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視野

鬼月吓跑新生儿

第135期
樊家忠

上一次笔者跟大家分享了台湾人喜欢生龙子龙女的现象,这一期介绍农历7月时新生儿数量的变化,以及其他台湾特殊文化所造成的影响。

农历7月诸事不宜

众所周知,老一辈的台湾人对鬼月很忌讳。所以有多项属于人生大事的活动,诸如婚嫁喜庆、搬迁安宅等,都应该避免在鬼月进行。生儿育女也是人生大事,可是农民历上并没有只字词组提到鬼月不宜生育小孩,这大概是因为生育时间不好控制的缘故。七月如果是禁忌,往往也无法避免。

可是,随着剖腹产(还有引产)在台湾普遍化以来,父母开始可以「准确地」选择生育时间。因此,由于禁忌而想要避开农历7月生育的父母,开始可以「动手脚」。笔者根据政府的人口数据绘制出来的图形显示,1951年到1980年间每日的新生儿数量并没有在农历的7月1日开始减少(图1-1)。但是1981到2008年,则在7月1日有一个明显的跳低──农历6月最后一周的新生儿数目特别高,同时7月第一周的人数特别低(图1-2)。显然,不少父母在出生的日期选择上进行了「微调」,将原本应该在鬼月出生的小孩,提前到了6月出生。

「微调」与「宏观调控」并行

不单如此,整个7月的新生儿数量似乎都维持在一个低档,跟图1-1显示出来的生育数目随时间「渐增」的情况大相径庭。这显示了父母不但可以在出生日上进行前后几天的「微调」,他们可能也可以在出生月上进行「宏观调控」──直接避免在农历7月生育。

至于这种「宏观调控」是如何达到的,笔者还没有确定的答案。由于刻意控制怀孕的时间应该十分困难,唯一的可能性应该是堕胎的决定跟农历7月有关。如果有一对父母在母亲怀孕后踌躇着要不要将小孩生下来,此时如果预产期刚好落在鬼月,可能会增加他们决定堕胎的机会。至于详情如何,有待透过数据来深究。

生育日期可以提前,也可以延后

父母既然可以控制生育日期从7月往前移到6月,是不是也可以从7月往后延到8月呢?图2-1与2-2显示了农历7月末前后20天每日生育数量的变化。同样地,图2-2显示出从7月的最后一天到8月1日有一个明显的跳升,此后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数量水平,但这个跳升在图2-1中的1951到1980的新生儿统计上则没有显示出来。因此,图2再次验证了图1所说的故事──鬼月吓跑了新生儿(的父母)。

「微调」有没有健康风险?

台湾女性的剖腹生产率,高居世界之冠。而剖腹生产泛滥,显然让更多的父母可以「微调」孩子的出生日期。事实上,同样的微调现象也出现在其他特别的日子,例如龙年的正月初一。图3就显示了1976、1988、2000三个龙年正月初一前后20天的每日新生儿总数。很明显的,从兔年最后一天到龙年的第一天呈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跳升。

除了鬼月与龙年之外,另一个会造成微调行为的文化因素是农历上的「好日子」与「坏日子」。中研院经济所罗纪琼博士就曾使用过台湾的资料研究过这个议题,她发现在「好日子」进行的剖腹产数量比「坏日子」多出许多,这当然也是因为不少父母对好日子偏爱的结果。

将生育时间提前或者延后几天,会不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应该是所有的父母以及医疗人员关心的问题。同时,新生儿如果过度集中在某一天或者某几天,尤其是在龙年农历新年后的几天,会不会让有限的妇产科医生人力或者医疗资源吃紧,以致于提高了生产过程的风险,这是另一种负面影响的可能。

西方国家的「微调」行为

西方国家虽然没有鬼月这样的文化禁忌,或者龙年这样的生育偏好,但是却有因为政策因素所导致的微调现象。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澳洲的Andrew Leigh和Joshua S. Gans两位经济学家所发现的。在2004年5月,澳洲政府宣布该年7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将收到3,000澳元(相当台币9万元)的生育补助。结果造成2004年7月1日当天的新生儿数量创下过去三十年的最高纪录。两位作者估计当时有超过1,000个新生儿从6月下旬延后到7月,以确保他们的父母可以获得生育补助。

有趣的是,澳洲政府在2006年7月1日,也就是生育补助计划的两年后,将生育补助的额度提高到4,000元。由于这个政策也是提前宣布,结果故事又重演了一次,导致了不少父母将原本预定在6月下旬出生的小孩,延迟到7月出生。

至于健康的负面影响,两位作者发现那些被延后出生的婴儿有出生体重过重的倾向。但由于资料的限制,他们无法进一步研究这些新生儿其他的健康面向是否也受到负面的影响。台湾的健保资料十分丰富,「微调」行为也非常普遍,提供了在这个议题上进一步研究的好机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宛如天籟 原聲童聲合唱團唱出布農族的未來
齊柏林的紀錄片《看見台灣》片尾,一群原住民小朋友披著紅、黑相間的斗篷,站在玉山山頂唱出嘹亮的歌聲。壯闊的山河承載著古老的旋律,清亮的〈…
考古揭密 金字塔可能以液壓技術建造
金字塔的建造方式,沒有任何文獻記載,一直是個謎。當時的埃及人沒有現代的機械設備,卻能完成如此壯觀的工程,讓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車輛環保與安全,可否兼顧?
環保與行車安全可否兩全?當環保人士推動立法,要求車廠公司生產並銷售較小、較輕的車款,以符合較高的燃油效率,…
普丁的氣質和才幹
在234期本專欄〈普丁真面目〉一文中,我側重寫了他在俄國政治中的作用。其實作為個人,普丁有更多值得寫的。尤其是,…
千里馬必須先了解伯樂
曾於惠普、德州儀器、鴻海與富士康擔任高階主管的程天縱,2012年退休後創立「Terry&Friends」創業社群,…
河洛嶺上的星星雲海
去年8月,號稱超級強颱的聖帕颱風來臨前,參加了由「國姓鄉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策略聯盟」及喬園山莊主辦的「巴布薩音樂演奏會」。在窮鄉僻壤間,…
大老闆們在盛和塾學到哪些經營祕訣?
 以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為學習楷模的企業學習組織「盛和塾」,自1983年成立至今已有32年歷史,…
你的玫瑰,我的刺?
人生的目的,生命的意義何在?美國伊利諾東北大學哲學教授Dr. Hugh Moorhead曾向250位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學者提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