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團傳說中的布袋戲 不恐怖的鬼故事《水鬼請戲》

臺北木偶劇團《水鬼請戲》記者會大合照。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編輯部

水鬼不抓交替時,都在做什麼呢?歌劇院遇見巨人系列11月的《水鬼請戲》將顛覆傳統戲印象,戲裡的水鬼們不僅不想投胎、個性還真誠又正直;臺北木偶劇團上半年在北高兩地演出時,因別出心裁的戲中戲形式,前台演師精湛的操偶技藝,後台豐富的北管曲調,獲得好評不斷,導演、編劇皆曾入圍傳藝金曲獎,11月19日、20日,歌劇院小劇場巡演值得一探究竟。

1

臺北木偶劇團《水鬼請戲》演師左起林瑞騰、吳聲杰、廖群瑋。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水鬼請戲》取材自嘉義鹿堀溝的水鬼傳奇,日治時期有布袋戲班被請去演夜戲,被要求不能有神仙角色、演到天亮才能收工,子時開演後卻怎麼演都等不到日出;偶師們精疲力竭時,團長靈機一動,找出和尚戲偶唸了句「阿彌陀佛」,頓時觀眾消失無蹤,才知已過中午。

「劇中每隻水鬼都非常可愛!」編劇周玉軒表示,背景設在1920年嘉義鹿堀溝,傳說裡水鬼會抓交替、變成城隍爺,但為何想看戲?是代表心中遺憾、還是期待的美好?故事由外來鬼江一泉造成水鬼世界的紛擾說起,到水鬼們決定幫他彌補遺憾,保證溫馨、不恐怖,每個人的執著、遺憾,都能投射在水鬼身上,甚至還有小朋友水鬼和母親間的情感描述。

導演伍姍姍說,劇中每個角色都經過田調,譬如大林糖廠曾有小孩跌到河裡,戲中戲《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也經調查北管劇目,希望跟水鬼們的情緒、遭遇緊緊相扣。由於劇情跨越陰間、陽界、戲中戲3個時空,也運用燈光、布幕、彩樓等做出時空區隔,用現代劇場的光影變出更多空間,希望找到新觀眾來欣賞臺灣的傳統藝術。

1

《水鬼請戲》劇照。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水鬼請戲》是臺北木偶劇團繼《白賊燈猴天借膽》後,再度演繹屬於臺灣人的故事,演師吳聲杰說,布袋戲戲偶的喜怒哀樂都是同一個表情,劇中要一人飾多角,必須靈活運用聲音、口音、口白來分辨,像是主角江一泉設定在日治時期,講話就會夾雜日文,比較像現代人;趙匡胤是千年前的皇帝,講話就要用漢文,比較文言。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水鬼請戲》在水鬼歌聲下開啟序幕,揉合現代光影,投向觀眾席的幽藍色燈光,讓觀眾彷若置身於鹿堀溝的水底情境,跟著戲偶穿梭在如幻似夢的陰陽兩界之中,由水鬼的執念與迷惘,講述世間人情的動人之處。

 

節目/活動資訊

臺北木偶劇團《水鬼請戲》

時間:11/19 (六) 14:30、19:30;11/20 (日)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小劇場

票價:400/600

購票請上Opentix:https://npacntt.tw/n07BAiqe

《再會吧 北投》2.0 REVIVAL 10月底巡演台中,傳奇再現「別有天」X 台菜霸主「厝秘」 酒家菜搬上桌

台中記者會綠光劇團劇組與貴賓合影。綠光劇團提供
編輯部

綠光劇團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自2018首演以來好評不斷,連續兩年穩坐售票系統票房冠軍,被譽為「本土音樂劇的傳奇」。今年10月將以「2.0 REVIVAL 版本」再次登上大舞台,從劇本、樂隊舞者編制、曲目設計、場景效果到卡司都做了全面升級,讓不少劇迷相當期待,等不及想趕快進到劇院一睹北投酒家文化獨特的魅力。

1圖說:吳念真導演現場分享《再會吧 北投》創作原型。綠光劇場提供

 

其中臺中場作為巡演第二站,將於10月28日至30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開演。綠光劇團為了營造更濃郁的時代氛圍,與當地知名台菜餐廳「厝秘」合作,端出滿滿一桌珍饈,還原「別有天」經典酒家菜色,並邀請導演吳念真及演員林雨宣、方宥心、楊大正到現場與大家一邊享用美饌,一邊分享《再會吧 北投》創作與演出背後的心路歷程。

「厝秘」古法雕琢好滋味 一桌酒家菜重現「別有天」的悲喜興衰

重溫《再會吧 北投》催淚名場面 吳念真曝動機:向她們致敬

《再會吧 北投》故事背景設定在民國60年代的「別有天旅社」,既然是描寫溫泉酒家人生,「酒家菜」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這次台中記者會選在「厝秘-功夫菜.手路湯」甘肅店舉辦,五星級飯店的規格,加上傳承多年的精湛手藝,精雕出記憶中的極致美味。

3

圖說:「厝秘」主廚林德賢,15歲就在北投當學徒,從北投酒家菜文化切入介紹菜色。

 

活動播放《再會吧 北投》劇中經典的《酒家菜》表演片段,隨著劇中「阿吉師」流暢報出一道又一道菜名,現場也先後端出紹興醉酒蝦、干貝釀油龍、椒鹽青蔥腸、紅蟳米糕、金鯧米粉鍋、魷魚螺肉蒜等一道又一道兼具顏值與口感的酒家菜,眾人彷彿穿越時空來到「別有天」,感受到一股濃濃北投酒家氣息,品嚐其中的悲喜興衰。

記者會上也重溫了《再會吧 北投》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像是「純純」(林雨宣飾)與「淑惠」(方宥心飾)在聽見養母要安排她們下海陪酒的錯愕、兩個女孩離別前最後的深情擁抱等,都是過去兩次演出時,騙走觀眾無數眼淚的片段。吳念真透露,這是他結合音樂總監陳明章的淒美的弦律,與自己童年時周遭那些「被迫賣身的女孩」的遭遇所寫出的橋段,「創作這些片段並不是那麼難,是我洗滌人生難忘的經歷,再透過創作去救贖。台灣有很多女性犧牲自己,不斷為家庭奉獻,我想紀錄下這些故事,向她們致敬。」

