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成长率为7.6%,比第一季8.1%的成长率有所降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降至三年来的最低点。经济学家担忧,一直保持高速成长的中国经济受欧美经济衰退、出口放缓和国内资产泡沫破裂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硬着陆」,中国经济的迅猛成长或将结束。
中国高速成长时代几已结束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13日至1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陕西「五省区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已是温家宝7月份第二次对中国经济走下坡发出警告。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经济成长率7.6%,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9.7%。2009年中国第二季的经济成长率为6.1%,今年第二季的经济成长率是自那时以来的最低点。《纽约时报》援引里昂证券中国总体策略分析师安迪‧罗斯曼(Andy Rothman)的话说,这一数据背后最重要的大环境是──中国的高成长年代已经过去,汽车和奢侈品行业动辄有20%高速成长的时期几乎已经结束。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中国在今年6月的进出口与上月相比分别都有所减少,特别是进口方面减少了8.9%,显示中国国内对海外石油等燃料和原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另有一些经济分析师认为,以一个国家的发电量作为分析经济成长的数据,比官方给出的经济成长数据更可靠。中国近期的发电量较之前下降。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中国的用电量在5月仅见5.2%的成长。
「硬着陆」将成为高机率事件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在成都召开的专家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造成中国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的主要原因中,首先是仍然很重的房地产「泡沫」成分,其次是银行业潜在的坏帐损失。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硬着陆」不可避免。
据《商业内幕》7月10日报导,前一段时间,随着楼市调控,房价下降,中国房地产泡沫似乎将要破裂。现在,看起来价格又回升了。《中国青年报》报导说,当前已经进入楼市调控的「生死博弈期」,房价博弈新闻频频出现,陷入了「涨价—调控—降价—刺激—涨价」的老循环。房地产市场的这种发展趋势,促使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说:「目前,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努力,打击投机性房地产投资,需要长期政策。」《人民日报》7月4日的社论使用比温家宝更加严厉的语气,呼吁政府采取更多行动打击投资物业的需求。
美国银行的分析师崔戴维(David Choe)根据温家宝针对房市的讲话以及《人民日报》的分析认为,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更多措施可能很快要出台,而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硬着陆。崔戴维说,他预计新一轮打压房地产政策将在数月内出台,未来六个月内将看到更多「严厉紧缩措施」来遏制房地产市场。果真如此,中国经济硬着陆估计将成为高机率事件。
BBC中文网在〈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崩溃吗?〉一文中刊登GMO投资管理公司全球战略家爱德华‧钱塞勒(Edward Chancellor)的分析认为,几十年来持续的高经济成长率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使数百万人从乡村走向超大城市。然而这一切将不复存在,中国经济即将面临崩溃的末日。
文章分析说,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一出口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施工场地。过去十年里,中国「平均每两个月就能建一个罗马」。但如今「鬼城」在全国迅速涌现,光北京就有近四百万空置住房。建筑业已成中国经济的主导,约占经济总量的25%,全国15%的就业率来源于建筑业。然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去年开始放缓,土地售价崩盘。
中国近几年聚积了大量问题债务。虽然在中国没有次级抵押贷款和复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但却不能忽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信贷膨胀的问题。金融危机后,中国投入巨资刺激消费,导致未偿还的债务在过去几年来持续增加。
2009年以来,国有银行给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贷款上万亿元人民币,很多工程项目存在问题,导致很多贷款将可能变成坏帐。更让人担心的还有中国迅速膨胀的地下银行系统。这些贷款多数都不正规,通常以信托和财富管理产品形式存在,而最终则被用来进行房地产开发。
国家刺激方案恐难奏效
据BBC报导,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费尔普(Edmund S. Phelps)表示,为了防止经济成长减速,中国会采取一些措施。为了促进借贷,中国央行已宣布削减银行的存款准备率。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促进投资对稳定成长非常重要。这令人猜测中国即将推出更多国家驱动的刺激方案。但亦有专家警告说,中国成长减慢的问题不能仅仅通过注入资金以及让政府再次扩大开支来解决。
BBC援引GMO投资管理公司钱塞勒(Edward Chancellor)的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成长的放缓或许需要新一轮国家财政政策来刺激,然而如果采取新一轮的刺激经济措施,中国将可能会面临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的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成长一直高于消费。中国要重新调整经济,消费就要高于目前的仅占GDP三分之一强的水平。
钱塞勒表示,问题是中国的经济模式一直是抑制消费。国有银行赚取了大量利润,而存款利率很低,往往低于通货膨胀率。在房地产泡沫逐渐缩小、建筑业萎缩的背景下,中国的消费量很难得到迅猛成长。然而,中国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还是腐败。中国经济的不平衡不是偶然性的,而是腐败的政治体系所造成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