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3月26日发表声明称,其江苏江阴支行行长孙锋在2011年12月底携款举家逃往海外,被盗金额不明,一渣打银行驻华员工3月6日因此被警方刑事拘留至今。这桩涉及非法集资达2亿元的外逃案,在沉寂两个多月后浮出台面,再次引发业界对外逃资金路径的关注。
2011年12月28日,农业银行江阴要塞支行行长孙锋与其妻夏亚琴、父母、二个子女举家「出游」泰国。尔后,便毫无征兆地「失踪」了。
《金融时报》指,调查显示,把财富转移海外是中国富人的一项主要需求。2011年中国央行公布的侵吞国有企业资金调查结果显示,近十年间有超过1,200亿美元资金从国企流失海外。
中国建设银行和波士顿咨询公司2011年联合发布的报告估计,2011年底中国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600万元以上)达121万户。近几年,海外银行在中国大陆的私人银行业务纷纷展开,中国富人成为其追逐对象。
中国富人选择外资银行,是看中其丰富的海外平台,国外背景的外资行员工可能成为他们实现资本外逃的帮手。
一位私人银行负责人曾告诉媒体:「私人银行很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客户的隐私性。」几乎所有外资行都很少公布其私人银行业绩,客观上给计划「外逃」的富豪们提供了保护层。
渣打银行2011年的中国总营收5.97亿美元,涨幅达19%。渣打银行说,这个数字依然低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客户带来的收入增长十分强劲,遍布银行各网点。
渣打银行新加坡籍驻华员工吴伊甸,是上海新天地支行的客户顾问。因携巨款潜逃的孙锋是她的客户,1月以来,吴伊甸多次被警方传讯。3月6日上海警方再次叫她去谈话,并以「涉嫌窝藏包庇罪」对她刑事拘留。
吴伊甸的境遇凸显了银行从业者在中国与高净值客户打交道时所面临的风险。银行从业者说,这类客户往往很少提供其资金来源的信息,如果问题问得太深,他们会很快转向其他客户经理。调查显示,此类客户对向境外转移资金的服务尤感兴趣,尽管由于中国严格控制的货币体系,向境外转移资金在中国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