每一場演出要流淚4、5次 林雨宣:哭都哭瘦了

方宥心感情戲太動人 曝「神演技秘訣」:有太多共鳴

2名年輕女演員在劇中有不少細膩的、相當有感染力的情緒戲,就連吳念真看了也為之動容,一場演下來至少都要流4、5次眼淚。林雨宣就自嘲,自己是「被賣專業戶」,無論《人間條件七》還是《再會吧 北投》都是為了家庭被賣掉,哭戲當然少不了,「我演到後面幾場越來越瘦,其實都是哭瘦的。」

2

《再會吧 北投》劇照。綠光劇場提供

 

方宥心則坦言,自己跟淑惠有不少相似之處,演的時候會產生共鳴,所以情緒自然而然就出來了。她補充,有一幕淑惠到錄音室演唱「追追追」,吳念真希望她融入「淑惠的個性」,當下淑惠其實是對自己和純純的遭遇憤恨不安的,因此要用恐懼和暴怒的心情去表現這首歌,「演出舞臺劇後,我對歌唱的既定印象有了反轉,重要不是唱的有多好聽,而是要從角色的角度出發去演唱,讓觀眾聽到角色的心聲,能夠更進入當下的情境。」

楊大正補充,雖然他和方宥心的這條線在劇中比重並不是最多,但卻有著重要意義,「淑惠代表北投改變的意涵,我所飾演的志宏鼓勵她築夢,展現自己的野心,她才選擇去打破現狀,也才有了接下來一系列的發展。」

三度譜寫音樂劇傳奇,《再會吧 北投》刻畫小人物的堅毅與勇氣

帶觀眾看見隱藏版本土文化,網讚:一輩子必須看一次

第三次演出,經過4年的沈澱、超過40場演出的淬煉,幾位演員這次在詮釋上都有了不少變化,排戲時的心態也有所不同。林雨宣表示,「大家反覆咀嚼這段時間的經歷, 在排戲時發揮出來,呈現層次更豐富、更立體的面貌,加上新演員的加入,迸出更多火花」楊大正分享,有了小孩之後,陪伴他們成長,加上年紀增長變得更加成熟,舞台上也更敢玩、更敢嘗試不一樣的東西,「總有一天我會超過能飾演志宏的年紀,現在就是學這去享受每一個過程。」方宥心認為,除了自身經驗的累積,每一場觀眾的參與,觀眾的掌聲、呼吸、啜泣,甚至是抽衛生紙的聲音,都是鼓勵也是讓他們成長的一大動力。

2

《再會吧 北投》劇照。綠光劇場提供

 

融合酒家菜、那卡西等元素,《再會吧 北投》將劇中男女面對命運無奈的堅韌不屈,透過一段又一段的熟悉旋律娓娓道來,引領觀眾又哭又笑。透過劇情及音樂,這部劇也將北投歡場文化這樣已經鮮少人知道的「在地文化」完整呈現在大眾面前。許多觀眾在觀劇後紛紛驚呼,「謝謝這部劇,讓我知道自己生長的土地上曾有這麼精彩的人文特色!」、「真的是ㄧ輩子必須看一次的劇,我甚至覺得自己會再刷好幾遍!」、「全無冷場的三個小時,看完戲彷彿靈魂也被洗淨了一般!」

《再會吧 北投》2.0 Revival 自10月起將陸續在高雄、臺中、台北巡演。10月14日至16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歌劇院,接著10月28日至30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12月3日至12月11日則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演出演出。

 

購票請上兩廳院文化生活OPENTIX售票系統www.opentix.life

更多詳情請洽綠光劇團02-2395-6838,或上綠光劇團網www.greenray.org.tw

烏炸毀克赤大橋 俄羅斯發動基輔大空襲反擊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連假期間,俄烏戰爭到底發生甚麼事!?

三天連假過得好嗎?氣溫忽然一個直直落,差點來不及準備冬衣冬被,今年冬天來得又急又猛,就跟俄烏戰爭近況一樣,進展之快速讓大家措手不及。

這短短三天,兩國到底發生啥事、現在是甚麼情況?我們一個一個來討論。

首先最震撼的,相信大家都有看到影片或照片,那就是10月8日清晨,連結俄羅斯與克里米亞之間的「克赤大橋」(Kerch Bridge)發生大爆炸,據說是一輛卡車爆炸,使得剛好經過的油罐火車爆炸起火,導致橋面被炸斷以及三人死亡。

「克赤大橋」是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後,花了四年時間斥資27億英鎊建造,並且由普丁親自蒞臨風光宣布開通。克赤大橋象徵著俄羅斯與克里米亞間「不可分割的關係」,克赤大橋甚至還被稱作「普丁大橋」,可說是普丁的重要政績。

結果在普丁剛慶祝完10月7日70歲大壽的隔天,烏克蘭軍就送上這份「生日大禮」,挑釁意味濃厚。

雖然至今仍沒有任何一方承認犯下這起爆炸案,但英國情報局、俄羅斯政府都認為是烏克蘭國家安全局策劃的突擊行動。

畢竟你看看,烏克蘭總統的顧問在爆炸事件後發文寫道:「所有非法的東西都必須銷毀,所有被盜的東西都必須歸還烏克蘭,必須驅逐俄羅斯佔領的一切。」國防部則說:「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兩個臭名昭著的俄羅斯權力象徵已經倒塌⋯⋯接下來是什麼?」

基輔市政府更猛,直接在當地廣場架設印有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現場的展板,讓民眾自拍或合影,極盡嘲諷。

這一連串行為根本等同承認:對啦,就是我幹的!

在這之前,烏克蘭軍一直不願意對已被俄羅斯佔領多年的克里米亞地區進行大規模強烈反擊,主要原因仍是希望保留克里米亞居民與烏克蘭政府的良好關係,為往後的「光復」鋪路。因為克赤大橋除了是重要戰略通道,也是克里米亞半島民生物資的重要輸入管道,炸下去影響的不只是俄羅斯軍,還有上百萬克里米亞人民。

所以克赤大橋的炸毀,真的是嚇死所有寶寶,包括國際社會。

重要政績被炸了,普丁當然不可能惦惦。從昨天開始陸續針對首都基輔發動導彈攻擊,據說俄羅斯總共發射至少75枚導彈,其中41枚被烏方防空系統攔下。這些導彈多針對政府辦公室、能源系統和電力廠等關鍵設施。

空襲當天下午,普丁發表公開談話,表示這些導彈是針對烏克蘭對克里米亞大橋等「長期恐怖攻擊」的強硬回應,他還警告說,如果針對俄羅斯的恐怖襲擊繼續下去,將會再次強硬回應。

除了首都基輔,俄羅斯還針對西部的利維夫、中部第聶伯羅、文尼察和東南部幾個城市發動空襲。目前包括利維夫在內,有幾個地區已宣布停止供電和熱水,然而嚴寒的冬天已經到來,能源系統嚴重受損將為居民帶來嚴重困擾。

不僅如此,戰事看來還會繼續升級,俄羅斯的好夥伴白羅斯可能隨時加入戰場!

