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通胀波及香港 「一国两制」难阻挡

通胀波及香港 「一国两制」难阻挡
中国通胀严重,吸引中国人跑到香港「扫货」。主要购买奶粉、朱古力(巧克力)及其他日用品等。
Getty Images
第76期
林保华

11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比去年同期)上涨4.4%,比9月份的3.6%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其实人们对这个数字不必太惊讶,也不要相信,因为真正的数字比这个严重得多。那就是老百姓的实际感受。

中国物价高,「蒜你狠」、「油你涨」!

要不要公布实际数字,相信党内高层有争论。因为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升息,显示那是高层讨论的结果。而讨论是否升息,必然要讨论到真正的、而不是以前对外宣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但是新数字又不能与旧数字相差太远,否则就很容易踢爆以前的谎言,而且也会引发恐慌而增加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影响「稳定」。这是「革命需要」的谎言。

但是10月底,中国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还说,「中国不存在通胀,咱们就算涨40年也赶不上美国的物价。我们中国要想成为强国,非得是『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

这位副院长的思路,代表中共党内的一派,是以「政治挂帅」来指导经济,只为了国家门面上的「强大」而漠视人民疾苦,所以长期以来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来解决通胀问题。而民众虽然对这个「一党专政」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无可奈何,但也透过网络发泄他们的不满。他们创造不少新的词汇来讽刺时政,讽刺物价。最流行的就有「蒜你狠」、「豆你玩」、「腐不起」、「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甚么」、「煤超疯」等等来形容近来大蒜、黄豆、绿豆、土豆、豆腐、生姜、食油、白糖、苹果、煤炭价格的疯涨,有的不是几成,而是几倍的涨幅。显然,这种涨法,并不正常,而是有很大的人为因素,而且必然有权势集团政经势力的支持,才得以如此。

「囤囤族」跑到香港「扫货」

民众除了发泄这些不满,就是抢购物质,出现所谓「囤囤族」,对某些特价商品疯狂抢购。但是买那样多的日用品又怎能解决问题?又有多少地方可以放?所以关键还是负责任的政府制定负责任的政策。然而现在政府把责任推给美国的宽松政策。然而中国长期操控人民币汇价,以抢夺国际市场,导致美国的反击,才是祸首。否则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崛起」,为何人民币却还软趴趴?

香港虽然与中国有「一国两制」的区隔,但是无法阻挡这股涨风。近日香港媒体不断报导深圳居民来香港「扫货」的消息。看了〈来港扫日用品,深圳客迫爆上水站〉(按:上水站是深圳越过中港边境后的第一个火车站)、〈内地通胀祸延香港〉的报导,心境恐怕就不会那样「稳定」了。因为根据报导:「受内地影响,本港蔬菜、水果及肉类等食品过去一年价格已上升3%至10%。有学者表示,由于本港依赖内地输入食材,势必出现输入性通胀,带动本港同样出现大幅度通胀,预期市民食物开支将会百上加斤。」「在深圳经营士多(按:store,杂货店)的陈小姐,昨在香港的连锁店铺用了逾万元,主要购买奶粉、朱古力(巧克力)及其他日用品等,她说现时来香港入货『有着数』,因为人民币升而港元跌,『赚个汇率都赚』。她称,香港的奶粉比内地便宜逾30元,一盒朱古力差价亦达10多元,陈小姐与其她店员,现时每隔一星期便会来港入货。」

想当年,港元币值高过人民币,加上中国物价还便宜,香港人从深圳回来,都会顺手买些东西回来,深圳境内近罗湖关口开设许多商店,就是做这些香港人的生意。如今,事情颠倒过来,就如当年香港人称呼中国小老百姓为「阿灿」(香港一个长篇连续剧里一位中国新移民的名字,后来成为中国来的「乡巴佬」的代名词),后来中国暴发户的气焰,使香港人变成「港灿」。

「一国两制」挂狗头、卖羊肉

其实中国居民来香港扫货,并非新生事物。中国批准「自由行」后,一些中国人来香港扫名牌与金饰,因为香港的这些商品有信誉,不大会买到假货,有关行业乐不可支;接着来香港扫楼房,到屡创天价带动其他楼价时,香港人才感到出现了负面影响,不只是促进香港的繁荣了。两年前三聚氰胺祸延全国时,不少中国人就来香港买奶粉,使香港奶粉脱销,造成香港人的不便,还好香港是发达的商业社会,信息与物流畅通,缺甚么就可以很快补上。然而现在,影响到日用品,尤其是食物,不但来自中国的食品涨价,中国居民来扫货也势必推动涨势。

1980年代中国要收回香港时,一直鼓吹,因为中国对香港的副食品供应,才保证香港的繁荣。那时我嘲讽他们,北京、上海的副食品供应也来自中国政府,为何就没有出现繁荣?可见,关键在于制度,也就是实行自由经济的制度。中国在香港推行的「一国两制」,默认资本主义优越于社会主义,但是不敢公开承认,到现在还是挂狗头、卖羊肉。正是这种虚伪炮制出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掩盖权贵资本主义的实质,才使通胀一发不可收拾。

而当年因为中国要收回香港引发的恐慌,导致港元暴跌而引出「联系汇率」制度,7.8港元兑换1美元的汇率,不管风吹雨打,还是地动山摇,维持到现在已经27年了。香港与美国经济环境已经有很大不同,例如现在美国推行弱美元政策,香港也要跟随,而与香港有紧密联系的人民币却是强势,这叫香港两面不是人,是输入性通胀的重要原因。中国不许港元与美元脱钩,使香港失去决定自己金融政策的主动权,从而难以解决自己的通胀问题,这不是违背了基本法的规定吗?

(林保华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作者为资深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共党史学者。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政经改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天母興蓬萊,不失傳的總統級台菜
陳春蘭忙進忙出,店內大小事一手包辦。   位於天母的興蓬萊餐廳,中午營業時間結束後,員工正圍在一起吃午餐。一位熟客走進來…
政府不該強制放長假
今年過年9天連假剛過,228紀念日又有4天連假,但天氣都濕冷,很多人並未能享受到假期的樂趣。我們該不該有這麼多和這麼長的長假,…
川普效應 新興市場掀資產拋售潮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投資者正在世界各地新興市場拋售資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導,新一輪拋售從亞洲蔓延至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
揭開神祕「大外宣」計畫的面紗
從今年1、2月間開始,關於中國「大外宣」的新聞不絕於縷。這條消息的最早報導者是1月13日香港的《南華早報》。該消息稱,「…
新內閣不可重奏錯誤的七部曲
馬政府和劉內閣去年上任不久即犯了不少錯誤,當時我曾指出他們許多錯誤都是由七個問題所產生,即方向偏差、目標誇大、死守政見、草率行動、理論錯誤…
龜兔又賽跑了
小琦和美櫻是國中的同班同學也是好朋友,兩個人的學業成績都非常優異,常常不是分列前二名,便是並列第一。但巧妙的競爭,…
溫情滿人間
 1.    婚禮告吹 華裔女子改邀貧困孩童享宴席一場完美的婚禮是許多女孩的夢想,當夢想破碎時,…
宋祖英「國母」的國罵,誰聽?
攀著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才能在中國的演藝圈占上一席之地的宋祖英,被中國老百姓諷稱為「國母」(可不是宋慶齡那正經國母的頭銜,…