成甚麼影響。

相對中俄,美方操作情報的手法較為細膩,一時間很難判定,也需要媒體花更多時間查核事實。

例如戰爭剛開始幾天,烏克蘭與部分西方媒體開始大幅報導烏克蘭軍捷報頻傳,甚至不少自媒體還把遊戲畫面拿來當作戰爭畫面。還有一位空中英雄「基輔幽靈」的故事廣為流傳,《基輔郵報》刊載他的傳奇故事後,換來上千萬點擊率。直到《德國之聲》後來針對這個故事做事實查核,才發現「基輔幽靈」是某位網友想像創造的虛構角色。

還有蛇島烏軍「寧死不屈」的感人故事,起初也在網上廣傳,讓眾網友們對烏克蘭軍敬佩不已。最後發現,這些烏克蘭軍方確實有對俄軍出言不遜,但最後俄羅斯軍方並沒有砲擊軍隊,而是將他們抓捕俘虜,事實跟烏克蘭軍方一開始想把蛇島士兵塑造成「悲劇英雄」有不小落差。

無論如何,在看新聞的時候,還是要保持理性,不要被一些煽動性的畫面和言論影響,以及,隨時保持對媒體的警覺,持續思考,不要因為吸收資訊過於容易而輕易被洗腦了。

上海人:我們不需要安慰 請為我們發聲

哨子先生

 

上海的情況很不好,非常非常不好。

現在整個網上的氣氛非常抑鬱,跟上週清明前夕封城的氛圍完全不同。一開始大家還會互相勉勵,彼此打氣,甚至還有力氣自嘲,或是鬧出個「吃黑人」笑梗。

但這一兩天,就連牆外(海外)的朋友都能感受到,上海人連輕鬆的玩笑都說不出口了。有篇題為《上海人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的評論長文在昨天被瘋狂轉發,文章精準地傳達出上海人的焦慮、憤怒、痛苦與深深的無力,在被當局刪除前,該文章達到超過60萬的轉發次數,顯見上海人確實已到極限。

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搶菜搶物資,送菜app早就停擺,大家只能互相依賴,大米群、牛奶群、青菜群⋯⋯到處找到處問,搶到物資又擔心能不能送進來,送進來又擔心菜肉品質好不好、新不新鮮,每時每刻都在為下一餐煩惱。整天死抓著手機不放,深怕錯過任何一個關於封城和續命的重要資訊。

所有人都活在同一個恐懼裡:不知道自己將死於何處,不是死在家裡,就是死在方艙裡。

網友說:「生活已經徹底被改變了,每天除了搶菜,就是檢測。」大家的情緒都在崩潰邊緣,已經數日無法安穩睡上一覺。

一件又一件令人絕望的消息在網上擴散。

數起獨居老人在無人照顧供給茶飯、得不到治療的絕望下,在家輕生的案例。

上海虹口區衛健委官員錢文雄因受不了壓力在辦公室輕生,他的妻子也隨後走上絕路。

剛出生14天的寶寶無法和確診的父母親同住要被送去金山(兒童隔離專門醫院)隔離,寶寶的奶奶站在窗臺上以死相逼求防控人員讓他們和寶寶在一起,虛弱的產婦只能上網求求大家轉發訊息幫幫忙。

養寵物的飼主們焦慮地討論如果確診了,家中寵物該怎麼辦?由誰照顧?柯基犬的慘死是所有飼主最不願看到的結局。大家崩潰訴苦,卻找不到一個解決方案。

「我配合政府,說停工就停工,說封城就封城,說核酸就核酸,抗疫第一。結果呢?」

方艙醫院仍在瘋狂地蓋,確診案例數仍兩萬兩萬地跳。這幾日消息是連中小學都臨時被挪作方艙使用,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師生家長都非常錯愕。大家的私人物品都還在裡面,怎麼做方艙?甚至有些學校還住著學生呢。追問後續,沒有後續。

醫生護士都被派去做永無止境的核酸檢測,幾乎所有醫療系統都停擺。現在上海只有一種病叫做「新冠病毒」。醫院沒有手術、沒有看診、沒有配藥、沒有輸血、沒有化療。

「所有的病人都以自己的生命,為那十五萬里僅有一例重症的Omicron讓路」。

有人說,美國都死幾百萬人了,上海一個城市那麼多人口,要是不封城,那不得死更多人?問題是,除了因確診死亡的病例數,那些因政府極端封城效應而導致死亡的案例數呢? 哪個死亡人數更驚人?

知名財經學者郎咸平的母親都因為延誤救治而死了,她也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多少邊緣的「非正常死亡」人數沒被官方算進去?更遑論哀悼或賠償。

這場封城到底何時結束,至今官方也沒給出一個確切的解釋,而這才是上海人最絕望的地方。

「我們不需要慰問,請幫我們發聲」

這是一位上海網友在他的長篇文章後最後的呼籲,也是我這幾天不厭其煩,一直提到上海封城亂象的原因。

你們或許會說上海人活該,自己選的生活,自己要待的國家就自己承擔。是,他們正在承擔他們選擇的後果,但如果他們想要重新再選擇一次呢?難道選擇了就不能再發聲,上海人的話就不能聽嗎?這樣的「取消」文化不就是共產黨要的嗎?