就在克赤大橋被炸毀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隨即召開軍事緊急會議,並在10日表示,已下令在烏克蘭邊境處與俄羅斯共同部署「聯合部隊」。盧卡申科警告烏克蘭,不要碰白俄羅斯的領土一步,否則會遭到比大橋爆炸更嚴重的回應。他是這樣說的:

「告訴烏克蘭總統和其他瘋子,如果他們碰到我們的領土,哪怕一公尺,那克里米亞大橋的爆炸與白俄的反擊相比,會跟在公園散步一樣。」

嗆。

盧卡申科一直宣稱烏克蘭想把白羅斯拖入這場戰事,認為這一切都是烏克蘭的錯,但我實在很想問,說烏克蘭逼你參戰的證據呢?

俄烏戰爭情勢瞬間升級,戰況似乎來到關鍵的轉折點。歐美等國有可能會再有進一步動作嗎?

拜登在10日的基輔空襲後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的作法,證明了這場侵略戰爭的「殘忍性」,強調這些攻擊「只會進一步強化我們與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的承諾」,並當場承諾會援助烏克蘭更先進的防空系統。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則會在今天晚上,台灣時間8點和澤倫斯基舉行緊急視訊會談,討論俄國的最新飛彈攻擊。北約以及歐盟負責人紛紛對外表示,莫斯科以飛彈無差別攻擊烏國平民,已經構成戰爭罪。

但隨著戰事推進,能源危機持續中,歐盟等國有辦法合作抵禦俄羅斯在軍事和能源上的雙重進逼嗎?就在10日同一天,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發表公開信,呼籲各國團結對抗普丁的「能源炸彈」,讓歐盟成為實質的能源聯盟。

會有這樣的公開信,不就表示歐盟現在在能源問題上出現嚴重分裂,逼得主席不得不出來喊話嗎?雖然俄烏戰爭正進入關鍵時刻,然而在歐洲各國自顧不暇的同時,歐盟方面目前看來很難對戰事發展有任何具體幫助。

「2022外交部映像新南向電影節」10月底12場東南亞代表電影免費看

2022外交部首度舉辦映像新南向電影節。海鵬影業提供
編輯部

臺灣近來推動新南向政策,外交部今年首開先河推出「2022外交部映像新南向電影節」,希望藉由電影藝術,深化與東協、南亞與紐澳等國關係,為臺灣與新南向國家文化交流寫下全新篇章。有趣的是,電影節今年首度舉辦,外交部別出心裁、直接邀請東南亞各國駐臺使節推薦自家影片,令人好奇這些外交官會想請臺灣觀眾看什麼電影?驚人結果出爐:泰國、印度大推票房賣座電影《借來的100天》和《萬萬沒想到》;馬來西亞、印尼則選派臺馬合作的電影《夕霧花園》和臺印合作的紀錄片《逆者》;新加坡推派80年代影響深遠、掀起校園民謠風潮的紀錄片《我們唱著的歌》;臺灣則力薦曾創八千多萬臺幣票房、描述布農族孩童成長的音樂勵志喜劇《聽見歌 再唱》。6個國家、6部電影,總計12場免費欣賞,將於10月28~30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登場。

1

圖說:臺灣創下八千多萬票房的《聽見歌 再唱》。海鵬影業提供

 

「2022外交部映像新南向電影節」今年率先鎖定泰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與臺灣,推出《借來的100天》、《萬萬沒想到》、《夕霧花園》、《逆者》、《我們唱著的歌》與《聽見歌 再唱》等6部影片、共12場的免費電影欣賞饗以觀眾。其中兩部令人熱血沸騰的紀錄電影,最是震撼人心:首先是由臺灣、印尼合拍,導演陳文良(Martin Rustandi)所執導的紀錄片《逆者》,描述格鬥選手黃育仁如何跨越社會框架、綻放生命熱忱的故事。另一部則是創下新加坡紀錄片票房記錄的《我們唱著的歌》,該片回顧了新加坡70、80校園民謠,紀錄年輕人將自創歌曲變成流行音樂的傳奇故事。

今年電影節另有4部劇情片,則分別囊括了喜劇、史詩、奇幻及勵志等不同類型,包括有:荒謬瘋狂的印度喜劇《萬萬沒想到》,藉由一個父親回溯從前、儆醒年輕兒子未來的無限可能,在爆笑橋段中寓含人生哲理。而由英國、臺灣、馬來西亞及日本金獎團隊聯手打造,李心潔、阿部寬主演的史詩鉅片《夕霧花園》,則曾風光入圍金馬獎最佳影片等9項大獎。泰國電影《借來的100天》則是賣座片《鬼影》導演的最新力作,以奇幻手法藉由「限時人生」提醒觀眾珍視生命。而在臺灣創下八千多萬票房的《聽見歌 再唱》,則最獲臺灣外交官員精選推薦,該片劇情改編自「原聲童聲合唱團」真人實事,描述一名體育老師帶著一群布農族孩子,被迫成立合唱團、卻在全國大賽大放異彩的故事。片中嘹亮歌聲足以穿透銀幕,同時獲選為本屆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2

圖說:荒謬瘋狂的印度喜劇《萬萬沒想到》。海鵬影業提供

 

臺灣與東南亞在文化與歷史上向來連結密切,近年臺灣影視戲劇更頻頻深入新南向國家。「2022外交部映像新南向電影節」首次邀請外交官們來選片,各國文化特色不同、選出的影片也各具特色,不僅過程有趣、更促進了彼此的交流。主辦本次活動的外交部亞太司,期望透過電影欣賞及介紹,讓臺灣觀眾更深一層認識這些新南向國家的民族、島嶼、歷史與文化,也讓影視產業與印太亞洲更緊密連結,為未來可能的合作帶出無限願景。「2022外交部映像新南向電影節」將於10月28-30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詳細資訊請持續鎖定「2022外交部映像新南向電影節」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2022nspff

