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竞争不必然造成更大的进步

理容美发业,在国内面对的竞争压力已不小,就算引进更多竞争,也难再进步,而且有很多可能因素使之大量关门,从业人员大量失业。
第138期
陈博志
作者为前经建会主委、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暨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智库荣誉董事长,为台湾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专家。

「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句话在台湾深入人心。因为过去我们有太多不会受到竞争的特权事业,它们在利用特权谋利的同时,却没有明显的进步,而让人民相当反感,所以「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句话常被拿来做为废除特权的重要理由,也因而深入人心。现在我国这种特权事业已经不多,大部分产业都须面对相当程度的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句话变成常被用来支持对外国的开放,甚至有暗中变成「竞争可促成进步」或「更多外国竞争可促成进步」这样的假设。而这三句话其实都未经过严格的学术分析或历史统计验证,只是主观含糊的想法,用它们来指导政策是很危险的,随便引进国外竞争的结果很有可能不是进步,而是倒闭和失业。

更多竞争就会更促成进步?

实际上较可能接近事实而正确的说法可能只是「没有竞争时就没有进步的压力」。但这句话并不等于「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因为很多未受竞争的企业、企业家或个人仍然会基于自己的成就感或其他因素而努力求进步。就算我们接受「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这个命题,和它看来相同的「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句话仍有不少疑义,而不能当作指导政策的原则,它更不等于「更多竞争或更多外国竞争可促成进步」。

若「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是正确的,则「有竞争才有进步」也是正确的,但它的意义和政策用途却不大。因为一点点也是「有」,很多也是「有」,所以「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命题虽可支持说一定要有竞争,却不表示「有更多竞争才有或就有更多进步」。换言之,这命题只能用来反对没有竞争的情况,却不能用来支持更多或更激烈的竞争。

竞争和进步也都有多个不同层面,所以我们常常甚至不能简单区分两种情况中哪一种的竞争较多,哪一种的进步较多。例如A情况是两家大型企业做价格竞争,B情况是百家小型企业做服务的竞争,我们实在很难说那个情况的竞争较多。若甲情况是技术进步而少用人力致使成本、售价、和就业下降,乙情况是多用人力改善服务而使售价和就业上升,我们也很难说那一种进步较多。所以用科学的态度来看,我们并不容易得到「更多竞争才有更多进步」这种推论。

由此可见,在毫无竞争的时代,也许人们可主张引进一些竞争很可能会促成较大的进步,但在已有相当竞争的情况,我们却不能简单地认定更多竞争就会有更多进步,而是要仔细的分析新引进的是怎样的竞争,以及它会造成怎样的改变。

引进国外竞争 不一定「公平」

以国际经贸往来的自由化或对外国开放的政策而言,我们引进的是外国对本国的竞争,它使在国内市场产生更激烈的竞争,却并不一定产生更公平的竞争,也不一定使本国产业和人民更进步。

如果某产业之国内企业实行联合垄断而不求进步,引进外国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可能可打破国内的垄断,并逼使国内企业较努力追求进步。但外国产品或企业若极具竞争力,开放的结果也可能是国内原有企业关门而非更进步。我们或许可说这产业进步了,消费者说不定也获利了,但国内生产者却消失或萎缩了,劳工也失业,因此我们并不能说国内企业或本国经济进步了。

如果某产业之国内企业本来处于近乎完全竞争的情况,有许多企业相互竞争,则引进外国产品和企业的竞争虽也可能逼使国内企业更努力进步,但由于各企业原来已处于高度竞争状态,所以能再增加的努力和进步并不多,因此若外国来的产品或企业甚有竞争力,大量本国企业就可能会竞争不过而被淘汰,而不是进步更多。所以由本国产业和就业的角度,这新引进的竞争也不见得造成进步。

不管国内市场原来是寡占或者完全竞争,若开放之后引进的是一些外国极大规模的企业,它们能把国内的企业排挤掉,而在我国形成一个独大或独占的地位,则国内生产和就业也没有进步。这新引进的「竞争」甚至可能使国内市场原有的竞争消失而变成独占,也就是市场之竞争竟因引进外国竞争而减少。

