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元旦披露胡锦涛国际观 外媒惊讶

元旦披露胡锦涛国际观 外媒惊讶
中国领导人一方面认为「国际势力」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一方面又送子女留美,十分矛盾。Getty Images
第105期
杨浩

中共中央核心刊物《求是》杂志在2012年元旦,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一篇高调强调「国际间对敌斗争意识」的讲话稿,文中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然而,不论胡本人子女、总理温家宝及下届「双核心」习近平和李克强的子女都在美国留过学或正在读书。因此,有海外媒体指出,北京推行「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的政策已有三十年,胡总书记此番强烈的斗争国际观,让国际媒体感到惊讶和不解。

元旦公布胡讲话外媒关注

《求是》杂志元旦发表胡锦涛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的这几句话:「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他同时表示,当前国际文化格局是「西强我弱」。

为此,美联社记者Gillian Wong元月3日发表的报导指,北京当今是自我封闭和缺乏自信。当局强化社会主义原则,以对抗中国人所呼吁的「普世价值观」。官方媒体常把普世价值观形容为西方的观念,不适合中国特殊的国情。

英国《电讯报》记者彼德‧辛普森元月2日从北京就此议题发出的报导指:「中国政府最近下令宣传部门官员要更加卖力地推进中国全球性的『软实力』。当局抛撒450亿元人民币(40亿英镑)扩展其海外媒体,其中包括国营的、有大量出版审查的《中国日报》美国版和英国版,国营通讯社新华社,中国中央电视台多语种的新闻和文部节目广播。」

历届「双核心」子女都在美充电

尽管胡锦涛高度强调「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要求下属官员警惕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但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子女也曾在民主国家留学及工作过。

香港《苹果日报》报导指,单说下届「双核心」习近平(下届国家主席)和李克强(下届国务院总理),两家的千金都在美国读书。胡锦涛、温家宝的儿女,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儿子均在美国留学。虽然除了温的女儿仍在美国生活,这些金枝玉叶都「海归」了,不过中国护照和他国居留证件,哪一本才是他们的「暂住证」?谁也说不清。

《中国经营报》报导,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公布的移民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共有超过7万人获得美国绿卡,排名全球第二。过去三十年间,总计有110万中国人获美国绿卡。加拿大公民和移民事务部负责人称,去年中国大陆投资移民该国人数占全部投资移民的62.6%。

《富比士》中文网一篇题为〈中国富人席卷上万亿热钱外逃〉的文章称,在不安全感的驱使下,中国的富有人群把移居海外作为自己的人生向往。那些拥有一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人群中,有27%已经完成移民,47%正在考虑离开祖国。中国约60%的「高净值人士」,即那些拥有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可投资资产的人士,不是在考虑投资移民,就是已经快完成移民手续了。

中国正面临着「人财两空」的困境。移民者多属社会精英,而且他们带走的不是货币,是真正的财富。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中国人想要获得美国公民权,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富豪剧增,但中国的社会基础设施等不能满足这些人的要求。

与中国银行一起制作报告的胡润研究院院长胡润表示,因担心政治局势发生剧变后自己的财产被没收,以及对恶劣的医疗环境的不满,使富豪们考虑移民其他国家。

中国留学生见证美国民主程序

就在《求是》杂志发表胡锦涛国际对敌斗争观的同时,有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见习民主选举制度。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党团会议选举1月3日在美国中西部的爱荷华州举行。据美国之音报导,一些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大学生利用寒假期间来到爱荷华州首府迪莫伊(Des Moines),了解美国的民主选举过程。他们表示,美国的民主选举运作让他们大开眼界,认为中国应借鉴美国的选举制度,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

爱荷华州华人协会执行主席燕晓哲说,学生到美国来留学,不仅要学习美国的科技文化,还要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层面,美国的运作体系,美国的选举、政府等的操作过程,了解的越多,越有利于生存、发展和事业生涯规划。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助腸順暢小祕方
宿便所產生的毒素,會造成很多問題。引起便祕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幫助排便,促腸蠕動的方法俯拾即是,但還是很多人深受便祕的困擾。為解此憂,…
台上十分鐘──菜鳥出征記
舞台表演者集眾人欽羨的目光於一身,強烈的舞台燈光未曾消弭他們全身散發出的光暈,他們獨得的關注,使人沉醉。只是,…
一個紀錄片導演眼中的中國高速公路
幾乎所有到過中國一線大城市的人,都會驚嘆高樓竄起之多、馬路開展之快。然而,一片榮景的背後,又有甚麼不為人知的血淚? 2009年,…
法國將取消外國人從業限制
在法國,目前有50多種職業受國籍限制。法國的〈反對種族歧視〉提案主張取消外國人在法國從事50餘種職業受到的國籍限制,並於2月4日獲得通過…
中西經濟糾結 庖丁解歐牛
美國貿易代表於11月29日表示,中國將全面取消一系列工業補貼,以解決美國與墨西哥於今年2月向WTO所提出的對中訴訟案。而歐盟經貿三巨頭(…
超德日、追美國 金融海嘯下中國自我陶醉
《日本新華僑報》最近發表評論,自金融海嘯引爆以來,「世界看中國」、「中國救世界」的論調不斷從媒體爆出,中國一些媒體對此更是繪聲繪色,…
倉促解封亂象生 中國經濟復甦前景堪慮
中共突如其來地解除極端清零政策後,沒有迎來民眾「報復性消費」,而是集體陷入搶藥看診恐慌。中國經濟仍受疫情和政治箝制影響,不僅拖累復甦力道,…
司長好!
江媽媽抹著淚水,她以極度不解的口吻告訴我,從小學開始成績就非常優秀,更集鋼琴、書法、繪畫、英語等才藝於一身的孩子,上了國三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