龍寶建設張麗莉董事長推展公益服務,榮獲111年度幼獅特殊貢獻獎

張麗莉董事長(左三)接受召集人吳清基(左四)及主任葛永光(右三)表揚。台中張老師中心提供
編輯部

中國青年救國團10月2日舉辦全國志工運動會,70年首次齊聚雲林慶祝救國團生日,並由召集人吳清基、主任葛永光表揚幼獅特殊貢獻獎、幼獅榮譽獎章等,龍寶建設公司張麗莉董事長也代表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榮獲幼獅特殊貢獻獎的肯定。

張麗莉董事長50年前加入救國團青年活動,開啟志工服務生涯,而曾經身為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的救生教練,宣示過的「人溺己溺」四個字,也烙印進她靈魂深處。「人總要找到活著的價值,可以回饋社會是我的福氣」。她開朗獨特、溫暖關懷的特質,以及秉持初心地投入公益,感動身邊許多人。

尤其在進入「張老師」擔任委員後,才發現有太多的故事發生在「張老師」裡,有的平淡樸實、有的曲折離奇、有的難以想像、有的充滿淚水,在這小小機構,彷彿集結上千萬的人生故事。她有感於義務「張老師」在1980服務專線的辛苦付出,同仁在相關工作等服務上的投入,以及所有輔導委員們長期支持的熱忱,她更堅定期待自己,傳承前人百分百的努力,以「創造幸福.感動生活」的信念,用盡全力讓社會大眾知道,「張老師」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又是如何默默陪伴及支持走過,也藉此凝聚台中「張老師」服務團隊的向心力。

自103年起,張麗莉董事長接任台中「張老師」主任委員後,不斷透過各種不同活動擴大「張老師」的關懷服務,結合企業及社團一同攜手,透過「白袍‧張老師音樂會」、「國際獅子會-愛心親子童樂會」、「文華翩舞‧扶輪愛舞展」、「張正傑親子音樂會」等活動,除發揮公益、音樂、快樂三元素外,也透過「張口愛的堆疊書籍出版」、「張手擁抱-讓愛復原」、「孤寂疫世代-放心,我們一直都在」等記者會,藉由「愛」的精神,以「讓愛延續」之理念進行募款。

在她的熱情號召及在地企業的有目共睹之下,每年募款活動都受到熱烈迴響,而募得之費用每年於台中市內國中小辦理至少100場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園巡迴公益講座,且服務據點深入偏鄉,發揮「讓愛傳承.點亮幸福」的精神,截自111年8月,已辦理逾750場的講座,逾8萬學子受惠。

台中「張老師」中心近年服務成效亮眼,獲獎無數,111年度更榮獲社會福利暨綜合類志願服務運用單位評鑑特優的肯定。在總是繁多的事務當中,張麗莉董事長永遠將公益的事物擺在工作前。面對工作、家庭與社會公益,她分享道:「工作我可以決定先後順序及輕重緩急拿捏,但唯獨只有公益是不能等,因為,在公益這條路上是沒有回頭路更不可半途而廢。」公益熱忱,因為有愛,無限延伸。

插花、焚香、掛畫、喝茶 宋人閑情盡在故宮特展

▲元龍泉窯,飛青瓷花生,日本國寶。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藏
第238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富過三代,才懂吃穿」,從國立故宮博物院9月特展「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來看,真是最佳詮釋。生活小事經過仔細琢磨,都能升級為一門學問,這當然是拜經濟富足之賜。此次特展共展出102件展品,而日本國寶「油滴天目茶碗」、「飛青瓷花生」也首次踏出「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在海外進行展覽,故宮特意將其與吉州窯的「黑釉葉紋碗」共同展出,是本展必看亮點。

 

〈宋人博古圖〉可以看出古人「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的閑事。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宋人博古圖〉可以看出古人「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的閑事。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宋太祖、太宗二兄弟 奠定宋朝政策

西元960年,33歲的後周禁軍統帥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史稱「黃袍加身」,年僅7歲的後周恭帝乖乖讓位。在出身軍旅的宋太祖趙匡胤、喜好文墨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統治的37年之間,雖然二人並不合拍,但宋朝版圖大致確立,治國政策也以重文輕武、強幹弱枝開創新局。雖然西北與北邊正面臨党項人、金、遼的威脅,但宋朝發展國際貿易,從海上取得巨大財富,杭州、廣州、泉州很快就成為吞吐量極大的世界貿易港口。

 

宋黃庭堅,〈書嬰香方〉。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宋黃庭堅,〈書嬰香方〉。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而文人雅士也從生活逸趣發展出自我品味,如製香、製紙。故宮藏有北宋黃庭堅的「嬰香方」,內容記載將角沉(海南島沉香之最)、丁香、龍腦、麝香等香料,研磨成粉,加蜜熬煮,再蔭涼月餘方成。國家圖書館館藏中的《新纂香譜》則來自南宋陳敬,雖然也有「嬰香方」,但用料不同,香味大概也不同,據說嬰香略帶梅花淡雅香味,內含麝香,有提神醒腦之效。

掛畫與插花 成為一種產業

現代人靠著雷射水平儀的計算與投射,精準的把畫作方正地掛在牆上。不過,這在宋人看來,大概只能稱為雕蟲小技。

掛畫在宋朝已成一個產業,從收畫、看畫、布置、擇日到保存,民間還有類似婚紗顧問公司的「掛畫公司」——這不是一個人就能搞定的事嗎?不,在宋朝可是一整個產業,富貴人家三、五天就要換一次畫,一次四到五幅,必須能相互襯托,並能布置出一個引人入勝的小巧空間,官府、富貴人家乾脆將這樣的機構安在家裡,較為方便。

不只掛畫,插花也是宋人尋常事,從華屋到街邊小店,都喜歡插花,「道是渠儂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楊萬里以為野店老闆不喝茶,不懂生活情趣,正想這麼下結論時,卻瞥見一旁的青瓷瓶中,插上了紫薇花。

所以,當野店老闆都愛插花,賣花、租花都能成為單獨的一個產業,政府也毫不客氣地課稅。是不是有點難以想像呢?插花風氣之盛,就不用談各式花器的使用了,難怪今日,宋朝美學依舊是許多設計師心中的典範。