而若外国的产品或企业具有不公平竞争的能力或策略,想以不当的手段占领我国的市场,甚至受到其政府的政策支持,或者有政治或其他非经济目的,则引进的更不是合理的竞争,而是使市场更偏离自由和公平竞争。这种情况下,「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句话当然更不能做为国际开放的理由。

庞大规模夹带政治目的 两岸开放更需小心

以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要开放的产业而言,有些产业在中国方面的企业规模非常地大,有些产业之中国企业显然受到中国政府强力的政策支持。而在中国对台湾有政治企图的情况下,有些中国企业来台也可能有政治目的。这类产业来台的中国企业都有可能带来不公平竞争,并藉此吃掉或排挤掉大量的国内企业。国内产业和企业萎缩的结果,国内市场不见得更接近自由竞争,国内企业和经济更不见得更进步。所以政府在开放这类产业之前,应该要先评估双方的规模和竞争力,即使要开放,也可能要采取渐进的方式,更先要对方去除不公平竞争的政策,并在国内建立防范不公平竞争及政治目的的法令制度。

而若本国产业处于许多小企业并存而接近完全竞争或垄断性竞争的情况,则开放的政策更可能是本国企业和员工的退出及失业,而非进步。以理容美发业为例,国内大量中小企业已面对的竞争压力其实不小,再有更大压力时可进步的空间并不大,而外来的企业即使竞争力并未较高,却仍有好几种因素可能使国内企业大量关门,从业人员大量失业:

第一、外来的企业可能真的没竞争力,但因市场总需求及可容纳的店数或从业人数几乎是固定的,因此有很多新企业加入的结果必导致很多家店的生产被瓜分而下降,其中不能或不愿长期撑下去的就要关门退出,而造成员工的失业,没有人能保证退出的都是外来的新企业。

第二、决定退出的关键因素依经济学原理,不见得是长期竞争力,而更可能是短期变动成本的高低。来自所得较低国家之外来企业,其企业主的机会成本较低,所以变动成本较低,离乡背井而来已付的固定成本则较高,因此较不可能因短期生意不好而退出。所以被迫退出的反而是本地的既有企业。

第三、中国来台投资工作者可能得到较自由之生活和发展机会,包括台湾经验可让他以后较容易到美国和其他先进国家,所以生意少不赚钱也要做下去。因此即使中国及这些企业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和政策支持,竞争之下退出的很可能仍多是本国企业。所以这种存在大量中小企业的产业,绝不可随便开放外国企业大量进入。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老房子裡看見世界的「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招牌不大,很容易錯過。 這裡有旅遊工具書租借服務。…
匯益集團 HUI YI GROUP
集團介紹匯益集團成立於2007年,結合各領域之資深專業人士,如境外註冊代理人、台灣會計師、稽核師、大陸註冊會計師、台灣律師、大陸律師、…
北韓外交官叛逃 中國網友:誰都有爭取幸福的權利
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17日報導稱,北韓駐英國公使太永浩(Thae Yong-Ho)投誠,韓國統一部證實其全家已順利入境。BBC稱,…
郎朗白宮一曲,中美外交失敗!?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11年1月18日至21日訪美,引起全球矚目。知名華裔青年鋼琴家郎朗1月21日在白宮舉辦的晚宴上,彈奏了一首鋼琴變奏曲…
美眾院卡關TPA 波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首輪談判鋪路的「…
日相鳩山快閃 菅直人接招
日相鳩山於6月2日閃電辭職,日本國會參眾兩院投票通過,由執政民主黨的新黨魁菅直人擔任日本第94代、第61位首相。 菅直人表示,…
男孩不准看:女孩們超瘋的魅力舞蹈
這次要介紹的「下班生活」比較特別,優先推薦給女性朋友參加!它就是傳說中女生們超風靡的「肚皮舞」。我雖沒有辦法親自體驗,…
人人都是寫手 迎接文案新時代
▲文案專家鄭緯筌。吳長益攝影 「93%的網路體驗從搜尋開始,打開搜尋引擎輸入的就是文字,文字的重要從來沒有減少。」曾任《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