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筆寫真

号外!中国二省二市独立了!

号外!中国二省二市独立了!
中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其实与允许地方政府印钞票无异。此事昭示一个讯号:中共的财政从中央到地方已非常艰困。Getty Images
第100期
石修

10月20日中国国务院通过一个决议,允许上海、深圳、浙江、广东,二个省、二个市可以发行公债。这意味着甚么?这又和台商有甚么关系?

公债,又称国债、中央债、政府债,即国家向人民、企业或外国借的债。以债券形式发行的公债,一般都有一个面额以及到期日。因为是国家举债,所以由国家保证偿付本金与利息。富强的国家还债能力强,公债容易发行;相反地,贫穷的国家还债能力可虑,所以公债乏人问津。

公债的发行一般都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不会下放到地方政府,所以公债又称国债或中央债。有些国家明文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因为把公债发行权交到地方政府手上,无疑允许地方政府在财务上独立。一个财政上独立的地方政府,与政治上独立只剩尺寸之遥。

公债权下放,宣示财政巨大黑洞

有远见者忧心这个闸门一旦打开,后患无穷。将来中国的地方政府还不起债,中央政府如何解决?不就是摊在每个公民身上吗?而且公债权下放地方,隐存高度的道德风险,就像是送给地方政府一把可以任意抢劫的枪枝,告诉地方政府:「去抢吧,抢多少算多少!」

尤其是摆在像中国这样的一个极权主义国家,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横行地方霸占各种利益。这些贪官横行了几十年,饱了私囊却赤了公库。中国各地方政府的财政黑洞早已成为中共中央背不起的包袱,但拖了这么些年也拖过来了,如果不是再也拖不下去,中共中央绝对不会放权给地方政府。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其实与允许地方政府印钞票又有甚么两样?与默认地方政府独立又有甚么差别?重点是,此事昭示一个讯号:中共的财政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到了拖无可拖的惨烈地步。

发行公债这把枪,抢谁?

问题来了,中共中央是给了地方政府这把枪,可是地方政府能抢谁呢?表面上公债的发行要等待情愿的买家,自愿去央行或受财政部委托的银行买下债券。没有甚么强迫买卖的机会。如果真的这样,那么中共中央发行的债券都乏人问津了,地方政府的债券更不会有人买,把利息拉高也不过是画大饼,因为偿债能力可忧。如此一来,地方政府拿到这把枪也是白费工夫。

需钱孔急的地方政府岂会就此作罢!?最有可能的不败之计就是「摊派」二字。地方公债没人愿买是吗?那就摊派给特定对象。最常被摊派的对象就是学生,从校园开始,让孩子们集资「爱国爱乡」,承销一部分公债。或者让父母买地方公债当作发红包给孩子,当作为孩子们存教育基金,多有前途多有爱!

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往广东福建架设飞弹时,连乡下小学生都要上缴飞弹「受益费」,当然台商也被摊派了。是的,台商与港商、外企与民企,让你分摊一部分公债,孰敢不从?何况在「账面上」那公债是有价证券,是可预期债权,是正资产,企业如何抵抗不从?

当然,国企也是一个可能的摊派大户。但是笔者总是存疑,这国企的小金库通往贪官的私囊,位于地方的国企又往往与地方官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先摊谁也不会摊到国企头上。除非这国企的头头脑脑们与地方官员不是一挂,那当然可以明目张胆地抢劫。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占山为王的土匪拦路抢劫时的经典台词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地方政府的确是负责开路植树的责任人,要抢劫地方人民与企业,论起正当性、方法与手段,可比土匪多太多了!

中共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表面上自然不会提示地方政府如何把公债给「完销」,可是中共自然知道,这权力一旦下放,地方政府会如何使出浑身解数,让每一档公债尽快完销出去。

这真是奉旨抢劫,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了。所以笔者看到这则新闻时简直惊呆了,在万籁俱寂之中,在众人不知不觉之中,上海与深圳二市,浙江与广东二省竟然──独立了!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波,如果这二省二市试行不错,还可能扩大到其他省市!

其实笔者之所以惊讶,是因为生活在宝岛台湾,老听着中共恐吓着不能台独、不能藏独、不能疆独,点点点甚么又甚么。中国共产党还总是吓唬中国老百姓,说共产党一垮台,中国就会四分五裂。那边还言犹在耳,这边却在公债下放,实际做起那上海独、深圳独、浙独和广独来了。

现在中共以行为证明,四分五裂并没有甚么不好,相反地,正可「深耕地方」援助地方政府之财政,顺便填一填中共中央财政的窟窿。大一统哪有甚么好,公债卖不出去,地方财政照顾不上,这会儿不是撑不下去,必须放手了?

原来中共反这个独、反那个独,都是反假的,如今它让最富的二省二市搞财政分家去了。

要怎么解读10月20日中共国务院允许上海、深圳、浙江、广东,二个省、二个市可以发行公债的这个决议呢?标题应该这么下:「号外!中国二省二市独立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健腿強膝
人體600條肌肉,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人老腿先老,退化性關節炎最易出現在膝。經由腿膝的保養保健,不但可強筋健骨,…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三)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的系列,由一場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野火作為導火線,阿丹記錄了其中的毀滅與新生。 上一期的畫面中,…
「綏靖政策」與「惠台政策」的反思
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4月,知名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2020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比例續升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
從毒物興奮效應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新機會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地區的醫療體系瞬間瓦解。緊接著,中國各大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世界各國為了防疫,更是下達旅遊禁令,…
電業法三讀通過 日益能源科技打造全台最大商業區太陽能電站
汙染性能源排放加速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對全世界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2016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