黑釉茶碗與名窯獨家絕技

宋人閑事當然少不了喝茶,更精準地說,現代人喝茶,宋代人鬥茶,因此宋朝使用的是茶盞(茶碗),不是小小的茶杯。蔡襄在《茶錄》中寫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建安位於福建(建寧府),該處的建窯以製作黑色茶碗聞名,文人為了襯托淡色茶湯,喜愛黑釉茶碗,而這樣的茶碗也隨之拓展到北方窯場,成為主流。

 

宋南宋建窯,油滴天目茶碗,日本國寶。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藏

▲宋南宋建窯,油滴天目茶碗,日本國寶。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藏

 

此次「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出借的日本國寶南宋建窯「油滴天目茶碗」布滿金、銀、深藍斑點,就像星空中耀眼的星辰,為現存油滴天目顛峰之作。

 

南宋吉州窯,黑釉葉紋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吉州窯,黑釉葉紋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而故宮所藏的吉州窯(位於江西)「黑釉葉紋碗」則在花樣上別出心裁。工匠先將桑葉沾上黃釉,貼在淋黑釉的茶碗中,入窯燒製,葉子被高溫燒化後,在碗內留下黃褐殘葉,彷若渾然天成;此因桑葉富含鋅、鐵、銅、錳、鈣等微量元素,才能燒成殘留葉狀紋樣,這是吉州窯的獨門絕活。

 

元龍泉窯,飛青瓷花生,日本國寶。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藏

▲北宋定窯,白瓷劃花蓮紋長頸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此次,「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收藏的日本國寶——元朝龍泉窯「飛青瓷花生」也首度出國展覽,龍泉窯主要生產貿易瓷,但這件「飛青瓷花生」是日本八件中國瓷器國寶中、唯一一件元代龍泉窯青瓷,其上有如花生一般的紋樣,因而名之。故宮也展出藏品北宋定窯「白瓷劃花蓮紋長頸瓶」,讓人想像在瑩淨瓷瓶裡斜插幾株時令花卉,為窗明几淨的小書齋增添幾許韻味。

此外,擁有國寶茶室「密庵席」的京都大德寺龍光院,出借該寺珍藏的南宋唐物丸壺茶入(抹茶罐子),故宮特別邀請小堀月浦住持帶領民眾透過坐禪、喝茶,體驗茶道文化。

 

北宋定窯,白瓷劃花蓮紋長頸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蠟梅山禽〉,富含詩情畫意,是詩書畫三絕的傳世名作。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特展現場,也以宋人生活品味布置了四大閑事的復刻版,館方提到,宋人愛梅,因此現場也特別展出故宮國寶展件、宋徽宗〈蠟梅山禽〉,限展42天,畫面簡練疏朗,富含詩情畫意,是詩書畫三絕的傳世名作,讀者千萬不要錯過了。

 

 

「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特展

展覽時間:2022年9月16日至2022年12月18日。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105室。

《非法入侵》 人與人的關係破而後立?

▲《非法入侵》男女主角(左至右)茱麗葉‧畢諾許、裘德‧洛、羅蘋‧萊特。Getty Images
第238期
雲玥

2006年由英國男演員裘德‧洛(Jude Law)、美國女演員羅蘋‧萊特(Robin Wright),以及法國女演員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主演的劇情片《非法入侵》(Breaking and Entering),雖然和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2011年所主演的懸疑片《非法入侵》(Trespass)中文片名翻譯相同,但這部《非法入侵》,講述的是人在一段關係中的破壞與修補。

沉悶的關係

影片開始,主人公威爾(Will Francis,裘德‧洛飾演)開車載著麗芙(Liv,羅頻‧萊特飾演),兩人一路無語,且沒有目光的交集。這一對儼然老夫老妻的男女朋友,交往了十年,早已同居,卻還沒結婚。威爾的合夥人桑迪(Sandy)調侃他,「沒有交往十年還是女友的。」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兩人遲遲不願結婚?

麗芙離過婚,帶著一個需要特殊教育的自閉症女兒碧兒(Bea),女兒的教養成為兩人間的一道難題。麗芙覺得威爾無法像親生父親般關愛女兒,威爾卻覺得自己夠愛她們母女倆了,反倒是母女倆猶如一個圈子,有時晚上回到家,看到的是兩人相擁而眠,他成為那個被排除在外、不得其門而入的人,他覺得失去了母女的愛。疏離感促使威爾向外尋找出口。

困境需要火花還是出口?

威爾與合夥人桑迪的工作室開在倫敦一個竊盜頻仍的外來移民區,短短幾天連連遭竊,警方卻遲遲無法破案,反而告訴他們,工作室就不該開在這個區域。威爾只好在工作室外蹲守,想要來個守株待兔。

竊賊再度出現,威爾發現後與竊賊展開追逐,一路追到了一個貧困的移民區。竊賊是一名中學生米羅(Miro),與裁縫師母親亞米拉(Amira,茱麗葉‧畢諾許飾演)相依為命,兩人是來自巴爾幹半島(Balkans)上的波士尼亞(Bosnia)難民。

為了掌握證據,威爾三番兩次假借修改衣褲的名義接觸亞米拉,兩人一來一往,逐漸產生情愫。與亞米拉的互動,彷彿在威爾苦悶的心湖裡投下一顆石子,激起了陣陣的漣漪,然而兩人卻異常克制。

激情成為苦果

當得知兒子米羅偷盜之後,亞米拉故意與威爾發生關係並拍照存證,藉以威脅威爾,莫要提告。威爾原本也沒打算對孩子提告,但他知道自己被設計了,既憤怒又傷心,原來這不是兩情相悅、情不自禁,而是一場誆騙。然而,這一場隱含欺騙的激情,他卻是始作俑者,一開始接觸亞米拉的動機便不純粹。

後來警方掌握一些訊息,亞米拉的兒子被逮捕了,為了兒子的前途,亞米拉請求威爾的幫助,她並未以照片要脅威爾,反而將存放照片的記憶卡給了他。她希望威爾能出席調解會,不要讓孩子入獄。

威爾和亞米拉彼此都陷入困境與為難之中。亞米拉為了替兒子求情而欺瞞、威脅,似乎情有可原,且她對威爾也不是毫無感情,只是攤上兒子的前途,作為一個母親捨命相護,自是在所不惜。

