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员工平和「分手」?

如何与员工平和「分手」?
一个人失业,常称为「丢了饭碗」。饭碗没有了着落,可就要饿肚子了。Getting Images
第7期
凌平
谁都不愿意丢饭碗,更不愿意丢人饭碗。
但人生有许多无奈,管理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还是要多一分尊重与关心。

作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因此,人称工作为「饭碗」。大约七、八年前,大家称银行业为「金饭碗」,因为福利好、待遇高。而稳定的工作,例如:军公教人员、公家机关,因为工作稳定有保障,称之为「铁饭碗」。如果一个人失业,就称为「丢了饭碗」。饭碗没有了着落,可就要饿肚子了。

解雇是必要之恶

失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没有人喜欢失业。因为失业对社会造成的问题很大,所以每个政府施政都会将失业率视为很重要的经济指标。宪法第15条规定:「人民之生存权,工作权及财产权,应予保障」。政府也在劳基法中订定了许多相关法规来保障员工的工作权利。但是对企业经营来说,解雇员工是一种企业经营上的现实,不管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有时候就是会遇到必须要解雇员工的状况。知名的企业经营者、美国奇异公司前执行长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就表示:「解雇是必要之恶」。

企业解雇员工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景气不佳或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例如:近期的次级房贷风暴,造成华尔街金融业者损失惨重,许多业者,例如:花旗(Citibank)、美林(Merrill Lynch)、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等纷纷大幅裁员即是。随着产业的波动,景气的变化,失业与就业人口也会随之不停的变化。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有时候则是员工行为不检。员工行为不检将其解雇是天经地义的事。例如:员工窃取公司机密、盗取公司资产或是无故旷职等。在这些情况下,公司当然是二话不说,该交由警方的交给警方,该停职的立刻停职,不做第二选择。

就前面提到不景气的裁员而言,虽然也是很痛苦,但毕竟是大环境所导致。如果不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可能整个公司都会垮掉。虽然「牺牲小我」的总是基层员工居多,然而这种断尾求生当中,确实有许多的无可奈何。

但是就员工表现不佳而言,却关乎管理者的主观判断。要管理者判断员工的绩效表现决定请谁走路,这种决策在执行上都会有不少压力。因为一方面管理者与员工可能会有认知上的差异。管理者觉得该员工工作表现差,但是该员工可能不觉得自己表现差,结果造成僵持不下的场面,弄得不欢而散。如果该员工心里不服气,甚至影响其他同事,就会让管理者很难收拾。

另一方面,对管理者而言,要解雇一个表现不佳的员工,心理压力也是极大。要告诉他:「你被炒鱿鱼了!」要面对同仁痛苦的表情,要面对回到家之后的内心挣扎。这些对任何一个管理者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如何解雇的好方法

但从另一面来说,如果企业不能解雇绩效不佳的员工,企业的竞争力必定受到损害。管理大师司徒达贤教授认为:「任何机构,如果保证它永远不会倒闭,员工永远不会被解雇,则其绩效必然低落。」人在安逸的环境中,会忘记环境的危险。如果不能有效的衡量员工的绩效,只是维持组织的和谐,那么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最后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那么,面对要被解雇的员工,管理者该怎么办做?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提供了两个很好的建议。

首先,不要给人突如其来的感受。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被解雇,员工都有权利知道原因。企业平常就应该建立良好的差异化管理,尤其是必须建立严谨的考评制度,定期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法考核员工绩效。而且,管理者应该在平日就与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了解自己所期望的绩效表现为何。如果做的好,即使员工有朝一日被解雇,也不会像是晴天霹雳般,而是在互相了解下分道扬镳。

其次,把屈辱感降至最低。对任何一个员工而言,被解雇都是一件很难让人承受的事情。因此管理者应该设法建立该员工的自信,尽量避免员工的自尊受伤。甚至协助他找到下一份工作。这样,可以减少被解雇者很多的痛苦,也可以尽快帮他恢复信心。

解雇员工虽然痛苦,但是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一种现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让管理者与被解雇的员工彼此能平和分手,过程操之在管理者的手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千禧世代的接班與管理革命
千禧世代,泛指1982年至2004年間出生的年輕人。這群世代已逐漸晉身成為各種企業、組織、團體的領導階級。他們成長於社群力量越來越大的時代…
中國面臨10大最嚴峻挑戰
美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10月10日前發布了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題為《中國處在十字路口:…
記錄國寶級攝影大師──李屏賓
他為電影工作超過25年,持續拍攝電影超過60部。作品的人文精神,促進理念交流。他的個人哲學,以開放態度,尋找新的視覺,永遠追求最好的影像。…
是誰阻擋習近平握住台灣的手
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和馬英九在新加坡雙手緊握長達一分多鐘。這是習近平在權力不斷鞏固後一次突破中共體制之舉,顯示出他對台灣民眾的尊重…
退學美國人的大成功
前微軟中國區總裁唐駿學歷造假,成為網上熱門新聞。但唐駿造假並不是孤立現象,近年中國名人的假學歷不斷被揭出,像前新浪網共同主席吳征,…
觀樹教育基金會 善款成就好事
走進位於台中市的「觀樹教育基金會」,樸實的空間設計與工作人員親切的招呼,讓訪客感覺十分溫馨。 這個由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以私人捐款方式,…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十一):求職與自我行銷(中)
近兩個月以來,一波接著一波的金融風暴震撼世界經濟,而對於這半年以來,表現一直不符社會預期的台灣經濟而言,這些國際衝擊無異於雪上加霜。…
爭逐大螢幕 蘋果智慧電視呼之欲出
「電子時報」網站(Digitimes.com)2月17日援引台灣業內人士的消息指出,蘋果(Apple)已經決定與新世紀光電(Gen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