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气候变迁美大旱 粮食减产恐成灾

横扫美国中西部的大干旱,让当地的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全成一片焦土。Getty Images
横扫美国中西部的大干旱,让当地的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全成一片焦土。Getty Images
第120期
方清月

艳阳下的7、8月,美国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年,超过二十五州严重缺水,九成玉米产区遇旱,全国仅有24%的玉米及29%的黄豆生长情况良好,此景已经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显著影响。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8月14日警告,美国闹大旱,全球粮食危机「即将引爆」。

美国占2011至2012年度全球玉米产量的36%和全球交易量的39%。美国农业部评估,7月的玉米收成减少12%,8月进一步减少15%。数据显示,7月粮价上涨6%,进口商抢购收成不佳的美国榖物。由于食物、家畜饲料、增甜剂等都会用到的玉米,导致8月10日玉米的价格涨至每英斗8.49美元的历史新高;而玉米自6月15日以来已大涨57%,推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追踪的7月全球粮食价格攀升6.2%,是2009年11月以来最大涨幅。

专家促停产生质燃料

FAO资深经济学家暨榖物分析师阿巴希安(Abdolreza Abbassian)认为,出口禁令、关税以及抢购热潮会使四年前飙涨的价格再次攀升,2008年粮食危机可能重演;不过,粮食供给充足、经济成长迟缓以及相对低的油价,或许有助于缓和粮价。

FAO秘书长达席瓦(Jose Graziano da Silva)呼吁美国政府暂停其主导的乙醇生产计划,让更多作物用于粮食和畜牧饲料。逾180名美国国会议员也呼吁环保署降低今年和明年国内的乙醇消耗规定或是暂停该措施。

由政府和国际组织支持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是联合国监控粮价的农业市场信息系统(AMIS)的一部分。IFPRI所长樊胜根(Shenggen Fan)也指出,美国必须停止使用其40%玉米产量的生质燃料计划,以增加对畜牧业的玉米供给,确保粮食供应无虞。他指出,玉米涨价将推高亚洲的肉品价格,加剧全球粮食上涨。

樊胜根表示,印度与中国等国必须释出粮食储备,以协助穷人因应粮食涨价,各国也必须避免祭出出口禁令。

美拟购1.7亿美元农产品

身为世界头号农产品出口国的美国遭遇此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为了缓解灾情对农民的影响,确保粮食安全,美国政府接连公布相关措施。

美国总统欧巴马8月13日宣布,农业部将动用一项紧急援助基金,采购价值1.7亿美元的农产品,目的是帮助农民和畜牧业者抵御冲击,平抑食品价格,稳定市场。

在这张1.7亿美元的采购清单中,包括1亿美元的猪肉、5,000万美元的羊肉以及牛肉和鱼肉各1,000万美元。

目前,美国政府已对受灾的农牧场业主提供低利率紧急贷款,开放多片联邦土地用于畜牧业发展,并且拨款3,000万美元缓解牲畜的饮水危机。

气候变迁 殃及尼泊尔

除了美国,俄罗斯、印度也同样遭逢大旱,俄罗斯预计今年的粮食减产11%至17%,印度则是雨季都要结束了还盼不到下雨。

不仅粮食大国不下雨,在尼泊尔南部,肥沃中央区的农民相信,由于气候变迁导致5月到7月初的干旱摧毁了他们的玉米田。

农民表示,去年农场玉米成收超过2,000公斤,但是今年只剩下不到100公斤,该农民的家人向银行贷款500美元(约新台币14,989元)投资玉米田,然而今年的收成如此惨淡,因而无力偿还借款。另一名农夫也说,一天的玉米收成不到20公斤,农作物产量严重受影响,苦不堪言。

全球气候变迁导致干旱问题严重,影响农作物收成。尼泊尔农民说:「我们听过气候变迁,可是却没有意识到会受到这么深远的影响。」专家表示,今年的干旱突然变得十分剧烈,气温上升0.1度,冰河和雪线逐渐退缩,可以明显感受到何谓气候变迁。

人类开始付出代价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克鲁曼(Paul Krugman)近来在《纽约时报》专栏中撰文表示,美国现在面临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极具破坏性的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加。他强调,气候变迁带来的灾难已不是未来的事,「人类已经开始付出代价!」

克鲁曼指出,人们总会忽略一年、一年的天气变化,可是即使是平均气温小幅上升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举例而言,历史纪录中最热的10年,其中有9次发生在2000年之后,也就是说,高温年出现的机率正不断提高,气候变迁的严重性比想象中还要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炫富價值不再 神犬藏獒淪為食材
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地的藏獒,曾一度被中國富豪拿來作為彰顯其尊貴地位的必備之物。但如今藏獒已經過時,買家基本消失,價格自頂峰崩盤,…
朝核危機「第一季」謝幕
4月15日是北韓的「太陽節」(即金正恩祖父金日成的生日)。先前幾週,北韓一直宣稱要在當天核爆,…
母與女 圓和缺
一歲的女兒在我懷裏喝奶,兩隻澄亮的眼睛和我的對望,看得很深很深。那是產後六小時第一次餵母奶起,我們之間時時相互尋找、相互確定的凝望。…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十九): 每天固定做一件事
面對網路行銷工具的千變萬化,許多人的感覺是學到最後有點無所適從,但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至理名言深藏在我們心中,…
YouBike 之母劉麗珠 推動台灣成為自行車島
外表看起來很有個性的劉麗珠,懷著讓世界更好的使命感推動台灣成為自行車島。丹尼爾攝影第一眼你就能看出劉麗珠很有個性。一頭超短黑髮,…
沙國反腐 為何痛下殺手逮皇族?
在政治上新聞上向為低調的沙國皇室,近期爆發了一搏全球新聞版面的「反貪腐」大行動,多達數十名皇室與政界重量級人物遭到逮捕,…
《獨立特派員》 「抗權勢、說真話」的媒體清流
去年3月,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技正楊明玉,在執行專案檢驗食品是否含安非他命與西藥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受檢的益生菌有異常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