威爾知道孩子不算太壞,雖被教唆竊盜,但偷盜電腦後,還把重要的資料與照片備份成光碟送回工作室。因此威爾雖然早知道亞米拉的兒子米羅是竊賊,但並沒有揭穿,已是仁至義盡。但是,一但出席調解會,他與亞米拉的事情便會暴露,另一方面警方人贓俱獲、證據確鑿,他即便有心幫忙,也是無能為力。

 

一段關係的確立,是否要透過變動,在所謂的「破而後立」的危機中,才能找到彼此的承諾與堅定不移?還是在平淡中就可見真情?Adobe Stock

▲一段關係的確立,是否要透過變動,在所謂的「破而後立」的危機中,才能找到彼此的承諾與堅定不移?還是在平淡中就可見真情?Adobe Stock

 

經營關係靠縫補

不忍摧毀一個孩子的善念,讓威爾鼓起勇氣承認自己的背叛。米羅被釋放,亞米拉心懷感激。重要的是,威爾與麗芙降至冰點的關係竟也得到改善。最終,當亞米拉的兒子米羅去跟威爾道謝時,威爾告訴他:「她(亞米拉)幫我修補了很多東西。」

本片英文片名有打破並進入的意思,要打破的是什麼?要進入的又是什麼?透過一段出軌式的打破,所產生的修補,是好的嗎?或者打破指的是打破一個人的心防,進入他的內心?

威爾與麗芙十年的男女朋友關係,已經到了漠然以對的狀態,雖然深愛彼此,卻缺乏溝通,或者說溝通不良,兩人都對現狀不滿,覺得距離理想還很遙遠,卻不知道如何打破僵局,而理想又是什麼?

在威爾蹲點想要抓到竊賊的那段時間,他偶然結識了一名流鶯歐娜(Oana),每天晚上歐娜給他送咖啡,陪他聊天。兩人的對話中,歐娜認為威爾不自然,禮教太多,束縛太多。在她看來,人要將本能毫無顧忌地釋放,才是自然的,而作為人應有的規範,則被視為是束縛。

威爾也曾跟自己的合夥人桑迪坦言,自己想要做壞事(be bad,意指出軌),來一點刺激,好找到自己的生機。歐娜、甚至威爾自己都不了解,他需要的並非性或激情的刺激,而是心靈的歸屬。

人的情感是善變的,當人將激情視為愛時,便容易因為歲月的平淡而徒增煩惱。一段關係的確立,是否要透過變動,在所謂的「破而後立」的危機中,才能找到彼此的承諾與堅定不移?還是在平淡中就可見真情?

愛與牽絆難道不是日常的點點滴滴?相處十年的關係,難道需要激情與火花才能維繫?尋求激情也許反如鏡花水月,猶如一場走錯路的探索,以為可以在另一處尋到歸宿,卻只不過是一場路過,甚至是一條歧途。

此劇是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的遺作,其著名的影片還有《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冷山》(Cold Mountain)等,他似乎總在故事中,探索禁忌之愛。人性、道德、戰爭、愛情,孰重孰輕?

故事透過主人公與裁縫師的相遇,對一個瀕臨破滅的關係,產生破壞與修復的情節饒富意趣,也許一段關係的存續,不過是一條修補之路。

美國西岸格蘭峽谷水壩、羚羊峽谷奇景(下)

▲羚羊峽谷入口。
第238期
文、攝影⊙方世宇
作者來自府城台南,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大學開始熱衷旅行,從俄羅斯冰箱到埃及烤箱,從伊斯蘭世界到古馬雅文明。不是很在意享受一頓美食、住上豪華旅館,卻執著於多走一步路、多看一眼風景。2016至2017年間,完成為期319天的拉丁美洲、18國旅行;2018年完成為期82天的登山徒步旅程,登上南美洲、非洲及歐洲最高峰,曾造訪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以及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基地營。

經過一連串沙地,抵達羚羊峽谷!

遊客很多,要排隊才能魚貫進入。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和約旦佩特拉(Petra)古城的西克峽谷(The Siq)都是屬於狹縫型峽谷(Slot Canyon,俗稱一線天),不過兩者的成因不太一樣。羚羊峽谷是藉由水的力量切割而成,而西克峽谷則是地質斷層,藉由大自然的力量將其分開,後來才由水流雕琢成今日的模樣。

 

幾乎人手一台相機,這裡可是攝影玩家的取材寶地。

▲幾乎人手一台相機,這裡可是攝影玩家的取材寶地。

 

要發現這個「愛心狀」的孔洞相當不容易,導遊很熟悉這裡的地形,不時叫我們抬頭看各種奇形怪狀的孔洞。

▲要發現這個「愛心狀」的孔洞相當不容易,導遊很熟悉這裡的地形,不時叫我們抬頭看各種奇形怪狀的孔洞。

 

羚羊峽谷最特別的就是它不平整的岩壁,常常會反光形成很特殊的光影。有時候在同一個地方從不同的角度按下快門,能夠得到差異相當大的照片。

 

上羚羊峽谷長不過百餘公尺,從Google Map上可以清楚看到這條狹縫型的峽谷,峽谷上方的一線裂口也看得一清二楚。

▲上羚羊峽谷長不過百餘公尺,從Google Map上可以清楚看到這條狹縫型的峽谷,峽谷上方的一線裂口也看得一清二楚。

 

回到峽谷的入口。

▲回到峽谷的入口。

 

其實我們走的是上羚羊峽谷(Upper Antelope Canyon),另外還有下羚羊峽谷(Lower Antelope Canyon)在數公里外,不過我們沒有去。

 

遠遠就看到一個馬蹄形彎曲的峽谷。

▲遠遠就看到一個馬蹄形彎曲的峽谷。

 

回到車上,接著開車往馬蹄灣(Horseshoe Bend)前進!離羚羊峽谷約15分鐘車程,位在佩吉市(Page)西南方約6公里。沿著89號國道往南開,在距離馬蹄灣1.2公里遠處停好車,徒步前往馬

蹄灣。

 

從Google衛星上看到的馬蹄灣。

▲從Google衛星上看到的馬蹄灣。

 

馬蹄灣奇景,周遭一片黃沙紅土。

▲馬蹄灣奇景,周遭一片黃沙紅土。

 

