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前总理朱镕基出书 中南海严拒政改

前总理朱镕基出书 中南海严拒政改
中共前总理朱镕基近日出书《朱镕基讲话实录》。图为北京一家书局将之陈列在显著位置。Getty Images
第97期
杨浩

卸任多年、在位时与中共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有过节的上任总理朱镕基,近日出书《朱镕基讲话实录》。有海外媒体指出,该书是朱镕基间接对中共现行执政当局的政策表达不满。

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设下改革禁区以「打击那些不切实际的企图」。港媒指出,在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政前发表的这份白皮书,有可能代表中共当权派的政治取向。

南方周末刊登讲话被抽掉

退居幕后多年的朱镕基在江泽民病危发不出声之际及下月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前夕,于9月8日出版《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书中内容涉及对中国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企、投融资体制、住房改革、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治理通膨等领域的政策看法。

就在新书出版之际,《南方周末》9月8日用了三个整版刊登朱镕基就任和卸任前的讲话。其中题为〈如果本届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们就对不起人民〉和〈如果不去关心人民的疾苦,我当甚么总理〉两篇,十分醒目。

有中国民众购买报纸后却发现,有关朱镕基讲话的版面全部被抽掉。为此,有媒体指出,「标题影射性太强」,内容又多是痛批政府官员廉洁问题,直指当今中共官场的贪腐,自然引发当政者的不快。

路透社9月9日则评论,朱镕基此时出版其以前的讲话,被视为是在明年中共领导层大换班前对共产党的间接批评。也有媒体认为,朱镕基有意为其总理任内的各项政策作辩护,因为,在他五年总理任期内,与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的互动「经常受到阻碍」。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认为,朱镕基主政期间,是中国历史上腐败最严重的时期。对于日益激化的官民矛盾、贫富两极化加剧等许多社会问题,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镕基爱将、儿女难服众

就在当年人们对朱镕基的「我这里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的壮言还记忆犹新时,他的心腹爱将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朱小华案发,也正是朱镕基亲自督办中国第一大案「远华走私案」的时候。

据中共官方网站报导,1997年至1999年期间,朱小华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股票及现金折合人民币共计405.9万余元。朱小华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朱镕基的儿女也在金融界开展他们的宏图。朱镕基的儿子朱云来,1990年代末安排对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合资企业)的收购,进而担任中金公司董事长。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亚洲最具影响力25位商界领袖」,朱云来榜上有名,排名第15位。

《财富》杂志介绍说,没有人能像朱云来那样,横跨环球金融界和中国的政府主导的经济体。中金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向海外发行股票的核心经纪人。2003年,中金公司依靠两笔大单——中国人寿和人保财险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在全球IPO承销商中位居14。

朱镕基的女儿朱燕来在商场上的表现也不遑多让,现任中国银行(香港)发展规划部总经理,公司市值1,644亿元。

2000年3月15日,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我只希望卸任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我是一个清官。」

中南海以「和平」否决政改

就在朱镕基出书的两天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于9月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界定中国核心利益的范畴,纳入政治制度的稳定,表现出以「和平发展否定政改、以核心利益否定核心价值」的取向。

有媒体指出,在习近平、李克强主政前发表这份白皮书,有可能代表他们的政治取向。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声称:「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其中,前四项近年已频频见于北京与华府的争斗,主要针对台湾、西藏、新疆问题,以及去年引起反弹的南海问题;后两项则是首次纳入。

北京官方《环球时报》发表社评〈政治制度进入中国「核心利益圈」〉,坦承这次对核心利益的界定,就是要「设定一个改革的禁区」,当局的最新表述就是要「打击那些不切实际的企图」。

报导还说,这份白皮书针对的不只是西方国家,更是针对国内的自由派学者、媒体,甚至官员。官方如今定调政治制度是不可改变的核心利益,无异于对主张政改者戴上一顶出卖国家核心利益的帽子。在习、李主政前发表这份白皮书,无异在宣示他们将来的政治取向,同时也透露出中共高层的权斗按耐不住、浮上台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健腿強膝
人體600條肌肉,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人老腿先老,退化性關節炎最易出現在膝。經由腿膝的保養保健,不但可強筋健骨,…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三)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的系列,由一場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野火作為導火線,阿丹記錄了其中的毀滅與新生。 上一期的畫面中,…
「綏靖政策」與「惠台政策」的反思
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4月,知名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2020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比例續升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
從毒物興奮效應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新機會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地區的醫療體系瞬間瓦解。緊接著,中國各大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世界各國為了防疫,更是下達旅遊禁令,…
電業法三讀通過 日益能源科技打造全台最大商業區太陽能電站
汙染性能源排放加速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對全世界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2016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