你可以不同情上海人,但你不能無視他們在這場災難性防疫下,所承受的苦難和犧牲。這事關生死,事關人的基本權利,包括選擇的權利。而此時此刻,上海人的生存權利正被中國共產黨徹底取消踐踏。

 

行動貝果宣布完成A+輪募資,獲6億資金挹注,全力打造AI生態圈

行動貝果執行長鍾哲民。行動貝果提供
曾允盈

專精AI/ML、資料科學領域的行動貝果(MoBagel)日前宣布,已完成 A+ 輪募資,金額達到2100萬美元(約新台幣6億元);此次增資股東包含中華開發與群創基金、金庫資本、緯創資通、USI Capital 、交大天使基金、SparkLabs 以及美國矽谷多個創投基金等。

行動貝果指出,疫情期間製造業深受衝擊,國際運價在短短兩年內飆漲十倍,名列世界 500 強企業的醫療集團,面臨高風險、高運費、高庫存負擔的問題,因此找上行動貝果。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指出,團隊幫助全世界疫苗即時配送,No-Code AI 讓整個醫療集團在最短時間內導入 AI 預測,解決全球物流運價上漲的難題。

行動貝果自 2015 年成立以來,表現屢獲肯定,在 2020、2021 年連續兩年受 Gartner 推薦為企業級 AI 平台關鍵廠商,未來的國際主流 AI 重要技術包含:自動訓練部屬 (AutoMLOps)、解釋性 AI(Explainable AI)、邊緣智慧(Edge AI)等多項功能都能透過旗下企業級AI平台 DecanterAI 實現,並且在緯創大量使用。

對此,緯創資通 VP of Strategic Planning 王光宇表示,緯創透過投資積極展開與行動貝果的合作,並希望未來行動貝果能在製造業 AI 領域不斷創新。

國際研究機構 Businesswire 報告預估,2026 年全球 AI 大數據與物聯網市值將達 273 億美金,其中又以亞太地區為最重要的戰略位置。行動貝果為台灣唯一連續四年受該機構提名的企業級 AI 平台,未來將持續協助海內外企業實現 AI 零距離 (AI within Reach) 目標。

行動貝果提到,在獲得全球合作企業肯定下,團隊因應事業版圖快速發展,將運用資金於拓展團隊,預計在國內外釋出包含資料科學家、數據工程師、商業分析、國際商務及市場行銷等超過兩百個職缺。

 

Profile 行動貝果簡介:

創立年:2015 ;創辦人:鍾哲民

品牌官網:https://mobagel.com/tw/

新創品牌Maktar旗艦門市體驗會登場,Qubii備份豆腐祭出限量單日早鳥折扣


編輯部

手機備份第一品牌,台灣新創Maktar宣布本月16日在台北三創生活園區,首次舉辦「Qubii備份豆腐體驗展售會」。現場除了產品使用體驗活動之外,更祭出多項的商品優惠、有獎徵答送好禮,當天亦獨家發放早鳥限量買一送一優惠券,單日限定的超值好康,預估吸引不少消費者搶購。

此次體驗展售會選在三創友均選物的Maktar旗艦門市盛大舉行。單日限定優惠券,預計當天下午一點半開始現場發放,民眾只要憑券購買Qubii Duo備份豆腐指定系列就送64G記憶卡;而憑券選購新品卡娜赫拉的小動物聯名Qubii Duo USB-C,更贈送獨家聯名款64G記憶卡。

除了單日限定折價,展售會上還推出多項獨家限定優惠,包含Qubii備份豆腐全系列9折(特價優惠商品除外);Qubii Duo卡娜赫拉的小動物USB-C快充版新品9折,加贈聯名粉紅兔兔與P助超萌收納包;Maktar 20W USB-C快充頭、Maktar蘋果認證 A to L, C to L充電線等周邊,亦祭出甜甜加購價。另外,當天來店前50位名民眾,拍照打卡加入Maktar Taiwan Line好友,還能獲得專屬好友見面禮;單筆消費滿$2000,還能現場抽結帳7折券等加碼好禮;憑當日發票上網登錄,再抽Apple Watch、AirPods、Maktar 66W口袋快充等多項大獎。

Maktar長期做為蘋果MFi(Made for iPhone)認證周邊開發者,Qubii備份豆腐亦通過嚴格規範,滿足iphone用戶之餘,兼顧Android使用者備份需求,為大眾提供手機資料備份,軟硬體整合的最佳解決方案。產品榮獲2021台灣精品獎與日本Good Design優良設計等國際大獎的肯定,立即報名搶先獲得優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