從衛星圖看,可以看到科羅拉多河在馬蹄灣處,轉了一個將近180度的大彎,在這種地方出現這樣的「奇景」讓我很驚訝。高聳陡峭的懸崖上方,與下方的河水高度落差高達1,000英尺,現場沒有任何的屏障。周遭都是一片黃沙紅土,鮮明的藍色和綠色有一種非常不協調的感覺。

科羅拉多河的峽谷之旅,是我第一次見識到美國的壯闊。無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是人定勝天的開山鑿河,都令人屏息讚嘆。這篇是在去美國的三年後寫成的,期間遊歷了不少世界級的景觀,但再看到這些照片,仍然令我連聲驚嘆。

柔和的滋味:世界經典奶茶

▲台灣「珍珠奶茶」舉世聞名,街頭巷尾百家爭鳴的手搖飲料店,發展出多采多姿的茶飲品類。
第238期
文☉愈粼粼 圖⊙Adobe Stock
「奶茶」是許多人愛不釋手的茶飲,不同的茶葉加上乳品、糖分與配料,就能組合出百種滋味。除了台灣人熟悉的「珍珠奶茶」之外,世界各地也有許多經典的奶茶配方。一起來認識這些極具特色的風味奶茶吧!

台灣「珍珠奶茶」舉世聞名,街頭巷尾百家爭鳴的手搖飲料店,發展出多采多姿的茶飲品類,其中「奶茶」始終在各類飲品中,有著不敗的地位。柔和滑潤的口感間,洋溢著甜滋滋的糖分,再加上畫龍點睛的配料,喝上一杯奶茶飲品,真的能夠湧起微笑,令心情煥然一新。

奶茶,簡言之就是在茶中加入牛奶的一種飲品,早期多是在「紅茶」中加入牛奶與砂糖調製,而如今延伸出以各種茶種為基底去製作奶茶。你鍾愛甚麼樣子的奶茶呢?不同的茶葉加上不同的乳品、糖分與配料,就能組合出百種滋味。除了台灣人熟悉的「珍珠奶茶」之外,在世界各地也有許多經典的奶茶配方,一起來認識這些極具特色的風味奶茶吧!

 

英式奶茶 British Tea with Milk

英式奶茶 British Tea with Milk

英式奶茶指的是在紅茶中加入少許牛奶的飲用方式。傳統的英式奶茶,會選用茶味濃烈的紅茶茶葉,搭配常溫的牛奶。

在製作步驟上,一直以來都有兩派學說在爭論,那就是「先倒牛奶還是先倒茶」?早期百姓為了防止茶杯遇熱破裂,會先在杯中加入牛奶再倒熱茶,如此一來牛奶也不易因高溫而變質,導致茶湯浮出油脂而影響風味。但在貴族社會中,精緻的茶具禁得起高溫,先倒熱茶更能調配出自己喜歡的奶茶風味。

但不論是先倒牛奶還是先倒茶,在紅茶中加入牛奶能夠減緩茶的澀味,讓質地更加柔和順口。整體而言,英式奶茶的特色為濃郁的茶湯,交織淡薄的奶香,是茶味較重的奶茶。

 

港式奶茶 Hong Kong-Style Milk Tea

港式奶茶 Hong Kong-Style Milk Tea

香港英治時期,英國人將下午茶的文化帶到了香港,中西交融,由「英式奶茶」發展出獨樹一幟的港茶文化。

港式奶茶製作上流傳著「一沖、二焗、三撞、四回溫」的口訣,會挑選一至三種、不同粗細的碎紅茶混和沖泡。首先會將茶葉放入濾袋,濾袋掛於茶壺,再注入熱水,蓋上茶蓋「焗茶」。接著提起茶壺,多次讓紅茶經由濾袋倒入另一個空茶壺內「撞茶」,反覆多次充分萃取茶葉、塑造茶湯的濃度與深沉的茶色。完成撞茶後,將溫度下降的茶湯加熱「回溫」,再將紅茶倒入已放有「淡奶」的茶杯中即完成。

「淡奶」簡言之就是「不加糖的煉乳」,最常聽聞的牌子就是荷蘭的「黑白淡奶」,能夠產生綿滑的口感,回甘的茶味與香醇的奶香就是港式奶茶的特色。最後可依個人喜好選擇要不要加糖,亦有改以「煉乳」的甜份取代砂糖,此種做法稱為「茶走」。而製作過程中使用的濾袋,因多次浸泡在紅茶中而染上茶色,顏色與絲襪相似,因而又名「絲襪奶茶」。

 

鴛鴦奶茶 Coffee with Tea

鴛鴦奶茶 Coffee with Tea

鴛鴦奶茶亦是發源香港的飲品,以七成的港式奶茶混合三成咖啡調製而成,在東南亞地區又名「咖啡茶」。風味上除了港式奶茶的絲滑醇厚,又能品嚐到咖啡的苦香。而奶茶與咖啡的完美相襯,宛若鴛鴦般相配,因而得「鴛鴦」之名。

後來人們又將原先港式奶茶中的「淡奶」改以「煉乳」替代,此種沖調的方法稱之為「鴦走」。再者因兒童不宜飲用帶有咖啡因的飲品,所以又發展出以「阿華田」及「好立克」(一種麥芽沖泡飲品)混合而成的「兒童鴛鴦」。

 

泰式奶茶 Thai Tea

泰式奶茶 Thai Tea

泰式奶茶是一種色澤鮮豔、茶湯呈橘紅色的奶茶。正統的泰式奶茶會以泰國知名茶品牌「手標紅茶」(ChaTraMue)製作,做法與港式奶茶類似,會以濾袋裝盛茶葉浸泡,並取兩個茶壺多次來回沖泡。接著取一杯子放入煉乳與砂糖,將沖泡完成的紅茶與之攪拌均勻後,再倒入盛滿冰塊的杯子內,最後淋上淡奶或鮮奶即完成。

雖然冰塊會稀釋甜度,但泰式奶茶喝起來仍甜味十足。或許這股蘊含在濃厚茶香中,令人欲罷不能的甜膩風味,正是泰式奶茶的魅力所在。

 

蒙古奶茶 Suutei Tsai

蒙古奶茶 Suutei Tsai

蒙古奶茶是蒙古族的一種傳統茶飲,做法會以鐵鍋燒煮「磚茶」,再加入牛奶、鹽巴、奶油等調製而成,過程中會以湯勺多次反覆舀起茶湯,確保茶乳充分交融。

飲用蒙古奶茶時,通常會在奶茶中泡入炒米、穀物、奶豆腐等其他食物。蒙古奶茶喝起來鹹香柔滑,品嚐得出奶香與油脂的味道,只要喝過一次就會留下深刻印象。

 

印度香料奶茶 Masala Chai

印度香料奶茶 Masala Chai

印度香料奶茶是以紅茶為基底,並加入香料烹煮的奶茶。Masala的意思為「綜合香料」,在製作上常見的香料有豆蔻、薑、胡椒、肉桂、丁香、八角與茴香等材料,茶葉則多選用濃郁的阿薩姆CTC紅茶,才不會讓茶味被香料蓋過。

當奶茶遇上香料,不僅增添了豐富的香氣,飲用起來更是後韻無窮,香料灼人的辛香、酌以薑與胡椒的嗆辣,那股流過喉頭的暖意,正是香料奶茶迷人的地方,為層次繁複、風味明亮的一款奶茶。

 

Try it!自製奶茶

Try it!自製奶茶

如今咖啡館、手搖飲料店販售的奶茶可謂五花八門,焙茶奶茶、烏龍奶茶、綠奶茶、蘋果奶茶、薰衣草奶茶等,以各種茶種為基底的奶茶屢見不鮮。使用的乳品也不再限於牛奶、煉乳或是鮮奶油,改以豆奶、杏仁奶、椰奶等製作的奶茶,也別有一番風味。糖分的來源也非常多元,黑糖、果糖、果醬、蜂蜜等,再加上珍珠、粉圓、堅果等食材,「茶+奶+糖分+配料」使用不同的元素去調製奶茶,就能組合出豐富的味覺層次!

而同樣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製作也會產生不一樣的風味,數不勝數。試著結合著季節與心情,加上一勺探索的好奇心,嘗試發掘出自己的奶茶配方吧!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北溪天然氣管道是一個從俄羅斯維堡(Vyborg)起步,穿越波羅的海一直到德國格來斯瓦德(Greifswald),包含1號、2號兩條平行管道。Adobe Stock
第238期
楊天資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European Gas Pipeline)是一個從俄羅斯維堡(Vyborg)起步,穿越波羅的海一直到德國格來斯瓦德(Greifswald),包含1號、2號兩條平行管道。德國能源供應中,嚴重依賴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2022年7月27日,由於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一壓氣站的一台渦輪機將停止運轉,管道供氣量將減少一半。2022年2月22日,因為美國壓力,德國政府宣布中止北溪2號輸氣管道的啟用審核程序。

俄羅斯9月5日表示,除非歐美全面解除對俄國的制裁,否則透過北溪1號輸送到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就不會完全回復到原先水準。

歐洲總動員 抵擋能源大危機

歐洲各國為避免可能引爆經濟、社會甚至金融危機的能源大災難,從德國到法國、瑞典和芬蘭等歐洲各國,陸續於9月初推出因應能源價格飆升的措施。

歐盟能源部長9月開會時討論限制能源成本飆高的特殊措施,歐盟輪值國主席捷克打算提出的選項,將增補由歐盟執委會所提出的因應措施,包括降低用電需求、對再生能源、核能與煤設價格上限。捷克也建議,評估歐盟如何利用碳市場來解決高電價問題,並確保快速就執委會今年稍早的提議達成協議。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執政聯盟同意一項價值約650億歐元的紓困計畫,幫助數以百萬計的家庭應對飆升的能源價格。關鍵措施包括限制乃至重新分配能源公司在當前危機下取得的巨額利潤;增加對養老金領取者、學生、父母以及失業人員的扶助;採取行動控制電價上漲速度。

芬蘭同意設立一個規模100億歐元的緊急後備專案,幫助在動盪的電力市場交易之際抵押資金需求激增的電力企業。總理桑娜‧馬林(Sanna Marin)表示,該緊急救助計畫主要由貸款和信用擔保組成,將幫助富騰(Fortum Oyj)等電力公司解決短期流動性需求。

瑞典將向北歐和波羅的海電力企業提供至多232億美元的信用擔保,防止因俄羅斯減少能源供應而引發一場金融危機。財政部長米卡埃‧丹伯格(Mikael Damberg)表示,這一措施旨在幫助那些難以滿足進行電力交易所需的質押要求的公司,以避免發生技術性違約。

為遏制能源成本飆升,奧地利將對不超過去年平均消費量80%部分的家庭用電價格設置上限。這將為每個家庭平均每年節省500歐元。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就能源危機和德國總理蕭茲9月5日召開視訊會議。在會後的記者會上,馬克宏呼籲能源節制,以避免未來幾個月出現天然氣和電力供應需要配給的情況。

美前官員稱「龐氏騙局」

美國前能源部長、現任液化天然氣森普拉能源公司(Sempra Infrastructure)總裁布魯耶特(Dan Brouillette)認為,歐洲各國政府現在推出的降低電力成本措施,就像是個「龐氏騙局」(Ponzi Scheme)。

布魯耶特曾在川普政府擔任過能源部長,他在9月5日一場會議表示:「如果你願意的話,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一項法案,撥出適當的資金給民眾,以支付他們的電費。」但他也指出,此措施的缺點可能會有「通膨影響」。

被問到歐洲各國的降低電力成本措施,是否類似龐式騙局時,布魯耶特說:「這是毫無疑問的。」他表示,這些措施只是減緩沒辦法付電費的痛苦,但不是長期解決方案,要緩解能源短缺的最佳答案,就是生產更多的石油,這樣就能在美國和歐洲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

挽救能源飆漲 取消制裁俄國?

義大利網路調查機構Termometro Politico 9月3日公布的調查顯示,51%的義大利人受訪者想要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藉以應對不斷飆升的天然氣價格和通膨,44%則支持繼續維持制裁;另一家調查機構Quorum/YouTrend 9月5日發布的調查則顯示,43%的義大利人認為最初施加制裁就是錯誤的。

9月3日捷克有約7萬人聚集在布拉格市中心的瓦茨拉夫廣場(Wenceslas Square)抗議,要求政府為能源帳單飆升提供更多幫助,一些人舉著反對歐盟和北約的標語。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北溪輸氣管道的問題完全歸咎於包括德國和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